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臺灣真的是一個很有生活情趣的地方,遊客不僅可以飽覽各色美景,還可以品嘗到各式各樣的美食,這些美食不但味道絕佳,連名字也不一般,由於「很怪、很有趣」,廣受遊客青睞。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幾種怪食吧。
豬血糕---全球十大最怪食物榜首
豬血糕
▲圖片來源:網絡來源
豬血糕,只是聽名字就挺怪的吧,又稱米血,曾經打敗馬來西亞的榴槤、烏幹達的蚱蜢、澳洲的蛾幼蟲等美食,榮登「全球十大最怪食物」榜首。豬血糕是傳統特色糕點之一,做法就是用新鮮豬血加入糯米、鹽及其他材料,然後蒸熟成為塊狀,然後在倒上醬油,也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加甜辣醬或辣醬,最後插上竹籤,直接食用或者當成火鍋料食用。
甜不辣---天婦羅
甜不辣
▲圖片來源:網絡來源
甜不辣,在日本叫做魚板,是將魚肉打成魚漿,再加澱粉、豬肉、海鮮等做成的食品,中文名叫「天婦羅」。中國的甜不辣多用在關東煮和火鍋。甜不辣又甜又鹹,味道鮮香,噴香撲鼻。
黑輪---雜燴
黑輪
▲圖片來源:網絡來源
黑輪,是臺灣人仿照日本料理關東煮改成的臺式小吃,是將各類食材下鍋煮成大雜燴的一種料理方法,內地叫做雜燴。雖然食材眾多,建議從蘿蔔和魔芋開始點餐,這樣可以感受其新鮮食材飽吸湯汁的美味。
青蛙下蛋---粉圓
青蛙下蛋
▲圖片來源:網絡來源
青蛙下蛋是臺灣士林夜市著名的小吃之一,其實「青蛙蛋」是大顆的粉圓,因其煮熟後中心呈白白的一點,看起來像青蛙卵而得名。可愛的粉圓加上甜甜的糖水、清涼的冰塊,真的很像青蛙蛋;也可以加牛奶,看起來猶如青蛙卵一般。
米苔目---番薯粉
米苔目
▲圖片來源:網絡來源
米苔目是閩南語,又叫米篩目,漳州龍海特色小吃,是用米和番薯粉做成的。米苔目加入糖水、刨冰,可以做成冰涼可口的甜品;用烏醋拌或放入柴魚熬煮成湯,這樣的燙頭既鮮美又營養豐富;也可以像炒河粉一樣熱炒米苔目,很有嚼勁。
鐵蛋---名不符實的滷蛋
烏黑的鐵蛋
▲圖片來源:網絡來源鐵蛋其實是滷蛋,是淡水的著名美食,又叫石頭蛋,外表黑漆漆、圓滾滾、香QQ的。著名的「阿婆鐵蛋」創始人楊碧雲女士發明這種鐵蛋也是一種機緣巧合,據說有一次她過於忙碌將滷蛋滷得過久,使得蛋變得越來越硬、越來越黑,沒想到客人們卻喜歡上了這種香 Q、彈牙、更有嚼勁。鐵蛋分為雞蛋和鵪鶉蛋兩種,每一顆都要經過五香滷汁和海風七次以上反覆滷製、風乾,直到蛋白部分緊縮成薄薄一層才出售。
棺材板---聳人聽聞的美食
棺材板
▲圖片來源:網絡來源
棺材板,也叫「官財板」,討個口彩寓意為」升官發財「的意思。第一次聽這個名字我是怎麼也不會和臺灣美食聯繫在一起的,可是臺灣人就是有這種大無畏的娛樂精神,敢去這樣的名字,好在美食是經得起考驗的,食客們不會被它的名字嚇到,這充分說明了其確實是美味佳餚。其傳統做法是將吐司麵包中間挖空,填入雞肉、雞肝、蝦仁等各種配菜,再將炸好的吐司片蓋住,趁熱就可以享用美食了。
鼎邊銼
鼎邊銼
▲圖片來源:網絡來源
鼎邊銼,臺灣基隆著名小吃,原是福州傳統小吃,傳說這道美食與闖王「李自成有關係,相傳李自成落難民間時,向百姓乞討用以果腹的逃難點心,食用後很是讚賞,登基後因懷念這樣一道點心,不只為其命名還訂為御菜,流傳至今。裡面有肉羹、蝦仁羹、金針菇、香菇、木耳、等豐富配菜,是標準的湯好料多。然而這只是配料,主菜是白白嫩嫩的份漿皮,其製作是用米磨成米漿,沿著大鍋鼎邊滾下,米漿滑滾的動作叫銼,所成白白一片,就是鼎邊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