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教你如何正確祭祀「灶王爺」,來年財源滾滾來!

2020-12-20 浩然情感觀

臘八過後的下一個重要過年習俗就是小年,小年也意味著傳統意義的春節正式拉開序幕,而小年裡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送「灶王爺」。

小年的時間是每年黃曆十二月二十三日與二十四日的交接期,祭祀灶神、送灶神回天庭,鞭炮聲震響,古代俗稱「過小年」或「小年下」。早在我國宋代就有記載將每年的黃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這一天叫做「交年」。

民間祭祀灶王爺圖

祭祀「灶王爺」是自古以來悠久的傳統

祭祀「灶王爺」又叫「祭財神」是中華文化數千年的久遠傳統,從上古流傳下來。周代的禮儀,在孟冬之月、歲末的臘祭要祭祀「先祖五祀」,灶神就是其中五祀之一。

出自《禮記月令》「五祀」指祀門、戶、中霤(房室的中央)、灶、行(道路)等五神「黃羊祀灶」是漢代的做法,後來延續到清朝宮中還保有這種禮儀。俗稱五路財神,我們通常在寺廟裡面的「財神殿」所看到的五尊神像便是五路財神。

而我們口中所說的財神又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而有一種說法「灶王爺」就是「文財神」

民間祭祀「灶王爺」的方式很有趣,

據史料記載唐、宋兩代的祭祀灶神的風俗非常近似,而且大部分習俗流傳到今天,當時誦經、備酒果祭祀,準備灶馬來送灶神,還點亮「灶燈」等方法繁多。

到了清代民間祭祀「灶王爺」就與之前有一些變化,當時人們用很多的糖果,例如南糖、關東糖、糖餅、瓜糖、麻餅(見《燕京歲時記》、《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送神當天燃放很多的鞭炮,俗謂「過小年」

財神像

如何祭祀「灶王爺」來招福

傳說灶神在這一天回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人間各戶人家的善惡功過,所以家家戶戶都要「考績」。從古到今,「祀灶」的祭品中少不了酒糟、糖果等等甜點。現代的風俗常用甜湯圓,都說是要「醉司命」就是讓灶王爺甜甜嘴巴。意在於祈望灶神為自家向天帝多美言幾句,期待來年得好運。

其實,這只是凡人的心願,神佛當然不可能被酒糟和甜點「收買」,若是這樣神也神不了!家家戶戶有神明在看著,你真正做好人、做好事,凡事先為人著想,神看在眼裡都為你的「超凡」而高興,你不請祂自來,而且會福祐你的家庭。

漢代時灶神顯像讓陰子方看見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清 黃鉞《畫龢豐協象》

上圖為:清 黃鉞《畫龢豐協象》第五幅《黃羊祀灶》,記錄陰子方一家過小年祭祀「張王爺」的情景。現珍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在漢代宣帝時期有一戶姓陰的人家非常虔誠祀神。這家人的兒子名叫陰子方,其事親至孝,而且是個樂善好施的大慈善家。某一年歲末大祭的祭祀日,陰子方在清晨炊煮時看到了灶神顯像。陰子方非常欣喜,拜謝神恩。此時家中有黃羊,他就用黃羊祭祀灶神。

從灶神顯像以後,陰家的財富和田產都急速增殖,累積成了百萬大富,有田七百頃,擁有的車輿、馬匹、僕人之多,如一諸侯國君。仁孝慈善的陰子方教育家族富而不奢、溫順恭敬,不僅止於自己受益,還福蔭後代,繁昌顯達封侯。後來陰子方的孫子陰識執金吾、受封為原鹿侯陰興受封為鮦陽侯,陰家還出了一位光烈皇后。

中國古人歷來敬天信神,崇敬的誠意感應天地的事跡也充滿史冊。陰子方的黃羊祀灶的歷史故事,也告訴了現代人要怎樣敬神祀神。以慈悲心待人接物,善行招福,行善之家得有餘慶,福蔭子孫,無求而自得,不就是普天之下亙古不易的道理嗎?

擺上灶臺的祭祀品

末了,祭祀神仙是宗華文明的傳統,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其實不管任何的祭祀活動都只是人們內心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祝願罷了,《周易》說的對「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我們只有內心虔誠的多多行善,常常樂於助人,付出內心最真誠的東西才能夠得到我們想要的美好生活!

(歡迎關注、評論!)

相關焦點

  • 在宋朝過小年:給灶王爺送禮的日子
    小年是由祭祀灶神節日演變而來。到了宋朝,小年已初見雛形。北宋稱其為「交年」,南宋則稱為「小節夜」。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在這一天,東京汴梁的人們會請來高僧念經,準備美酒、水果、菜餚來送神,還會去燒「合家替代錢紙」,將畫有灶馬的畫貼在灶門上,用酒糟塗抹灶門,這個舉動被稱為「醉司命」,夜裡還會在床底上點燈,這個舉動被稱為「照虛耗」。
  • 小年要祭祀「灶王爺」,你知道他的來歷嗎,這一天都要幹什麼?
    小年要祭祀「灶王爺」,你知道他的來歷嗎,這一天都要幹什麼?我國民間有很多傳統習俗,比如說端午節要賽龍舟吃粽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祝願與嚮往。而在過年前夕還有一項習俗也非常有意思,那就是祭祀灶王爺。
  • 小年習俗,祭祀灶王爺,這一習俗的來歷你知道嗎
    小年習俗,祭祀灶王爺,這一習俗的來歷你知道嗎文/緩緩說歷史 小時候最期盼的便是春節的到來,小編小時候,過年家裡都會給小孩子買一身新衣服,家裡還會準備各種好吃的,而且還有壓歲錢拿別提多開心了。而臘月二十三又被稱作小年,這一天人們都會拜祭灶王爺。那這個習俗究竟是怎麼來的?大家了解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據說它的來歷還不不小。相傳在臘月二十三這天,灶王爺就會飛到玉帝面前,向玉帝回報人們這一年來所做的事情,玉帝會根據灶王爺的匯報而做出相應的獎勵或者懲罰。
  • 過小年:灶王爺留下兩個傳說,南方北方過小年的日期不同?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而在年之前還有一個小年。小年又稱為祭灶節,過小年是漢族人的傳統習俗,北方人一般將小年定為臘月二十三,人們都會好好歡慶這個節日,而關於小年的傳說和習俗有許多,今天筆者就傳說裡最廣為流傳的版本,和習俗裡最特別的食物,分別講一講。
  • 過小年是祭祀灶王爺的,為什麼北方是臘月23,南方是臘月24呢?
    過小年是祭祀灶王爺的,為什麼北方是臘月23,南方是臘月24呢?今天就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日,是我們這裡過小年的日子,小年在農村還是很重要的節日,過去是需要掛宗譜擺放供品,只不過現在農民嫌麻煩不再掛宗譜了,但擺放供品和小年該守的規矩還是繼續堅持做著。
  • 舌尖上的灶王爺:全國各地小年祭灶供品大盤點,灶王爺都吃什麼?
    到了宋代以後,祭祀灶神逐漸成為民間小年的主要習俗,並且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所謂的灶神,也就是咱們民間俗稱的「灶王爺」啦,各地還有「灶老爺」、「司命灶君」等等不同的稱呼。既然是給灶王爺上供,那供品當然是少不了的。而且呢,咱們中國幅員非常遼闊啊,雖然小年祭灶是個全國性的習俗,但其實具體上什麼供,全國各地的差異還是非常大的。所以今天,咱就來跟大家盤點一下:全國各地孝敬灶王爺的,都有哪些供品呢?
  • 小年,一首詩詞告訴你,如何祭灶祈福
    小年,是指農曆的12月23或12月24,各地不徑相同。小年,這個節氣 在北方尤為隆重。小年至,年味漸濃從這一天開始就需要準備迎接新年的一應物品了。小年,從祭灶開始,接下來的幾天家裡就要開始拂塵打掃衛生迎接新年了,剪窗花、貼春聯、沐浴、準備新年的食物等等。
  • 小年到了,俗話說「灶王爺看鍋,必定欠帳多」,祭拜灶王爺有講究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在農村,老百姓們對小年這一天也是非常的重視。俗話說「糖瓜甜了灶王口,小年送走初一迎」。這句話表達的意思是在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老百姓們都會用糖和其他的貢品來祭拜灶王爺,因為在傳統文化中,小年這一天灶王爺要回天復命,等到了正月初一百姓們還要用貢品歡迎灶王爺回家。小年這一天,農村非常的熱鬧,大家都忙著祭拜灶王爺。但是在城裡卻很少有祭拜灶王爺的傳統習俗,尤其是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不知道有祭拜灶王爺這一說法。
  • 臨沂小年有什麼風俗哪些講究 人們為什麼崇拜灶王爺
    小年是人們過年之前最後一個重要的節日。小年顧名思義,是僅次於「過大年」的日子。各個地方過小年的時間不太一樣。有的地方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有的地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臨沂過小年有什麼風俗呢?小編來為您介紹。   農曆臘月廿四日(或廿三日),漢族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日。
  • 甘肅天水甘谷農村小年習俗揭秘,沒有灶糖,用什麼粘住灶王爺的嘴
    小年習俗一:掃房在甘肅天水甘谷農村過年前每家每戶都要給家裡來個大掃除,寓意辭舊迎新。但家裡大掃除是有講究的不是隨便打掃得,要看日子適宜打掃的一天才能打掃。而在小年這一天是百無禁忌的,隨便怎麼打掃,所以大部分人家選擇在小年這天打掃家裡稱之為「掃房」。
  • 灶王爺的小八卦,爆竹和對聯的由來《小年》,祭灶、吃灶糖和餃子
    過小年,要祭灶,這習俗千萬別急躁,灶王爺爺得匯報。灶王爺爺管什麼?不光是、你家的灶!今年表現妙不妙?好事做得少不少?聽完一整年,小年夜他上天去匯報,大年三十走完這一遭。滄桑的意思,你需要分辨?滄桑的意思,就算滄海桑田!過去是海,現在是田,世界在變,一年又一年。小年剛剛過了,灶王爺要上天,新春就要來了!歡天喜地過新年!
  • 過小年迎大年|「小年」到,年味足!小年習俗早知道!好運連連來!
    
  • 【小年故事】灶王爺 博雅小學堂
    我們家有一個大大的灶臺,上面總是一刻不停地咕嚕咕嚕煮著香噴噴的飯菜。灶臺的中間貼著一張大大的灶王爺,他總是睜著兩隻大大的眼睛,很奇怪,無論你走到哪兒,他都好像正看著你。奶奶叫我去灶上端菜,我剛用手指拈起一塊,想放進嘴裡。哎呀!灶王爺正看著我呢。有時爺爺奶奶吵架,你說我的不是,我說你的不對。灶王爺斜著眼,看看這個,看看那個。誰對誰錯,他心裡可清楚了!鄰裡之間難免會有些矛盾。
  • 二十三,過小年,同事都是灶王爺
    今天起,中國大部分地區都開始過上小年了(嚴謹的說,個別地方是二十四開始過年)。對於一個油膩中年大叔來說,小年才是大年。小時候,就盼著過年三十到初六。因為天天都有壓歲錢,每年的這一筆「巨款」我都會買一些平常一直想買的東西。
  • 過小年啦!送灶王爺上天需注意這些事項!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爺要上天」,到了臘月二十三小年節,異鄉打拼的遊子們歸心似箭,超市裡的年味更濃了,家家戶戶也都忙活熱鬧起來了,這也預示著春節的號角即將吹響。那麼,關於小年的風俗習慣,你究竟了解多少呢?小年,人們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 你想和灶王爺說點什麼呢?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日子,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等、在此不做過多陳述、關於小年的由來有這樣一個民間故事、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
  • 小年到了,農村小年有這5條禁忌,快來了解下為來年攢運氣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是傳統的小年。遠在外面打工的老百姓們也都陸陸續續回到了家裡,儘管還有一部分人在春運的人流之中,但小年已經到了,在農村小年同樣收人重視,而且在小年這一天,同樣有很多傳統習俗和禁忌,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祭拜灶王爺。
  • 大掃除、祭拜灶王爺...家鄉的小年傳統習俗你還記得嗎?
    不過,小年並非固定一天的節日,南方很多地方是臘月二十四才過小年,還有一些地方是在正月十五等其他日子過小年。祭拜灶王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 灶王爺,居然是一個好色的官二代?小年夜,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灶神,也是民間所稱的「灶王爺」,是玉帝派來人間的欽差大臣,代玉帝監督、查訪、巡視人間。灶王爺這個巡視員,其來頭並不清楚,有人說他是一個叫張單的普通凡人,後來走狗屎運當上了神仙。也有人說他是一個叫張宙的富二代,因為吃喝嫖賭敗光了家產,後因緣際會當上了灶王爺。
  • 過年俗語:「灶王爺看鍋,必定欠債多」,貼灶馬頭也是有說法的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過年俗語:「灶王爺看鍋,必定欠債多」是什麼意思呢?23小年能看鍋嗎?小年也是祭祀灶王爺的節日,灶王爺會在這一天去天庭匯報工作,把我們一家全年的工作給玉帝做一個全面的匯報,其實也是全年的工作總結,我們平時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作為一家之主的灶王爺是看的清清楚楚,而且灶王爺還有兩個罐子,一個上面寫著善字,一個寫著惡字,我們做的事情灶王爺會按照善惡之分,分別放在不同的罐子裡面,去匯報工作的時候,要是惡罐子的多的話,再加上灶王爺給你說上幾句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