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很多父母的心頭肉,每個父母都會疼愛自己的寶寶,從孩子出生後就希望能把最好的給她們,包括生活的物質條件和環境,但其實並不是最貴的東西給孩子就是好的。
案例分析
廣東的這個這位寶爸,此前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而大家關注的原因竟然是因為他給親手為女兒製造了一個豪華學步車,連她的媳婦也無奈回應道:4個輪子就上千元!
原來,這位寶爸的女兒要一歲了,孩子馬上到了開始學走路的年紀,但是因為家庭條件一般,所以寶媽沒有準備給孩子買學步車,而這時寶爸看到了寶媽的顧慮,就自發的自創了這種用孩子平時喝的奶粉的空罐子做的學步車。
當孩子推著這個獨特的學步車走到小區的時候,瞬間迎來的很多鄰居小朋友的圍觀,大家都被這個稀奇的東西所吸引住,同時也有很多寶媽感嘆這真的是個心靈手巧的爸爸。
其實,學走路也是每個孩子必經的成長階段,但是很多寶媽因為上班原因所以很少有辦法去親手教孩子走路,於是市面上發明的很多的學步車就解決了這些寶媽的需求,但是如果過早的讓孩子使用學步車有可能是弊大於利,很多寶媽們要多注意。
傳統學步車的弊端:
1、影響骨骼發育
很多年輕父母因為自己的一時方便,卻不知道的是,其實孩子每天都在長大,如果學步車坐的太久,孩子可能會因為一直站立影響對骨骼的發育,從而影響到孩子整個體型的美觀。
2、可能會導致O型腿
孩子過早的走路,可能最直接的就是影響孩子的走路姿勢,因為孩子還小,個子也比較小,並不能完全著地,所以當寶媽把孩子放在車裡,自己去忙家務事時,孩子就可能會用腳尖或者小腿肌肉用力,這樣就可能導致孩子腿型的影響。
3、讓孩子產生依賴性
有些家長可能因為學步車解放自己的雙手,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忙其他事情,但是如果讓孩子長時間都待在車上,可能會讓孩子對學步車變得更加依賴,反而不會自己主動走路。
所以,對於很多家長來說,與其藉助這些代步工具,讓孩子有這麼多的隱性的弊端存在,還不如自己多花點時間陪伴在孩子身邊,當孩子開始學走路的時候,多在身邊鼓勵孩子,讓孩子更快的學會行走。
還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更好、更快地學會行走?
1、鼓勵寶寶站立
很多寶媽會相信,當發現孩子會扶著欄杆自己能站起來的時候,代表孩子可能要開始要走路了,這時寶媽應該每天花點時間鼓勵孩子練習獨自站立,哪怕第一次只是幾秒或者一秒都沒關係,只要堅持就會發現有收穫。
2、扶著寶寶走
這對於孩子而言,可能是一個很困難的過程,但凡事都有第一次,只有邁出了第一步,就有可能有成功的機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孩子這時候剛開始學會走,沒有安全感,所以父母一定要在旁邊保證孩子的安全,讓他們放心學走路。
3、讓寶寶自己推車走
很多寶媽會擔心讓孩子用學步車擔心孩子的腿型,其實,可以讓孩子站在車子外面,推著車子走,寶媽們不用擔心孩子推不動,同時這樣不僅能讓孩子知道如何玩車增加樂趣,同時推車行走還能保護孩子的腿型。
總結
孩子成長是一個過程,應該要慢慢來,父母們千萬不要急於求成,過早的讓孩子接觸一個工具來完成對成長的步伐,在孩子的每個階段,其實都有一個正常的發育表現,只要孩子沒有超過年齡的發育,寶媽們就不要過於擔心,孩子都會健康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