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雙軌制是何時產生、發展,最後並軌的?並軌後有什麼變化?

2020-12-11 品質中國

文/暖心人社

養老金雙軌制是社會養老制度發展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現實。目前,我國正在推動養老金雙軌制的並軌,大家都開始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未來使用一樣的計算公式計算養老金。

什麼是養老金雙軌制?

很多人把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的差距過大,比喻成養老金制度的雙軌制,這實際上是錯誤的。

真正的養老金雙軌制,指的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待遇有國家養老,企業退休人員退休待遇由養老保險基金承擔。

讓我們從整個退休制度的演變看一下:

退休制度的開啟

實際上,相對於德國在1888年前後就建立並完善了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我國的養老制度實在是啟動夠晚的。1951年,政務院才頒布並實施了《勞動保險條例》,建立了養老、工傷、生育、醫療、殘廢、死亡、遺屬等相應的保障。當時的制度叫做退職養老制度,適用用範圍僅限於參加勞動保險制度的企業或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人和職員。

1955年,國家率先建立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休處理暫行辦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職處理暫行辦法》,這代表著我國的退休制度正式建立了。當時的退休制度發放的待遇叫做退休費,機關工作人員的待遇是由國家承擔。

當然很多小夥伴可能沒有聽說過退職制度,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特殊的退休制度。沒有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就因病失去了勞動能力,在現在只要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就可以辦理退職。養老金(退職費)計算跟退休差不多,《社會保險法》中提出的類似情況是建立病殘津貼制度,但是目前全國並沒有完全建立起來。2018年寧夏已經建立起來了,未來肯定會全面推廣替代退職制度。

1957年3月和1958年3月,國家又分別頒布了《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理的暫行規定》和《關於工人、職員退職處理的暫行規定》,標誌著國家正式建立全面的退休制度,同時廢止了1955年公布的兩個《暫行辦法》。文件規定:實施勞動保險的企業單位是由勞動保險基金承擔相應的退休費;沒有實行勞動保險的企業單位,上述各項費用,全部由企業行政支付;在事業單位、國家機關和人民團體,全部由退休人員居住地方的縣級民政部門另列預算支付。

退休制度的演變

1969年,國家財政部發布文件要求國營企業停止計提勞動保險基金,這樣養老責任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

1978年,國家頒布了《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這兩個暫行辦法中,明確了有關退休待遇是按照本人工資的一定標準發放。有關費用列支方面,工人的退休費、退職生活費,企業單位,由企業行政支付;黨政機關、群眾團體和事業單位,由退休、退職工人居住地方的縣級民政部門另列預算支付。另外,如果是就地安置的幹部,由原用人單位負責。

這種情況下,雖然仍然是雙軌制,分別由企業和國家承擔,但是由於大家的退休工資水平差不多,退休工資待遇也基本一樣。

後來,由於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對於一些產能落後的國有企業必須要實行破產重組,讓這些企業煥發活力。1991年,國家發布了《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全面推動養老保險制度,對企業職工實施社會化養老。通過全社會繳納社會保險的方式,讓企業職工共同享受社會進步和發展的成果。

由於經濟社會發展速度太快,需要供養的老人太多,根本無法維持退休職工的保持在職職工的一定比例水平。1995年到1997年,國家又全面推動統籌帳戶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養老模式。由於社會平均工資增速太高,個人帳戶養老金貶值的相對厲害。2005年國家又進一步完善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才建立起現在的退休金計算模式。2005年以來我國的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經歷了16年連漲,人均養老金待遇能夠達到近3000元。

社會化養老保險制度,是一種科學的制度,因此所有人員都要向此方面靠攏。2012年7月1日,我國實施軍人保險法,對軍人開始繳納保險。2014年10月,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也開始繳納職工養老保險。現在,幾乎所有的單位都已經納入到了養老保險制度中。現在不管是機關事業單位還是企業退休人員,待遇都是有養老保險基金支付,至少支付途徑是並軌了。

大家現在參保繳費產生的養老金待遇都是一致的,只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對於,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以前的年限,叫做視同繳費年限,個人不需要繳納費用,由國家承擔。採用的是發放過渡性養老金的方式予以解決,不管是企業還是機關事業單位,都是這樣的方式。好的國有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還有補充養老保險機制——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這就是養老保險制度的並軌。

所以,未來隨著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年限的逐漸減少,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會逐步統一。要想有更高的養老金待遇,只能長時間繳費和高基數繳費才能做到了。雙軌制就自此終結。

相關焦點

  • 養老金雙軌制存在的原因是什麼?何時才能完全並軌?
    對於養老金雙軌制,很多企業職工都是非常不滿的,因為養老金雙軌制的存在人為的製造了不同人群之間不公平的養老,所以一直以來很多企業職工對於雙軌制養老金都有很多非議,而大家對雙軌制之所以產生不滿,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不用自己繳納養老保險,而企業職工則需要自己支付一部分養老保險。
  • 代表委員呼籲解決養老雙軌制要有並軌時間表
    養老分「雙軌」 「十裡不同天」  代表委員呼籲解決養老雙軌制要有並軌時間表  從2005年算起,企業職工的養老金已經實現了「八連漲」,今年還要再漲10%,可是拿到手的錢還不及機關事業單位的三分之一。  「微調填不了『雙軌』間的『鴻溝』!」
  • 養老保險並軌了嗎?雙軌制是否還繼續存在?
    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一般比普通企業職工的養老金高出三倍左右,其中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不同影響特別大。於是,在人們的呼聲中,養老金迎來了「並軌」。什麼是養老金「並軌」?「並軌」指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企業職工實行一樣的養老保險制度,包括退休時養老金的計算方式相同,以及退休後每年的養老金上漲的方式相同。也就是說,從2014年10月1日起,全國陸續實行養老金並軌,機關事業單位也要實際繳費。目前全國的養老金「並軌」已全部完成。並軌之後養老金怎麼計算?
  • 養老金並軌的實質是公平
    近日,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有關方面仍在根據去年底七家機構提供的方案來研究養老金改革的頂層設計。在被問及何時實現備受關注的並軌時,他表示今年「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已提出「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是今年重點工作,所以並軌已經有了時間表。
  • 社科專家稱公務員養老並軌應去福利化
    難在保障公務員退休待遇不降   京華時報:對養老雙軌制並軌方案爭論的實質是什麼?   孫潔:關於養老雙軌制的討論,緣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與企業職工社會化養老保險制度不同所造成的退休人員收入差異較大,並由此引發了養老保障公平性問題,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金優厚且無需繳納任何社會保險費用,性價比要比企業職工養老金高。
  • 許耀桐:《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再次釋放「養老金並軌」即將啟動...
    現狀2 養老金雙軌制   事業單位參加社保   事業單位退休金可達三四千元,而企業單位養老金只有一兩千元。此前,事業單位跟企業單位的養老金差距,一直備受爭議。近年來,「養老金並軌」呼聲日漸高漲。   對此,《條例》明確,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 什麼是養老金並軌制度?它能縮小企事業單位養老金的差距嗎?
    老爸心裡特別不平衡,自己是企業高管,辛苦奮鬥了一輩子,養老金才5000多,人家一個事業單位的副科級退休,養老金就8000多,感覺太不公平了,而且不是說養老金並軌了嗎?怎麼差距還越來越大了呢?自2014年10月1日起,國家出臺了《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制度,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養老金並軌制度,這個制度的出臺,旨在縮小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差距。
  • 養老金雙軌制改革幾無進展 頂層設計兩條路可走
    編者按:養老金改革成為當前人們熱議和期待的問題之一,是因涉及每個人當前的或潛在的切身利益。歷史形成的「雙軌制」造就了養老金的不公平也成為了改革收入分配及養老金機制最難啃的硬骨頭。人社部近期表態,養老保險「並軌」大方向是明確的。但如何並,怎麼並,用多長時間並仍未有清晰路線圖,改革仍在繼續。
  • 養老並軌塵埃落定工資改革亦不遠矣
    隨著改革方案公布,中國養老「雙軌制」正式終結,近四千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告別「免繳費」時代。  該《決定》的公布使備受詬病的「雙軌制」養老最終畫上了句號,為近年來我國養老金並軌之爭作出了圓滿的答覆。對於廣大企業人員而言,無不是歡欣雀躍的,然而對於機關事業人員,多數人還是喜憂摻半甚至是憂多於喜的。
  • 公務員稱養老金並軌應漲工資 擔憂養老待遇降低
    隨著改革方案公布,中國養老「雙軌制」正式終結,近四千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告別「免繳費」時代,開始按工資的8%繳納養老保險,按工資的4%繳納職業年金。改革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待遇是否下降?工資水平是否會上漲?企事業職工「待遇差」是否會縮小?並軌的錢又從哪裡來?一系列問題引發關注。  養老待遇會降低嗎?
  • 「養老金並軌」後,事業單位退休的人會「吃虧」嗎?看完就知道了
    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這樣你就可以每天都收到免費的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各種明星資訊,新聞快報,你想看的都可以在裡面找到!對文章有什麼意見,也可以發給小編,小編每天都會改進。在這裡小編祝大家財源滾滾。大家有什麼意見或者是對小編的編文有什麼意見,」養老金並軌「後,事業單位退休的人會」吃虧「嗎?
  • 養老金並軌 國家不能虧待了老農民
    近日,養老問題成為兩會熱點,焦點集中在企業與行政事業單位的差距、延遲退休問題以及養老金貶值問題。老農民的養老問題,被有意無意忽略。  事實上,在中國的養老問題上,農村老人養老金過少才是最大的不公。養老金並軌,國家不能遺忘相關公司股票走勢老農民。
  • 事業單位養老並軌試點6年無進展 專家:這次真來了
    記者從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等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了解到,多地對於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思考與探索」雖然一直在進行中,一些地方也相應地出臺了相關政策,但實際上多數事業單位仍然在沿用舊的養老金制度、並未產生實質性的變化。
  • 養老保險制度並軌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按照什麼辦法計發退休金
    說起養老保險制度並軌,大家並不陌生,4年前,為了減輕養老金支付壓力和縮減企事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相差懸殊的問題,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跟事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相比,一般比較偏低的;雖然工作年限相同,都是40年工齡,但是在最後領取養老金的時候,可能相差兩
  • 2019年實現養老保險並軌,企業與事業單位養老金將一樣?
    2019年實現養老保險並軌,企業與事業單位養老金將一樣。養老保險並軌之前,企業將會實現社會統籌的養老保險制度。養老金的發放是與參保人員的交費年限,和他的工資有著很大的關係。作為事業單位來說,他們實行的是單位退休的養老金制度,他們的養老金的發放將會有這兩個因素來決定:第一個因素就是在退休前的一個月工資,為計發基數。第二個因素就是根據他們工作的年限,比如10年以下或者是20年,30年,35年,他們領取養老金的金額就不一樣。養老保險並軌了以後,企業與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將實現社會統籌的制度。
  • 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落地 清華教授稱找錢成難題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應當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 蘇海南向《中國經濟周刊》解釋,正常的增長機制就是跟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社會可比人員的工資水平及其變動以及物價的變動等情況來安排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的增長,讓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能夠共享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同時使他們的收入與其所提供的公益性服務、績效的好差掛鈎,得到其應得的勞動報酬。
  • 退休雙軌制是什麼意思?
    我國的退休養老體系是走了全世界唯一的一種特殊管理辦法,自從1994年建立社保養老體系之後,就一直存在著「退休的待遇雙軌制」。也就是說,一般職工退休後是去社保領取的養老金,而機關事業單位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退休後是在原單位領取退休工資。而這種退休公司其實都是由國家財政全額撥付的。
  • 企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之後,養老金還有沒有那差距?
    關注養老金的都知道嗎,在2014年10月份,我們的養老金政策進行了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開始繳納職工養老保險,自此之後事業單位的人員就要和企業單位的人員一樣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待遇了,那麼從此事業單位的人元也是需要繳納養老保險了,很多人感覺到很公平。
  • 退休雙軌制終結,有哪些影響呢?
    眾所周知,退休雙軌制早在幾年前已經終結,那麼養老金並軌對現在退休金有何影響呢?何為退休雙軌制?有兩套並行的養老金體系,一套是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的退休制度,由財政統一支付「吃皇糧的人民公僕」的退休金;另一套是社會企業單位的「繳費型」統籌制度,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準繳納,達到退休年齡領取退休金標準;養老金並軌的好處與壞處?
  • 社保的雙軌制是什麼意思?
    社保的雙軌制是什麼意思呢?所謂的社保的雙軌制指的就是2014年之前,企業單位的退休金和事業單位退休金的計算辦法,計算方式都是有所不同的,那麼被稱之為是雙軌制,也就是說兩種不同的制度和概念。那麼這樣的一個局面,實際上在2014年以後就是有所打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