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習俗,祭祀灶王爺,這一習俗的來歷你知道嗎

2020-12-20 緩緩說歷史

小年習俗,祭祀灶王爺,這一習俗的來歷你知道嗎

文/緩緩說歷史

小時候最期盼的便是春節的到來,小編小時候,過年家裡都會給小孩子買一身新衣服,家裡還會準備各種好吃的,而且還有壓歲錢拿別提多開心了。春節更是團圓的日子,家中老少齊聚一堂。而臘月二十三又被稱作小年,這一天人們都會拜祭灶王爺。那這個習俗究竟是怎麼來的?大家了解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據說它的來歷還不不小。相傳在臘月二十三這天,灶王爺就會飛到玉帝面前,向玉帝回報人們這一年來所做的事情,玉帝會根據灶王爺的匯報而做出相應的獎勵或者懲罰。所以人們在臘月二十三這天,就在灶王爺的神像前擺上各類糖果以及料豆,這些東西是灶王爺坐騎愛吃的東西,然後在灶王爺的嘴上塗上一些糖水。

讓灶王爺在稟報玉帝的時候少說一些不好的事情,而且祭拜灶王爺通常都是由男人承擔的。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話說李白為什麼總是隨著的,就是因為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告狀說李白浪費糧食,經常用糧食釀酒,而且每天都喝的大醉。玉帝得知此事之後,便下來調查情況,結果發現李白雖然每天喝得醉醺醺的,卻做出許多好詩。

喝醉只是為了增加靈感,因此就沒有追究李白浪費糧食釀酒的事。據說宋朝的一個詩人範成大,就曾做過一首《祭灶祀》,詩中清楚的寫出了民間臘月二十三祭拜灶王爺的這一習俗。詩中就是告訴人們,要多做善事,不做惡事,不然做過的惡事都會遭到懲罰,也就是自嘗惡果。我國歷史上東晉的時候也出現了許多描寫灶王爺的書。

如葛洪的《抱樸子內篇》上面記載道,每個月最後一天,灶王爺就會回天上,向玉帝稟告人類的罪行,假如做的惡輕的話就會損失三天的壽命,但如果作惡深重的話就要損失三百天的壽命以示懲罰。由於我國幅員遼闊,所以各個地方的習俗略有不同,像南方習慣叫灶王爺為灶君菩薩。雖然這些說法都比較迷信,但實則是教育人們少做惡事,多行善事。

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民間的習俗逐漸消失。好了,小夥伴們,小年一過,離春節的步伐就越來越近了。不知道小夥伴們現在有沒有回到家中。小編也提前祝大家新年好,希望大家開開心心的。好了,小編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歡迎大家留言、點讚、關注,我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小年要祭祀「灶王爺」,你知道他的來歷嗎,這一天都要幹什麼?
    小年要祭祀「灶王爺」,你知道他的來歷嗎,這一天都要幹什麼?我國民間有很多傳統習俗,比如說端午節要賽龍舟吃粽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祝願與嚮往。而在過年前夕還有一項習俗也非常有意思,那就是祭祀灶王爺。
  • 臘月廿三是祭祀「灶王爺」的節日,說說他的來歷和習俗
    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即將到來,處處充滿濃濃的年味;又逢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小年夜,是傳統的祭祀「灶王爺」升天告白的節日。那麼讓我們說說:「灶王爺」的來歷和習俗。」民以食為天,毎戶人家都要炒菜做飯。
  • 「小年」教你如何正確祭祀「灶王爺」,來年財源滾滾來!
    臘八過後的下一個重要過年習俗就是小年,小年也意味著傳統意義的春節正式拉開序幕,而小年裡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送「灶王爺」。民間祭祀灶王爺圖祭祀「灶王爺」是自古以來悠久的傳統祭祀「灶王爺」又叫「祭財神」是中華文化數千年的久遠傳統,從上古流傳下來
  • 甘肅天水甘谷農村小年習俗揭秘,沒有灶糖,用什麼粘住灶王爺的嘴
    而關於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這個爭議一直在持續而且到現在也沒有結果,在我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的農村老家也有同樣的爭議,所以我們這裡流傳著一種說法就是農村富人的小年是二十三,農村窮人的小年是二十四。這就造成了甘谷農村的一種奇特現象即便是一個村子有的人家二十三過小年,有的人家二十四過小年,不過無論哪天過小年習俗大家都是一樣的,那都有哪些習俗呢?
  • 大掃除、祭拜灶王爺...家鄉的小年傳統習俗你還記得嗎?
    >小年習俗大掃除每逢小年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祭拜灶王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等,以表自己真誠祭拜灶王爺,為的就是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
  • 舌尖上的灶王爺:全國各地小年祭灶供品大盤點,灶王爺都吃什麼?
    到了宋代以後,祭祀灶神逐漸成為民間小年的主要習俗,並且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所謂的灶神,也就是咱們民間俗稱的「灶王爺」啦,各地還有「灶老爺」、「司命灶君」等等不同的稱呼。既然是給灶王爺上供,那供品當然是少不了的。而且呢,咱們中國幅員非常遼闊啊,雖然小年祭灶是個全國性的習俗,但其實具體上什麼供,全國各地的差異還是非常大的。所以今天,咱就來跟大家盤點一下:全國各地孝敬灶王爺的,都有哪些供品呢?
  • 小年二十三祭灶王爺,你知道關於灶王爺的故事嗎?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而每年農曆的臘月二十三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這一天是小年,小年要吃灶糖,因為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在有些地方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還要在廚房擺放灶王爺的神像。但是大家知道灶王爺到底是誰嗎,祭奠灶王爺又有著怎樣的歷史典故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 過小年迎大年|「小年」到,年味足!小年習俗早知道!好運連連來!
    
  • 過小年是祭祀灶王爺的,為什麼北方是臘月23,南方是臘月24呢?
    過小年是祭祀灶王爺的,為什麼北方是臘月23,南方是臘月24呢?今天就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日,是我們這裡過小年的日子,小年在農村還是很重要的節日,過去是需要掛宗譜擺放供品,只不過現在農民嫌麻煩不再掛宗譜了,但擺放供品和小年該守的規矩還是繼續堅持做著。
  • 小年祭灶的流程是什麼?小年祭灶的習俗有哪些?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祭灶是小年的主要習俗之一,民間祭灶,源於古人拜火習俗。那麼小年祭灶的流程是什麼?小年祭灶的習俗有哪些?      一、小年祭灶的流程
  • 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用英語介紹小年的來歷和習俗
    【編者按】小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節日,由於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中國民間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是臘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不過,問題來了,你知道小年的英語翻譯是什麼嗎?
  • 過小年:灶王爺留下兩個傳說,南方北方過小年的日期不同?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而在年之前還有一個小年。小年又稱為祭灶節,過小年是漢族人的傳統習俗,北方人一般將小年定為臘月二十三,人們都會好好歡慶這個節日,而關於小年的傳說和習俗有許多,今天筆者就傳說裡最廣為流傳的版本,和習俗裡最特別的食物,分別講一講。
  • 「灶王爺」是什麼來歷?為什麼還要祭祀?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家每戶至少都要有一個灶臺,由於改革開放交通的便利人們也都喜歡到外地去打工,這就導致有一種現象是某些人不喜歡做飯或者不會做飯,而不在住房內設立灶臺的位置,這也就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只知道過年的時候給親戚朋友拜年,而不拜「灶王爺」,那為什麼要祭祀灶王爺呢?
  • 小年到了,俗話說「灶王爺看鍋,必定欠帳多」,祭拜灶王爺有講究
    這句話表達的意思是在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老百姓們都會用糖和其他的貢品來祭拜灶王爺,因為在傳統文化中,小年這一天灶王爺要回天復命,等到了正月初一百姓們還要用貢品歡迎灶王爺回家。小年這一天,農村非常的熱鬧,大家都忙著祭拜灶王爺。但是在城裡卻很少有祭拜灶王爺的傳統習俗,尤其是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不知道有祭拜灶王爺這一說法。
  • 小年的由來及傳說故事 小年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  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
  • 用英語介紹小年的來歷和習俗,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編者按】小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節日,由於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中國民間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
  • 大掃除、拜灶王、貼窗花,這些古代小年習俗,你們那還有嗎?
    民以食為天,「食」乃人生一大事,對與掌管食物的灶王自然也非常敬重,於是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就成為百姓祭拜灶王的「小年」。除了祭拜灶王爺,小年這天還有不少習俗。掃塵掃塵也就是「大掃除」。北方叫做「掃房」,南方稱為「撣塵」,有辭舊迎新、破舊立新之意。
  • 我國農曆「小年」展現送灶祭祖掃塵習俗
    今年2月1日,是中國農曆臘月二十三,民間稱「小年」。有關專家介紹說,「過小年」是進入春節的一個重要標誌。在這一天,中國民間有送灶、祭祖、掃塵等習俗。   據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裡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
  • 「小年」是什麼時候?「小年」的由來及習俗,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之前都聽家裡的老人們說過「小年」,可是也不知道「小年」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有關「小年」的知識。「小年」是民間的一個風俗文化,根據各地的習俗不同,「小年」的時間和意義也不同。圖片來源網絡那麼「小年」都有哪些習俗呢?因為已經到臘月二十三了,也應該為過年做準備了,所以在「小年」的時候,大家都會打掃房間,貼窗花。
  • 今天是「廿四夜」,年味漸濃~溫州這些小年習俗你知道嗎?
    這些充滿年味兒的溫州小年習俗你都知道嗎?祭灶神農曆臘月廿四,每戶人家都要「拜鑊灶佛」(灶王爺)。老輩溫州人對拜鑊灶佛的祭品很有講究,一般少不了「紙馬」、「酒糟」和「糖果」這三樣。紙馬,溫州人俗稱「九十」,是化給灶王爺上天作坐騎的費用;「酒糟」主要抹在灶王爺的灶門邊,目的是想用酒把鑊灶佛喝醉了,不會瞎報人間大事。再用凍米糖、芝麻糖等各種糖果祭拜,意在把灶王爺的嘴粘牢,不要在玉帝面前亂講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