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良初:養老保險「雙軌制」說法不科學 縮小兩者差距很難

2020-12-13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趙晶)當前,我國的養老保險體制存在著明顯的待遇差,政策的設計制定者恰恰是居於待遇頂峰的那部分人。究竟養老「雙軌制」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才能打破雙軌制?對此,人民網記者專訪了國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基礎理論研究室主任楊良初。

楊良初表示,首先,我反對養老保險「雙軌制」說法。還要從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發展過程說起,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從國有企業開始的,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在一些國有企業試行職工退休金社會統籌辦法,1997年正式出臺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改革辦法,採取「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方式,近幾年陸續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正在試點的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沒有取得進展。

現在社會上把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與行政事業單位職工退休金相差較大,稱之為「雙軌制」。一個是改革了十幾年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一個是傳統體制遺留下來的退休金制度,兩者缺乏可比性。如果說兩者相差較大,正說明兩者均有改革的緊迫性,既要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特別要加快企業年金制度建設,縮小與行政事業單位職工退休金的差距;同時要加緊改革行政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按照「基本保險+補充保險」的方式建立行政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才能讓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與行政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待遇具有可比性。但是,縮小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與行政事業單位職工基本養老金的差距,還是要在行政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以後才談得上。而在現有行政事業單位財政供應退休金制度下,縮小兩者的差距很難做到。

其次,只有加快行政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並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接軌後,才能逐步縮小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的差距,實現行政事業單位職工基本養老金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發放的公平、公正。行政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按照「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其繳費辦法和待遇支付辦法可以仿照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辦法,可以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與企業在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和待遇支付上保持基本公平。經過一定過渡期,實現行政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並軌,達到城鎮企業與行政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統一和規範,並在此基礎上鼓勵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制度,行政事業單位建立職業年金制度,使行政事業單位職工養老退休待遇與現行退休金制度下的退休待遇不降低,最好還有所提高。這也是能否推進行政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的重要條件。只要通過制度或法律規定行政事業單位和企業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統一的,就不會因為處在制度設計的頂峰部分而影響制度的公平性。

相關焦點

  • 養老保險改革方案已獲通過:告別雙軌制
    告別雙軌制:養老保險改革方案已獲通過  12月23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國務院副總理馬凱作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下稱「報告」).
  • 養老保險改革終結雙軌制 37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首次繳費
    「雙軌制」,這個中國市場經濟改革進程中的特殊名詞,在養老金領域即將成為歷史。昨天,新的養老保險制度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報告指出,我國將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與城鎮職工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這意味著,我國3700萬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金將不再由財政完全承擔,他們將與企業職工一樣,個人繳納部分養老保險。
  • 代表委員呼籲解決養老雙軌制要有並軌時間表
    養老分「雙軌」 「十裡不同天」  代表委員呼籲解決養老雙軌制要有並軌時間表  從2005年算起,企業職工的養老金已經實現了「八連漲」,今年還要再漲10%,可是拿到手的錢還不及機關事業單位的三分之一。  「微調填不了『雙軌』間的『鴻溝』!」
  • 法國經驗對中國養老保險改革的啟示:逐步消解養老雙軌制
    [關鍵詞]法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養老雙軌制;社會公平 (一)法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進程的特點 法國養老保險制度根植於社會連帶理念。歷史上,法國的養老保險制度一直以帶有再分配功能的現收現付型保險為主(基本養老保險CNAV以及兩個強制補充保險AGIRC和ARRCO都採用現收現付型)。
  • 退休雙軌制是什麼?這種制度導致的不公平,能真正解決嗎?
    但近年來,養老保險也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滿,原因是企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差距過大。以張先生的家庭為例,他的父親以前是警察,退休後每月退休金6000元。 兩者差距如此之大,說到底還是與「退休雙軌制」有關。那麼,什麼是退休雙軌制? 退休雙軌制是指養老金的計算標準,採用兩種不同的制度和不同的結算方式。因此,被稱為雙軌制,主要是指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養老金的不同的退休金計算方式。
  • 養老保險並軌了嗎?雙軌制是否還繼續存在?
    「並軌」指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企業職工實行一樣的養老保險制度,包括退休時養老金的計算方式相同,以及退休後每年的養老金上漲的方式相同。也就是說,從2014年10月1日起,全國陸續實行養老金並軌,機關事業單位也要實際繳費。目前全國的養老金「並軌」已全部完成。並軌之後養老金怎麼計算?
  • 人社部:養老保險「雙軌制」改革方向已明確
    財政有所補助,主要靠徵繳社保解決尹成基說,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堅持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制度模式,其建立和運行,到目前只有十多年的歷史。上個世紀90年代末和新世紀初,在國有企業改革脫困的階段,我國提出了實施「兩個確保」,其中一個是確保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
  • 社保的雙軌制是什麼意思?
    社保的雙軌制是什麼意思呢?所謂的社保的雙軌制指的就是2014年之前,企業單位的退休金和事業單位退休金的計算辦法,計算方式都是有所不同的,那麼被稱之為是雙軌制,也就是說兩種不同的制度和概念。那麼這樣的一個局面,實際上在2014年以後就是有所打破的。
  • 縮小養老差距!農民「新農保」如何提升養老金?
    在20年的時間裡,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的都是雙軌制,就是企業所繳納的職工養老保險,機關事業不需用繳納社保;企業員工退休以後領的是基礎養老金,而機關事業領的則是「養老金」,是真正可以養老的。在2004年,企業養老金平均為8000多塊錢,而機關事業則為16000多。
  • 養老金替代率跌破警戒線 破除雙軌制避無可避
    兩者之間的退休金數額差距從十年前的1500元擴大到現在的6000元。由此看來,退休差距似乎不但沒有縮小,反而有擴大之勢。國際上,養老金替代率不僅關係到退休人員的切身利益,且同整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運行密切相關。替代率是整個養老保險制度體系的關鍵點,替代率水平是否合理,反映的是整個制度的安排和政策取向。
  • 退休雙軌制終結,有哪些影響呢?
    眾所周知,退休雙軌制早在幾年前已經終結,那麼養老金並軌對現在退休金有何影響呢?何為退休雙軌制?長期以來,我國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養老保險實行雙軌制壞處:一是導致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與企業職工的退休待遇差距較大,引發社會公平性質疑;二是阻礙了人才合理流動三是導致財政負擔日益沉重。
  • 養老金差距不能迅速縮小差距?主要原因在這裡
    每年的養老金上漲,縮小養老金的差距都是熱議話題,然而國家針對縮小養老金差距,出臺了很多政策,但是養老金的縮小差距,並不是很明顯。那麼,為什麼養老金差距不能迅速縮小差距,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就是害怕影響養老保險繳納的積極性。
  • 縮小養老金差距,降低掛鈎調整,提高定額調整,才是硬道理
    該如何縮小養老金存在的差距,是很多人關心的事,也是大家始終爭議不斷的話題。養老金存在的差距,就目前來看會越來越大。那麼,該怎樣真正地縮小養老金的差距呢?很多人都有著自己的想法。但是從實際角度出發,都是想讓養老金收入低的人群多領養老金,養老金高的群體養老金適當的降低。其實這樣的說法是不存在的,為什麼這麼說,主要是體現養老金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公平性。其實,最合理的辦法,就是降低掛鈎調整,提高定額調整。具體是什麼意思呢?大家都知道養老金上漲,基本上每年都遵循著三種方式,就是定額調整,掛鈎調整和傾斜調整。
  • 公務員與同級別國企高管收入差距:被建議去企業
    彌合政府與企業人員的鴻溝  經過多年的政策準備,2015年1月14日,《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發布,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納20%,個人繳納8%,中國養老保險制度「雙軌制」正式終結,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從此與企業員工一樣進入繳費時代。
  • 養老並軌塵埃落定工資改革亦不遠矣
    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14日公布,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納20%,個人繳納8%,這一比例與企業職工一致。隨著改革方案公布,中國養老「雙軌制」正式終結,近四千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告別「免繳費」時代。
  • 養老金還是雙軌制,退休人員養老金能拉平嗎?這3點要考慮一下
    我們每位退休人員領的養老金都不一樣,特別是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跟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去對比,我們大家確實發現存在很大的差距。那麼有人說這是養老金雙軌製造成的,同樣是40年工齡,那麼企業退休每個月領的養老金可能是3000元,而事業單位退休養老金每個月可能就領4000塊錢,甚至會出現成倍的差距。
  • 養老金雙軌制存在的原因是什麼?何時才能完全並軌?
    對於養老金雙軌制,很多企業職工都是非常不滿的,因為養老金雙軌制的存在人為的製造了不同人群之間不公平的養老,所以一直以來很多企業職工對於雙軌制養老金都有很多非議,而大家對雙軌制之所以產生不滿,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不用自己繳納養老保險,而企業職工則需要自己支付一部分養老保險。
  • 公務員稱養老金並軌應漲工資 擔憂養老待遇降低
    隨著改革方案公布,中國養老「雙軌制」正式終結,近四千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告別「免繳費」時代,開始按工資的8%繳納養老保險,按工資的4%繳納職業年金。改革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待遇是否下降?工資水平是否會上漲?企事業職工「待遇差」是否會縮小?並軌的錢又從哪裡來?一系列問題引發關注。  養老待遇會降低嗎?
  • 養老金雙軌制是何時產生、發展,最後並軌的?並軌後有什麼變化?
    文/暖心人社養老金雙軌制是社會養老制度發展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現實。目前,我國正在推動養老金雙軌制的並軌,大家都開始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未來使用一樣的計算公式計算養老金。什麼是養老金雙軌制?很多人把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的差距過大,比喻成養老金制度的雙軌制,這實際上是錯誤的。真正的養老金雙軌制,指的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待遇有國家養老,企業退休人員退休待遇由養老保險基金承擔。
  • 養老金雙軌制改革幾無進展 頂層設計兩條路可走
    歷史形成的「雙軌制」造就了養老金的不公平也成為了改革收入分配及養老金機制最難啃的硬骨頭。人社部近期表態,養老保險「並軌」大方向是明確的。但如何並,怎麼並,用多長時間並仍未有清晰路線圖,改革仍在繼續。  「雙軌制早晚會像『糧票』一樣成為歷史詞彙……」近期,有媒體就取消養老金雙軌制發表的社評中如是寫道。對養老金雙軌制進行改革是大勢所趨,這已成社會基本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