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腦變性疾病是一種慢性損害腦神經的一種疾病,它包括很多種疾病,但大多數人都聽過這兩種最常見的:阿爾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病。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它是大腦神經元的異常大量丟失。帕金森是一種進行性的疾病。這兩種都不是一種致命疾病。
01阿爾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病都是什麼?會有什麼表現?
直到現在,有的人對這兩種疾病的認知都有待加強。
1、阿爾茲海默症
(1)介紹阿爾茲海默症
我們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老糊塗與這個病症有所不同,老糊塗是老人因為器官的自然衰竭所導致的記憶力和行動力有所下降,但是這個病症不一樣,這個病症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記憶力越來越差,導致最後剛剛乾的事情下一秒就不記得,「健忘」到了很多人都奇怪的地步,忘記人名或者日常物品的名稱,沒有辦法記住東西,總是忘記剛剛的事情,但是對於幾十年前的事情卻有記憶。
(2)表現
帕金森患者的認知功能會受到障礙,認知功能包括記憶、判斷、語言等。患者發病一般首先是記憶功能減退,表現為剛剛做過的事、剛剛說過的話不記得等,然後逐漸會迷路、進食不知道饑飽等,有時候患者還不能正確使用詞彙,不認識鏡子中的自己等等原始行為。
有一部分患者早期也會出現情感障礙,常常狂躁或者抑鬱。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痴呆的症狀也就越來越明顯。還有可能性格大變,缺乏道德感,不注意個人衛生,把廢品視如珍寶。
隨著病情越來越嚴重,使本就蒼老的軀體顯得更年邁,頭髮會逐漸變白,皮膚變得乾燥多皺紋,色素沉著,牙齒脫落,肌肉萎縮。到了晚期,還會出現震顫、痙攣、偏癱等現象。這種病極少數可以治癒,到最後常常會出現其他病疾或者衰竭而亡。
2、帕金森病
(1)介紹帕金森病
在一次運動會上,偉大的拳擊手阿里出現在火炬臺,傳遞奧運火炬,但是電視上的他手臂在不住的抖動,頭也跟著微顫,這不是他緊張導致的,而是他患有帕金森病。
帕金森的病因目前還沒有結論,但是醫生發現腦部組織退化與這種疾病有關。這種病大多數是在50歲以上發病,因為是進行性疾病,所以起病較緩,逐漸進展。
早期患者一般都會出現震顫為首發病症,會出現斷續的停頓感。緊張時候會加重震顫,運動時會減輕或者停止,睡覺時會停止。少數70歲以上的老人沒有震顫這一現象。
肌強直開始於一側上肢,感覺到關節僵硬及肌肉發緊,逐漸加重並出現運動遲緩。想要活動胳膊或者是腿時,覺得肢體僵硬,關節活動很困難,像是來回折一根鉛筆,身體的肢體和軀體失去柔韌性。
運動遲緩,在早期患者出現震顫時,就有可能出現運動遲緩。有些患者日常生活都難以完成,比如穿衣、進食、翻身等動作;患者面部的表情也會減少,面容刻板、凝視、瞬目減少;口、咽、顎部的肌肉運動減少,患者可能會出現流口水、吞咽困難等。
由於患者肢體和軀體都出現了肌強直,所以患者會出現特殊的屈曲體姿,站立或者走路時頭部向前傾,手臂伸直。走路時平衡感極其不好,必須要以小碎步行走,給別人一種很慌張的感覺。
02我們如何預防阿爾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病呢?了解一下
我們可以學習一門外語,雙語可以提高我們的認知能力,並且可以延遲阿爾茲海默症的發展;經常讀報紙看書,有一門自己的愛好,比如:打打麻將,玩紙牌可以降低疾病的發病率;注意飲食,多吃蔬菜、豆類、水果等食物會降低認知功能損害風險;可以適量喝紅酒,紅酒內有一種多酚可以減少大腦中斑塊的形成;控制好自身的血壓,高血壓會導致很多疾病的發生;適當做有氧運動,多活動,可以強化認知能力相關的大腦中神經線路的連接。
遠離有毒物質,比如殺蟲劑、除草劑等避免或減少接觸對神經系統有毒的物質;注意自身飲食健康和衛生,根據不同的年齡,攝入的熱量也不同。適當進食海鮮類食物,有利於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多吃蔬菜水果,保護神經細胞,促進腸蠕動;適當喝咖啡、茶,不僅可以降低血脂,還可以提高神經元的興奮性,降低患帕金森病的風險。
03如果自己或者身邊人得了這種病怎麼辦?
藥物治療:雖然藥物治療無法根治這種疾病,但是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都有比較好的效果的,可以改善症狀,延緩功能減退,維持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減輕看護者和患者的負擔。
非藥物治療:需要患者自控力,有時也需要家人的耐心和關心。患者需要在生活中多動腦、動眼、動耳、動嘴。可以讓患者辨別字卡,顏色各異的動物,反覆講基本的生活常識和近期發生的事情;可以讓患者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比如梳洗、擦桌子、疊衣被等動作,可以使老人集中精力,增強體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平時可以聽聽音樂;練練太極拳,散散步,以便於恢復運動功能。
藥物治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年齡、情況、經濟承受能力等因素為患者開藥。藥物治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患者延緩病情進展,控制患者病症,儘量延長症狀控制的年限。
非藥物治療:有外科手術和放射線治療,還有中醫治療,應用對象為術後帕金森患者。主要是幫助術後患者調理並恢復身體。不過近年來,一部分患者初步肯定了中醫對本病的療效。帕金森越早幹預越好,越早發現越早治療。
結語:阿爾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病都需要家人長期的陪伴,雖然這種疾病極少數能自愈,但是對症下藥,壽命並不會減短,可以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可能患者會有很多正常人不能理解的行為,但是他們也許只是想要家人陪陪他們,我們小的時候他們不就是這麼一步一步帶大的嗎?我們現在大了也要這麼對待他們,給予他們足夠的陪伴、耐心,陪他們走好最後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