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會孩子如何在規則下去贏,又如何有尊嚴和體面地輸

2020-09-05 網球家長精選

中國廣播電視總臺評論員

白巖松先生的一段訪談刷了屏

在貴州衛視《論道》節目

《體育·中國與世界——

規則意識與教育功能》中,

白巖松提到:

「體育教會孩子如何在規則下去贏,

又如何有尊嚴和體面地去輸」


如果不參加運動,

一個孩子可能很難切身體會

究竟什麼是團隊精神,

到底應該如何與人協作?

在運動中,孩子可以學會

與人一同面對失敗,

又隨時準備力爭勝利,

而這些非體育教育不能成也。


體育不是一個簡單的運動,

它是「育」,是教育的一部分。

它可以教會孩子學會團結與競爭,

又讓孩子從中體會受挫與勝利,

這些正是當代青少年尤為需要習得的技能。



要知道,在美國學體育是需要自己花錢的,

可美國父母非常願意這筆投資,

甚至對孩子究竟參加

什麼體育項目都不關心。


美國一位叫Dave Fulk的企業家、作家

就是這樣一位捨得為孩子

在體育教育上投資的父親。

關於美國父母為什麼願意花費

不少錢讓孩子學各種體育項目,

他的話很多家長看到一定會深受啟發——


我為我孩子已經精疲力竭

而想放棄,但最終又堅持下來的

那些時刻花了錢。


我為我孩子放學回家

已經累到不能去訓練,

但無論如何還是去了的

那些日子花了錢。


我為我孩子學會了遵守

紀律、專注和奉獻花了錢。



我為我孩子學會了

照顧自己的身體和裝備花了錢。


我為我孩子學會了和他人協作、

成為一個優秀的團隊成員,

敗不餒勝不驕花了錢。


我為我孩子學會了

在沒有取得期望的排名

或頭銜時能面對挫折,

並且一周又一周地

捲土重來竭盡全力花了錢。


我為我孩子學會了

制定目標並實現目標花了錢。


我為我孩子學會了不僅尊重自己,

而且尊重其他運動員、

裁判和教練花了錢。


我為我孩子知道了需要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艱苦努力和訓練

才能獲得冠軍而不是

一夜之間就獲得成功花了錢。


我為我孩子懂得微小的成就

感到自豪並且不斷為

長遠目標努力花了錢。



體育對人的改變是巨大的,

2012年倫敦奧運會甚至以

「激勵一代人」為宣傳語。


不為掌聲的詮釋,

不為刻意的徵服,

心中堅定的信念,

腳下沉穩的步伐,

努力吧!用你堅韌不拔的意志,

去迎接鮮花和掌聲,

相信成功屬於你。




* 網球家長精選依託最具國民度的中國「網球家長社群」而創建,發布青少年網球賽事信息及通知、訓練規劃、技術、體能、運動心理、營養、如何培養孩子成才、如何通過網球特長進入名校等乾貨內容,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白巖松:教育要教會孩子贏,更要教會孩子體面地輸
    對家長和孩子都有怎樣的啟發?一起來看看。在奧運會即將結束的時候,有記者問倫敦奧組委的人,說你們理解的體育是怎樣激勵一代人的?它激勵了一代人什麼? 倫敦奧組委負責人說,首先體育教會孩子們如何在規則的約束下去贏。接下來他說了第二句話,對我影響巨大,而且印象深刻。
  • 白巖松:教孩子如何去贏,不如教會他們體面而有尊嚴地輸
    如何把孩子教育好應該是各位家長一直探索的問題。其實孩子成長沒有一個具體的模式,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如果都是通過一個模式培養孩子,那就失去了多樣性,成長應該是真實而立體的。我們看一下白巖松結合其自身成長及教子經歷是怎樣說的 !「輸」是中國人很缺乏的一種教育。
  • 李說我聽:挫折教育(二)如何去贏,又如何有尊嚴地輸?
    這就是體育比賽帶給我們頑強的毅力、勇氣和拼搏的贏的體驗。大家都知道,體育比賽帶給我們積極盡力、努力向上、挑戰極限的同時,也讓我們更加平和地面對這樣的事實:體育比賽雖然時時都在競爭,結果還有輸贏,但它教會了我們如何去贏,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體面有尊嚴地輸。
  • 年輕時不要怕輸,趁年輕試著輸,體面並有尊嚴的輸(深度好文)
    無論經歷怎樣的挫折和失敗,也無論處於怎樣的困境和逆境,你都不要對未來抱有畏懼。年輕時不要怕輸,趁年輕試著輸,體面並有尊嚴的輸。2012年倫敦奧運會最重要的一句話叫「影響一代人」。有記者提問:「體育如何影響一代人?」倫敦奧組委的一位官員回答:「體育教會孩子們如何去贏。」
  • 人只有學會面對輸,才知道怎麼贏
    2 我們學會了贏,更要學會微笑面對輸2012年的時候,倫敦奧組委回答了一個問題:體育如何影響一代人? 他們回答到:「體育教會孩子們如何去贏,同時教會孩子們如何體面並且有尊嚴地輸。」 我參加過3年世界級的比賽,作為一個比賽的「老人」,去繼續參加比賽的風險很大。
  • 父母最大的「贏」,是要教會孩子「輸得起」
    前兩天在小區,看到有幾個小朋友在玩剪刀石頭布的遊戲。其中一個小女孩,大概五歲左右的樣子,只要是她贏,就會繼續玩下去。 但只要她輸了,就會吵著說「不算數」,非要重新再來。 有的小朋友不肯重新再來,她就氣鼓鼓、哼唧唧地非拽著小朋友的手讓她重新來。
  • 以體育人:「體育」與「智育」本該齊頭並進
    在今年推出的健康中國行動當中,十五大行動,其中有一項就是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而對學校方的具體規定中有一條,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鍊,確保中小學生在校時每天1小時以上體育活動時間。一直以來,體育課就是中小學課堂中最不受重視的一門課程。
  • 白巖松:北大校長憑啥說體育排在「四育之首」?
    當採訪結束後,他走到操場邊,發現每個場地都有孩子在運動,而且很多家長已經來到操場,為孩子和學校做志願者。對此,他頗為感慨。 「想一想中學的下午,我們國家的學生們在做什麼?我們在急匆匆地等待家長接送,然後去補習班,體育場反而是寂靜的。
  • 90%的父母,在不經意間毀了孩子的尊嚴
    我們想讓孩子長成為一個有尊嚴的大人,有很多事,有時比用功讀書更重要。1讓孩子能夠有尊嚴地活有面子的孩子才有尊嚴,記得給孩子留面子,讓他們有尊嚴地活。這是我一位朋友育兒的準則。朋友有一回跟我談到小時候偷錢的問題。
  • 讓孩子學會輸得起,不怕輸的孩子,才有機會贏
    許多孩子從小就被灌輸「只能贏不能輸、事事要爭當第一」的概念,還會被父母有意無意地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激勵。事實能如他們所願嗎?不一定。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們遇到挫折的時候,90%以上的人會選擇攻擊、退化、壓抑、固執和退卻。當孩子被一定不能輸的理念所支配時,就沒法理性地看待挫折和失敗了,因為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去調節負面情緒。
  • 白巖松:孩子,將來遇到事兒別哭,太耽誤時間!
    當年中國加入WTO的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說:「愛體育太重要了,因為愛體育就會教會我們的孩子守規則,哪個體育項目不是按照規則進行呢?遵守規則,然後按照規則去贏。」體育是什麼?按照規律去辦不一定立即能贏,但不按規律辦,一定會輸,早或晚的問題。敬畏規則,全力以赴。
  • 解析《最初的夢想》:與其教孩子如何「贏」,不如教孩子會「輸」
    現代生活使成年人因為生活壓力變得越來越緊張,為了讓孩子能夠在未來社會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很多父母從小就讓孩子明白「贏」地重要性。在孩子地成長道路上,經常遇到挫折和逆境,一生不可能總是「贏」。印度電影《最初的夢想》向我們揭示了一個道理:讓孩子學會輸比如何贏可能更重要。
  • 如何和孩子談競爭?家長要把握這些注意事項
    前幾天看到私信有這樣的留言諮詢:我女兒快6歲了,最近在和她的好朋友諾諾一起學遊泳。可她對我說,很擔心諾諾比自己學得快。之前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女兒很害怕小朋友之間的競爭,每次總是選擇主動放棄。我該如何幫助她擺正心態、正確看待競爭?
  • 現在輸不起的孩子,長大了也贏不了
    家長甚至有些不太理解,為什麼孩子好像特別無法接受自己有任何的失敗。孩子這一副輸不起的反應,到底是因為什麼?1其實,輸不起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希望自己無論什麼事情都能做得更好,在和別人的比較中自己更加優秀,能夠得到爸爸媽媽的關注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