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習俗,祭祀灶王爺,這一習俗的來歷你知道嗎
文/緩緩說歷史
小時候最期盼的便是春節的到來,小編小時候,過年家裡都會給小孩子買一身新衣服,家裡還會準備各種好吃的,而且還有壓歲錢拿別提多開心了。春節更是團圓的日子,家中老少齊聚一堂。而臘月二十三又被稱作小年,這一天人們都會拜祭灶王爺。那這個習俗究竟是怎麼來的?大家了解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據說它的來歷還不不小。相傳在臘月二十三這天,灶王爺就會飛到玉帝面前,向玉帝回報人們這一年來所做的事情,玉帝會根據灶王爺的匯報而做出相應的獎勵或者懲罰。所以人們在臘月二十三這天,就在灶王爺的神像前擺上各類糖果以及料豆,這些東西是灶王爺坐騎愛吃的東西,然後在灶王爺的嘴上塗上一些糖水。
讓灶王爺在稟報玉帝的時候少說一些不好的事情,而且祭拜灶王爺通常都是由男人承擔的。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話說李白為什麼總是隨著的,就是因為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告狀說李白浪費糧食,經常用糧食釀酒,而且每天都喝的大醉。玉帝得知此事之後,便下來調查情況,結果發現李白雖然每天喝得醉醺醺的,卻做出許多好詩。
喝醉只是為了增加靈感,因此就沒有追究李白浪費糧食釀酒的事。據說宋朝的一個詩人範成大,就曾做過一首《祭灶祀》,詩中清楚的寫出了民間臘月二十三祭拜灶王爺的這一習俗。詩中就是告訴人們,要多做善事,不做惡事,不然做過的惡事都會遭到懲罰,也就是自嘗惡果。我國歷史上東晉的時候也出現了許多描寫灶王爺的書。
如葛洪的《抱樸子內篇》上面記載道,每個月最後一天,灶王爺就會回天上,向玉帝稟告人類的罪行,假如做的惡輕的話就會損失三天的壽命,但如果作惡深重的話就要損失三百天的壽命以示懲罰。由於我國幅員遼闊,所以各個地方的習俗略有不同,像南方習慣叫灶王爺為灶君菩薩。雖然這些說法都比較迷信,但實則是教育人們少做惡事,多行善事。
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民間的習俗逐漸消失。好了,小夥伴們,小年一過,離春節的步伐就越來越近了。不知道小夥伴們現在有沒有回到家中。小編也提前祝大家新年好,希望大家開開心心的。好了,小編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歡迎大家留言、點讚、關注,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