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廿三是祭祀「灶王爺」的節日,說說他的來歷和習俗

2020-12-20 陽光萬森

文/張華泰

臘月,天寒地凍,然而人們的心情似乎熱氣騰騰。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即將到來,處處充滿濃濃的年味;又逢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小年夜,是傳統的祭祀「灶王爺」升天告白的節日。那麼讓我們說說:「灶王爺」的來歷和習俗。」

民以食為天,毎戶人家都要炒菜做飯。「灶王爺」全銜是「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俗稱「灶君」,或稱「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東廚煙主」、「護宅天尊」或「灶王」,北方稱他為「灶王爺」,鸞門尊奉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廚房之神。受玉皇大帝派遣管理人間飯菜製作和三百六十天所做的善惡之事的記錄。

據東晉葛洪《抱樸子內篇的微旨》稱:「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大者奪紀,紀者三百日也。小者奪算,算者三日也」。所以百姓都請求「灶王爺」多在玉帝面前多美言幾句,以保全家平安健康。

為了討好「灶王爺」就設法買來好吃的水果、「祭灶果「、雞肉、豬肉和美酒,供灶王爺吃喝。其中的「祭灶果」有紅、綠球、芝蔴腳骨糖、豆酥糖、油果等;「祭灶果」的特點是甜與黏,百姓的目的是要黏住「灶王爺」的口,好替戶主多說好話。

玉皇大帝也不是隨便聽信「灶王爺」一神之言,還另外派遣兩神隨「灶王爺左右,到人間考察這戶人家是做善事還是作惡事。兩神,一捧「善罐」、一捧「惡罐」,隨時將那戶人家的行為記錄保存於罐中,年終時總計之後再向玉皇大帝報告。最終作出對這戶人家的獎勵或懲罰的決定。

據說最早祭祀「灶王爺」供品繁多,其目的是討好「灶王爺」唯恐他匯報不當帶來不祥之禍。

一次「灶王爺」去向玉帝匯報說:「酒仙李太白浪費糧食,專門用糧食搭酒釀熬酒,每天喝得醉醺醺。玉帝就隨「灶王爺」下凡查看實情。

見詩聖李太白,果然酒醉倒地而腄,後問他的弟子才知道,李太白作詩前必要喝酒,才能寫出好詩佳句讓人賞析。玉帝認為詩聖有此雅興也是情有可原。隨之自已也把美酒喝了起來,驀然感覺此酒香醇無比,忖度「灶王爺」分管每戶人家的灶間大權,也許有可能念酒喝的壞習慣;就定下規矩以後一律以茶代酒。

李太白醉酒才能寫出好詩句。

自此在江南一帶,供請「灶王爺」有四樣東西:一杯白開水、二支蠟燭、三支香、四樣素菜。

說到「灶王爺」,宋朝詩人範成大有一首叫《祭灶祀》的詩,而把中國民間灶神的習俗刻畫得合情入理、淋漓盡致,在老百姓眼裡,灶王爺並不是純粹的鐵面無私,也不是專打小報告的卑鄙小人,而是一位通情達理、圓滑世故、稍加賄賂就替人消災免禍的好好先生,很迎合普通群眾的世態。詩句如下:「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武強年畫《灶神》,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祭祀「灶王爺」有男人祭拜,女人不祭灶的習俗。

在江南一帶一般稱「灶王爺」為「灶君菩薩」;其實按照宗教規律屬於道教的。佛教的果位是佛、菩薩、羅漢、比丘等。道教的是天尊、大帝、帝君、天師、神君、真人、金仙、散人等。「灶王爺」屬於神,北方人的稱謂是正確的。然而中國的文化精粹是「儒、道、釋(佛教),早已屬一家,不必去分屬於哪一宗?

現如今祭灶簡單化了,傳統的節日是文化的一種供承。在超市隨處都可以買到「祭灶果」,一杯白開水、二支蠟燭、三支香、再擺上一盆「祭灶果」就可祭祀「灶王爺」。然而這種食物多糖,老年人不宜適合食用,而年輕人尤其是小孩卻是喜愛的食物,吃著五顏六色傳統美食,隨之而來的是陣陣飄香的年味。(完)

相關焦點

  • 拜了無數年的灶王爺究竟啥來歷?他乃五帝之子,史上著名火神!
    炎帝耕播 從臘月廿三開始,江南諸省就開始過小年了。過小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拜灶王爺,或者說祭拜灶王菩薩。只是,這祭拜灶王爺的儀式流傳了許多年,這灶王爺到底是誰呢?  有關灶王爺的來歷,有兩個源頭。這兩個源頭,來歷都極大。  來歷之一,炎帝說。  在兩漢時期著名的道家學派作品《淮南子》中說:「炎帝做火,而死為灶。」
  • 小年習俗,祭祀灶王爺,這一習俗的來歷你知道嗎
    小年習俗,祭祀灶王爺,這一習俗的來歷你知道嗎文/緩緩說歷史 小時候最期盼的便是春節的到來,小編小時候,過年家裡都會給小孩子買一身新衣服,家裡還會準備各種好吃的,而且還有壓歲錢拿別提多開心了。而臘月二十三又被稱作小年,這一天人們都會拜祭灶王爺。那這個習俗究竟是怎麼來的?大家了解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據說它的來歷還不不小。相傳在臘月二十三這天,灶王爺就會飛到玉帝面前,向玉帝回報人們這一年來所做的事情,玉帝會根據灶王爺的匯報而做出相應的獎勵或者懲罰。
  • 過小年是祭祀灶王爺的,為什麼北方是臘月23,南方是臘月24呢?
    過小年是祭祀灶王爺的,為什麼北方是臘月23,南方是臘月24呢?今天就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日,是我們這裡過小年的日子,小年在農村還是很重要的節日,過去是需要掛宗譜擺放供品,只不過現在農民嫌麻煩不再掛宗譜了,但擺放供品和小年該守的規矩還是繼續堅持做著。
  • 小年要祭祀「灶王爺」,你知道他的來歷嗎,這一天都要幹什麼?
    小年要祭祀「灶王爺」,你知道他的來歷嗎,這一天都要幹什麼?我國民間有很多傳統習俗,比如說端午節要賽龍舟吃粽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祝願與嚮往。而在過年前夕還有一項習俗也非常有意思,那就是祭祀灶王爺。
  • 「灶王爺」是什麼來歷?為什麼還要祭祀?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家每戶至少都要有一個灶臺,由於改革開放交通的便利人們也都喜歡到外地去打工,這就導致有一種現象是某些人不喜歡做飯或者不會做飯,而不在住房內設立灶臺的位置,這也就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只知道過年的時候給親戚朋友拜年,而不拜「灶王爺」,那為什麼要祭祀灶王爺呢?
  • 農曆臘月廿三?廿四?廿五? 解讀小年究竟是哪天
    老公老家那都是臘月廿三過的小年,而我們這邊一般是臘月廿四。還有一個朋友,說他們那裡是除夕的前一天作為小年,更暈了。                陳女士  調查附記  這個問題小記先請教了一下「度娘」,發現各地網友們過小年的日子真的是五花八門,臘月廿三、廿四過小年的最多,但江浙滬地區不少是除夕前一天即臘月廿九過小年,而山東有些地方竟是六月初一過小年等等。  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了湖南民俗專家陳先樞。陳先樞介紹,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
  • 小年的由來及傳說故事 小年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小編整理小年夜來源及傳說故事,過小年有哪些傳統習俗?小年夜節日由來及傳說故事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專家說,在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 盤點灶王爺來歷的幾個傳說,你認為是哪個?
    灶神,全稱是「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俗稱「灶君」,也稱「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東廚煙主」、「護宅天尊」或「灶王」,北方稱他為「灶王爺」。灶神是誰?關於這個張單,中國民間另有個傳說:說他娶妻丁香,丁香孝順公婆。後來張單外出經商發了財,移情別戀妓女海棠,回家休了丁香。丁香嫁給貧窮老太婆打柴的兒子。海棠好吃懶做,失火燒光了家產,丟下張單改嫁了。張單只好流浪討飯。臘月廿三,他到丁香家討飯,被認出後羞愧難當,一頭鑽進灶門裡憋死了。因為他是玉皇大帝的本家(都姓張),所以玉皇大帝封他為灶王。
  • 舌尖上的灶王爺:全國各地小年祭灶供品大盤點,灶王爺都吃什麼?
    到了宋代以後,祭祀灶神逐漸成為民間小年的主要習俗,並且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所謂的灶神,也就是咱們民間俗稱的「灶王爺」啦,各地還有「灶老爺」、「司命灶君」等等不同的稱呼。既然是給灶王爺上供,那供品當然是少不了的。而且呢,咱們中國幅員非常遼闊啊,雖然小年祭灶是個全國性的習俗,但其實具體上什麼供,全國各地的差異還是非常大的。所以今天,咱就來跟大家盤點一下:全國各地孝敬灶王爺的,都有哪些供品呢?
  • 農曆臘月廿四是蘇州「小年」,傳統習俗有哪些?南北為何差一天?
    農曆臘月廿三,也是傳統習俗裡的「小年」。小年是整個春節活動的開始,因此過小年非常隆重。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間,二十五買豆腐,二十六買斤肉,二十七買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掃一掃。」臘月二十三,是漢族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農曆裡小年是整個春節活動的開始和伏筆。
  • 泉州過小年要注意哪些習俗(圖)
    泉州過小年要注意哪些習俗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了慶祝春節這個辭舊迎新的節日,不同地區有不同年俗,人們也有不同的慶賀方式。那麼,咱們泉州迎新年、過新年有啥不一樣的年俗?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更早以前的泉州年俗有何不同?今起,早報推出「老泉州說年俗」欄目,邀請泉州民俗專家和老泉州人,講述、回憶泉州年俗,尋一份「古早」年味。
  • 今天是小年 送走「灶王爺」 大家要開始「忙年」了
    記者崔引攝&nbsp&nbsp&nbsp&nbsp今天是農曆臘月廿三,小年。昨天,冬雨下得密,仍有人三三兩兩到位於城西的花鳥市場「買買買」。金燦燦的橘子樹、紅彤彤的北美冬青、粉豔豔的杜鵑……硬是在陰冷蕭瑟中營造出一片春意盎然。「過年買花的人早就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了……」一家花圃的老闆說。
  • 過小年:灶王爺留下兩個傳說,南方北方過小年的日期不同?
    小年又稱為祭灶節,過小年是漢族人的傳統習俗,北方人一般將小年定為臘月二十三,人們都會好好歡慶這個節日,而關於小年的傳說和習俗有許多,今天筆者就傳說裡最廣為流傳的版本,和習俗裡最特別的食物,分別講一講。灶神全銜「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俗稱「灶君」,或稱「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東廚煙主」、「護宅天尊」或「灶王」,北方稱之為「灶王爺」,鸞門尊奉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廚房之神。關於灶王爺的傳說很多,最廣為人知的版本有兩個。
  • 臨沂小年有什麼風俗哪些講究 人們為什麼崇拜灶王爺
    小年是人們過年之前最後一個重要的節日。小年顧名思義,是僅次於「過大年」的日子。各個地方過小年的時間不太一樣。有的地方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有的地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臨沂過小年有什麼風俗呢?小編來為您介紹。   農曆臘月廿四日(或廿三日),漢族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日。
  • 臘月祭灶,拜灶王爺,起初這位灶王爺,卻是一位穿紅衣漂亮女郎
    民間習俗,每年臘月祭灶,達官顯貴家二十三祭灶,平頭百姓戶二十四祭灶,水上人家二十五祭灶,所用的供品一樣,都是糖瓜一類的甜食,專門用來對付灶王爺夫婦的。本意是用糖瓜糊住灶王爺夫婦的嘴,不讓他們說三道四,要開口就說甜的,中聽的好話。
  • 昨天小年夜,你家請灶王爺吃「祭灶果」了嗎?
    (原標題:昨天小年夜,你家請灶王爺吃「祭灶果」了嗎?) 寧波城市天氣今天 陰到多雲 -2 -3 明天 多雲 -2 —7 今天寧波空氣品質 良 Ⅱ級首要汙染物 PM2.5昨天是臘月廿三小年夜,距離農曆春節已經越來越近了,大街小巷的年味兒越來越濃烈。
  • 在宋朝過小年:給灶王爺送禮的日子
    小年是由祭祀灶神節日演變而來。到了宋朝,小年已初見雛形。北宋稱其為「交年」,南宋則稱為「小節夜」。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在這一天,東京汴梁的人們會請來高僧念經,準備美酒、水果、菜餚來送神,還會去燒「合家替代錢紙」,將畫有灶馬的畫貼在灶門上,用酒糟塗抹灶門,這個舉動被稱為「醉司命」,夜裡還會在床底上點燈,這個舉動被稱為「照虛耗」。
  • 過年俗語:「灶王爺看鍋,必定欠債多」,貼灶馬頭也是有說法的
    春節未至,小年先到,在民間有23過小年的說法,根據地域不同也有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之分,北方小年是臘月二十三,而南方有的地區則是會在臘月24過小年,在民間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在過去北方是經濟政治中心,北方過小年則會跟著朝廷的臘月二十三過,而南方是遠離這樣的地區,消息和別的原因則要晚了一天,會在臘月二十四進行,而一些船上的漁民更是生活在偏遠地帶,就會在臘月二十五過小年。
  • 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臘月二十三灶王爺年畫賞析
    灶神即東廚司命定福灶君,俗稱灶君、灶王、灶王爺,主管人間的飲食。灶神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晉以後則列為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中國傳統習俗中,崇拜灶神也就成為諸多拜神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漢族民間傳說灶神每年臘月二十三晚,上天匯報,除夕日返回人間。 臘月二十三供奉灶王爺是春節前夕老百姓們的一個重要的祭祀活動。
  • 【習俗】臘月到,人忙年,說說臘月不得不知的習俗
    農曆十二月又稱臘月,臘月開始,就意味著過年進入倒計時啦! 臘月民俗首先從喝臘八粥開始,然後人們要掃房、請香、祭灶、寫春聯、辦年貨,直到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