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音樂打榜節目的特點及模式

2020-12-25 人民網傳媒

【摘要】越來越多的韓國音樂打榜類節目被中國觀眾熟知。2014年,以CCTV-15音樂頻道為代表的專業化頻道開始效仿韓國,創辦音樂打榜類節目,如《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本文以韓國音樂打榜類節目的內容設計、現場攝像編排及大眾互動性三個方面為分析重點,為我國歌舞類電視節目提供借鑑。

【關鍵詞】韓國音樂打榜類節目;節目編排;鏡頭;互動性

音樂打榜類節目(以下簡稱「打榜節目」)按電視節目形態劃分可歸為歌舞類節目,又有其創新之處。作為一檔真人表演的歌舞類節目,其表現形式從屬於舞臺藝術。通過電視,精彩的舞臺表演從視、聽兩方面刺激人們的神經。韓國現代流行音樂多以組合或樂隊形式出現,場面更有氣勢。韓國是一個造星能力極強的國家,亞洲最大的娛樂造星公司S.M、YG、JYP等都可為韓國各打榜節目源源不斷地輸送新鮮血液(在韓國,娛樂造星公司兼顧歌曲、唱片製作、藝人培養等功能)。各娛樂公司與電視臺形成了良好的供需關係,使雙方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為此,各電視臺積聚大量人力物力打造自己的打榜王牌節目,其目的之一是宣傳各娛樂公司及其歌手,使兩者之間的經濟利益達到最大化。本文以《M!Countdown》、《音樂銀行》、《音樂中心》、《人氣歌謠》等打榜節目的共性特點為例,分析此類節目的成功原因。

一、新穎的節目編排設計

「韓國音樂打榜節目由以下幾部分組成:Comeback Stage、Special Stage、Goodbye Stage、應援舞臺、安可舞臺。」[1]根據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需要,電視臺還會特別製作「總結篇」、頒獎典禮等節目。例如:Mnet每年舉辦的MAMA音樂盛典、KBS電視臺製作的《歌謠大祝祭》、SBS電視臺的《歌謠大戰》、MBC電視臺的《歌謠大祭典》。在眾多節目組成部分中,各個舞臺的表現形式又是多種多樣的,其中,Comeback Stage以錄播為主(一般歌手回歸準備兩首歌,其中專輯主打歌部分為錄播)。因為Comeback Stage需要大量的舞臺布景設計、繁複的燈光照明,以及聲勢浩大的應援團隊,所以採用錄播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彌補直播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失誤,達到完美的打歌舞臺表演效果。一般來說,正式打榜的歌曲採用現場直播的方式播放(Comeback Stage 和Goodbye Stage的歌曲不參加打榜)。這種節目編排模式,其一,為了將現場打歌歌曲的實時簡訊得票數及觀眾現場打分數累加,所以採用現場直播;其二,更好地展現現場真實性。採用現場直播進行舞臺表演,表演者如果表演失誤,就沒有重新開始的機會,現場攝像如果失誤,同樣沒有彌補的機會,任何微小的失誤都會暴露在觀眾面前,這就要求演員的表演及攝像與導播的切換一氣呵成。因此韓國的打榜節目要求表演藝人和現場節目製作團隊配合非常默契;其三,增強現場互動性,增加觀眾緊張感。現場直播可以直觀地把觀眾對節目的滿意程度揭示出來,將哪首歌曲的應援口號響亮、哪首歌曲的支持率不盡如人意等細節展現給觀眾,這種方法不僅增強了現場互動性,而且加劇了觀眾的緊張感。因為每人支持的歌手不同,他們都希望自己支持的偶像表現得最好。採用現場直播的方式,最能展現音樂打歌節目的本質——互動性。通過這種新穎的節目編排設計,韓國打榜節目才能成為各電視臺常勝不衰的王牌節目。

二、精湛的攝像技術

韓國流行音樂表演形式多為歌伴舞表演或組合表演,音樂節奏感極強,歌曲及舞蹈中表現的內涵豐富。因此,打榜節目的攝像師要求極高,特別是現場直播部分,鏡頭分配必須相當精確。每次直播前,節目編導都會反覆觀看各個組合的表演,並進行反覆彩排,仔細研究每個歌手及組合中每位成員的歌詞分配,然後撰寫腳本,反覆揣摩,最終編寫出最能被大眾接受的分鏡頭腳本。韓國打榜節目攝像鏡頭運用的基本規律,大致有三點:

(一)移動鏡頭多於靜止鏡頭

人們在觀看舞臺表演時,一直坐在固定的位置上,所以視野是固定的,並且觀眾視線距離舞臺過遠,舞臺上令人眼花繚亂的細節刻畫及演員的面部表情很難被人們欣賞到,因此,對於觀看舞臺表演的觀眾來說多少會有遺憾。移動鏡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電視前觀眾的視覺觀賞缺憾。

以一組實景鏡頭來分析移動鏡頭在韓國打榜節目中的運用及效果。這組鏡頭是一組中間無剪切的連續性移動鏡頭,其持續時間為3秒,表演時7名成員一字排開,鏡頭從組合的最右邊成員開始,(見圖1)向右採用搖鏡頭,至第五名成員為止停留,(見圖2)這時鏡頭變為向後的拉鏡頭,最後定格為7名成員的全景,(見圖3)整個過程鏡頭的移動一氣呵成,而演員的表演幾乎是原地不動,卻給人一種不呆板、活潑跳動的感覺,這正是移動鏡頭。

(二)注重特寫鏡頭的運用

韓國打榜節目將大量特寫鏡頭融入運動鏡頭中,並利用頻繁的鏡頭切換,給人們帶來一場場眼花繚亂的視聽盛宴。一首歌曲的表演全程,若遠景鏡頭或中景鏡頭過多,而沒有人物細節的刻畫,會給人一種壓抑沉悶的感受,遠近景交替使用更能給電視畫面增添生氣。

又因韓國流行音樂多以節奏感極強的電子音樂舞曲為主,因此,利用特寫鏡頭可以給畫面一種跳躍活潑的歡樂氛圍,並與歌曲舞蹈的風格達成協調統一。

(三)鏡頭組接注重表現歌曲及舞蹈的戲劇化情節

韓國流行音樂的表現形式是一種充滿戲劇性的表演形式,每一個演唱者都會根據歌詞的不同在舞臺的不同位置進行表演。為了儘可能滿足觀眾對畫面多元性、豐富性的需要,並使歌曲及編舞中所蘊含的戲劇化情節敘述詳盡,節目編導在一首歌曲中採用頻繁的切鏡頭。這些切鏡頭並不是雜亂無章的,其遵循的基本規律是:誰唱鏡頭切給誰,合唱或副歌轉全景或利用移鏡頭展現全景,分區域表演先全景交代,再切局部。這種遠、近、特寫鏡頭交叉呼應的拍攝方式,能最大程度展現歌曲編排中戲劇化的表現意願,並達到增強畫面豐富性的目的。

下面一組鏡頭,就是移動鏡頭如何捕捉畫面重點、詮釋歌曲表演中戲劇化成分的例子。在每個節目的表演過程中,各節目的編舞者多將舞臺劃分區域,讓歌手在不同區域進行表演,其目的是使畫面更富有層次感。如下頁圖4所示,被框起的三個人是在一個區域做動態表演,其他演員靜止做表演,這時鏡頭切到屏幕最左側三個做動態表演的演員,(見下頁圖5)並採用全身範圍內的中景鏡頭,達到突出主體女生演唱者的目的,最後以歌手的面部特寫結束這組鏡頭。(見下頁圖6)在此過程中,遵循的規律是:遠景、中景、特寫,景別從大到小進行拍攝。這樣,就達到了有主有次、涇渭分明的效果,使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到更具戲劇化的動態表演上來,又不至於讓觀眾產生「其他演員去哪裡了」的錯覺感。

近期,韓國電視編導又創造性地將一種紀錄片的拍攝方式引入歌舞節目的表演中,這種被稱為ONE TAKE的表演形式實際上就是紀錄片攝像中最常用的跟拍。這種最原始的拍攝方式卻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謂ONE TAKE又稱為「一鏡到底」的拍攝,中間沒有任何切鏡頭,是電影中的長鏡頭在舞臺藝術中的完整體現,採用這種表現形式的歌曲有EXO組合的《Growl》和《Overdose》,少女時代組合的《Mr. Mr》等。採用ONE TAKE鏡頭表現整首歌曲,也遵照「誰唱給誰特寫,合唱給全景」的拍攝方法,能夠使觀眾更加清楚組合人員歌詞及舞蹈比例的分配情況,更加注重呈現表演的客觀性。

三、注重觀眾的參與性和互動性

打榜節目最核心的環節莫過於「打榜」環節,這一環節最顯著的特點是使觀眾的參與和互動融會貫通,貫穿節目播出的始終。因此,韓國的打榜節目均設置固定的頒獎環節,並將本周受歡迎的歌曲進行排位。

韓國打榜節目評分手段各有不同。以韓國最具代表的Mnet電視臺製作的《M! Countdown》為例,對比我國於2014年3月推出的音樂打榜節目《全球華語音樂榜上榜》,通過對比兩個節目的打榜標準,總結造成這種不同標準的原因。

《M! Countdown》每周四19點播出,每周選出時下韓國流行音樂前50名的榜單,並邀請歌手及樂隊現場表演最新最流行的音樂作品。其評分標準為:音源銷售量:50%;專輯銷售量:10%;全球音樂粉絲投票+各年齡段喜好度研究:10%;社會化媒體分數(YouTube官方MV+SNS指數):10%;Mnet播歌次數:10%;簡訊票數:10%。

《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是由央視音樂頻道與光線傳媒《音樂風雲榜》聯合打造的一檔打榜節目,主打首秀概念,意在擴大華語音樂在世界音樂界的影響力,增強華語音樂的競爭力。其評分標準為:非直播時段——觀眾通過掃描電視機下方的二維碼投票佔30%;觀眾通過合作的音樂平臺投票佔30%;合作的音樂平臺正版音樂試聽量佔20%;觀眾通過撥打電話投票10%;專家投票佔10%。這樣就決定了TOP10的候選歌曲。直播時段——觀眾通過掃描電視機下方的二維碼投票佔60%;觀眾通過手機簡訊投票佔40%。這樣就決定了當周TOP10的最終排名。

從以上打榜方式不難看出中韓音樂打榜節目的不同。韓國是一個將音樂產業當作國民支柱產業的國家,他們擁有大批專業音樂網站,如Mnet、Melon、Genie、Bugs。在韓國,去正規的音樂網站下載歌曲需要支付費用,音樂網站提供各種各樣的音樂服務,並保證高質量正版的音頻流出。在網絡音樂如此發達的今天,韓國唱片產業卻蓬勃發展。在中國,下載歌曲多是免費的,人們在眾多音樂網站中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由於沒有正規音源的流出,盜版音源泛濫,加之唱片產業的極度不景氣,使得我國音樂產業發展舉步維艱。韓國打榜節目多以音源及唱片得分作為基礎,其目的是刺激消費人群購買其在音樂網站的正規音樂產品。如《M!Countdown》這檔節目就是Mnet音樂網站直屬的打榜節目,因此它與觀眾的互動性多在Mnet音樂網站上完成,而為了吸引更大的國際市場,Mnet公司將其發展放眼國際市場,全球音樂粉絲投票、各年齡段喜好度研究、YouTube官方MV播放次數,都成為其打榜分數的重要組成部分。反觀《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節目的評分標準,以非盈利的網絡合作、傳統的簡訊和電話支持率以及專業人士的評分為主要組成部分。這種評分制度的形成也是根據我國音樂產業發展的現狀制定的。如何最大程度地增強節目的互動性和參與性,並在此過程中擴大華語音樂的話語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韓國打榜節目緊緊抓住觀眾對視、聽、互動等多方面的需求,並以絢麗的舞臺設計、完美的舞臺設備、良好的國內國際音樂市場環境、政府的大力扶持等條件,將K-POP音樂打造成亞洲乃至世界流行音樂的重要力量。

我國打榜節目還處於起步階段,舞臺設計、表演者的演出效果、鏡頭的運用、國內音樂市場發展都不完善。

針對以上不足,我國同行在製作打榜節目時可注意以下幾點:首先,硬體是先決條件。先進的錄音設備、設計精美的舞美燈光、科技含量較高的攝像設備,都為打榜節目創造較高收視率提供了先決條件。第二,對音樂專業人才的培養十分重要,無論是音樂創作人還是音樂表演者,都應該有較高的職業素養,並能提供更多被大眾接受的音樂作品。第三,堅持中國特色的流行音樂,創自主品牌,以傳播更多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的音樂作品為己任。音樂打榜節目應該更適合我國觀眾的需求。節目製作方可將觀眾細分,針對不同觀眾群體將節目分門別類,或設立不同板塊,將不同音樂類型進行整合,提高收視率。第四,增強節目互動性,及時反饋觀眾意見。

注釋:

[1] 李玲玲. 中韓兩國電視音樂節目比較研究. 新聞傳播, 2013(09).

(王天藝:哈爾濱師範大學傳媒學院戲劇與影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孫暘:日本新溩大學博士後,哈爾濱師範大學傳媒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

相關焦點

  • 土豆攜手韓國SBS Plus重磅打造首檔跨國音樂打榜節目《The Show》
    首檔中韓聯手打造的跨國音樂榜單 「明星粉絲互動直播」模式激發韓飯追星新風潮 首檔中韓合作、共同出品的跨國音樂打榜類節目《The Show》(韓?另外,土豆還將在《土豆最韓流》《土豆最音樂》等自製節目中,播出節目錄製臺前幕後的最新消息。《The Show》的中韓完全同步性、粉絲的高參與性、土豆的立體化全程跟蹤,將引爆中國K-POP音樂愛好者的前所未有的追星熱潮。 作為首檔中韓合作、共同出品的音樂打榜類節目,《The Show》將打破原來的榜單節目模式,讓中國粉絲參與到韓國流行音樂排行榜的投票中,並對最終結果產生重要影響。
  • 韓國綜藝節目之模式分析
    (二)歌曲類綜藝風格各異的女團佔據了韓國偶像市場的半壁江,而在韓國盛行的打歌文化中,偶像之間互相關照、調整回歸時間、打歌互不衝突逐漸變成音樂市場不成文的規定。該節目可謂是偶像界的《歌手》。從其主要內容模式來看,為偶像們打破常規,打造女團回歸大戰,讓她們展開真正的正面較量,選出名副其實的音樂女王。擁有豐富主持經驗的張成圭和在電視劇中展現出女王魅力的演員李多喜擔當節目主持人,助力女團回歸大戰。
  • 尹普美獲得音樂節目第一名痛哭流淚!難道APINK還不夠紅嗎?
    不過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支出道迎來第九個年頭的老牌女團組合,獲得音樂節目第一名之後竟然還會在舞臺上流出熱淚。按道理來說,大部分音樂節目周冠軍APINK都應該拿過呀,為什麼尹普美仍然會感動流淚呢?原來,APINK上一次在Mnet《M!Countdown》舞臺上獲得第一還要追溯到2015年。因此就連APINK的粉絲團PANDA都對於這檔音樂節目不怎麼抱有幻想了。
  • 盤點丨十檔韓國節目模式推薦
    一線導讀:10檔具有潛力的韓國節目模式盤點。今年,為繼續支持韓國綜藝節目模式進軍國際市場,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於法國當地時間4月8日在坎城春季電視節(MIPTV)上舉辦了新一季的「K模式」活動。KBS、MBC、SBS、EBS、CJ E&M、JTBC共6家韓國模式方代表出席了該活動,共同向來自全世界各國的500多位受邀買家及媒體記者推介了包括《戰鬥旅行》、《第一次來韓國吧》、《10歲差異》等在內的10檔具有巨大潛力的節目模式。
  • 樂華在韓女團成員成為了音樂節目的MC?EVERGLOW金施賢是誰?
    經常看音樂打榜節目的朋友們這一段一定發現了音樂打榜節目《The Show》來了一位新的MC(節目主持人)金施賢。而很多人不認識她,通過金施賢開場的自我介紹知道了她來自樂華的在韓女團EVERGLOW。原來樂華在韓國還有自己的女團呀!估計很多人都覺得很驚訝!而且樂華的女團成員還能當音樂節目MC則更讓人感到意外!
  • Luluz參演韓國綜藝《The Show》顯清純氣質
    《TheShow韓秀榜》是韓國SBSPlus強強推出的首檔跨國音樂打榜節目。網易雲音樂官方下載地址網易娛樂1月15日報導   1月12日晚,出道半年的人氣少女組合luluz首次登上《The Show》,並且帶來她們的出道曲《你覺得我怎麼樣》。《TheShow韓秀榜》是韓國SBSPlus強強推出的首檔跨國音樂打榜節目。
  • 為什麼「優愛騰」都要扎堆做打歌節目?
    音樂先聲認為,在粉絲狂歡的背後,如何打歌、標準幾何,以及可能帶來的行業影響更值得關注。愛奇藝打頭陣,騰訊視頻、優酷已蓄勢待發不同於韓國打歌節目採取的「直播+打歌」模式,愛奇藝採用了「真人秀+舞臺秀」的表現形式,完整呈現藝人打歌的流程,通過多重的打榜形式,為國內外音樂人提供新的宣發出口。
  • 2017好看的音樂類綜藝節目有哪些 盤點好看的音樂類綜藝節目
    《中國好歌曲》  2014年1月,CCTV-3推出《中國好歌曲》節目,成為音樂類綜藝節目裡的一股清流。《中國好歌曲》由《中國好聲音》原班人馬打造,其獨特之處在於它是國內首檔聚焦於「造曲」,而非「造星」的歌唱真人秀節目。  在《中國好歌曲》第一季中,霍尊的一首《卷珠簾》令人印象深刻。
  • 《中國音樂公告牌》對比韓國同類打歌節目到底差在哪裡
    《中國音樂公告牌》是由愛奇藝推出的中國首檔音樂打歌節目,該節目還和billboard中國榜單合作,聽起來很像那麼回事,於是平時就喜歡看打歌節目的小編就迫不及待地去看了第一期啦。蔡徐坤第一點就是時長問題,參考韓國幾個比較成熟的打歌節目,人家只有六十分鐘左右,《中國音樂公告牌》第一期也就六組嘉賓,竟然拍了100分鐘出來。
  • 淺析韓國綜藝節目對我國的借鑑作用
    在這一時期,明星對節目的影響力遠遠大於節目本身[1]。 在發展初期,韓國電視綜藝節目主要靠明星來帶動。這種用明星效應來吸引觀眾的手法至今仍在廣泛應用,但這種傳播模式也存在弊端,一個明星可能會上很多個綜藝節目,而綜藝節目的類型卻大同小異,因而很難有自身特點,難以持續吸引受眾。
  • 首檔「AI 音樂公投榜」背後:小度助推人工智慧時代「打榜」
    最近音樂界就有這樣一個例子——「2019 年小度 AI 音樂排行榜」發布,一眾音樂界大咖均有均有斬獲,紛紛在社交網絡上表示了對粉絲和平臺的謝意。他們作為當下熱度頗高的明星,現身各路音樂排行榜本是家常便飯,但敏銳的網友們很快發現了不同——小度 AI 音樂排行榜是百度旗下人工智慧品牌小度發布的、首個基於AI音樂服務用戶大數據的華語音樂排行榜。
  • 韓國音樂節目《音樂核心》SUPERFIVE與ITZY 申奉仙在後臺見面
    韓國男團SUPERFIVE近日在MBC《音樂核心》後臺與其他藝人見面了 !SUPERFIVE是MBC音樂綜藝節目 「Favorite Entertainment」新組建的小跑男團。成員包括ASTRO的金明俊、PENTAGON的李會澤等。
  • 引進節目模式應注意的法律問題
    原標題:引進節目模式應注意的法律問題   近日,國內某知名媒體刊出文章《中國最火的幾個衛視,韓媒說韓國點名要找你們算帳了》。文章內容援引自韓國《亞洲經濟》網,該報導稱:「中國綜藝節目抄襲韓國成風已是老生常談。
  • 粉絲們辛苦打榜背後的公司,竟然是開蒼蠅館子的?
    以騰訊的「QQ音樂巔峰人氣榜」為例,這個榜單的人氣都是粉絲用「樂幣」堆出來的,樂幣需要充值購買,與人民幣按照1:10的兌換率,價格從6元至298元不等。給偶像打榜是如何成為一門生意的?從日本傑尼斯事務所開創的偶像養成模式,到《超級女聲》成為國內粉絲文化歷史的轉折點,再到近兩年如火如荼的各種養成類真人秀,粉絲們在不斷花錢讓愛豆出道的過程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感。這樣的動力催生了一套以「愛TA就為TA花錢」為主題的應援文化,買代言產品、專輯或寫真還不夠,虛擬空間的排名也要錙銖必較——比如說,打榜。
  • 《偶像練習生》原班人馬打造《中國音樂公告牌》
    節目由姜濱攜手業界大咖組成的金牌製作團隊共同打造,採用「真人秀+舞臺秀」的表現形式,通過多重打榜形式匯聚國內外新生音樂作品,首次完整呈現藝人打歌工業流程。致力於為當下年輕音樂人提供更多舞臺表演機會,期望能夠通過全新的打歌模式,為國內百花齊放的中國音樂綜藝市場,再添一抹亮色!
  • BLACKPINK和Twice也很厲害,但韓國女團最佳專輯非她們莫屬!
    深度解析韓國K-POP文化,歡迎搜索「80後馬裡奧」的更多精彩文章!進入到四月份之後,韓國音樂市場終於出現了人們盼望已久的熱鬧景象。因為各大演藝公司紛紛把自己旗下最優秀的王牌推出了市場。從BLACKPINK開始,再到防彈少年團,以及剛剛回歸的Twice等等這些超人氣組合的到來不僅讓韓國音樂市場出現了短暫的高潮,也讓諸多守護在他們身邊的觀眾朋友們大飽眼福。畢竟面對如此豪華的出演陣容後,近期的打榜節目才顯得更加刺激和有趣。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在當今的K-POP女團愛豆市場上BLACKPINK和Twice幾乎各自代表著不同的派系和風格。
  • 和韓國節目相似度破紀錄的綜藝得給個說法!
    在今年坎城春季電視節上,國際節目模式保護協會FRAPA指出,《偶像練習生》涉嫌嚴重抄襲韓國公司CJ E&M的綜藝節目《Produce101》,經數據分析,兩檔節目的相似度高達88%。針對外國公司頻繁抄襲韓國綜藝節目的問題,韓國國會在今年1月30日通過了《文化內容產業針型閥修訂案》和《音樂產業振興法修訂案》,目的是保護韓國電視節目和音樂產品等的智慧財產權。在剛結束的博鰲論壇上,「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為與會者熱議。
  • 粉絲狂打榜、新歌巨難聽,華語樂壇已死?
    我最近看了一些音樂榜單,感慨萬千,因為榜單上的許多作品對我來說已然陌生,不知大家是否有這個感覺。比如某音樂的巔峰人氣榜,藝人名字我都知道,但歌是真的都沒聽過。音樂榜單對歌曲出圈真的還有作用嗎?不怕死地說:感覺沒有。想起鄭鈞的名言:榜單上的都是shit。雖然有點誇張,但的確大量粉絲的湧入和應援打榜,已經逐漸讓榜單失去了公信力。形成了一個死循環。即粉絲想讓偶像出圈→打榜→榜單公信力喪失→沒人看榜單→出不了圈。這另人窒息的死循環啊。
  • 節目模式中哪些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
    原標題:節目模式中哪些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 近日,一則韓國政府要治「抄襲」的新聞吸引了大眾眼球。報導稱,因海外電視臺抄襲韓國綜藝節目成風,各種山寨節目泛濫,韓國政府將積極應對維權事宜。
  • SING女團《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 首度打榜電子國風《幻變》
    中國山東網訊9月19日19:30,CCTV-15音樂頻道《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新一波打榜來襲,亞洲首個電子國風女團SING女團攜年度電子國風主打曲《幻變》打榜,舞臺表演中現代科幻與傳統相結合的電子國風魅力別具一格,燃動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