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蘭理工 | 黃建龍:俯首甘為「老黃牛」

2021-02-13 蘭州理工大學

古有孔丘師三千,今有師者勤樹人。在蘭州理工大學,你經常會看到一位精神矍鑠的老教師,忙碌地穿梭在校園裡。40多年的教學生涯裡,他用愛心與責任悉心教導每一位學生,嚴謹認真的教學態度深受學生喜愛。在日常的生活中,他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始終以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雖已年過花甲,但他始終以年輕的心態和敬業負責的工作態度為學校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就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多次被評為「蘭州理工大學先進工作者」、「學生最愛戴的老師」的黃建龍教授。

1977年,黃建龍教授從學校機械製造專業畢業後留校任教。在當時艱苦的條件下,他和其他老教師一起負責實驗室的建設和教研室的教學工作。此後,他歷任蘭州理工大學校辦科技產業負責人,蘭州理工大學人事處處長,機電學院院長等職。

無論是在教學科研一線,還是在校辦產業或行政管理、學術管理崗位,他都兢兢業業工作,踏踏實實做事,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老黃牛」。

黃建龍回憶說:「畢業分配時,學校主張讓我留校進行基礎研究。留校後正好趕上十一屆三中全會,我們那批人意氣風發地參與到學校的發展之中,全力開展實驗室建設,親力親為,不辭辛勞,經常工作到三更半夜。」

一次帶學生外出實習時,由於鐵路線的中斷,造成學生遲遲不能到達目的工廠。為了使實習任務能夠完成的更好,黃教授克服各種困難,先期趕赴分布在山溝裡的十幾個實習分廠,並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裡做好了實習所需的注意事宜和實習內容的詳細記錄,為同學們順利完成實習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回憶說,雖然自己辛苦了一些,但看到同學們實習進行的很順利,就感覺到十分的欣慰和滿足。

從那時候開始,黃建龍堅信自己熱愛這份工作,熱愛教育事業。數十年如一日,在工作崗位上揮灑汗水、發揮才智,成為工大的親歷者與參與者,見證了學校的歷史變遷。

時光荏苒,歲月穿梭。在將近40年的高校工作生涯裡,黃建龍始終秉持學無止境、不斷拼搏的教學科研價值追求,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憑藉著責任與恆心,以甘於奉獻、積極向上的精神,堅守自己的崗位,奮戰在育人一線,為高素質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添磚加瓦、傾其所有。

情感教育是雨露,能夠滋潤求知若渴的眼神;情感教育是陽光,能夠燦爛灰心喪氣的面容;情感教育是河流,能夠連續春去秋來的變幻。「要像親人一樣愛護他們,這樣你才能把教學工作做好。」 黃建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用感情的澆灌來培養學生,用一顆仁愛之心播撒知識的種子,用共產黨員堅定的理想信念培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為一名擁有40多年黨齡的中共黨員,黃教授多次被評為「蘭州理工大學優秀共產黨員」。「做一名合格黨員,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用關愛鼓勵學生成才;還要在工作生活等方面以身作則,真正發揮黨員的模範先鋒作用。」黃建龍用行動履行肺腑之言,始終如一,用服務和貢獻踐行承諾、攻堅克難。

黃建龍說:「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需要過好『兩個關』,第一個關是講臺關,即教師的基本技能。第二個關是科研關,必須通過科技創新服務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他認為,教學工作具有綜合性,教學工作需要藝術性,講課要有激情和感染力。人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有一桶水。」教師必須儲備深厚的理論知識,同時,教書作為一項事業,應盡到一份責任心;育人是塑造靈魂的偉業,應常備濃濃愛心。

博士生吳勁鋒在畢業論文的致謝辭中這樣寫道:「我一直嚮往通過一個外在的社會坐標來衡量自己是否成功,於是應該在用減法生活的年齡裡卻用加法生活,結果發現被物質的東西奴役了,最終失去自我。直到作為黃建龍教授的弟子,方徹悟。導師是一個非常睿智和善良的人,分析國情、人生,入木三分,使我悟出『不惑』之道和「捨得」的道理。即使遇到外部世界的不公、缺憾,也能在一個坐標上迅速找準位置。黃老師嚴謹的治學態度,悉心的指導使我終生受益。」

採訪的每一個細節中都體現了一名教師的仁愛之心,黃建龍回憶到,他帶的研究生,每年元旦都要相聚在一起包餃子,迎接新年的到來。有一名碩士生,因踢足球受傷住院後,在他家療養了半個月。黃教授把他當做自己的孩子看待,給予悉心的關懷與照顧。

黃建龍的博士生黨興武在採訪中談到,「黃老師非常陽光,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他不是用嚴厲批評的方式,而是始終以鼓勵加油的方式引導我們。」悉心指導、用心呵護,黃建龍用長者仁心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用淵識博學感染年輕人追求進步。時光如水,歲月如梭,師生間真摯溫暖的情誼歷久彌香,體現在時時處處,傳遞在手足之間。

歌德曾說過:「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責任是一種心態,一種氣魄,更是一種品質,無論在哪一個崗位上都不能忽視責任的重要性。

「在工大40多年,是學校培育了我,我能做的,就是做好我的本職工作——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黃建龍教授深情地說。

「安全設計處於重要地位,必須具備強烈的安全與責任意識。」黃老師回憶到,在一次小西湖公園的燈展上,一個金雞獨立的孫悟空吸引了觀者的眼球。作為主體設計師,黃建龍在展覽期間,每天都要做好檢查工作。安全責任大於天,恪盡職守的黃老師將責任重於泰山的要求傳遞給每一名學生。

黨興武說:「給自己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黃老師給自己檢查畢業論文的時候,非常認真,每一個標點符號都要仔細檢查。」無論是工作還是對待學生的態度,黃建龍不忘初心、敬業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履行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黃建龍注重科研工作,利用一切機會,學習探索科研的規律、步驟和要領。作為機電學院「乾式切削技術及機械可靠性理論」科研團隊的帶頭人,黃建龍勇於承擔科技攻關難題,先後主持完成多項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和企業重大橫向課題。其中,主持完成的「寶鋼5號擴徑頭」研製項目,為西氣東輸重大工程項目研發了可替代進口輸油管制造的關鍵設備,為企業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成績的背後離不開黃教授嚴謹求真的工作態度,離不開努力尋求真理的執著。

黃建龍一直強調,「當一名老師在教學和科研能站住腳,就有了話語權」。他熱愛教育事業,尊崇三尺講臺和科研育人,他的成功經驗為廣大青年教師指引著前進的方向。如今的黃教授,指導著60餘名碩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而且堅持給本科生講課。他帶領的團隊被稱為「黃之隊」。現在,「黃之隊」的隊伍越來越壯大,並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人生就像一場電影,短暫而精彩。黃教授回憶起作為全校教師代表在工大90年校慶時進行發言的場景,仍歷歷在目、激動不已。學校即將迎來百年校慶,黃教授在溫暖幸福的家庭生活之餘,不忘抽出時間穿梭在熟悉的校園裡,為學院和學校的發展出謀劃策。學生畢業論文答辯、科研探究、學術交流,他均參與其中,現身說法,為師生傾囊相授,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幫助。

百年滄桑,再鑄輝煌,黃教授感慨萬千:「蘭州理工大學的發展之路實屬不易,幾代工大人傳承弘揚紅柳精神,以育人為己任,辛勤耕耘,不懈努力,在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他勉勵年輕教師要深入生產實踐之中,認真調查研究整個裝備製造業以及其它相關行業,更重要是要對工大保持足夠的信心,努力發揮好工科的作用。

黃建龍說,我們看著工大不斷地成長與壯大,由衷感到高興,真誠祝願學校發展得越來越好,學校的排名能有進一步的提升;希望所有的教職工齊心協力,腳踏實地,以百年校慶為契機,進一步提升硬實力和知名度,讓學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文字:張欽 胡曉燕

編輯:高巖松

相關焦點

  • 俯首甘為「老黃牛」 不待揚鞭自奮蹄——記烏審召鎮中乃村第一書記...
    俯首甘為「老黃牛」 不待揚鞭自奮蹄——記烏審召鎮中乃村第一書記劉瑞 2020-12-16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俯首甘為孺子牛,孺子牛是什麼牛
    提到魯迅,又提到牛馬,大家自然會想起魯迅在《自嘲》詩中的兩行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解釋】橫眉:怒目而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49歲得一子,非常寵愛,為了自己的兒子周海嬰,可以像齊景公那樣,口銜繩子俯下身子扮作老牛的樣子,讓兒子牽著玩耍,意在表達自己正在享受天倫之樂。
  • 蘭州理工大百年回眸:「紅柳」為勉 紮根西部「樹人不悔」
    蘭州理工大百年回眸:「紅柳」為勉 紮根西部「樹人不悔」 2019-圖為甘肅省委書記林鐸為「蘭州理工大學建校一百周年特別貢獻獎」獲得者頒獎。 鍾欣 攝  陳興林說,一直以來我們牢記母校「紅柳精神」,在各自的業務領域頑強拼搏、奮發有為,盡心回報社會、回饋母校。  全國優秀教師、蘭州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朱彥鵬說,蘭州理工大學就是我的家園。
  • 【時評精析】俯首甘為孺子牛
    面對這樣的形勢,需要廣大知識分子積極作為,響應黨的號召,本文就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對知識分子提出了「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要求。此外,本文框架清晰,用三個分論點闡述了「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具體內涵,值得我們學習】這是一組令人肅然起敬的「時間記憶」:鄧稼先為了國家核彈事業,離妻別子,隱姓埋名20多年;黃旭華為了研製出核潛艇核心技術,攻堅克難,「人間蒸發」30年;南仁東為了打造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埋首攻關,專注於此20餘載……【還是常見的舉例引題,例子可以用來積累】他們,為什麼能「
  • 俯首拓荒 奮蹄耕海,為夢一路「犇」跑
    俯首拓荒,谷香遍野,奮蹄耕海,牛氣沖天。
  • 只為這一句「俯首甘為孺子牛」
    >正在清理下水道的李樂金疫情期間全力抗疫的李樂金疫情發生後,身為學校總務主任,李樂金深知「抗疫防疫物質保障是基礎」,面臨春節期間商鋪放假、假期裡人手少的困難,李樂金頂著壓力,想方設法,多渠道籌措防疫物資,為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做好了充足的物質保障
  •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先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批判中,孤身一人走上了為民族、為人民的奮鬥之路。這一路上,魯迅先生一次又一次受盡迫害,嘗盡辛酸。自己寫的文章屢次被查封,但他依然不放棄,不懼迫害,頑強拼搏。他用滿腔熱血實踐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生追求,他用筆劃存漫漫長夜,挑出些許亮色。
  • 【魯迅名言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1、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自嘲》) 解析: 形容對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心象牛一樣俯首聽命。橫眉,怒目而視的樣子,表示憤恨和輕蔑。冷對,冷落對待。千夫指,原意是許多人的指責。
  • 【光榮榜】甘為孺子牛 俯首寫青春
    勤於學習,精益求精2020年初,張海豐受命擔任新投產的2#燒結作業區作業長,為儘快進入角色,他每天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最後一個離開辦公室,晚上10點左右還要去作業區轉一轉,檢查生產設備的運行狀況和在崗人員的精神狀態。為穩定提升燒結礦質量,他在配料、燒結臺車和主控室之間來回穿梭,研究原料、配料、制粒對燒結礦質量的影響。
  •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不止是詩,更是人生的寫照
    前幾天,在中央電視臺看了一部電視劇,裡面有一個片斷:毛主席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道,對於魯迅的詩,他最喜歡「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兩句詩的作者——魯迅先生,和他的一些詩作。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山,後改豫才,浙江紹興會稽縣人,「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開始使用的筆名。
  • 謹以此文,獻給我的導師黃建龍教授
    今天是教師節,欣喜地找到了2012年自己寫的一篇文章《我的研究生導師黃建龍教授》,今天讀來,仍然能深切感受到導師的平易近人與人格魅力,特此分享。
  • 弘揚三牛精神 成就最好自己 獻禮百年華誕 ‖ 記東高2021年春季開學典禮
    他特別強調,「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勁牛力,不用揚鞭自奮蹄,繼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時代創造新的歷史輝煌!」在農曆牛年即將來臨之際,總書記強調「三牛」精神,意味深長。今天,我想利用這個機會和大家一起思考一個問題: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我們該如何獻禮,獻什麼禮?
  • 王曉琮:14歲上北大,教學40年仍未評職稱,如今成哈理工最紅講師
    但他沒有,他堅持了教書育人的初心,幾十年默默無聞只為教書,這人就是哈理工的王曉琮。通過媒體的報導,我們見到了這位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王曉琮的廬山真面目。 一,貌不起眼的大爺 王曉琮現實當中,確實是哈理工的講師。如果只看他的外貌,你完全不會認為他是一個大學講師。因為平時他不修邊幅,腳上常年穿著的是廉價拖鞋,衣著打扮甚至能用邋遢形容。
  • 【平語近人】艱苦奮鬥老黃牛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歲末之際展望未來,特別提出要繼續「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鬥老黃牛的精神……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奮勇前進」。值此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和「十四五」開局的特殊之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特別推出系列策劃《金牛迎春》,帶您一同感悟總書記「三牛精神」的深刻內涵。
  • 職場老黃牛……牛排幾分熟?
    又在中指出:只有把「注重表現」轉變為「注重價值」,才能不被虛假指標所迷惑。聰明的同學已經發現:原來職場上的老黃牛過的比牛棚裡的老黃牛還悲慘。耕地機械化上來了,誰家還養著老黃牛呢?公司要與時俱進了,誰家還養著老黃牛呢?最後的老黃牛隻能被端上餐桌,然後問一句:老闆,牛排幾分熟?今天我們就從「資訊理論」的角度出發,告訴你怎麼逃離職場老黃牛陷阱。不多,只有四個要點。
  • 俯首甘為孺子牛——記河南省最美司法所長牛雲仙
    吃完午飯後,他顧不上休息又啟程趕往白西村,回訪社區矯正人員餘某,為其解決生活問題,直到日暮西山,才匆匆趕回家。這就是「最美司法所長」牛雲仙一天的工作。 牛雲仙在今年年初舉辦的全省十佳「最美司法所長」評選中,在50名候選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全省十佳「最美司法所長」第一名。他是南陽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先進個人。
  • 德清「幹部賦能六法」 讓「老黃牛」 想為會為敢為
    舞陽街道黨工委書記呂秋月表示,「幹部賦能六法」實施以後,激發了廣大年老幹部擔當新使命、展現新作為的幹勁和熱情,讓「老黃牛」 想為會為敢為 ,重新煥發出了更加彭勃的朝氣。(原標題《「幹部賦能六法」 讓「老黃牛」 想為會為敢為》,原作者徐超超。
  • 張詠華:永不停歇的「老黃牛」
    張詠華:永不停歇的「老黃牛」 生於1940年 陝西長安人 一級演員 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 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秦腔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1949年入易俗社學藝 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秦腔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