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此文,獻給我的導師黃建龍教授

2021-02-13 我願同你說

今天是教師節,欣喜地找到了2012年自己寫的一篇文章《我的研究生導師黃建龍教授》,今天讀來,仍然能深切感受到導師的平易近人與人格魅力,特此分享。

 

以下是正文:

求學二十年,路漫漫,感念師恩。相信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曆程中,都有一位恩師曾用智慧開啟了我們無知的心門,照亮了我們前行的路途。縱然風雨兼程,那盞明燈依舊閃亮。

尤記得與我的研究生導師——黃建龍教授的第一次面談,是參加蘭州理工大學研究生複試,在綜合面試那一輪,黃老師作為我的主考官,當時內心既歡呼雀躍又緊張不已。興奮的是終於見到自己夢寐以求的導師了,擔憂的是怕自己表現不好,會被拒絕接收。事實上通過一問一答的互動,言辭間傳遞的鼓舞和溫情,把當時的我一個人初來西北、幾日奔波輾轉還有對氣候完全不適應的種種鬱悶壓抑一掃而光。原來這位導師真如師兄師姐們所言:寬厚仁愛,博學多才。我想我是幸運的,幸遇伯樂,知遇之恩,此生難忘。

2010年9月初,蘭州理工大學開展了「風雨同『舟』,威武不『曲』」的志願服務舟曲活動,我們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的災難中失去雙親或單親的高中生,我的導師黃建龍教授,應甘肅省電視臺之邀,作為一名資歷深厚、德高望重的博士生導師,與這些孩子們進行了一對一的溝通,傾聽他們心靈之聲的同時,還耐心地解答孩子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鼓舞他們重拾信心,鬥志昂揚地迎接高考。其實,黃老師平時為人謙和低調,對於電視臺的很多次採訪邀約,他都婉言謝絕。可是在服務舟曲這件事上,他為什麼爽快答應?因為,在他看來,只是出於一種責任和道義,在做與名利無關的本職工作。是啊!履職盡責教書育人,辛勤耕耘桃李芬芳。我好想說:幸有良師,乃聞花開遍地香。

作為黃老師的關門弟子,深感幸運的同時又有些慚愧,因為黃老師對我們真可謂是傾盡心血。研二上學期期末要進行開題答辯,晚上時間我們都會在實驗室忙碌,誰也不會想到黃老師會在晚飯過後,爬上五樓來看我們,會詢問開題的進度,也會聊一聊生活瑣事。他說只是散步溜達到這兒來的,那一刻,我們眼角都溼潤了,大家心裡都明白,他就像牽掛自己的孩子一樣,牽掛著我們。

而今已花甲之年的黃老師,平日裡用電腦打字不是很熟練,卻在給我們五個人修改開題報告的時候,每一字每一句的斟酌,就連標點符號也會幫我們糾正。有問題的地方他就把字體改成紅色,專門用括號附上文字說明。後來看著老師用電腦要修改將近100頁的報告,工作量著實繁重,我們就列印成紙質版交給他時,他像個孩子一樣開心地說:「這個好,太好了,改得方便」。那一刻,大家又覺得他返老還童了。

黃老師常常提起自己的第一名博士生吳勁峰,也就是我們黃之隊的大師兄,他在博士畢業論文致謝辭中這樣寫道:「我一直嚮往著通過一個外在的社會坐標來衡量自己是否成功,於是,應該在用減法生活的年齡裡卻不斷地用加法生活,結果發現自己被物質所奴役,最終失去自我。直到作為黃建龍教授的弟子,方徹悟。導師是一位非常睿智與善良的學者,分析國情、人生,入木三分。從他的不惑之年,到知天命之道,使我悟出『不惑之道』:當敢於捨棄、知道如何捨棄的時候,我們作為一個人,才真正接近不惑的狀態,即使外部的許多不公正、許多缺憾依然存在,你也能在一個坐標上迅速建立自己應有的位置。這也是我能夠在三年裡按期完成博士論文的關鍵所在。在三年的學習時間裡,黃老師嚴謹的治學態度、悉心的教授指導,使我終生受益。」

一生辛勞為樹人,燭光照亮寒窗暖。三尺講臺上,他用粉筆描繪人生軌跡,成為莘莘學子心目中的楷模;方寸之地上,他用34年的時間,茹苦含辛幫助無數學生成長;多少個企業工廠裡,他是令人佩服的實幹家,不畏艱苦,不辭辛勞,為中國的製造業貢獻自己的力量。閒暇時光,黃老師多才多藝,把對生活的熱愛譜寫成生命絢麗的樂章,感染著身邊的每個人。而今雖已年過花甲,依然勤勤懇懇,無怨無悔地奉獻在工大這片熱土上。

雖然在黃建龍教授看來,「楷模」只是一個稱號而已,並不能代表自己有多麼榮耀,多麼成功。幾十年來,他只是遵循著自己的人生信條一步步堅定地走過來。但我們堅信,作為蘭州理工大學數萬名師生員工身邊的一名全國勞動模範,作為一名有著四十年黨齡的老黨員,黃建龍教授那種無限忠誠於教育事業的敬業精神,那種關愛學生健康成長的育人風範,那種對學術孜孜以求的治學態度,那種對生活無限熱愛的人生追求,必將影響和鼓舞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教師們砥礪前行,也必將成為莘莘學子們健康成長的精神財富。

寫於2012年11月1日

願你迎風飄揚,願你明媚如光,我願與你訴說衷腸。願美好與你同在!

相關焦點

  • 百年蘭理工 | 黃建龍:俯首甘為「老黃牛」
    他就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多次被評為「蘭州理工大學先進工作者」、「學生最愛戴的老師」的黃建龍教授。1977年,黃建龍教授從學校機械製造專業畢業後留校任教。在當時艱苦的條件下,他和其他老教師一起負責實驗室的建設和教研室的教學工作。此後,他歷任蘭州理工大學校辦科技產業負責人,蘭州理工大學人事處處長,機電學院院長等職。
  • 謹此文,回憶19年前的初中往事
    起初我在王廟中學讀書,1999年秋季,陳弆中學建設落成,我轉學到了這裡,我便是這裡第一屆學生。由於農民大軍進城,很多孩子轉到了城裡,生源較少,再加上八裡還有另一所中學。說起王廟中學,也是我的母校,20年沒去了。王廟中學在學校住宿,與現在的學生條件比起來,真的天壤之別。
  • 我的導師趙天緒教授
    27年前,趙天緒教授是我大學班主任,我記憶裡那時候他的形象,課堂外穿著樸素,平易近人,但話語如數家珍;課堂內,他知識淵博,才華橫溢,面對專業知識口若懸河,再深奧難懂的高等代數題在他的講解下都通俗易懂。它成了我從事數學基礎教育的激勵牌,鼓舞著我在25年的數學教育工作中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我發展的攔路虎。26年後,我又成了趙天緒教授的學生,他承擔我工作室理論導師職責。這一次近距離的接觸,讓我真正地了解了他。
  • 【原創】《自強永不息》:謹以此歌獻給奮鬥在抗疫前線的人們,為...
    【原創】《自強永不息》:謹以此歌獻給奮鬥在抗疫前線的人們,為他們加油喝彩! 謹以此歌《自強永不息》 獻給奮鬥在抗疫前線的人們
  • 匆匆那年,謹以此篇獻給曾經令我魂牽夢縈的姑娘
    謹以此篇獻給曾經令我魂牽夢縈的姑娘"hello!""哦,不好意思,我沒認出來"你睜大那惺忪的雙眸看著我,莞爾一笑,我看著你,咱們就這樣見面了。砰砰砰,我在心跳,帶你喝杯茶吧,緩解一下緊張的心情。姑娘真是明眸善睞,縱有萬種情思,悉堆眼角。咱們開始聊天,你溫柔的話語真的觸動了我,很甜美,我聽的很陶醉。交流咱們的規劃和憧憬,給你看我寫的文章。整個下午,我們都在歡聲笑語中度過,我沉浸在久違的幸福中。
  • 《我的淚漫過了海》謹以此歌獻給疫情中失去親人的人們
    《我的淚漫過了海》在這種背景下,由此產生。謹以此歌獻給疫情中失去親人的人們,以寄託我們深深地哀思!願逝者安息,願我們與時間賽跑,共克時艱,迎來春暖花開。疫情總會散去,萬物終會復甦!《我的淚漫過了海》謹以此歌獻給疫情中失去親人的人們.
  • 我的「導師」是「教授」
    □李佳佳去年7月,我離開校園,走進中鐵十二局深圳軌道交通16號線建築工地。入職後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籤訂「導師帶徒」責任書。而我的導師,是被稱為「教授」的項目黨組織書記吳愛民。兵改工後,他先後擔任過10餘個工程項目部的副經理和黨組織書記,兢兢業業地一路走來,留下了很多「教科書」式的工作經驗與優秀業績,故被大家尊稱為「教授」。吳愛民個子不高,身材健壯,聲音洪亮,語速很快。在「導師帶徒」儀式上,他幽默地說:「我被人叫了幾十年的『教授』,今天終於開始給正牌大學的研究生當導師了。」此話一出,就引發了會場內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 我的課堂教學成長的心靈導師——謹以此文紀念陳偉國老師
    天堂裡的陳老師,雖然您不認識我,可您知道嗎,您是我課堂教學成長的心靈導師啊,您的文章我一遍一遍地反覆讀,您的話成為我教學路上的指明燈,指引我不斷進步。很抱歉,真不知道您已經早離開人世,對不起了陳老師,今天就全當是我以此文表達對您的敬重和思念吧。
  • 謹以此片獻給每一個奮鬥的你,文末有福利哦
    致:平凡的你,特別的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無論是已經畢業走向社會的你還是正在高考憧憬大學的你都是平凡而特別的存在謹以此片獻給每一個懷揣著美好前進的你! 天空裡匆忙盛開的夏天陽光孕育了最繁盛的拔節那裡藏匿著獨屬於我們的工大記憶◎ 視頻來源 / 浙江工業大學廣播電視臺平凡如我只是莘莘學子裡遇見你的匆匆過客之一但特別如我
  • ——記我的導師周青教授
    至真,至善,至親——記我的導師周青教授●汽車工程系 聶冰冰  入選理由:尊重,是周青教授的關鍵詞,他一種體貼細心的方式對待學生  作為一名本校直推的研究生,我和導師周青教授的近距離接觸源自大四開學之初免試研究生推薦期間和他的種種交流。
  • 謹以此文送給親愛的橙子先生
    今天是橙子先生生辰,橙子先生夜班,大寶又遠在S市,大寶想,既然無以為報,那就謹以此文送給親愛的橙子先生吧。
  • 謹將此書,獻給那些倔犟的心靈 《獨藥師》(二)
    邱琪芝掀開了一角,已讓我震驚不已。我知道,一個十九歲的少年如果是一塊好鋼,還需要數次淬火。我仿佛看到自己的赤體浸入不同的液體,激起泡沫四濺,直到顏色暗淡,那隻夾住我的鐵鉗仍不鬆開。這個由宿敵變身的導師雙目微眯,不動聲色,一根馬尾辮默默低垂,正緊緊握住鉗柄。他問道:「『吐納』是氣息的周流,它無形無跡;『餐飲』又是什麼?」「那當然是吃喝了,就是每天進食。」
  • 謹以此歌獻給張桂梅老師及所有教師 李罡院長作品《情緣》
    「你是一顆翩翩飛舞的種子,無意中飄到我的手裡——就為了這份情緣,我精心呵護著你,直到你枝繁葉密,當果子成熟的時候,我就站在這裡,用深情的目光,送你遠去。」作為從事教育事業近三十年的教育工作者,歌曲創作者——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院長李罡,對於張桂梅老師及其代表的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奉獻精神感同身受,以教師第一人稱的視角創作了歌曲《情緣》,訴說了「學生是種子,老師是土地,偶然的相逢,一段守護」的師生情緣,歌頌了廣大人民教師「無私守護,呵護種子成長為枝繁葉茂的大樹」的無私奉獻精神,謹以此歌曲獻給張桂梅老師及所有耕耘在教育戰線上的教師們
  • 「獻給母親」英語怎麼說?
    dedicate to:宣告…是供奉(上帝)的;獻(身)於…;把(時間、精力等)用於…;寫(某作品)以獻給某人。Dedicate to my great mother with this song!這支歌獻給我深愛的媽媽!This book is dedicated to thememory of my grandma. 謹以此書獻給我已故的祖母。
  • 青島大學聘請宋遠方博士擔任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青島日報1月7日訊 日前,青島大學舉行聘任儀式,聘請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宋遠方博士擔任該校商學院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並就加強合作、學校建設和人才培養等進行座談交流。聘任儀式上,青島大學黨委書記胡金焱介紹了宋遠方博士的基本情況,校長夏東偉為宋遠方頒發了兼職教授聘書和博士生導師聘書。
  • 謹以此文,獻給南中高三學子【文末有彩蛋】
    盡最大的努力,呈現最棒的自己,相信一切會是最好的安排,我祝南春學子在高考與人生旅程中都是贏家。高考不能決定你的一生  但半生還是有的  師弟師妹們加油!大家好,我是婉鴻師姐,當了一年的小鮮肉終於有人要喊我師姐了。
  • 學珠寶首飾設計的95後女生謹獻3位「母親...
    與她相仿,一些95後學子都以集成自己四年功夫的畢業設計,謹獻給從祖國母親、母親河到真正生母的幾位「母親」,被業內行家點讚有匠心也有想法。在同為珠寶首飾設計專業的宗圻恩手中,化為她獻給病逝母親的紀念作品。名為《回望》的4件單品,件件寫滿母愛。原來,去年5月,母親急病進了病房,並且執意不要女兒陪同。母親只告訴在滬就讀的女兒:病情起色,不再折騰,搬回了家。期末回家,宗圻恩發現,母親已很瘦。陪著母親度過整個暑假,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她天天對我微笑,讓我放輕鬆。」
  • 「謹以此片獻給那些飽受精神疾病和悲傷折磨的人們」
    愛與美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一直以來,我喜歡"一切光明的地方",它讓原本壓抑的人們找到了對生活的熱情。充滿小清新的青少年勵志電影,置身其中,讓人不禁跟著感受到幸福的氣息。隨著角色之間碰撞出純愛的綠色火花,雖然主題本身涉及抑鬱和自殺。但這部電影其實和《生活中的好與壞》、《五尺之外》等類似類型一樣,處理得很謹慎。
  • 我的哈佛導師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幾年以後,當我到她實驗室做博士後時,她講起當時的感覺,只是一種輕描淡寫的回憶。其實,科學界的同行已經把她當成山看待了。我的博士導師就對她敬重有加。當我快拿到博士學位時,他說:「你如果要待在這個領域,應當去珀希拉的實驗室。」一封推薦信把我送到她那兒。02珀希拉擁有典型北歐女性之美,五官典雅大方,皮膚白皙,雙眼皮下一雙大眼睛。
  • 博士生導師教授回花垣母校,捐錢又出力
    11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饒碧俊應花垣縣第四中學邀請回到母校,與近距離為全校師生作了一場勵志教育講座。饒碧俊出生在花垣縣龍潭鎮龍門村,1975至1979年分別在花垣縣第四中學初中部、高中部就讀,曾於1986年在花垣四中任教兩年,既是母校學子的老學長,又是母校教師的老前輩,現為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