養老金雙軌制存在的原因是什麼?何時才能完全並軌?

2020-12-15 天蠍財經

所謂的養老金雙軌制指的是,機關事業單位執行的是一套養老制度,而企業職工執行的另一套養老制度。

養老金雙軌制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種歷史遺留的原因。

對於養老金雙軌制,很多企業職工都是非常不滿的,因為養老金雙軌制的存在人為的製造了不同人群之間不公平的養老,所以一直以來很多企業職工對於雙軌制養老金都有很多非議,而大家對雙軌制之所以產生不滿,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不用自己繳納養老保險,而企業職工則需要自己支付一部分養老保險。

第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由財政統籌,而企業職工的養老則需要所在的企業以及員工共同承擔。

第三、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待遇明顯要比企業職工養老待遇更好,目前很多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替代率達到80%~100%之間,而企業職工替代率只有40%~50%之間。

第四、企業社會職工直接參與社會商業活動,直接貢獻了社會稅收,而機關事業單位很多人都不用直接參與到社會商業活動,沒有直接貢獻稅收收入,但他們卻享受著更高的養老待遇。

所以對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很多企業職工都非常不滿,因此一直以來大家對於養老金雙軌制的改革呼籲是非常高的。

在這種背景之下,我國從2014年開始實行養老金並軌,從2014年開始,包括公務員事業單位等一些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也要自己繳納一部分養老保險。

但在這次改革當中也並非馬上改革到位,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的改革採取的是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和新人新辦法,所以目前養老金並沒有完全實行並軌,有部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跟社會企業職工養老金仍然有一些差距。

而這種養老金雙軌制的存在並不是一種目的,更多的是一種歷史遺留的原因。

因為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企業基本上都是國營或者集體單位,而當時這些單位養老金也是由財政統籌,因此很多人都不用自己交養老保險,這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公平的。

但是從改革開放之後,我國民營經濟迅猛發展,我國誕生出了很多民營企業,除此之外,我國大量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也紛紛進行改革,國有企業以及集體業企業開始全面市場化,對應的這些企業的職工也要按照市場養老保險制度來進行,自己需要繳納一部分養老保險。

隨著企業職工的不斷增多,大家對養老金雙軌制的不滿越來越多。但是養老金雙軌制是一個歷史遺留的問題,這裡面的改革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特別是對於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來說,他們肯定是不願意自己的既得利益被改革的,所以過去很多年,我國養老金雙軌制的改革壓力一直非常大,進度非常緩慢。

而在2014年我國能夠突破各種利益壓力,開始正式推行養老金並軌制,雖然這一次改革並沒有完全實現養老金並軌,但至少是一個好的開始,從2014年之後新增的機關事業單位員工都要按照企業養老保險來繳納,這意味著以後這些人的養老保險跟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就能夠達到同步。

總之,養老金雙軌制的存在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涉及的各方利益比較多,所以短期之內是不可能完全改革到位,它需要一個過程,我相信隨著養老金並軌正式實施,未來我國各個部門之間的養老保險將會更加公平。

相關焦點

  • 養老金雙軌制是何時產生、發展,最後並軌的?並軌後有什麼變化?
    文/暖心人社養老金雙軌制是社會養老制度發展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現實。目前,我國正在推動養老金雙軌制的並軌,大家都開始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未來使用一樣的計算公式計算養老金。什麼是養老金雙軌制?很多人把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的差距過大,比喻成養老金制度的雙軌制,這實際上是錯誤的。真正的養老金雙軌制,指的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待遇有國家養老,企業退休人員退休待遇由養老保險基金承擔。
  • 養老保險並軌了嗎?雙軌制是否還繼續存在?
    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一般比普通企業職工的養老金高出三倍左右,其中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不同影響特別大。於是,在人們的呼聲中,養老金迎來了「並軌」。什麼是養老金「並軌」?「並軌」指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企業職工實行一樣的養老保險制度,包括退休時養老金的計算方式相同,以及退休後每年的養老金上漲的方式相同。也就是說,從2014年10月1日起,全國陸續實行養老金並軌,機關事業單位也要實際繳費。目前全國的養老金「並軌」已全部完成。並軌之後養老金怎麼計算?
  • 代表委員呼籲解決養老雙軌制要有並軌時間表
    養老分「雙軌」 「十裡不同天」  代表委員呼籲解決養老雙軌制要有並軌時間表  從2005年算起,企業職工的養老金已經實現了「八連漲」,今年還要再漲10%,可是拿到手的錢還不及機關事業單位的三分之一。  「微調填不了『雙軌』間的『鴻溝』!」
  • 社保的雙軌制是什麼意思?
    社保的雙軌制是什麼意思呢?所謂的社保的雙軌制指的就是2014年之前,企業單位的退休金和事業單位退休金的計算辦法,計算方式都是有所不同的,那麼被稱之為是雙軌制,也就是說兩種不同的制度和概念。那麼這樣的一個局面,實際上在2014年以後就是有所打破的。
  • 養老金並軌的實質是公平
    近日,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有關方面仍在根據去年底七家機構提供的方案來研究養老金改革的頂層設計。在被問及何時實現備受關注的並軌時,他表示今年「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已提出「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是今年重點工作,所以並軌已經有了時間表。
  • 退休雙軌制是什麼意思?
    我國的退休養老體系是走了全世界唯一的一種特殊管理辦法,自從1994年建立社保養老體系之後,就一直存在著「退休的待遇雙軌制」。也就是說,一般職工退休後是去社保領取的養老金,而機關事業單位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退休後是在原單位領取退休工資。而這種退休公司其實都是由國家財政全額撥付的。
  • 養老金雙軌制改革幾無進展 頂層設計兩條路可走
    編者按:養老金改革成為當前人們熱議和期待的問題之一,是因涉及每個人當前的或潛在的切身利益。歷史形成的「雙軌制」造就了養老金的不公平也成為了改革收入分配及養老金機制最難啃的硬骨頭。人社部近期表態,養老保險「並軌」大方向是明確的。但如何並,怎麼並,用多長時間並仍未有清晰路線圖,改革仍在繼續。
  • 社科專家稱公務員養老並軌應去福利化
    針對養老保險雙軌制並軌難產的相關原因,以及諸多可行性問題,京華時報記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經濟學院副院長、中國社會保險學會理事孫潔教授。   孫潔認為,現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帶有福利性質,而非保險制度,養老制度並軌對於機關事業單位來說,就是由福利化的退休制度轉向保險型養老制度的過程。為減少改革阻力,作為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的職業年金應與並軌同步實施。
  • 退休雙軌制終結,有哪些影響呢?
    眾所周知,退休雙軌制早在幾年前已經終結,那麼養老金並軌對現在退休金有何影響呢?何為退休雙軌制?有兩套並行的養老金體系,一套是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的退休制度,由財政統一支付「吃皇糧的人民公僕」的退休金;另一套是社會企業單位的「繳費型」統籌制度,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準繳納,達到退休年齡領取退休金標準;養老金並軌的好處與壞處?
  • 許耀桐:《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再次釋放「養老金並軌」即將啟動...
    但三部門負責人同時稱,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雖有進展,但同時存在四方面問題: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尚未真正建立;聘用合同的訂立、履行、解除、終止,各地做法不統一;獎懲等激勵保障機制不夠健全;人事爭議處理依據不夠明確。
  • 什麼是養老金並軌制度?它能縮小企事業單位養老金的差距嗎?
    老爸心裡特別不平衡,自己是企業高管,辛苦奮鬥了一輩子,養老金才5000多,人家一個事業單位的副科級退休,養老金就8000多,感覺太不公平了,而且不是說養老金並軌了嗎?怎麼差距還越來越大了呢?自2014年10月1日起,國家出臺了《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制度,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養老金並軌制度,這個制度的出臺,旨在縮小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差距。
  • 養老金還是雙軌制,退休人員養老金能拉平嗎?這3點要考慮一下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退休人員養老金這個話題。我們每位退休人員領的養老金都不一樣,特別是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跟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去對比,我們大家確實發現存在很大的差距。那麼有人說這是養老金雙軌製造成的,同樣是40年工齡,那麼企業退休每個月領的養老金可能是3000元,而事業單位退休養老金每個月可能就領4000塊錢,甚至會出現成倍的差距。
  • 養老金並軌 國家不能虧待了老農民
    在大眾還在爭議企業養老金與事業單位養老金、公務員養老金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數以億計的中國老農民,根本就不存在"退休"一說,真實社會等級與制度安排,讓他們一生只能幹到死,或者是幹到失去勞動能力為止。這是中國多數農民一生的宿命。  而在養老問題的資金安排上,國家對於老農民嚴重不公。
  • 養老金替代率跌破警戒線 破除雙軌制避無可避
    替代率低原因分析:繳費年限少、基數低以專業名詞「養老金替代率」(養老金佔工資的百分比)分析,假如一個人退休前工資為5000元,退休後養老金為2000元,替代率就是40%。儘管企業養老金在逐年增長,但相較於社會平均工資增長速度,還是追趕不上,進而導致替代率在持續下降。導致國內外養老金替代率下降的原因並不相同。發達國家養老金替代率下降,主要緣於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財政負擔,迫使政府不得不降低養老金待遇。而中國的養老金替代率下降卻是產生在企業職工養老金「九連增」的背景下,主要在於養老金提高幅度沒有趕超過職工工資增長率。
  • 河南中人養老金什麼時候補發?河南中人養老金政策解讀
    河南養老金並軌《河南省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施辦法》(下稱<辦法>)落地,涉及3類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費單位承擔20%,個人承擔8%;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近日,河南省政府印發《辦法》,對河南範圍內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改革範圍、繳費辦法、具體計發辦法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 公務員稱養老金並軌應漲工資 擔憂養老待遇降低
    隨著改革方案公布,中國養老「雙軌制」正式終結,近四千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告別「免繳費」時代,開始按工資的8%繳納養老保險,按工資的4%繳納職業年金。改革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待遇是否下降?工資水平是否會上漲?企事業職工「待遇差」是否會縮小?並軌的錢又從哪裡來?一系列問題引發關注。  養老待遇會降低嗎?
  • 養老金何時才能補發?
    實行養老並軌後,教師退休工資少了一半是怎麼回事 ?
  • 楊良初:養老保險「雙軌制」說法不科學 縮小兩者差距很難
    人民網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趙晶)當前,我國的養老保險體制存在著明顯的待遇差,政策的設計制定者恰恰是居於待遇頂峰的那部分人。究竟養老「雙軌制」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才能打破雙軌制? 楊良初表示,首先,我反對養老保險「雙軌制」說法。
  • 事業單位養老並軌試點6年無進展 專家:這次真來了
    但是,那些曾經存在的「梗阻」問題是否有轉機?事業單位人員養老並軌工作已經在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5省市開展6年的試點,如今運轉得如何呢?上海市1993年就發布了《上海市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費統籌暫行辦法》,規定對機關、事業單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實行全市統籌,其中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統籌項目中包括按個人累計繳費儲存額的一定比例增發的基本養老金,從而由此開始建立以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為主要特點的養老保險制度。但由於在制度設計上與企業存在分割,實際執行中依然沒有實現「並軌」。
  • 養老保險改革終結雙軌制 37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首次繳費
    「雙軌制」,這個中國市場經濟改革進程中的特殊名詞,在養老金領域即將成為歷史。昨天,新的養老保險制度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報告指出,我國將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與城鎮職工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這意味著,我國3700萬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金將不再由財政完全承擔,他們將與企業職工一樣,個人繳納部分養老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