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涯晚情彩霞飛,情湖心舟渡別離!

2020-12-20 閱盡世薇

我是曉雨,你喜歡詩詞,就來找我。

你我都是詩詞美文愛好者,我可以為你賦詩填詞!

作者:曉雨,情感文章原創作者期待您的交流!

一箋心窗林蔭道,半扇淺訴近蠡苑。幽徑疊翠小橋欄,梅溪秋澗葦葉新。戀崖六角亭,半坡篁影深。懸崖峭壁半潭秋,春榭琴臺柳堤沁。九曲石甬道,翠嶺倦啼鳥。空山鶯嗓繞廊柱,讀書臺側俏佳人。老樹瘦椏梁湖灣,小墅綠柵欄。青藤門楣閱儂魅,回眸淺笑皆風騷。

水榭月門西,畫扇半傾竹。玉帶橋側紅杉樹,紫陌塵香窈窕客。嫋娜荷姿拾級媚,柳擺蜂腰畫中情。雨巷廊橋剪剪風,蘭亭轉角淡描眉。紅袖綻香秦娥魅,吳儂軟語添新稠。半傘旗袍花照水,原來西施訪杏庭。

琴湖瑤臺紫薇架,藤柱涼亭野草花。曲院照壁鎖梅枝,墨軒寒齋湘妃竹。菊籬南山白雲悠,假山水簾洞楊妃霓裳舞。夢隙貂嬋拜月圓,遊園甦醒賞君魅。比翼情涯眷忘返,從此雲遊不思歸。

柳暗花明又一村,田園桑梓覓晚晴。芳舟渡沁南天雲,坐愛楓紅閣,倚肩繁英軒。嫣然東瀛遺韻,木屋香榭石徑苔階。格扇石燈塔,茵坪百花洲。

九曲棧道疊翠峰,草堂茅亭半山危閣。心湖粼波流雲,葦側白鷺自逍遙。秋水佳麗風翼裙裾,微瀾枝影系俏肩。凝眉回眸俏顏色,半遮曼妙曾相識。一徑雲步履痕沁,回聲悅耳皺塵扉。庭間琴瑟詩語濃,溫婉月影叩欞扇。花港流泉玲瓏塔,水幕噴泉戀戀屋。香舟棲波空自在,何處美人拈春色。

心涯晚情彩霞飛,情湖心舟渡別離。彼岸蘭苑迎歸途,船頭舷畔秋眸深。悲歡離合終有時,闌珊月色憶初心。夜半愁眠賞客舟,夢裡楓橋訴淡泊,風花雪月度相思。

-END-

作者:曉雨,詩詞情感美文傳遞者,喜歡有您的關注!您的關注是我創作的動力!

相關焦點

  • 西流晚渡:夕陽下最後的河流輓歌
    往來農務村村急,滿岸垂楊不繫舟。牧童驅犢返,田叟荷鋤歸。落日西流渡,雙雙鷗鷺飛。又為什麼會有晚渡流芳?這位少年後來科舉成名,官任布政,上任後,想起求學故地晚渡一事,即賜名「晚渡流芳」回饋西流。西流鄉民們敬重這位成為布政的少年,也以「晚渡流芳」為榮,大家商議把村名改為「晚渡村」,恰值此時,西流人壽年豐,安居樂業,一時間,朝野盛傳。
  • 十二首描寫舟船的古詩詞,載不動悲愁,伴水向東流
    長大了經常坐船去遠方,「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漸漸地也對各種舟船熟悉起來。尤其是在輪船上看江上漁民站在小木舟上,夕陽下金色的晚霞照耀著他們黝黑的臉龐,他們瀟灑地將大網輕輕地一揮,接下來就是等待辛勤汗水之後滿滿的收穫。舟船是水鄉的一個文化符號,從遠古走來,沐浴著過往,攜帶著滄桑,穿越了繁榮,載滿了悲愁。
  • 七首戳心離別詩詞:有情不管別離久,情在相逢終有期
    今天與大家分享7首離別詩,哪一首戳中你的心?1.《別董大》——唐·高適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他異常興奮,滿以為實現政治理想的時機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與兒女告別,並寫下了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詩,詩中充滿了其喜悅之情。人生聚散,本是平常,不見得每一次離別都需要痛哭流涕。有時候,離別是為了奔向更好的遠方,這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不應該用傷感的眼淚來衝淡這一份喜悅。
  • 「歲寒詩草」江頭且看雲歸去,山一涯兼水一涯
    客鬢野人意,襟懷遊子心。故園應好在,蟬唱綠槐深。立夏再題春去晚來看,茶煙生暮寒。分明催夕雨,斷續接雲團。一眼青梅小,十年心事寬。題圖《溪山訪友》舟車長不至,故故發幽溪。紅欲霜前月,青浮雲上梯。一橋秋渚窄,半路澗松齊。山鳥有時近,人家西更西。
  • 古風句子:一片柳葉吹成雪,舟中溫柔海上月
    錯過了長安古意,失約了洛陽花期,我在姑蘇馬蹄蓮裡,瞥見你蘭舟涉水而去。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一片柳葉吹成雪,舟中溫柔海上月。紙張有些破舊,有些模糊。你說霞染天光,陌上花開與誰享,後來煙籠柳暗,湖心水動影無雙。數千年滄海,浮世芳華,袖中雲煙,回首處明月清風。吾與卿有三世之約,生死相隨,終不相負。
  • 十二首描寫送別的古詩詞,都是依依之情,卻各有傳神之作
    下面精選十二首描寫送別的古詩詞,感受古人那種若隱若現的情感,體會送別時的依依之情。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 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4、贈汪倫 唐 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 《問道》手遊飛仙渡邪怎麼玩 飛仙渡邪玩法技巧
    導 讀 飛仙渡邪在問道手遊中是一個能給玩家提供道行的玩法,那麼這個應該要怎麼玩呢?
  • 蚶江閩臺對渡樂 佾舞競舟一家親
    新華社福州6月18日電(記者王朝)18日,蚶江畔,鞭炮起,佾舞動……作為第十屆海峽論壇兩岸青年交流與文化交流的重要配套活動,福建省「我們的節日·端午」主場活動——第十二屆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在閩南石獅市開幕。
  • 問道飛仙渡邪任務怎麼殺 問道飛仙渡邪怎麼刷快
    問道手遊飛仙渡邪是全新的高級伏魔刷道任務,120級以上道友可進行飛仙渡邪任務,難度比伏魔更高,獎勵也更加豐厚,今天為大家帶來問道手遊飛仙渡邪15分鐘速通技巧。 相關閱讀推薦:問道手遊新刷道任務上線 4倍道行獎勵 我們固定隊伍伏魔的話,整體傷害輸出是明顯過剩的(怪物血量少)——堂堂區組第一法師,法傷3.9,竟然伏魔掃尾,好無趣。
  • 與君同舟渡,達岸各自歸
    與君同舟渡,達岸各自歸嗨嘍,各位寶寶們,今天小編給大家是說一說在生活中,用古文怎麼說分手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第一: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其實現在想一想。論心胸闊達,現代人還真的沒有古人那麼的胸襟。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真義
    莊子有句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話流傳甚廣,還曾掛在我小學的教室裡,激勵我們「學海無涯苦作舟,書山有路勤為徑」,發奮求學。現在看來,這其實是個笑話,因為莊子的這句話還沒說完,緊接著的後半句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子在此所要表達的,其實是與「學海無涯苦作舟」相反的含義:以有限生命追求無限的知識,危險啊!知識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嗎?為什麼莊子要對發奮求知的行為發出警告?讓我們從莊子的價值觀談起。
  • 《渡荊門送別》——一路遠行,故鄉是我最重的行囊
    (7)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下:移下。(9)海樓:海市蜃樓,這裡形容江上雲霞的美麗景象。(10)仍:依然。(11)憐:憐愛。(12)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渡荊門送別》一詩中,使用了很多修辭手法和寫作手法。下列哪個選項分析錯誤?
  • 李頎(「lǐ qí」)詩精選20首: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東門酤酒飲我曹,心輕萬事如鴻毛。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雲高。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鄭國遊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夕陽帶歸路,靄靄秋稼晚。樵者乘霽歸,野夫及星飯。請謝朱輪客,垂竿不復返。9《送劉昱》八月寒葦花,秋江浪頭白。北風吹五兩,誰是潯陽客。鸕鷀山頭微雨晴,揚州郭裡暮潮生。行人夜宿金陵渚,試聽沙邊有雁聲。
  • 賞析初中語文課本中的古詩《渡荊門送別》
    《渡荊門送別》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李白。李白(701~762),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人稱「詩仙」。渡荊門送別原文欣賞《渡荊門送別》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而作。李白是在公元726年(開元十三年)辭親遠遊。
  • 《思遠人·紅葉黃花秋意晚》,飛雲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大家好,我是小向,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晏幾道的《思遠人·紅葉黃花秋意晚》,文章閱讀時間大概需要9分鐘,感謝讀者們的耐心閱讀。《思遠人·紅葉黃花秋意晚》紅葉黃花秋意晚,千裡念行客。飛雲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 《渡荊門送別》知識點複習+試題精練
    ②鍊字角度:「飛」字動感十足,神韻完備,既寫出了「月亮走,我也走」的如影隨形之感,又喚起了詩人童話般的美妙聯想。月亮猶如天上來客,飛抵江流,沉落水底,親近詩人,追隨詩人,相依相伴,情意綿綿。「結」字,引人聯想,彩雲猶如心靈手巧的美麗織女,一到早上,就鋪撒出五彩斑斕的錦緞來,似在裝點美麗的天空,又如迎接遠道而來的詩人。
  • 人生海海 一舟可渡
    《編舟記》裡的「舟」指的是書中所編輯的辭典《大渡海》。松本先生這樣解釋《大渡海》名字的由來:「辭典,是橫渡詞彙海洋的船。人們乘坐辭典這艘船,搜集漂浮在漆黑海面上的點點星光。只為了能用最恰當的措辭,準確地把自己的所想所思傳達給他人。如果沒有辭典,我們只能佇立在這片浩瀚的大海前,駐足不前。」那麼辭典的編輯者自然就是「編舟」之人了,在浩瀚的詞語海洋,馬締與同事們用長達十五年的時間編制一艘駛向彼岸的小舟。
  • 古詩詞中的十種情,哪種讓你動容?
    人的一生與「情」字是分不開的,親情、愛情、友情,每一種情都讓人無法割捨。古詩詞中的十種情,哪一種讓你動容?——《鵲橋仙》【宋】秦觀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卜算子》【宋】李之儀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 美侖:淺析夜曲之《卜算子·別離》
    業餘愛好作詞譜曲,在全民凱歌及雜誌上發表《我的家鄉浮龍湖》、《卜算子.別離》、《戰友還好嗎》等十餘首歌曲。淺析夜曲之:《卜算子·別離》文/美侖           卜算子·別離  文/夜曲雨冷溼長亭,風厲花飛盡。
  • 詩文典講詩詞-滁州西澗-野渡無人舟自橫是什麼意思?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這情景讓韋應物感到,自己就像這小船,雖然人生的風雨也很急,可他不是仍然沒被擊垮,仍然能保持自在平和的心態嘛?後來,韋應物被調任蘇州刺史,這就相當於省長了,他依舊關心百姓,清正廉明,去世時一貧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