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育兒:家長與孩子溝通 尊重應是基礎

2020-12-20 新華教育

  我們家孩子今年上初二,但最近發現孩子與我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對我們也不太信任了,和孩子之間應該怎樣進行有效的溝通呢?

  專家觀點

  通州區馬駒橋鎮中心小學張豔榮老師:

  家長與孩子溝通重在「尊重」二字,親子溝通中的基本原則是任何情況下,都要以接納孩子的情緒、認同孩子的感受、承認孩子的願望為溝通的前提和基礎。

  「寫完作業了嗎?」「今天認真聽課了沒有?」……這些問題家長常常會脫口而出。孩子放學回家聽到這些盤問都會有一種自己做錯了事情的感覺,久而久之就什麼都不願意說了。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面對其消極情緒,父母需要做的是接納並要教會孩子如何恰當地表達自己。

  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家長對於孩子訴說的內容,一定要用心地傾聽,在充分了解了事情原委和孩子的體驗感受後,用微笑的表情和撫愛的動作、親和力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理解和同感。孩子表達困難時,需要家長的理解,只有真正了解了孩子的情緒來源和他們共情,問題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值得關注的是,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往往沒有把話聽完就會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指示,這會使得孩子不願意跟你溝通。其實家長正確的做法是先讓孩子描述一個看到的事實,然後界定問題,啟發孩子自己去描述、思考和解決問題,切忌給孩子貼標籤。明智的家長應對於孩子的描述不評判、不評價,鼓勵他們自己分清事情的責任,積極思考並採取可行的措施進行解決。

  在必要時,家長可以給出不同建議,讓孩子去做選擇。不否定孩子的感受,才可能讓孩子說出心裡話。親子溝通時,重要的不是父母說了什麼,而是孩子感受到了什麼、理解了什麼。因為本質上說,親子溝通不是說教,而是改變行動。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主動與孩子溝通很重要,這樣孩子會認為你願意和他做朋友,既增加了家長與孩子間的溝通也消除了陌生感和距離感。讓孩子成為家庭的建設者,引導他們一起合作,主人翁意識會讓孩子們樂於溝通。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為孩子制定規則或提要求時,重要的是告訴孩子如何做是對的,這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是在明確規則和傳授方法,而不是在否定和批評自己。孩子是通過父母做了什麼,而不是說了什麼來學習的,所以每一個家長都要做到避免蒼白的說教,身體力行,為孩子做出表率,用自己行為感染孩子。其次,孩子對事物的認知也主要是通過內感官,而刺激內感官的主要手段就是非語言方式,比如撫摸、擁抱、親吻、點頭、微笑等,在和孩子溝通時,父母要保證身體、情感、思維一致,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進行。(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相關焦點

  • 家長與孩子溝通尊重是基礎
    原標題:家長與孩子溝通 尊重應是基礎   提問   我們家孩子今年上初二,但最近發現孩子與我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對我們也不太信任了,和孩子之間應該怎樣進行有效的溝通呢?
  • 《非暴力溝通》的育兒啟發:用充滿尊重的養育方式支持孩子
    「非暴力溝通」是一種溝通方式,也被稱為「愛的語言」。它是一種持續不斷的提醒,提醒我們專注於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它希望達成的是: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繫。俗話說,生兒容易養兒難,這個難,就難在與孩子的溝通上。
  • 重塑家長育兒思維 提高親子溝通能力
    近日,為持續加強 「安愉人生」品牌建設,立足樂齡人士實際需求,興業銀行佛山分行舉辦「安愉大講壇——親子關係全面技巧提升」主題講座活動,助力親子關係全面技巧提升。
  • 家教小貼士:當孩子犯錯,家長怎樣做好親子溝通?
    特別是當孩子犯錯,家長的處理方式特別重要。如果處理不當,甚至導致令人遺憾的後果。今天,寧姐和家長談談,假如孩子犯錯,怎樣進行有效的親子溝通。家長認為處理的是事情本身,但孩子眼裡破壞的是親子關係,內心的安全感被動搖。
  • @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
    金剛飛天編程-每日育兒資訊​在和孩子溝通時,很多父母會面臨一些情況:為什麼孩子總是不聽話?跟孩子講話好像「耳旁風」……面對孩子,家長如何有智慧地進行溝通,這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課。親子溝通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教育形式,親子溝通的質量直接影響家庭教育的質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家長具體該怎麼做吧!
  • 為什麼親子溝通總是受挫?孩子是天生的談判高手,家長試著這樣做
    其原因在於,這樣的親子溝通,只停留在想法上,很難改變孩子的行為。 為了解決親子關係的這個難題,中國資深家庭心理諮詢團隊李顏濃、胡赤怡、朱小超三人合作,編著了一本《親子談判》。 親子談判是一種以談判為基礎的親子互動方式。親子談判是一種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討論具體的問題開始,多方通過談判達成一致,最終落實為行動。
  • ...的技巧和方法:親子溝通的有效方法之尊重,壹心哥親子溝通心得體會
    壹心大哥希望通過親子溝通心得體會分享,讓你能快速掌握親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可以與孩子的關係更密切,今天分享主題的是第三個技巧和方法:親子溝通的有效方法之尊重。 我們都說現在的孩子是隨著網際網路和手機一同成長起來,他們認識這個世界的能力和速度,遠遠快於很多做父母的,他們掌握信息和知識速度,已經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 溝通方式的不同,決定親子是否和睦,父母應學會「非暴力溝通」
    文/心蕊編輯/心蕊家庭中親子關係是否和諧,有一個最重要的決定因素,那就是溝通方式。有些父母很不理解,為什麼自己為了孩子費盡心血,可孩子卻越來越不願意和父母溝通,話說兩三句,就會引起口角的紛爭。這這樣類型的溝通方式,稱之為&34;,具體是指用指責,或是抱怨的語氣與孩子交流。今天我就教父母用&34;的方式,通過思維方式的轉變、來提高父母與孩子自己的溝通效率,從而改善二者的親子關係。
  • 「真誠」的關係是良好溝通的基礎,你先要學會看到孩子的優點
    (1)尊重家長和孩子建立真誠的關係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行為,先讓孩子擁有發言權。正確的就要對孩子鼓勵,錯誤的要對孩子加以引導。和孩子處於平等的地位交流才會讓孩子身心放鬆,把父母當成朋友相處,才有利於親子關係的融洽。
  • 別讓「為你好」成束縛孩子的枷鎖,親子關係中,尊重和溝通很重要
    2、不懂教育,想要讓孩子屈服於自己不是每個家長都是很明白育兒的方法,更多的家長他們只對自己的職業技能很懂,對於如何教育孩子並不在行。可是這些家長又不想在孩子的面前,表露出自己的無知出來。人都是有私慾的,不過有的家長他們願意放下自己的私慾,尊重孩子,可有的家長就是不願意放下,非得要逼著孩子。「為你好」對孩子有什麼影響?1、孩子會變得自卑父母總是和孩子說著「為你好」,會導致孩子覺得自己的想法都是不對的,是不好的,久了孩子會很受挫,繼而變得自卑。
  • 「親子溝通」真的那麼艱難嗎?調查表示:近十成家庭親子溝通不暢
    兩成多家庭幾乎沒有親子溝通,近十成家庭親子溝通不暢。家長通過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情感聯結,孩子才願意信任家長。其實很多孩子一開始是很願意和家長進行「溝通」的,但是是什麼導致了孩子關閉溝通的大門,拒絕與家長進行溝通呢?
  • 棉花糖「親子溝通」主題講座:如何共度美好親子時光?
    適逢國慶假期前夕,如何陪伴孩子度過美好的親子時光,成為父母最為關注的話題。2020年9月29日晚,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的於愷律老師(開開哥哥),受邀為羅陽河畔幼兒園的家長們,做了一場關於「親子溝通」的講座分享。該課程也在線上同步直播。
  • 親子溝通效果不好?別急著批評孩子,也許家長應該這麼做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注重跟孩子溝通這件事,畢竟溝通的好與不好直接關係到孩子與家長的親子關係。,想要跟孩子好好溝通,但是親子溝通的效果卻並不好,明明就是家長想讓孩子變得更好,但是孩子往往不領情。面對這種情況,家長也先別著急去批評孩子,也許換一種方式,家長會發現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據美國心理學家的發現,親子溝通效果如何並不完全在於說話內容,更大的因素取決於聽覺和視覺。
  • 孩子為何不尊重父母?原因很重要,家長應注意3點,重塑親子關係
    朋友特別苦惱,曾經那個聽話懂事的孩子怎麼會變成現在這樣毫無禮數。家長們應該不難發現,現在的孩子個性越來越強,對家長也是越來越不尊重,這是為什麼呢?4.家長的行為方式。有些家長自己都不會尊重自己的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不尊重等行為都被孩子看在眼裡,久而久之,孩子會認為對待父母的態度就如同自己父母對爺爺奶奶的態度一樣。有些家長要求孩子不要玩電腦、手機,自己卻離不開;要求孩子講文明禮貌,自己時常爆粗口。
  • 合肥市建平實驗小學開展家長學校暨《親子有效溝通》專題講座
    為了進一步發揮「家、校、社會」三位一體德育網絡的教育功能,體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互進互促」,引導廣大家長更進一步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12月10日,合肥市建平實驗小學在報告廳向四至六年級家長開展了第二次家長學校暨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 聚焦「親子關係金字塔模型」理論,用良好的親子關係驅除育兒焦慮
    父母時刻都面臨孩子的挑戰」,早教班、培訓班、幼升小等各個環節也依然讓家長深感焦慮。針對各種育兒理念「實踐難」的現象,「年糕媽媽」創始人李丹陽創新提出「親子關係金字塔模型」理論,從理論層面對親子關係的多重內涵做了詳細界定。在親子關係中認識育兒本質創辦「年糕媽媽」微信公眾號推廣育兒類科普,李丹陽收到成千上萬的家長的諮詢,問題諸如:如何提升孩子某方面的能力?
  • 親子溝通(上):是什麼讓孩子不願跟家長溝通?
    最近有不少家長諮詢檸檬關於「親子溝通」的問題,其中,有位媽媽說:她10歲的女兒什麼都不願意跟她說,甚至有時候她主動找女兒說話,女兒還會表現的很不耐煩,這是什麼原因呢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沒有獲得自己應有的東西,家長也沒有兌現最初的承諾,嚴重的是家長自認為自己是為孩子好,小孩子愛記仇。聽了到這裡,你是否明白了「為什么女兒不願意和媽媽說話了」呢?檸檬想說,我們常說父愛、母愛是無條件的,但反過來說,孩子對父母的愛和信任不也是同樣的嗎,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的孩子們,父母就是他的全部!
  • 這樣溝通,促進親子關係
    親子之間的溝通是講究方式方法的,好的溝通方法能夠更促進親子之間的互動,不好的溝通方法會阻礙孩子的發展,也會使得孩子變得不知道如何跟家長相處。所謂親子溝通,更多的是聽聽孩子的心聲,讓他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所遭遇的問題,再給予指導和幫助,這種基礎上的親子溝通也是正確的、合理的。
  • 孩子情緒爆發,父母不知所措?8個溝通技巧,加強親子溝通與和解
    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教育技巧,很多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都沒有辦法順利進行,而且,就算是很有權威的育兒專家,也會遇到關於孩子情緒爆發無法溝通的問題。瑪莎·西爾斯是一位國外的育兒專家,她家中有一個10歲大的女兒。在外國,部分影視作品對孩子的觀看年齡是有限制的。
  • 溝通不暢是損害親子關係融洽的元兇,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
    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基礎是良好的溝通。不論與朋友、同事、上司亦或是客戶相處,都離不開順暢的溝通。一個不會溝通的人,將很難在社會上立足。但這淺顯的道理,卻因角色的改變而變得不再那麼重要。由於溝通的不暢,很多父母與孩子間的關係陷入了僵局。孩子覺得父母無法理解自己,父母感覺孩子不懂良苦用心。雙方都有道理,可又無法真正說服對方。親子關係不斷惡化,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