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經歷怎樣的挫折和失敗,也無論處於怎樣的困境和逆境,你都不要對未來抱有畏懼。年輕時不要怕輸,趁年輕試著輸,體面並有尊嚴的輸。
2012年倫敦奧運會最重要的一句話叫「影響一代人」。有記者提問:「體育如何影響一代人?」倫敦奧組委的一位官員回答:「體育教會孩子們如何去贏。」這句話很正常,也符合我們大多數人的思維,但是他的下一句話卻讓人意外又充滿感動:「同時,教會孩子們如何體面並且有尊嚴地輸。」對於這一點,我曾在網上讀過一個人的故事,覺得他的經歷很有代表性,以下就分享給大家。
初中一年級,學校要選代表隊參加全市中學運動會,他被選取參加短跑培訓,可最後卻被淘汰了,他的同桌,用現在的話說是一個學渣,學習成績比他差的很多,但跑得很快,結果被選上了。他的確跑不過同桌,輸了!
到了高中時,他又經歷了一次意外的輸。全校足球賽,因為他們班有三個校隊選手,所以自認為冠軍應該是他們的。沒想到第一場他們就意外地輸了。他灰心、失望、生氣,完全想不通,可又能怎樣,輸了就是輸了。
上了大學,他輸得更加厲害了。大學時代,他打斯諾克,當時丁俊暉的一桿成名帶起來全國性的斯諾克熱潮,他從小喜歡撞球,很快也就熟悉了斯諾克這項運動。可大學四年裡,他卻經常被一個女生虐的極慘,在球桌上幾乎沒有贏過她,雖然,後來她成為了他的女朋友。
這個人的經歷給我帶來很大的啟示:當輸變得不可避免時,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輸得少、輸的不難看,並儘量體面並有尊嚴的輸。
這個人的「輸」其實都不是白輸,按他自己的理解:小學的短跑,讓他知道有些事是無法改變的,比如,他的身材註定他在短跑比賽中幾乎不可能贏,所以這不是適合他的舞臺。他從此懂得,人生要先選對戰場,否則很可能永遠是輸家;高中的足球賽,讓他知道足球是圓的,什麼結果都有可能,再強的球隊,稍有不慎,也都有可能失敗。他從此懂得,無論做多麼擅長的事情,都要保持謹慎,都要全力以赴,否則就會大意失荊州;大學的斯諾克,讓他懂得輸還有許多不同的層次——就算輸也要體面並有尊嚴,要輸得讓對手為你鼓掌,甚至是輸得讓對手愛上你。
運動有輸贏,人生又何嘗不是?人生每一個階段,都會有輸贏。贏,很多時候只要盡情享受就好。可輸呢?輸會帶來挫折、痛苦甚至是災難。人人都不想輸、害怕輸,可誰又能常勝不敗?所以,我們更需要學習輸、適應輸、理解輸,需要知道如何不輸,也需要知道如何輸得體面並有尊嚴。
目前的社會上有一個很好不好的現實:一切都要成功,一切都要贏。可事實上,有贏必有輸,社會上的人不可能都是贏家,從輸中汲取經驗教訓,輸的體面並有尊嚴,有時候比學會如何贏更重要,尤其在年輕的時候,更要趁年輕去試著輸,體面並有尊嚴的輸,否則歲數大了,能讓你接受輸的機會就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