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閣得勝靈纛——葉北鬥而永定

2021-02-26 上海禮鬥文化

去年三月,我曾作小文《曾文正公不傳之秘——湘軍北鬥旗》,簡要記錄過往接觸到的幾幅鹹豐、同治年間紫光閣戰圖,並就內中戰旗的北鬥隱跡,做了簡略介紹。有海內外友人期許,希望我深入考證。去年七月,籌備紀錄片《北鬥無國界》®第三集劇本之際,仰賴兩位華裔前輩指點,我有幸目睹海外藏家上世紀八十年代收錄的該系列國寶三件,百感交集。

近日得空,遂再深一層,講講紫光閣百年之殤,並結合紫禁城鮮為人知的五龍捧聖大旗杆,進一步解釋「北鬥旗」脈絡,請前輩、友人過目。

得勝靈纛

 

彼時,從事古籍雕版買賣的日本書商碰巧看到這篇小文,遂託上海友人問我一件東西的來歷。友人傳給我一張翻拍照片,類似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PrincetonUniversity Library)珍本編號1722.686,《唐土名勝圖會》尊藏紫光閣得勝靈纛(音同道,古時指軍中大旗)之圖。[1]

注[1]:《唐土名勝圖會》由岡田玉山等刻繪,刊於日本文化三年,即嘉慶十年(1805)左右,在繪製過程中,浮世繪畫師岡熊嶽、大原東野參考了大量明、清書籍插圖,是日本民間對大清社會百態詳盡記錄。

 

附圖一:尊藏紫光閣得勝靈纛之圖——岡田玉山等刻繪:《唐土名勝圖會》卷之二頁三十五,約刊於日本文化三年,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藏。

 

我附圖回覆:抄書抄錯了!

附圖二:(清)允祿、蔣溥等纂修:《皇朝禮器圖式》卷十七頁九,乾隆時期(武英殿)刊本,哈佛燕京圖書館藏。

 

附圖三:(清)允祿、蔣溥等纂修:《皇朝禮器圖式》卷十七頁十一,乾隆時期(武英殿)刊本,哈佛燕京圖書館藏。

 

這個答案顯然沒能讓人滿意,後來他追問,目前中國有實物?我轉告友人,很遺憾,沒有徵得藏家第三代允許之前,這件紫光閣至寶去向,實在不便公開。

 

如果你對此有興趣,不妨聽我講講,一條文物線索為什麼能值900萬日元!

 

北鬥旗

 

探尋紫光閣尊藏得勝靈纛,有一個先決條件——我對北鬥旗的興趣。從時間上講,緣起十年前,杭州六和塔之旅。

 

當時我在上海,業餘時間創作懸疑類小說《北鬥隱跡》,出於構思情節需要,五一勞動節期間,我帶女兒去拜望六和塔真武石碑。不巧正趕上六和塔大修,石碑所在處封閉,徵得工作人員同意後,我入內拍了兩段視頻。石碑保存條件並不好,加上光線因素,畫面比較模糊,但當切身感受石碑那種斑駁滄桑,尤其核實這面旗幟上小點的狀貌,與猜測全然一致——北鬥七星,我不禁感慨萬千,亦由此與真武大帝結緣。此後十年間,陸續經手、觀摩六十餘件真武文物,這也是我作文《南坪石像小記》初衷。

 

下面這張照片是2011年我在六和塔陳列室所拍。

附圖四:六和塔真武石碑,萬曆丙戌(1586年)

 

有明一朝,南方、北方、中部玄武造像或存些許差別,不過從神(水將)所執皂纛玄旗,風格基本一致。

 

附圖五:執皂旗侍從——撰人不詳,《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明永樂時期,《正統道藏》洞神部記傳類,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永樂十一年八月十七日光中四現聖像,前有一神捧劍導引,後一神執皂(同皂)旗侍從。

 

與宋元之際,玄武大帝整體形象一脈相承。(真武上帝,舊稱玄武大帝)

 

附圖六:Xuan Wu - Lord of the North Sky Quadran. 玄武大帝(北極佑聖真君),絹本,設色,立軸,縱71釐米,橫47釐米。俄羅斯埃爾米塔日博物館(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藏。

 

這與清代紫光閣尊藏得勝靈纛有何淵源?

 

請讓我先從紫光閣歷史講起。

 

紫光閣

 

紫光閣坐落於中南海西側,據公開資料,始建於明朝正德年間,是明、清兩朝試武舉、觀騎射之所在。但細究「紫光」命名由來,實則無從可考,今人所引據「皇穹垂象,以示帝王;紫微之則,弘誕彌光」,單薄不足信。

 

附圖七:紫光閣試武進士——岡田玉山等刻繪:《唐土名勝圖會》卷之二頁三十四, 約刊於日本文化三年(時值嘉慶十年,1805),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藏。

 

另考成書於享保四年(即康熙五十八年,1719),由平住専庵編撰、橘守國插畫的《唐土訓蒙圖匯》,雖與《唐土名勝圖會》一脈,亦是對中土的詳盡描繪,但未見紫光閣隻言片語,可見彼時並無甚影響。

 

究其原委,皆因乾隆「十全武功」,紫光閣方才聲名赫赫。

 

附圖八:(清)姚文瀚繪,《紫光閣賜宴圖》卷(局部),絹本,設色,縱45.7釐米,橫486.5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為彰顯乾隆「武功」,宮廷畫家與效力清廷的歐洲傳教士畫師合作,創作了一系列戰役畫,該主題戰役畫經由法國巴黎的畫家們協同,效仿雕刻師格奧爾格·菲利普·盧根達斯(Georg Philipp Rugendas)風格,做成銅版後印制傳播。

附圖九:《平定臺灣戰圖·清音閣演戲圖》,縱50釐米,橫86.7釐米,銅版畫。

柏林國家圖書館——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藏。

 

紫光閣可謂大清興衰見證者,親歷光緒年間庚子事變,成為八國聯軍司令部。

 

大家看當時北京城分界址全圖。

 

附圖十:《京城各國暫分界址全圖》,縱67釐米,橫54釐米。美國國會圖書館藏。

 

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有一張知名攝影師黎芳(Lai Fong)1879年左右作品,收錄於《黎芳北京攝影集》。(Album of photographsof Peking and its environs)

 

附圖十一:AUDIENCE HALL: PEKIN——Lai Fong, 「Album of photographs of Pekingand its environs」, No. 857, Cornell University.

 

乾隆時期,紫光閣兩度修繕,乾隆效仿漢光武帝雲臺、唐太宗凌煙閣,展陳功臣畫像、戰役繪圖、槍炮器械,其銘功紀勳、鞏固皇權的意圖昭然,蓋謂「此誠曠古未有之績,彼麟閣、雲臺不可以同日語者也」。[2]

注[2]:(清)朱彝尊:《日下舊聞考》卷二十四頁326,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麟閣指漢宣帝麒麟閣,與雲臺、凌煙閣功能一致。

 

附圖十二:凌煙閣,(明)程大約編:《程氏墨苑》第四卷輿圖下頁二十一,明萬曆三十三年滋蘭堂刊本,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本。

 

附圖十二:雲臺,(明)程大約編:《程氏墨苑》第六卷人官下頁三十一,明萬曆三十三年滋蘭堂刊本,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本。

 

很難想像,沒有「十全武功」加持的乾隆皇帝,光環幾許?作為其宣揚武略之象徵,紫光閣意義非凡,但有一個問題令人好奇,當時紫光閣裡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唐土名勝圖會》作者岡田玉山稱得上旁觀者清——尊藏得勝靈纛。

 

諸位請看乾隆年間,郎世寧、安德義等繪製的《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系列之《郊勞回部成功諸將士》。

 

附圖十三:郎世寧、安德義等繪,《郊勞回部成功諸將士》,縱51.5 釐米,橫89.5 釐米,銅版畫。柏林國家圖書館——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藏。

 

此系列繪圖版本眾多,流傳甚廣,比如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收藏編號為1938,0129,0.17的《郊勞回部成功諸將士》。

 

附圖十四:郎世寧、安德義等繪,《郊勞回部成功諸將士》,縱51釐米,橫89釐米,大英博物館藏。

 

圖中配乾隆皇帝御製詩文「京縣郊南親勞軍,圈壇陳纛謝成勳,出師本意聊嘗試,奏凱今朝備禮文,釋甲弢弓罷徵伐,論功行賞榮忠勤,郲前抱見詢經曆,一瞬五年戚以欣,同心萬裡那睽違,畢竟歡言賦採薇,勇將歸來兼福將,黻衣著得解戎衣,漫稱偃武修文日,恐即嬉文恬武機,飲至寧誇暢和樂,持盈益勵慎幾微。庚辰仲春下瀚作御筆」。

 

另據丁觀鵬等著色的該系列彩色繪本,記郊勞臺「京縣郊南親勞軍,圜壇陳纛謝成勳」。美國國家亞洲藝術博物館(Sackler Gallery,the Smithsonian's National Museum of Asian Art)藏,登記號FSC-GR-600的Les conquetes de l』empereur de la chine御製詩文更清晰。

 

附圖十五:Les conquetes de l』empereur de la chine, Sackler Gallery, theSmithsonian's National Museum of Asian Art.

 

從傳播效果上講,乾隆皇帝確實藉此達到了目的——震懾海內。

 

但為何纛旗插圖只是面子,背後另有隱情?仔細品味乾隆二十六年、四十一年,乾隆皇帝為紀念尊藏得勝靈纛於紫光閣所作同名詩,或可一窺端倪。

 

乾隆二十六年

《尊藏得勝靈纛於紫光閣詩以紀事》

 

乾隆二十六年(1761),回疆平定,紫光閣修繕一新,是年正月初二,皇帝御製《尊藏得勝靈纛於紫光閣詩以紀事》。

 

附圖十六:《凱宴成功諸將士》,縱52 釐米,橫90.3 釐米,銅版畫。柏林國家圖書館——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藏。

 

即尊藏紫光閣得勝靈纛之圖所附釋文:

 

亭鄣靖金牙威宣載旆燧烽銷洱海德表結旌

爰開高閣以圖形並弆

靈斿為守器原夫一麾臨閫外彌文不侈

禡禨七宿炳

壇中壯志初傳鐃鼓方過祁連而壓陣千山風鶴騰

聲更驅疏屬以揮軍百部沙蟲掃跡昔也緬李

程刀鬥遜是森羅今焉輝褒鄂弓刀逾其英特。

彼龍堆邈矣詎惟銅柱齊標而虎紐累然合與

金符同譜從此電霜生色匪徒充武庫之儲還將日月承華

庶永隸奉常之掌

麟閣圖形例紫光大師

靈纛並尊藏招搖伊古資

神佑功績從今紀太常信是元戎篤忠悃肯忘群

力效疆場持盈知足懷

乾貺敢復佳兵恃盛強。

 

這裡有必要介紹「招搖伊古資神佑,功績從今紀太常」。

 

漢、唐時期,招搖一度與兵佔緊密相關,《史記》、《開元佔經》均有清晰記述。需要著重澄清一點,「招搖」原義並非乾隆此詩所指北鬥七星(或搖光),實為誤解《禮記·曲禮上》原文,當系孔穎達疏漏,後世遂約定俗成,此處暫不展開。[3] 

注[3]:紀錄片《北鬥無國界》®有詳盡資料證實。

 

其次,簡要講一講華夏歷史上最重要的旗幟——太常。

 

太常

 

附圖十七:紀績太常圖——(清)孫家鼐等編:《欽定書經圖說》卷四十五頁二,清光緒三十一年內府刊本,德國科學基金會藏。

 

按照繪製日月五星、日月七星之區別,太常圖大致有二。

 

附圖十八:君牙太常圖——(明)吳繼仕編:《七經圖》書經圖,尚書二十七,明萬曆時期刊本,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附圖十九:太常——(明)胡廣等奉敕編:《書傳大全》書傳大全圖頁二十二,明正統時期內府刊本。

 

太常圖在什麼地方使用?滷簿。

 

附圖二十:《滷簿玉輅圖》(局部),絹本、設色,縱26.6 釐米,橫209.6 釐米。遼寧省博物館藏。

 

附圖二十一:五輅——明(佚名),《入蹕圖》(局部),絹本、設色,縱92.1釐米,橫3003.6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附圖二十二:象輅——明(佚名),《入蹕圖》(局部),絹本、設色,縱92.1釐米,橫3003.6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附圖二十三:大輅——(明)胡廣等奉敕編:《書傳大全》書傳大全圖頁二十四,明正統時期內府刊本。

 

附圖二十四:皇帝滷簿玉輅圖——(清)崑岡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圖》卷七十七頁十一,清光緒時期刊本,柏林國家圖書館藏。

 

明、清之際,太常圖傳承清晰可循,但篇幅所限,相關文字內容不細述,箇中「北鬥」源頭考,詳見《北鬥無國界》®專業解讀。

 

那麼「招搖伊古資神佑,功績從今紀太常」是否暗示「麟閣圖形例紫光;大師靈纛並尊藏」的靈纛制式,暗藏北鬥?

 

諸位不妨繼續看。

 

乾隆四十一年

《尊藏得勝靈纛於紫光閣詩以紀事》

 

乾隆四十一年(1776),金川平定,紫光閣擴建完成,乾隆皇帝再作《尊藏得勝靈纛於紫光閣詩以紀事》。

 

師中麾督劘旌,軍勝壯風雲之色;徼外績成偃伯,兵銷騰日月之光。郊臺既列拜以告勳,紫閣遂尊藏而志武。溯自虎符申命,壁壘新而一將宣勞;因之貔旅同心,弓刀利而八旗鼓勇。應指揮以破險,鹹勵赳赳桓桓;運鈐略以出奇,仍合堂堂正正。艱辛百戰,先登則蟻聚就殲;摩蕩七斿,並舉則鷹揚奮擊。顧壁間之圖畫,建牙稱是英姿;振地角之鼓鉦,展旆知其勇號。韜函媲昔,與西陲珠飾以交輝;櫜戢從今,葉北鬥玉衡而永定。郊臺武定叩蒼穹,陳列靈旒凱禮雄。宣力勤勞資眾將,坐謀籌畫賴元戎。建時吉氣佔剛日,豎處軍祥符勝風。例以伊犁及回部,尊藏高閣紀成功。

 

附圖二十五:法國人艾啟蒙、賀清泰等繪,《收復小金川》,縱50.5釐米,橫 86.5釐米,銅版畫。柏林國家圖書館——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藏。

 

二百多年前,川西邊陲歷史性勝利,奠定中國如今疆土。[4] 

注[4]:西方學者在《北鬥無國界》®中,提到同年發表的《獨立宣言》。

 

年逾花甲的乾隆皇帝寫下「櫜戢從今,葉北鬥玉衡而永定」,比對乾隆二十六年所作「招搖伊古資神佑,功績從今紀太常」,可見其對北鬥的認知,連貫且深刻。[5]

 注[5]:這兩首詩內涵豐富,其所涉之禡祭,小文不展開。另,纛旗、旌旗、靈旗、幡等形制各異,此篇暫不細述。

 

有必要簡要解釋「玉衡」一詞,歷代莫衷一是。漢唐至今,大體演化為兩層意思:一則與北鬥「魁四星」相對,乾隆所指玉衡,當取北鬥「杓三星」之意;二謂「璇璣玉衡」,即渾儀之名,玉衡指窺管。

 

玉衡

 

附圖二十六:(西漢)司馬遷撰:《史記·天宮書》頁二,南宋建安黃善夫家塾刊本,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藏。

 

除唐代司馬貞《索隱》取「杓三星」外,各家皆有所指,未有定論。

 

附圖二十七:璇璣玉衡——(唐)瞿曇悉達等撰:《開元佔經》序,中國(臺灣)國立中央圖書館藏。

 

《開元佔經》序中並未指明「玉衡」究竟何意,從現存公開文獻考證,實難釐定。

 

附圖二十八:璇璣玉衡圖——(元)陳元靚編:《新編纂圖增類群書類要事林廣記》前集天文類,元至順年間西園精舍刊本,日本內閣文庫藏。

 

宋、元之際,此書在民間影響頗廣,是對璇璣、玉衡的主流解釋。

 

附圖二十九:璇璣玉衡圖——(明)胡廣等奉敕編:《書傳大全》書傳大全圖頁九,明正統時期內府刊本。

 

該版本延續《事林廣記》之扼要。

 

附圖三十:璣衡圖——(明)吳繼仕編:《七經圖》書經圖尚書頁九,明萬曆時期刊本,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與上述如出一轍。

 

亦影響日本對璇璣玉衡的理解。

 

附圖三十一:璇璣玉衡——馬場信武,《初學天文指南鈔》卷之一,大坂:鳴井茂兵衛,寳永三丙戌年(1706),京都大學理學研究科數學教室藏。

 

明末清初,西學東漸,諸多西洋儀器的出現,璇璣玉衡幾成擺設。

 

附圖三十二:御製璇璣撫辰儀——(清)允祿.蔣溥等纂修:《皇朝禮器圖式》卷三頁二十五,清乾隆時期武英殿刊本(約1759-1766年),哈佛燕京圖書館藏。

 

《尚書·舜典》所言「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屢被提及,此處只說璇璣,不提玉衡,蓋因實難定奪。

 

葉北鬥而永定

 

乾隆皇帝為什麼認為北鬥具備如此神奇能力?這恰好呼應開篇之問,真武大帝皂纛玄旗與紫光閣得勝靈纛有何淵源?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講一講紫禁城頗具傳奇色彩的五龍捧聖大旗杆!

 

附圖三十三:Forbidden City from Coal Hill(1918 to 1919)——Sidney D. Gamble photographs. 306A_1751. Duke University Library.

 

上面這張紫禁城全景照片,或許還不夠直觀,但換一個角度,從儲秀宮一隅(規天矩地),抬頭可見五龍捧聖大旗杆。[6]

 

附圖三十四:Courtyard(1924to 1927) ——Sidney D. Gamble photographs.  553A_3205. Duke University Library.

注[6]:此照片由故宮博物院前任院長單霽翔披露。詳見單霽翔:《故宮藏影——西洋鏡裡的皇家建築》,2014,故宮出版社。

 

五龍捧聖大旗杆何時設立、更換幾次、何時消失,目前均不可考,可謂「來無影、去無蹤」,連為什麼取名「五龍捧聖」都罕有人考,只知其曾位於紫禁城中軸線上唯一的宗教建築——欽安殿。[7]

注[7]:此事有待兩岸故宮的通力協作。取名由來可見《玄天上帝啟聖錄》卷一《五龍捧聖》篇。「帝身長九尺,面如滿月,龍眉鳳目,紺發美髯,顏如冰清。頭頂九炁玉冠,身披松蘿之服,跣足拱手,立於紫霄峰上。須臾,五炁龍君捧擁,駕雲而升,至大頂天柱峰乃止。時有五真,偕群仙降於帝前,導從甚盛,非凡見聞。」

 

庚子事變(1901年)之際,日本攝影師小川一真拍攝了大量紫禁城內外照片,非常珍貴,從欽安殿寶頂角度欣賞五龍捧聖大旗杆。

 

附圖三十五:欽安殿屋蓋——小川一真拍攝,《北京城寫真》圖二一一,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欽安殿重簷盝頂,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年間,供奉明代最重要神祗——真武大帝,是紫禁城核心道場。嘉靖年間加以修飭,增建燎垣、天一門。有清一代亦有所添補,方成今日之格局。

 

詳可見《故宮學刊》2014年(總第十一輯)王子林老師所著《欽安殿綜述》。https://www.dpm.org.cn/subject_600/buildingdetails/253790.html

 

上述三幅照片,散見國內公開渠道。

 

我介紹一部分獨家發現、尚未引起關注的影像資料,供諸位專家、學者參考。相信隨著原始材料日益豐滿,對五龍捧聖大旗杆了解會更全面。

 

這裡強調一點,我前後用了近兩個月,反覆核實多方原始數據,如需引用,務請高抬貴手,註明從何處獲悉。

 

首先,在甘博同期攝影集中,我無意發現乾清宮外(西南方向)亦能看到五龍捧聖大旗杆。[8]

注[8]:五龍捧聖大旗杆左側細杆,出處待考。

 

附圖三十六:Temple with visitors(1924-1927) ——Sidney D.Gamble photographs.553A_3203. Duke University Library.

 

其次,重點關注柏林國家圖書館(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藏《穆默的攝影日記》(「Mumm,Alfons: Ein Tagebuch in Bildern」)中天一門內、外照片,該日記拍攝於1901年底,作者阿爾方斯·穆默·馮(Alfons von Mumm)系庚子事變時期德國駐華大使,其特殊身份讓他得以進入欽安殿。請注意,德語標註並不對應具體建築,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欽安殿鮮為人知。

 

天一門外,五龍捧聖大旗杆旁幡杆。

 

附圖三十七:Peking. Tien-i-mên, Tempel in der Verbotenen Stadt——「Alfons von Mumm:Ein Tagebuch in Bildern」, 1902, p.83. 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

 

欽安殿,五龍捧聖大旗杆旁,幡杆。

 

附圖三十八:Peking. Yü-hua-yüan Tempel in der Verbotenen Stadt——「Alfons von Mumm:Ein Tagebuch in Bildern」, 1902, p.81. 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

 

神武門,五龍捧聖大旗杆寶頂。

 

附圖三十九:Peking. Kaiserstadt XIII——「Alfonsvon Mumm:Ein Tagebuch in Bildern」, 1902, p.90. 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

 

需要指出,《穆默的攝影日記》裡欽安殿幡杆照片有助於我們了解當時的升降旗方式,但並未呈現近在咫尺的五龍捧聖大旗杆,可同系列神武門照片中出現大旗杆寶頂,箇中曲折,需要與其後人進一步核實。

 

相較多倫多大學羅伯茲圖書館(Universityof Toronto - Robarts Library)藏美國旅行家伯頓·霍姆斯(Holmes Burton)著《從阿穆爾到北京到紫禁城》(「Down the Amur, Peking, The Forbidden City」)所附1901年拍攝的天一門外照片,欽安殿幡杆西側,五龍捧聖大旗杆隱約可見。(文中提到17/09/1901這個時間點)

 

附圖四十:IN THE EMPEROR'S GARDEN——Holmes Burton,「Down the Amur, Peking, TheForbidden City」: Chicago, Travelogue Bureau Publish,1917, p.290, University of Toronto - RobartsLibrary.

 

我個人判斷,穆默拍了大旗杆底部基座細節(正處於維護狀態),但考慮成書視覺效果,正式出版時並未選用。

 

參考日本攝影師小川一真1901年攝影作品,可以看到當時五龍捧聖大旗杆明顯傾斜。

 

附圖四十一:伊東忠太解說,小川一真攝影,《清國北京皇城寫真帖》第六圖,東京帝室博物館編,1906年版,哈佛大學圖書館藏。

 

五龍捧聖大旗杆基座的早期現場維護圖片,目前鮮有公開,僅可見於《紫禁城》2015年05期觀靖所作《誠祈應感欽安殿道場》一文,但文中未明確圖源,標註拍攝時期是清末,當屬同一時期。

 

附圖四十二:五龍捧聖大旗杆基座(局部)

觀靖:《誠祈應感欽安殿道場》,《紫禁城》2015年05期。

https://www.dpm.org.cn/explode/others/251229.html

 

其他三幅隱藏五龍捧聖大旗杆的照片,此處暫不列。

 

查閱不同時期《欽安殿陳設檔》,可知五龍捧聖大旗杆矗立在天一門內,位於夾杆石基座上(幡杆西側,如上圖)。大旗杆長達九丈五尺五寸(三十一米左右),最上方「銅胎鍍金四方重簷亭」寶頂內藏銀匣,安放道經《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大旗杆西側置小銅亭一座,供「旗纛」神牌一面。[9]

注[9]:欽安殿(佛堂廟宇等)前佇立旗杆,本身就是一種華夏文化傳統,具體不展開。

 

既然是旗杆,那麼掛什麼旗呢?

 

據道光二十一年《欽安殿陳設檔》記載,欽安殿殿外陳設「青緞白七星大旗一面」,另結合明代保存至今的欽安殿真武大帝從神(水將)所執皂纛玄旗,以及大量明代真武刻石拓本,可以斷定,如果五龍捧聖大旗杆懸掛旗幟,當是北鬥七星旗無疑。[10]

注[10]:《北鬥無國界》®將獨家揭秘欽安殿北鬥七星旗詳實考證過程,並首次披露兩件流失海外的國寶文物予以證實。

 

附圖四十三:欽安殿從神(水將)像(網絡圖,拍攝者不詳)

 

附圖四十四:武當山金頂萬聖閣殿明代水將像(網絡圖,拍攝者不詳)

 

附圖四十五:真武[11]

美國國家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注[11]:Sackler Gallery, the Smithsonian's National Museum of Asian Art未標註該拓本圖片核心人物為真武大帝或雷祖。

 

北鬥七星的樣式,根據朝代、用途等不同,存在兩種可能。

 

第一種,標註輔星。

 

附圖四十六:太和殿,太上秘法鎮宅靈符(局部)——璇璣八卦圖

 

按《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記錄,雍正九年八月十二日,皇帝降旨「將舊做下黃銅符板一分安在養心殿訖;將木符板二分,太和殿安一分,乾清宮安一分」。根據去年故宮「丹宸永固」展公開資料,可見太和殿木符板的靈符樣式與養心殿黃銅符板一致。關於其出處、作用等考證,有待學者對龍虎山正一道科儀深入解讀。備註:此圖輔星標註有誤,當與弼星位置互換。

 

因為我們對此重視不足,甚至避而不談,導致文化斷層,影響力缺失。無怪乎海外頂級收藏機構出現誤判,比如這件文物(遠不止這一件)。

 

附圖四十七:太上神仙鎮宅七十二霊符 [12]

立軸,縱59.9釐米,橫42.6釐米。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

注[12]: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標註此件作品為中國,但考真武、妙見、璇璣八卦圖等細節,實則日本(星田妙見宮Hoshida Myoken Shrine)風格。當然,二者同屬一宗。

 

附圖四十八:璇璣八卦之圖——《正統道藏》洞真部神符類,明正統十年內府刊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正如內中文字所載其「來歷甚多,述之難盡」,宗教所承載的恰恰是華夏天文曆法精華。[13] 

注[13]:《北鬥無國界》®裡,中外天文學家就此議題做27分鐘精彩解讀。

 

明代道教儀軌中,七星標註輔星是主流。這個冷門知識點是創作者在研發文創產品、拍攝主題紀錄片之際,不可忽略的關隘。當然也需要對道光二十一年、二十二年兩本《欽安殿陳設檔》所記「青緞白七星大旗」的準確理解。

 

具體可參詳下圖。

 

附圖四十九:《釋氏源流應化事跡》卷四,真武施巾,明成化時期內府刊本,美國國會圖書館藏。

 

欽安殿從神(水將)所執纛旗以及武當山金頂萬聖閣殿、金殿從神(水將)所執纛旗之七星布局,因為上述兩張網絡圖片存在一定角度問題,加上目前我不能實地考證,故尚無法確認有輔星。

 

第二種,未標註輔星。

 

附圖五十:北鬥旗——(明)徐一夔等撰:《大明集禮》卷四十三頁十四,明嘉靖九年內府刊本。

 

欽安殿寶頂與午門、中和殿、交泰殿寶頂構成明成祖紫禁城設計之初的北鬥七星隱跡。[14] 

注[14]:明代皇室北鬥信仰在坊間廣為流傳,如明太祖紫金山孝陵布局、明神宗天壽山定陵葬式等。

 

附圖五十一:午門——(明)佚名,《入蹕圖》(局部),絹本、設色,縱92.1釐米,橫3003.6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附圖五十二:午門——(明)朱邦,《北京宮城圖》,立軸,絹本、設色,縱170釐米,橫110.8釐米。大英博物館藏。

 

附圖五十三:中和殿——Peking. Chung-ho-tien. MittlereAudienzhalle——「Alfons von Mumm:EinTagebuch in Bildern」, 1902, p.71.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

 

附圖五十四:交泰殿——伊東忠太解說,小川一真攝影,《清國北京皇城寫真帖》第七十二圖,東京帝室博物館編,1906年版,哈佛大學圖書館藏。

 

附圖五十五:紫禁城七星寶頂[15] © Google

注[15]:紫禁城北鬥真實布局、形狀,以及成因,且看《北鬥無國界》®全球獨家、首次、重磅揭秘。

 

知道了

 

乾隆皇帝知道五龍捧聖大旗杆嗎?

 

引王子文老師所述《欽安殿綜述》一文「更換旗杆」小節,以乾隆十年——乾隆十六年欽安殿更換五龍捧聖大旗杆為例。

 

欽安殿五龍捧聖旗杆換造需用長九丈五尺五寸,根徑一尺,桅木一根,於乾隆十年間已上報,經工部移諮湖南巡撫採辦,嗣準該撫以遍歷湖南,復之黔省,深入苗境,竭力搜求,並無此項大木,無憑採辦等因,諮復經本部,移諮內務府。乾隆十五年四月十五日內務府稱此項旗杆系奏明更換之項,務令作速採買等因復經本部移催該撫作速採辦並用,毋得再任遲延,以致貽誤。[16] 

注[16]:《工部為欽安大高二殿換造旗杆需用桅木事》,《長編69510》,乾隆十五年四月十五日丁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乾隆十六年六月十七日總管內務府奏查得欽安殿旗杆樓子歪斜,隨時採取了保護維修措施,檔案記載:「臣等隨交該處搭架將樓子暫行保護,詳加踏勘得託樓雲墩之下因年久稍有糟朽以致樓子歪斜。今將糟朽處量為剔補,纏繞鐵箍,雲墩內榫頭使油灰,用銅筒套裹,將樓座仍照舊式安裝,庶可堅固。其旗杆油畫亦有爆裂之處,查得乾隆壬申年即系見新油畫之年,今既修理樓座,請趁勢照舊樣見新油畫可也。為此謹具奏聞等因繕寫折片交與御前二等侍衛安泰傳奏,奉旨:知道了。欽此。」[17] 

注[17]:《內務府奏為油飾欽安殿旗杆事折》,《奏銷檔 224 - 308 - 1》,乾隆十六年六月十七日壬子,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借用三個字概括——知道了。

 

且不說欽安殿如今正中懸掛的乾隆御筆「統握元樞」匾等等,僅就更換五龍捧聖大旗杆諸多細節而言,前後歷時六年,足可見欽安殿在乾隆皇帝心中份量。

 

探尋乾隆何如認知皂纛玄旗以及其中北鬥,當然與傳位給乾隆的雍正皇帝息息相關,上述太和殿、乾清宮、養心殿之太上秘法鎮宅靈符,皆是崇信道教的雍正皇帝所供奉。至於如何準確解析欽安殿、紫光閣纛旗「北鬥」,這無疑涉及帝皇心術,恰似北京奧運會前夕,欽安殿寶頂修繕時才發現大量藏傳佛經隱於其間,外人即便撞見,倘若沒有足夠積累,未必能揣摩透徹。

 

江西龍虎山高道婁近垣,被雍正敕封「妙正真人」,在紫禁城留下諸多北鬥隱跡,至今鮮為人知。

 

附圖五十六:鬥壇——(清)婁近垣撰:《梵音鬥科》卷下頁六十五,清雍正時期四色套印刊本,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藏。

 

今天我們只能從百年前老照片中欣賞五龍捧聖大旗杆,至於其何時隱沒,藏身何處,早已無人深究,故謂「去無蹤」。[18]

注[18]:參考《凱宴成功諸將士》,乾隆年間,在西苑紫光閣上能否看見欽安殿五龍捧聖大旗杆?這個問題,希望有機會做實驗。另外,根據上述老照片,結合故宮現有建築布局數據,不難計算出欽安殿五龍捧聖大旗杆1901年前後的傾斜角度、實際高度、直徑等。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左傳· 成公十三年》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紫光閣得勝靈纛平亂、安邦,欽安殿皂纛玄旗靖難、定都,今天從學術層面歸納,正是明、清「祀」、「戎」禮制的核心構成之一。

 

聚焦纛旗靖難、平亂之屬,無疑涉及漢、唐、宋、明以來,北鬥文化「戎」的一部分——闢兵。

 

從本質上講,明成祖朱棣建紫禁城、清高宗乾隆修紫光閣,二者均構築在赫赫軍功之上,皆是政權實力象徵。而紫光閣得勝靈纛之北鬥隱跡,更多寄寓達成不朽軍功,青史留名。

 

如果不精通華夏天文、地理,看到的則全是表象——迷信,甚至可以用一句讖緯之言——「吉氣來應大勝之徵」蓋棺定論。但主觀臆斷,無視華夏優秀傳統文化精髓,歷來都是忌諱。[19]

注[19]:敬請期待《北鬥無國界》®系列之「祀」篇、「戎」篇,將披露大量鮮為人知的東、西方北鬥文物。囿於目前國內智慧財產權維權成本太高,暫不便過多公開。

 

眼見為實

 

1949年,全國政協向全國公開徵集國旗、國徽的圖案。曾聯松從報上獲知後,設計了「五星布成橢圓形,大星導引於前,小星環繞於後,恰似眾星拱北鬥的五星紅旗」。[20]

注[20]: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網《曾聯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設計者》一文。http://www.chinaflag.org.cn/GuoQiRenWu/2014779396704.html

 

言歸正傳,公眾認知的紫光閣得勝靈纛插圖並沒有畫北鬥,為何我堅持背後另有隱情?

 

第一:核心元素豈能輕易公開?這就像金庸《鹿鼎記》提到《四十二章經》暗藏玄機,可小說中知情人卻對內裡乾坤諱莫如深。未經授意,誰敢將「武功秘籍」大白於天下,以乾隆皇帝處事風格,斷難輕饒。

 

即便傳位於嘉慶之後,細緻如《唐土名勝圖會》,亦不知欽安殿五龍捧聖大旗杆。

 

附圖五十七:御花園——岡田玉山等刻繪:《唐土名勝圖會》卷之一頁三十七,約刊於日本文化三年(時值嘉慶十年,1805),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藏。

 

當然,時過境遷,鹹豐、同治開始,情況就逐漸不一樣了。北鬥旗再度浮出水面。諸位可參考拙作《曾文正公不傳之秘——湘軍北鬥旗》。

 

第二:時隔兩百餘年,紫光閣得勝靈纛重現天日,足可證此言非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假如有機會,親眼目睹國寶文物中北鬥隱跡,了解秦、漢、唐、宋、明、清,甚至至今不為大眾了解的海內外北鬥文化,或許你也會有幾分思考——欽安殿,何時再立五龍捧聖大旗杆?

 

後記

 

以史為鑑,科技「創新」當然是核心支柱,但人靠兩條腿走路,尊重文化內在「守正」價值,相輔相成,行穩致遠。

 

我們不妨留一點時間,領略諸多「紫光閣」歷史內涵,鮮活其人文精神。

 

向世界講好華夏文明精華之所在,我輩不逞多讓。

 

作者簡介:汪柯,北鬥文化推廣者。

 

本文文字內容

已收錄《北鬥無國界》®

並申請著作權保護

抄襲者自重

 

 

媒體、自媒體如需轉載

請獲作者正式授權

相關焦點

  • 從麒麟閣到紫光閣——古代皇帝用畫像表揚功臣
    清朝乾隆皇帝的紫光閣功臣像1755年,乾隆皇帝為了表彰平定西域準部、回部得勝,乾隆決定重獎功臣,在紫光閣為100位功臣畫像:「上嘉在事諸臣之績,因葺新斯閣,圖功臣大學士忠勇公傅恆、據了解,乾隆一朝,歷次繪製並懸掛在紫光閣內的功臣像,共有280幅之多,功臣數目之多,為歷史之最。
  • 廣東得勝電聲產品進入歐美高端市場
    得勝公司董事長楊輝隆告訴記者,由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優勢,得勝產品不僅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廣東省著名商標」以及「廣東省名牌產品」,也是行業公認的電聲行業先驅者。除了歐美等高端電聲產品地區,在國內眾多領域,同樣備受用戶認可。比如世界高寒鐵路高鐵站哈爾濱西站及首都機場的電聲產品應用,就是採用得勝公司根據項目實際聲場環境和功能特徵而配置的產品解決方案。
  • 《紫光閣》雜誌:"三多"格局 讓線上線下更多彩
    據不完全統計,《紫光閣》雜誌400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人民網等知名期刊和網站轉載,雜誌的理論性、思想性、權威性、指導性進一步提高,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進一步增強。同時,《紫光閣》雜誌社還針對中央國家機關黨組織和黨員幹部進一步加強宣傳,做強做好傳統宣傳模式,一股迎接、宣傳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熱潮「躍然紙上」。
  • 清代功臣繪圖紫光閣,其含金量遠低於唐太宗的凌煙閣
    清代大規模的繪像活動是乾隆帝在位時於紫光閣繪功臣圖像。紫光閣,在太液池西岸,豐澤園之北,為明平臺故址。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平定伊犁回部,大功告成凱旋京師,乾隆帝挑選了平定回部功勳卓著者及廷臣、外藩,慶宴於紫光閣,並下旨在此圖畫功臣像。自此以後,每逢大軍凱旋,多在紫光閣宴勞諸將。
  • 新浪微博:「紫光閣地溝油」從未進入微博熱搜榜
    附《關於「紫光閣地溝油」從未進入微博熱搜榜的說明》昨天@微博熱搜榜 關於「紫光閣地溝油」從未進入微博熱搜榜的情況已經做出了大致清晰的說明。微博中流傳的「紫光閣地溝油」已經上榜的截圖其實只是進入了「實時上升熱點」,而不是所謂以訛傳訛的登上「微博熱搜榜的第11名」。實時熱搜榜是根據用戶真實搜索量計算的熱點排行榜。
  • 特斯拉亮相紫光閣外 不尋常 不簡單 不突兀
    會談結束後,應馬斯克邀請,李克強參觀了紫光閣外三種型號的特斯拉電動車。  「電池安裝在哪裡,佔車重多大比例,能否進一步降低?汽車軟體是否自主研發,與製造工廠可以在線連接嗎?」李克強與馬斯克之間的交流,很像工程師之間的業務討論。  當發現其中一款汽車車門自動打開佔用空間較大時,李克強還提出了建議:「這一設計需要根據中國停車位大小進一步改進。
  • 得勝造句和解釋_得勝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得勝(dé shèng)。近義詞有:告捷,獲勝,取勝,勝利。反義詞有:失敗。[茹志鵑《收穫的時節》:「那個得勝的小女孩搶著說了。」]得勝在教材中的例句:1、當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消息傳來時,梅蘭芳當即剃了鬍鬚,高興地向大家宣布:「勝利了,我該登臺演出了!」
  • 大國威儀:姚文翰繪《紫光閣賜宴圖》裡的冰嬉
    紫光閣在清代曾是演武之所,位於大內西苑太液池中海西岸,康熙、雍正常常在這裡閱視武進士。乾隆年間,清軍平定大小和卓之亂,天山南路重新納入中國版圖。此役過後,「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上嘉在事諸臣之績,因葺新斯閣,圖功臣,自大學士忠勇公傅恆、定邊將軍一等武毅謀勇公戶部尚書兆惠以下一百人於閣內。」
  • 得勝電腦麥克風哪款好 得勝電腦麥克風型號推薦
    隨著生活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我們會在想高歌一曲,會想在工作後能夠好好的放鬆自己,我們偶爾也會在下班時候約上三兩好友唱唱歌吃吃飯,麥克風,作為k房的必需品,它對一個k房的氣氛的營造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得勝 電腦麥克風,作為一款性價比相對不錯的麥克風,它究竟怎麼樣呢?下面就讓我來對得勝電腦麥克風做幾個推薦吧。
  • 關於永定河的5首詩詞:慶賀永定河通水
    聽說永定河通水啦!今天聊一聊永定河。民間有云:先有永定河,後有北京城。永定河是北京的母親河,北京衝積平原就是源自永定河。「燕京八景」之一的盧溝曉月,就是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也是先名盧溝河,後修盧溝橋。「永定河舊名盧溝河,即桑乾下流也,亦曰渾河。
  • 為國家統一做過貢獻的人,清代紫光閣功臣像,你能認出幾位呢!
    中南海紫光閣在明清時期是皇家演武的場所,明朝的皇帝在這裡觀看射箭比武,到了清朝,這裡又成為皇帝殿試武進士和檢閱侍衛大臣的地方,名曰平臺,後來廢臺建閣,取名「紫光閣」。 清乾隆年間,為了加強國家的統一,清朝中央政府曾多次派兵出徵,平定邊疆地區的叛亂。為了宣揚「十全武功」,每次軍隊凱旋歸來,乾隆皇帝都要下令為徵戰中的功臣繪製畫像,並將它們懸掛在中南海紫光閣內。
  • 【平安永定】永定路街道「禁毒第一課」開講了!
    9月16日上午,永定路街道聯合定西師專開展了以「健康人生 綠色無毒」為主題的禁毒知識講座,為學院在場2000餘名師生帶去新學期禁毒知識「第一課」。講座中,永定路街道主要負責人針對青少年學生對毒品的認知能力差、好奇心強
  • 永定法院「雙十一」司法拍賣節創佳績
    搶購自己心儀的商品時永定法院也為各位拍客送上了份大禮2020年11月11日上午,永定法院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創新網絡拍賣模式為加大對被執行人財產處置的力度,近年來,永定法院不斷創新執行模式2020年永定法院全面創新網絡拍賣模式以來,掛拍標的物數量同比上升76.1%
  • 得勝E126無線便攜小蜜蜂擴音器太原熱賣
    【中關村在線山西行情】得勝E126無線便攜小蜜蜂擴音器,近日在商家「太原麥博電子」特價促銷,優惠價為108元,好物好價,值得您入手!感興趣的朋友可直接前往青龍電腦城二層90 賽格數碼港三層356 公司:平陽路18號農行小區4102室詳詢,關於得勝E126無線便攜小蜜蜂擴音器的促銷信息也可諮詢(聯繫電話: 15803512872 / 0351-8710483)該商家。
  • 永定二中舉行義賣活動
    來源: 永定新聞網 責任編輯: 永定新聞網訊(陳錦月 邱宇 沈燕玲)7月28日,永定二中學生會和春禾社團成員在下坑廣場舉行義賣活動。
  • 明代水利工程永定陡門正在修繕
    在高淳區陽江鎮大月村,就有這樣一座明朝水利工程——永定陡門。目前,永定陡門的修繕及周邊環境整治正在進行中,預計11月底就能完工。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高淳區陽江鎮大月村,在村子的西北部找到了永定陡門。據介紹,永定陡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朝,上接滄溪河,下灌南蕩圩,為當地居民用來抗洪排澇的水利工程,閘板放下阻水,閘板抬起放水。
  • 「清新福建·做客永定」北京國際宣傳周開幕
    人民網北京11月6日電 11月5日,「清新福建·做客永定」北京國際宣傳周暨美麗中國·永定客家土樓「家園」主題活動攝影展在北京秀水街魅力中國·文化旅遊國際體驗中心順利召開。
  • 流芳百世——清朝紫光閣二百八十功臣名單
    紫光閣五十功臣:傅恆、兆惠、班第、納木扎爾、策布登扎布、富德、薩拉爾、黃廷桂、色布騰巴爾珠爾、扎拉豐阿、羅卜藏、多爾濟、額敏和卓、舒赫德、阿里袞、鄂容安、明瑞、阿桂、三泰、鄂寶、博爾奔察、豆斌、高天喜、端濟布、愛隆阿、瑪常、巴圖、濟爾噶爾、齊凌扎布、噶布舒、額爾登額、霍集斯、鄂對、鄂齊爾、阿玉錫、達什策凌、鄂博什溫布、田屯、三格
  • 與主同掌權同得勝/錄音附詳細提綱
    :——宣告:我是神的兒女,我是得勝的。 我們什麼時候開始得勝?——生下來就得勝(重生的生下來,你的新生命一重生在神的國裡,一成為神的兒女,你就是得勝的了) ——再次宣告:我一重生,就是得勝者。 我們得勝了誰?神的兒女得勝了誰?就是得勝:魔鬼、世界、死亡、罪惡、律法的詛咒和肉體的私慾。
  • 幸福永定河 | 看得見的美麗承諾
    綻露出幸福的笑容2020年5月12日,從官廳水庫一路跑來的歡暢水頭,經過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達京冀交界的大興區榆垡鎮崔指揮營處,標誌著永定河北京段25年來首次實現全線通水。2020春季生態補水後的永定河珠窩水庫永定河的分量不僅留在了詩人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