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俗語:「灶王爺看鍋,必定欠債多」,貼灶馬頭也是有說法的

2020-12-20 棒奔霸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

過年俗語:「灶王爺看鍋,必定欠債多」是什麼意思呢?23小年能看鍋嗎?春節未至,小年先到,在民間有23過小年的說法,根據地域不同也有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之分,北方小年是臘月二十三,而南方有的地區則是會在臘月24過小年,在民間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在過去北方是經濟政治中心,北方過小年則會跟著朝廷的臘月二十三過,而南方是遠離這樣的地區,消息和別的原因則要晚了一天,會在臘月二十四進行,而一些船上的漁民更是生活在偏遠地帶,就會在臘月二十五過小年。

小年也是祭祀灶王爺的節日,灶王爺會在這一天去天庭匯報工作,把我們一家全年的工作給玉帝做一個全面的匯報,其實也是全年的工作總結,我們平時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作為一家之主的灶王爺是看的清清楚楚,而且灶王爺還有兩個罐子,一個上面寫著善字,一個寫著惡字,我們做的事情灶王爺會按照善惡之分,分別放在不同的罐子裡面,去匯報工作的時候,要是惡罐子的多的話,再加上灶王爺給你說上幾句壞話,對於我們家庭的運勢會有很大的不利的。

灶王爺看鍋,灶王爺就是被供奉在灶臺,為啥說灶王爺看鍋,必定欠債多呢?其實在民間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供奉灶王爺的叫做灶馬頭,上面有灶王爺的畫像和一些黃曆,貼灶馬頭的時候是有講究的,要做到就低不就高的原則,一般都會貼的跟灶臺高度差不多,不能過於高了,太高了的話灶王爺整天會看著我們的鍋,為什麼不能看到鍋呢?一年之中我們忙忙碌碌。祭祀灶王爺其實是有數的,不會每天都去祭拜灶王爺的,灶王爺眼巴巴的看著鍋裡有好吃的,而我們沒有給他吃,這豈不是要人家惱火?乾脆不讓他看到,所謂眼不見心不煩,灶王爺還以為我們和他一起挨餓,過的不好,還會在玉帝哪裡討來很多的財寶分給大家的。

還有一種說法是臘月二十三是祭灶王的日子,這一天灶王爺會去天庭復命,在大年初一這一天會早早的回來上班工作,這段時間灶王爺忙裡忙外上下跑來跑去的,回到家首先幹嘛呢?灶王爺也是真的很餓,看看鍋裡有什麼吃的,所以在民間有很多地區會在除夕夜撈餃子的時候,故意在鍋裡面留幾個,這是專門給灶王爺留的,灶王爺看鍋裡有東西吃,是會心情大好的,除了留餃子之外,還有使用蒸籠把麵食什麼的提前放在鍋裡,過年不能空鍋,俗稱壓鍋,這些都是我們祈求美好生活的一種願景,也是一種習俗,在過年期間增添了很多的氣氛,對於灶王爺你的農村老家都有什麼說法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相關焦點

  • 過年俗語:灶王爺看鍋,必定欠債多,終於知道啥意思了!
    在咱們農村有句俗語說」灶王爺看鍋,必定欠債多「,這句話其實要表達的意思是農村人對灶王爺的認知和講究,供奉灶王爺的神像叫做」灶頭馬「一般都是要供奉在土灶的前面,但是對於神像擺放的位置可是有講究的,不是說隨便拜訪個地方就可以了,而是應該擺放在灶跟前,另外還要注意,不能夠讓灶王爺看到鍋裡面的東西,所以說,家裡面供奉神像的時候,要麼選擇高一些,要麼就放的低一些,老人們會說
  • 小年到了,俗話說「灶王爺看鍋,必定欠帳多」,祭拜灶王爺有講究
    在農村,老百姓們對小年這一天也是非常的重視。俗話說「糖瓜甜了灶王口,小年送走初一迎」。這句話表達的意思是在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老百姓們都會用糖和其他的貢品來祭拜灶王爺,因為在傳統文化中,小年這一天灶王爺要回天復命,等到了正月初一百姓們還要用貢品歡迎灶王爺回家。小年這一天,農村非常的熱鬧,大家都忙著祭拜灶王爺。
  • 「灶王爺」是什麼來歷?為什麼還要祭祀?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家每戶至少都要有一個灶臺,由於改革開放交通的便利人們也都喜歡到外地去打工,這就導致有一種現象是某些人不喜歡做飯或者不會做飯,而不在住房內設立灶臺的位置,這也就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只知道過年的時候給親戚朋友拜年,而不拜「灶王爺」,那為什麼要祭祀灶王爺呢?
  • 以前家家戶戶都會祭拜「灶王爺」,現今的人卻對灶王爺知之甚少了
    古人敬畏鬼神,舊社會的老百姓都覺得陰曆臘月二十三是各路天神返回天宮述職的日子,守護著老百姓灶臺的灶王爺自然也不例外。灶王爺在匯報了凡間百姓一年的飲食情況後,還會說些家長裡短、善惡是非,玉皇大帝往往會根據這些作為賞罰的依據。所以,每年臘月二十三這天,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恭送灶王爺。
  • 二十三,過小年,同事都是灶王爺
    今天起,中國大部分地區都開始過上小年了(嚴謹的說,個別地方是二十四開始過年)。對於一個油膩中年大叔來說,小年才是大年。小時候,就盼著過年三十到初六。因為天天都有壓歲錢,每年的這一筆「巨款」我都會買一些平常一直想買的東西。
  • 小年來啦 拜灶王爺 迎春開運指南
    其實,傳統上的小年是在臘月二十四,因清朝中後期帝王家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拜灶王爺,北方地區百姓隨之效仿,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小年習俗祭灶祭灶,是小年這一天重要的活動,除了供奉糖瓜、糕點,還要換灶神畫像。
  • 小年習俗,祭祀灶王爺,這一習俗的來歷你知道嗎
    小年習俗,祭祀灶王爺,這一習俗的來歷你知道嗎文/緩緩說歷史 小時候最期盼的便是春節的到來,小編小時候,過年家裡都會給小孩子買一身新衣服,家裡還會準備各種好吃的,而且還有壓歲錢拿別提多開心了。而臘月二十三又被稱作小年,這一天人們都會拜祭灶王爺。那這個習俗究竟是怎麼來的?大家了解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據說它的來歷還不不小。相傳在臘月二十三這天,灶王爺就會飛到玉帝面前,向玉帝回報人們這一年來所做的事情,玉帝會根據灶王爺的匯報而做出相應的獎勵或者懲罰。
  • 小年日祭拜的可能不是灶王爺,而是灶王娘娘??
    這位發明烹飪術的祖先,專業對口,技術過硬,看起來倒確實是最有資格在我大吃貨國享受灶神祭祀的人。灶王爺也被認為是「司命東廚」,監管飲食,是飲食行業的祖師爺,是掌管人間飲食的神。圖片來源:搜狐文化灶王甚至還有可能是個美女。在其它一些早期文獻中,灶神是一個女性神靈的形象。
  • 灶王爺的「臉譜」
    戲臺上的灶王爺的臉譜從繪畫角度看,大有學問,大有說道。 說灶王爺的臉譜,應先從灶王爺說起。灶王爺者,約而言之,為「子不語」;追而問之,則與民俗、文化有關。周作人曾有文章,綜述歷代傳說、筆記甚詳。我從小生活在農村,每在灶屋吃飯,總是我瞅他,他瞅我,更可謂之朝夕相處。灶王爺是「一家之主」,聽來冠冕堂皇,實則芝麻粒樣一小神。
  • 民俗「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民間說的灶王爺到底姓什麼呢?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民俗「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民間說的灶王爺到底姓什麼呢?民俗「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民間說的灶王爺到底姓什麼呢?大家好,今天是1月28日,又是一年的臘月二十三,又到了灶王爺辭灶上天言好事的日子了。民間說法,家家都有個灶神,在人間監視著人的舉動,特別是有沒有浪費食物的舉動。
  • 舌尖上的灶王爺:全國各地小年祭灶供品大盤點,灶王爺都吃什麼?
    一、食糖嘴甜:上供的各種糖類小年祭灶呢,主要是送灶王爺上天,民間有「上天言好事」的說法,主要是讓灶王爺上天述職的時候,多給家裡說說好話,期待明年老天爺能給個好運氣。所以自然而然的,人們就想到給灶王爺吃各種糖啊,希望老人家能嘴甜一點。不過這甜食的做法,各地差別可就大了。
  • 古鎮洋河過年習俗趣談之祭灶——文化洋河
    祭ji zao灶古鎮洋河過年習俗趣談之祭灶洋河祭灶哪一天中國地廣人多,祭灶習俗往往大同之中有小異。送灶的時間,從地域劃分,北方多在二十三日,南方多在二十四日。古鎮洋河地處中國南北交界線上,所以就出現了同一個祭灶,既有二十三日過的,也有二十四日過的,還有二十五日過的。民間有「軍三民四王侯五」、「官三民四船家五」等說法,洋河一帶則流傳「官三民四」。
  • 民間故事 灶王爺 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
    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在祭灶的時候,需要口中禱告:「灶王爺,你聽著:廚房裡你見天都看著,俺頓頓省吃又儉用,拋撒米麵是一時錯。你老人家多擔待,鍋碗腌臢是小孩多。這糖瓜,吃不了了你拿著,捎給玉帝可把好話說,俺這裡給你把頭磕。初一早回白耽擱,來俺家吃元寶餃子,金條面。」小年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 甘肅天水甘谷農村小年習俗揭秘,沒有灶糖,用什麼粘住灶王爺的嘴
    而關於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這個爭議一直在持續而且到現在也沒有結果,在我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的農村老家也有同樣的爭議,所以我們這裡流傳著一種說法就是農村富人的小年是二十三,農村窮人的小年是二十四。這就造成了甘谷農村的一種奇特現象即便是一個村子有的人家二十三過小年,有的人家二十四過小年,不過無論哪天過小年習俗大家都是一樣的,那都有哪些習俗呢?
  • 這個小年夜,「灶王爺」很忙!
    這是人們對小年年俗文化的常規印象,而今年的二十三,灶王爺除了「上天言好事」,還忙著開闢自己的「新業務」。剛剛過去的小年夜,伴隨著熙熙攘攘的萬家燈火,騰訊用網際網路思維打造的「ZAO王爺」IP形象正式上線。今年,灶王爺不再只是出現在灶臺間,而開始活躍在我們的手機屏幕裡,還換了身萌味十足的新行頭。
  • 臨沂小年有什麼風俗哪些講究 人們為什麼崇拜灶王爺
    小年是人們過年之前最後一個重要的節日。小年顧名思義,是僅次於「過大年」的日子。各個地方過小年的時間不太一樣。有的地方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有的地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臨沂過小年有什麼風俗呢?小編來為您介紹。   農曆臘月廿四日(或廿三日),漢族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日。
  • 祭灶糖:是對灶王爺的誠心祭拜,還是「別有用心」
    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所謂「祭灶」,就是「拜祭灶王爺」,灶王爺主管著人間的煙火,接受人間的祭拜,自然也再正常不過;可是,在對灶王爺進行祭拜的那些祭品中,卻有一樣東西很是耐人尋味,它就是「祭灶糖」。
  • 大年初四,迎接灶王爺
    南京大學民俗研究室主任陳競表示,按照民間的說法,正月初四是「灶神」點查戶口的日子,人們要以相關習俗恭迎「灶神」回民間。  「灶神」,也稱灶王、灶君、灶王爺,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自人類脫離茹毛飲血,發明火食以後,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灶就逐漸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
  • 春節雙語習俗:大年初四 迎接灶王爺
    Chinese New Year on my fingertip 指尖上的新年:大年初四 迎接灶王爺  Today is the 4th day of the 1st month in Lunar Calendar.
  • 大掃除、祭拜灶王爺...家鄉的小年傳統習俗你還記得嗎?
    祭拜灶王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等,以表自己真誠祭拜灶王爺,為的就是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