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威儀:姚文翰繪《紫光閣賜宴圖》裡的冰嬉

2020-12-23 騰訊網

紫光閣在清代曾是演武之所,位於大內西苑太液池中海西岸,康熙、雍正常常在這裡閱視武進士。乾隆年間,清軍平定大小和卓之亂,天山南路重新納入中國版圖。此役過後,「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上嘉在事諸臣之績,因葺新斯閣,圖功臣,自大學士忠勇公傅恆、定邊將軍一等武毅謀勇公戶部尚書兆惠以下一百人於閣內。」(《日下舊聞考》)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正月初二,紫光閣修葺一新,「巳刻,上以紫光閣落成賜大學士公傅恆以下畫像。諸功臣並滿漢文武大臣、蒙古王公、臺吉等一百七人宴。回部郡王霍集斯等、葉爾奇木(即葉爾羌)諸回城入覲伯克薩裡等、哈薩克罕(汗)阿布賚、來使蘇爾統卓爾波拉斯等十一人,並令與宴。上次第賜酒,並賚幣帛有差。」(《乾隆帝起居注》)

宮廷畫師姚文翰繪製的《紫光閣賜宴圖》描繪的就是這件事。這幅畫收錄在《石渠寶笈續編》中,書中記載道:「每歲新正,皇上於紫光閣武成殿筵宴年班入覲之外藩、蒙古汗王、臺吉、回部汗王、臺吉及各國使臣等。殿外張幄次,設樂部儀仗,旁列冰嬉。」

此畫宣紙本,設色。縱一尺四寸三分,橫一丈五尺二寸,場面宏大,內容豐富。學者們對於其中的人物、建築、儀仗、樂舞等方面已有不少很好的研究,在此不再贅述,本文重點解讀一下「旁列冰嬉」。

畫中的冰嬉場景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儀仗上方的冰面上正在進行的是冰嬉中的「轉龍射球」項目,正紅旗的兵士沿著蜿蜒如龍的滑道按照旗手、射手的順序依次通過三座旌門。當射手通過旌門的時候,轉身引弓射掛在其上的天球。大概在乾隆十一年,姚文瀚和張為邦曾合繪過一幅《冰嬉圖》,在那幅畫當中,畫師用更加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八旗兵士轉龍射球的場景。在《紫光閣賜宴圖》中,冰嬉並不是主角,所以作者進行了簡化。轉龍射球表演隊伍的左側是兩座豪華的冰床,冰床兩側雕龍,其後有長柄以便推行,這是供皇帝和皇太后乘坐觀看冰嬉表演的。在太液秋風亭(水雲榭)北側,是一群躍躍欲試的選手,他們將參加的是類似速度滑冰的「搶等」項目。

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這幅畫有一些邏輯上講不通的地方,比如皇帝賜宴時,宴會廣場是用黃色帷帳圍住的,參加慶宴的人是無法觀看冰嬉的。因此這幅畫描繪的不是某一個時點的場景,而是賜宴過程中一些活動的總體呈現。

乾隆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舉行冰嬉盛典是有深意的,在他看來,冬天舉辦冰嬉盛典就如同秋天舉行盛大的「木蘭秋獮」,不僅是軍事訓練的手段,還有向入覲之外藩、蒙古、回部汗王及各國使臣等顯示恩寵及宣示大清國威的政治和外交功能。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正月初四,乾隆在瀛臺賜蒙古王公、臺吉及在統一新疆過程中有功的漠咱帊爾等人宴,並一起觀看冰嬉表演,顯示了清政府對其的恩寵。事後乾隆作《新正瀛臺小宴御前藩王大臣及漠咱帊爾》(見《清高宗御製詩二集》卷八十三)一詩,詩中寫道:「運鬥屠維單閼回,順時行慶合瀛臺。千群尚可冰嬉試,三接都教春宴陪。屏翰何妨廁蔥嶺,歡娛齊說到雲來。鵠場晴靄因觀射,示遠寧徒好樂哉。」詩中「屠維」是天幹中「己」的別稱,「單閼」是卯年的別稱,乾隆二十四年為農曆己卯年。蔥嶺是帕米爾高原的舊稱,乾隆一舉將其握在大清手中。詩中道出觀冰嬉、觀射是為了「示遠」,並非是為了享樂。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在《嘉平廿一日幸西苑覲外國諸使之作》(見《清高宗御製詩五集》卷一百)一詩的註解中進一步強調了冰嬉的政治和外交功能,詩中有「初見均賜賚,冰嬉匪愛遊」的詩句,其註解道:「於藩使瞻覲之日,又令八旗合演,使遠人見之,知予不自圖逸。於繩武惠下之忱,常如一日也。」由此可見,在乾隆心中,通過冰嬉「示遠」,可使外藩、貢使等知道帝王「不自圖逸」,並感受到帝王「惠下」的恩寵,從而更加臣服。

在重大的場合舉辦冰嬉盛典,往往是八旗合演,場面更加壯觀,可是在《紫光閣賜宴圖》中只畫了正紅旗一旗的表演,頗令人費解。姚文瀚之前曾畫過《冰嬉圖》,應該對冰嬉已十分熟悉,即使是藝術處理的需要,理應也不會在這麼嚴肅的畫作中將八旗合演處理成一旗單演。乾隆二十六年《紫光閣落成錫宴聯句有序》中有如下詩句:「橦竦都廬爭撇捩,隊撐角觝互低昂。雕珂盤馬驤騏驥,錦字銜書舞鳳凰。僸佅兜離諧律呂,摩訶敕勒葉絲簧。」從詩句中可以看出當天的表演是很豐富的,有尋橦(爬杆,都廬最善)、角觝(摔跤)、盤馬、鳳書伎(鳳凰銜書)等百戲表演,還有少數民族音樂表演。冰嬉表演只是當天眾多表演內容之一,因此推斷只有部分兵士參與,這可能就是其中的原因吧。

相關焦點

  • 清朝極盛時有多強大,乾隆樂開花是啥樣,故宮裡這幅圖都告訴你了
    不過,紫光閣今天我們暫時難以近觀,因為它位於中南海,是國家接待外賓的首選之地,並不對外開放,大多數人無緣得見它的真容。 沒關係,有副老大老大的圖,能讓我們了解到原汁原味的紫光閣全貌——清朝的。不光這樣,這幅圖還能告訴你更多的信息,值得好好說一說。
  • 清代功臣繪圖紫光閣,其含金量遠低於唐太宗的凌煙閣
    清朝繼承了前代繪功臣圖像的傳統,在清初順治朝就有繪像的先例,順治十二年(1655年),「鄭獻親王薨於位,詔圖像宮中」。康熙時期也曾繪功臣圖像。清代大規模的繪像活動是乾隆帝在位時於紫光閣繪功臣圖像。紫光閣,在太液池西岸,豐澤園之北,為明平臺故址。
  • 彰顯大國威儀大國風範大國氣度
    彰顯大國威儀大國風範大國氣度   ①6月6日,在歡迎儀式上拍攝的女兵方陣。三軍儀仗隊中首次增加女兵方陣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點。
  • 紫光閣得勝靈纛——葉北鬥而永定
    友人傳給我一張翻拍照片,類似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PrincetonUniversity Library)珍本編號1722.686,《唐土名勝圖會》尊藏紫光閣得勝靈纛(音同道,古時指軍中大旗)之圖。 附圖一:尊藏紫光閣得勝靈纛之圖——岡田玉山等刻繪:《唐土名勝圖會》卷之二頁三十五,約刊於日本文化三年,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藏。 我附圖回覆:抄書抄錯了!
  • 古代宴飲文化:從曲宴和節日賜宴入手,解析宋代君臣的宴飲制度
    作為傳統社會中的統治階級,是優先享受飲食文明發展成果的,因此官方的宴飲文化代表了當時的最高的飲食理念與飲食風尚。宋代在前代飲食文化的基礎上,對官方的宴飲制度加以改進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內容豐富,風格多樣,禮儀完備的官方宴飲制度,促進了飲食文化的蓬勃發展。而在官方宴飲中,君臣共宴的官方宴飲活動舉辦次數最多,宴飲內容最為豐富。可大致歸納為:曲宴和節日賜宴。
  • 圓明園皇家廟會冰嬉變旱嬉 「康熙」意外摔倒(圖)
    新京報訊 圓明園第五屆皇家廟會初一開幕,在皇家御園進行的圓明園廟會,今年依然主打「皇家風範」,八旗冰嬉隊再現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賞牡丹的歷史典故。  與往年不同,因湖面冰面未達到演出要求,冰嬉隊今年只能用「旱冰」的形式進行表演,同時舞臺移至涵秋館,讓觀眾能更近距離觀賞冰嬉演出。但因水泥地面不平整,「康熙」在表演時摔了一跤。
  • 紅旗L3驚豔亮世,五星紅旗標誌盡顯大國威儀,或將對標邁巴赫!
    紅旗L3驚豔亮世,五星紅旗標誌盡顯大國威儀,或將對標邁巴赫!今日紅旗L3隨著領袖出訪國外,這是紅旗L3第一次亮世,我們可以看到,紅旗這款車整體車身充滿了莊嚴感,中間的標誌也是非常的莊嚴大氣,盡顯大國威儀。
  • 用創新科技彰顯大國威儀,這群航天人真是了不起
    那場令世界矚目的視聽盛宴,完美展現了偉大祖國的強大與自信,現場大量運用尖端科技創新元素,極大彰顯了大國威儀和雍容氣質。在現場,有一個特殊的「中樞系統」,將各個部門系統完美「結合」,全場相互配合步調一致,聯歡活動渾然一體無縫流暢。
  • 《楚留香》手遊怎麼玩冰嬉鬧雪 冰嬉鬧雪玩法詳解
    導 讀 楚留香手遊冰嬉鬧雪怎麼玩?冰嬉鬧雪,是周年慶的玩法活動之一,獎勵比較豐厚。
  • 總把新桃換舊符,紫禁城裡原來這樣過大年
    清代紫禁城裡是如何過大年的?1月7日,一出以還原宮廷慶賀新年氛圍為主題的展覽——「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在故宮午門——雁翅樓展廳開幕。「澎湃新聞」在現場發現,展覽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親睦族、勤政親賢、遊藝行樂、歡天喜地」六大主題,全面展現清代宮廷過年習俗。
  • 此人是大清巨貪但結局很好,還被繪圖紫光閣成了二十四功臣之一
    而清代歷史上有名的貪官李侍堯更是讓人咋舌,不僅保住了命升了官,還被繪像紫光閣成了二十四功臣之一。李侍堯,漢軍鑲黃旗人,有著顯赫的家族背景。他的四世祖李永芳是額駙,父親李元亮官居戶部尚書。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初見李侍堯便誇他是「天下奇才」,擢升副都統。
  • 井延坡工作室|大國威儀——我軍儀仗隊禮賓服沿革
    井延坡工作室|大國威儀——我軍儀仗隊禮賓服沿革■ 徐平CCTV-4《國家記憶》欄目每晚黃金時間8點正在播出10集電視片《大國儀仗》,圖為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楊尚昆、總政治部主任餘秋裡檢閱了身著新式軍服的陸海空三軍儀仗隊和解放軍軍樂團。新的儀仗隊禮賓服,陸、空軍儀仗隊隊員戴大簷帽;海軍戰士戴水兵帽,幹部戴大簷帽。帽頂和帽牆有標誌軍種的牙線和帽牆絲帶。三軍的帽徽均為圓形,正中有「八一」字樣的五星,外圍是麥穗和齒輪,海、空軍分別加襯鐵錨和飛翅圖案。
  • 花糕宴:宮中從九月初一起吃花糕,重陽節當天還要賜百官食糕
    清乾隆剔紅山水人物採菊圖扁圓盒高七·五釐米口徑一六釐米故宮博物院藏據《大明會典》記載,永樂時期重陽宴的酒食為:「上卓(桌),按酒二般,糕二碟,小點心一碟,菜四色,湯一碗,酒三鍾。中合卓,按酒二般,小點心一碟,糕二碟,菜四色,湯二碗,酒六鍾。」
  • 故宮裡的人這樣過冬至
    在明清時宮廷中有獻履貢襪、張貼畫帖等習俗,以表示履祥納福長久之意,目前已知故宮收藏的康熙高靿棉襪和清緙絲九陽消寒圖軸就有應景的陽生(綿羊與陽氣)或是綿羊太子紋樣。 宮裡也辦 冬奧會?除了吃吃吃,紫禁城裡的人們也需要適當的運動。在《甄嬛傳》中,安陵容憑藉著一曲冰嬉舞復寵。冰嬉在宮廷有著悠久歷史,在清朝甚至發展成為國俗,每年都要舉辦一次。
  • 平定西域五十功臣像——清乾隆朝入典紫光閣功臣像
    清乾隆朝入典紫光閣功臣像清乾隆一朝入典紫光閣圖像的功臣平定西域前五十功臣:富察·傅恆、吳雅·兆惠、博羅特·班第、綽羅斯·納木扎爾、綽羅斯·策布登扎布、瓜爾佳·富德、薩拉爾、黃廷桂、博爾濟吉特·平定金川後五十功臣:愛新覺羅·都爾嘉、舒景安、瓜爾佳·五岱、鄂拉本·噶塔布、扎爾桑、巴爾汗·瑪爾佔、祿葉勒·阿爾素納、圖伯特·博靈阿、佟佳·常青、牛天畀、富察·明仁、富察·五福、劉國梁、巴克坦布、斐慎、馬彪、常祿保、梁朝貴、靈山、嵩安、三德、劉輝祖、彰靄、那木扎、進財寶、伊立布、闊綽裡·岱森保、扎庫塔·雅穆哈納、博爾濟吉持·烏爾圖納遜、富察·富寧安、富察·明山、伊史、巴達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