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平臺眾包騎手工傷誰來擔責?

2020-12-20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美團眾包騎手黃昌壽在工作路上被突然倒下的大樹砸傷。索賠時,外賣平臺稱眾包騎手並不與平臺籤訂勞務合同,事故發生時黃昌壽也並非送餐狀態,不享受意外保險理賠。園林部門表示只能按照林木保險1.1萬元的保額賠償。面臨高額醫療費,黃昌壽陷入困惑和迷茫。

在南寧市新陽路上堯村,磚瓦砌成的樓房間縱橫交錯的無名小道,模糊了人的方向感,黃昌壽暫住的出租房就在這裡。8月9日,記者見到了躺在床上的黃昌壽。

「這幾天銀行也打電話過來了,有些錢馬上就到還款日了,但是現在也沒錢。」黃昌壽煩悶道。

黃昌壽是一名美團眾包騎手,兩個月前在工作路上被突然倒下的大樹砸中,生活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也不得不走上並不順利的索賠之路。

突然倒下的大樹

6月10日下午,一場大雨突襲南寧。黃昌壽像往常一樣,戴著騎手的專屬黃色頭盔,騎著電動車行駛在工作路上。來到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附近時,路旁的大樹突然被大風颳倒,砸向正在騎車的黃昌壽。

大樹先是砸中了黃昌壽的頭部,隨後又砸到了他的腰部。黃昌壽的腿部也被砸傷,無法動彈。隨即他被送往廣西民族醫院。經診斷,黃昌壽為胸部閉合性損傷,右肋骨骨折,肺挫,全身多處骨折以及軟組織挫傷。他的眼瞼部位也因挫傷發炎。

支付完3000多元的急診費用,在之後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黃昌壽共花費4萬餘元。黃昌壽在搶救室時,當地園林局與美團的人員來慰問,告訴他不用擔心醫療費用。

到黃昌壽達到出院標準的日期為止,除了園林局按照在南寧市綠化工程管理中心所購林木保險金額,墊付了1.1萬元的治療費用,其他的費用暫時還未有著落。

多方責任誰來擔

和美團專屬騎手不一樣,黃昌壽屬於眾包騎手。眾包騎手只需註冊一個手機帳號,提供身份證和健康證明就可以自由接單,並不和美團平臺籤訂勞務合同。

雖然眾包騎手在美團購有意外保險,但美團南寧區域工作人員沈先生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說,事故發生時黃昌壽並不是在派單的上班狀態,而是在上班的路上。根據眾包騎手的保險規定,眾包騎手只有在每天開始接單時,才會繳納每單3元的意外保險費,因此,黃昌壽無法享受這份意外保險。

那麼,美團是否應該承擔責任?黃昌壽找到律師梁宇進行諮詢。梁宇說,這首先取決於是否存在工傷,另一方面,要從侵權的方面判斷美團是否存在過錯。根據黃昌壽的工作性質,梁宇認為很難認定工傷,也不構成勞務合同關係。

「當時黃昌壽是在去所負責片區的路上被樹砸傷,沒有接單。騎手去到所服務的區域才能接單,如果在接了單之後被砸傷情況就不一樣了。」梁宇解釋道。

園林局和綠化工程管理中心方面也沒有確切的結果。

綠化管理中心安全員唐俊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表示,由於黃昌壽沒有就醫療費用的後續情況與他們協商,只是口頭提出了治療費用和損失方面的補償,因此如何分擔責任還未有最終結果。

黃昌壽告訴《工人日報》記者,在住院期間,園林局按照林木保險1.1萬元的保額,依次向他匯款5000元與6000元,之後沒有匯過款。他給負責管理保險的綠化工程管理中心打電話諮詢,相關工作人員告知他,按照園林局購買的林木保險份額,在醫療費用上目前只能賠償1.1萬元,讓他先自行墊付剩下的費用。

由於治療不能耽擱,黃昌壽向弟弟、其他親戚和銀行借款,湊齊了3萬多元費用。對於這3萬多元醫療費用,他表示自己從住院時就一直在與園林局和綠化工程管理中心聯繫。詢問園林局的時候,園林局告訴他無法支付這3萬多元,並告知他諮詢綠化管理中心。去諮詢綠化管理中心時,他又被告知在醫療費用方面只有1.1萬元保險金額作為賠償,如果還需要更多的賠償需要諮詢林業局。

「搞得我都不知怎麼辦。」黃昌壽很無奈,他覺得自己像是一個被踢來踢去的皮球,對於無法支付這3萬多元的原因,他說園林局未曾告知他究竟是為何。

「走司法程序等不起」

黃昌壽說,直到8月9日,他還在與園林局協商。

黃昌壽告訴記者,2018年,自己的父親身患疾病需要一筆治療費用,為了給父親治病,他選擇去當騎手。「每天工作十四五個小時,一個月能有七八千元收入,也能承擔醫藥費。」但是現在,按照醫囑,他一年之內不能從事體力消耗大的工作。同時他還需要供養小孩與母親,之前為父親治病也花了幾十萬元。如果拿不到後續的賠償款,他自己根本負擔不起。

根據侵權責任法,林木折斷致人損害,林木的管理人或所有人,在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情況下,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梁宇表示,根據《人體損傷致殘規定》,黃昌壽要在3個月後帶上住院記錄等材料進行傷殘鑑定,結果出來之後再與園林局進行協商,除此之外,還可以選擇法律訴訟。

「能協商最好還是協商。」黃昌壽說,走司法程序,自己等不起。

黃昌壽表示,自己治療上已經借了親戚朋友很多錢,需要及時還款。他現在由於行動不便無法工作,根本無法獲得任何勞動報酬以償還欠款。在黃昌壽看來,協商能夠幫助他以最快的時間拿到賠償款,從而還清欠款,是最有效率的辦法。

採訪時,黃昌壽也希望,自己能儘快擺脫困境,回歸正常的生活。

美團眾包騎手黃昌壽在工作路上被突然倒下的大樹砸傷。索賠時,外賣平臺稱眾包騎手並不與平臺籤訂勞務合同,事故發生時黃昌壽也並非送餐狀態,不享受意外保險理賠。園林部門表示只能按照林木保險1.1萬元的保額賠償。面臨高額醫療費,黃昌壽陷入困惑和迷茫。

在南寧市新陽路上堯村,磚瓦砌成的樓房間縱橫交錯的無名小道,模糊了人的方向感,黃昌壽暫住的出租房就在這裡。8月9日,記者見到了躺在床上的黃昌壽。

「這幾天銀行也打電話過來了,有些錢馬上就到還款日了,但是現在也沒錢。」黃昌壽煩悶道。

黃昌壽是一名美團眾包騎手,兩個月前在工作路上被突然倒下的大樹砸中,生活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也不得不走上並不順利的索賠之路。

突然倒下的大樹

6月10日下午,一場大雨突襲南寧。黃昌壽像往常一樣,戴著騎手的專屬黃色頭盔,騎著電動車行駛在工作路上。來到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附近時,路旁的大樹突然被大風颳倒,砸向正在騎車的黃昌壽。

大樹先是砸中了黃昌壽的頭部,隨後又砸到了他的腰部。黃昌壽的腿部也被砸傷,無法動彈。隨即他被送往廣西民族醫院。經診斷,黃昌壽為胸部閉合性損傷,右肋骨骨折,肺挫,全身多處骨折以及軟組織挫傷。他的眼瞼部位也因挫傷發炎。

支付完3000多元的急診費用,在之後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黃昌壽共花費4萬餘元。黃昌壽在搶救室時,當地園林局與美團的人員來慰問,告訴他不用擔心醫療費用。

到黃昌壽達到出院標準的日期為止,除了園林局按照在南寧市綠化工程管理中心所購林木保險金額,墊付了1.1萬元的治療費用,其他的費用暫時還未有著落。

多方責任誰來擔

和美團專屬騎手不一樣,黃昌壽屬於眾包騎手。眾包騎手只需註冊一個手機帳號,提供身份證和健康證明就可以自由接單,並不和美團平臺籤訂勞務合同。

雖然眾包騎手在美團購有意外保險,但美團南寧區域工作人員沈先生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說,事故發生時黃昌壽並不是在派單的上班狀態,而是在上班的路上。根據眾包騎手的保險規定,眾包騎手只有在每天開始接單時,才會繳納每單3元的意外保險費,因此,黃昌壽無法享受這份意外保險。

那麼,美團是否應該承擔責任?黃昌壽找到律師梁宇進行諮詢。梁宇說,這首先取決於是否存在工傷,另一方面,要從侵權的方面判斷美團是否存在過錯。根據黃昌壽的工作性質,梁宇認為很難認定工傷,也不構成勞務合同關係。

「當時黃昌壽是在去所負責片區的路上被樹砸傷,沒有接單。騎手去到所服務的區域才能接單,如果在接了單之後被砸傷情況就不一樣了。」梁宇解釋道。

園林局和綠化工程管理中心方面也沒有確切的結果。

綠化管理中心安全員唐俊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表示,由於黃昌壽沒有就醫療費用的後續情況與他們協商,只是口頭提出了治療費用和損失方面的補償,因此如何分擔責任還未有最終結果。

黃昌壽告訴《工人日報》記者,在住院期間,園林局按照林木保險1.1萬元的保額,依次向他匯款5000元與6000元,之後沒有匯過款。他給負責管理保險的綠化工程管理中心打電話諮詢,相關工作人員告知他,按照園林局購買的林木保險份額,在醫療費用上目前只能賠償1.1萬元,讓他先自行墊付剩下的費用。

由於治療不能耽擱,黃昌壽向弟弟、其他親戚和銀行借款,湊齊了3萬多元費用。對於這3萬多元醫療費用,他表示自己從住院時就一直在與園林局和綠化工程管理中心聯繫。詢問園林局的時候,園林局告訴他無法支付這3萬多元,並告知他諮詢綠化管理中心。去諮詢綠化管理中心時,他又被告知在醫療費用方面只有1.1萬元保險金額作為賠償,如果還需要更多的賠償需要諮詢林業局。

「搞得我都不知怎麼辦。」黃昌壽很無奈,他覺得自己像是一個被踢來踢去的皮球,對於無法支付這3萬多元的原因,他說園林局未曾告知他究竟是為何。

「走司法程序等不起」

黃昌壽說,直到8月9日,他還在與園林局協商。

黃昌壽告訴記者,2018年,自己的父親身患疾病需要一筆治療費用,為了給父親治病,他選擇去當騎手。「每天工作十四五個小時,一個月能有七八千元收入,也能承擔醫藥費。」但是現在,按照醫囑,他一年之內不能從事體力消耗大的工作。同時他還需要供養小孩與母親,之前為父親治病也花了幾十萬元。如果拿不到後續的賠償款,他自己根本負擔不起。

根據侵權責任法,林木折斷致人損害,林木的管理人或所有人,在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情況下,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梁宇表示,根據《人體損傷致殘規定》,黃昌壽要在3個月後帶上住院記錄等材料進行傷殘鑑定,結果出來之後再與園林局進行協商,除此之外,還可以選擇法律訴訟。

「能協商最好還是協商。」黃昌壽說,走司法程序,自己等不起。

黃昌壽表示,自己治療上已經借了親戚朋友很多錢,需要及時還款。他現在由於行動不便無法工作,根本無法獲得任何勞動報酬以償還欠款。在黃昌壽看來,協商能夠幫助他以最快的時間拿到賠償款,從而還清欠款,是最有效率的辦法。

採訪時,黃昌壽也希望,自己能儘快擺脫困境,回歸正常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外賣騎手撞傷他人,誰來擔責?
    閱讀提示由於搶時間送外賣,由外賣騎手引發的交通事故屢見不鮮,而這類案件中誰來擔責也成為一個熱點話題。日前,一名傷者將外賣騎手、服務外包公司、訂餐平臺運營商三方均告上法庭。為了能多送幾份外賣,一些外賣騎手不惜超速行駛甚至闖紅燈等,由此引發了不少交通事故。那麼,外賣騎手在撞傷他人後,由誰來承擔賠償責任呢?在協商私下解決未果後,北京一名被撞傷的女士將外賣騎手、服務外包公司、訂餐平臺運營商三方均告上了法庭。
  • 外賣騎手撞傷他人誰擔責?服務外包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外賣騎手撞傷他人,誰來擔責?閱讀提示由於搶時間送外賣,由外賣騎手引發的交通事故屢見不鮮,而這類案件中誰來擔責也成為一個熱點話題。日前,一名傷者將外賣騎手、服務外包公司、訂餐平臺運營商三方均告上法庭。一審及二審判決均表明,服務外包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為了能多送幾份外賣,一些外賣騎手不惜超速行駛甚至闖紅燈等,由此引發了不少交通事故。那麼,外賣騎手在撞傷他人後,由誰來承擔賠償責任呢?
  • 餓了麼外賣騎手送餐途中猝死,平臺:無僱傭關係,賠償2000
    1月6日,據紅星新聞報導,半個月前在送餐途中猝死的餓了麼騎手韓某偉的家屬在追究其工傷保險責任由誰承擔時,被餓了麼告知,韓某偉與平臺並無任何關係,平臺出於人道主義,願給家屬提供2000元,其他則以保險公司理賠為主。7日,觀察者網就此向餓了麼方面求證,截至發稿沒有獲得回復。長期以來,在有關騎手的意外事故中常有糾紛出現。
  • 外賣眾包騎手患肺結核!公共衛生安全不容外賣「新手」試錯
    筆者遂對外賣騎手的健康資質一事進行了檢察調研,發現外賣平臺真正的食品安全風險既在於對假證審核上無能為力,更在於為擴張騎手隊伍而在制度設計上對「黑騎手」的默許縱容。外賣平臺騎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平臺的專職騎手;另一種是平臺為解決用餐高峰運力不足問題,臨時招募的兼職人員,也就是所謂的眾包騎手。需要通過平臺上傳健康證明的,正是臨時接單的眾包騎手。
  • 外賣騎手配送途中猝死引發思考 如何保障勞動者權益
    ——————————  「43歲外賣員送餐時猝死,平臺稱與騎手不存在勞動關係。」手機上的新聞App給外賣騎手康萌(化名)推送了一條新聞。他瞟了一眼,還沒顧得上點開,又有新的訂單來了。白天要送幾十單外賣,不停地在大街小巷裡穿梭,他只有晚上才有空看看這條刷屏的新聞。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做外賣騎手?專送與眾包區別又在哪裡?
    以平臺中跑單量賺錢的外賣騎手,如果勤快一點,每個月的外賣騎手月薪將超過一般的白領,於是很多各種人群都參與其中,兼職或者專職,成為第一批依靠外賣賺到第一桶金的人群。那麼以美團為例,專送顧名思義就是專門餐的,屬於全職騎手,眾包屬於外包,是兼職外賣騎手。
  • 誰把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9月8日,揭露外賣平臺算法壓榨騎手的文章《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在外賣平臺系統算法與數據的驅動下,「準時送單」成為外賣騎手們的至高法則。為了準時送單,他們常常不得不違反交規,與時間賽跑。一時間,網民對這種「活在算法陰影裡」的狀態,口誅筆伐。 9月9日,事件進一步發酵,餓了麼、美團先後進行回應,先是「你願意多給我5分鐘嗎?」,再是「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
  • 外賣騎手更追捧哪個平臺,專送和眾包還有優選有什麼區別?
    隨著時代的進步,網絡的發達,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點外賣也成了平常事,以前還要打電話給附近熟悉的商家讓他們做好送過來,如今只用手機下單支付,30-60分鐘就有人送到手上來,正因為如此,點外賣才會成為社會常態。
  • 外賣騎手消失於冬至夜
    摘要:2020年12月21日,外賣騎手韓偉倒在了送餐途中,警方證明是猝死。韓偉通過蜂鳥眾包接單,餓了麼工作人員表示,他和平臺沒有勞動關係,只能給予2000元的人道主義費用。
  • 餓了麼外賣員送餐時猝死,眾包沒籤勞動合同 平臺能否"置身事外"?
    那麼,受限於平臺管理和考核制度下的外賣小哥,2000元的「兜底」保障,餓了麼真的就能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嗎?1月7日,據紅星新聞報導,半個月前,43歲的餓了麼騎手韓某在配送了33單外賣後,倒在了第34單外賣配送途中。經警方調查,韓某系猝死。其家屬在追究其工傷保險責任由誰承擔時,被餓了麼告知,韓某與平臺並無任何關係,平臺出於人道主義,願給家屬提供2000元。
  • 眾包外賣騎手比自營騎手的收入高嗎?外賣員透露工資,直言賺錢辛苦
    在進入社會工作以後,有很多年輕人會選擇進入外賣行業,他們覺得外賣行業裡的很多從業者都能夠月入過萬,尤其是在一線城市裡,這些年輕人他們成為了騎手群體的中堅力量,不少80後或者90後開始進入外賣行業,希望通過眾包或者是自營的方式來讓自己獲得較高的收入。那麼眾包外賣騎手真的比自營騎手的收入高很多嗎?
  • 做跑腿外賣騎手,到底該選哪個平臺呢?
    許多小夥伴聽了很多跑外賣月入過萬的消息,已經按捺不住加入送外賣的行列了,但是有一個問題又讓他們困擾不已,送外賣的平臺和軟體有很多,到底哪個更好用,哪個賺錢更多,競爭最小呢?有的人推薦美團,有的人支持蜂鳥,眾說紛紜,意見不一。
  • 【法視界】外賣騎手與平臺之間構成勞動關係嗎?
    【法視界】外賣騎手與平臺之間構成勞動關係嗎?」兩個平臺,其中蜂鳥眾包主要是為自然人兼職成為配送員提供平臺服務,該平臺與餓了麼平臺在業務上可信息共享,自然人可以通過平臺註冊成為蜂鳥眾包的用戶(騎手)來進行搶單。
  • 起底外賣眾包配送的「潛規則」
    外賣市場的快速發展令外賣平臺的配送壓力驟增,直接導致了眾包配送這支「雜牌軍」的興起。繼本報4月11日報導了《眾包催生外賣配送之亂》後,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除了針對C端消費者的亂象外,部分外賣眾包平臺本身也存在隨意剋扣配送員帳戶餘額、處理投訴管理混亂、不公平搶單等各種潛規則,加劇了外賣眾包行業的混亂。
  • 外賣騎手勞動權益保護現狀反思 | 法治論苑
    在現有的外賣配送平臺,如美團和餓了麼,外賣騎手的就業形態主要分為專送、眾包這兩種,其中,專送騎手是指隸屬於配送站的全職騎手,有底薪和規定的上下班時間,眾包騎手是指沒有底薪,可以自由搶單的兼職騎手。以商業險替代社保的弊端不僅是維權困難,並且社保中所涵蓋的工傷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重要保險權益騎手們均無法享有。
  • 誰為「零工」騎手埋單 外賣平臺只與第三方籤協議
    快遞配送人員勞動合同籤約率僅有八成 外賣平臺只與第三方籤訂勞務協議誰為「零工」騎手的未來埋單上海街頭的外賣騎手。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魏其濛/攝上午10點剛過,在上海打工的安徽小夥子蘇強(化名)就緊盯自己的手機。
  • 消費者報告|外賣騎手資質亂象:20元造假健康證,多平臺順利通過
    按照美團對外公布的數據,2020年1月20日至2月23日,美團新增的7.5萬名騎手中就有六成以上是眾包騎手。如果按一天接10單平均每單掙10元算,這些騎手每天收入可上百元。眾包騎手即為兼職騎手,相對於全職的專送騎手而言,眾包騎手時間更自由,平臺對其管理更寬鬆。但在簡化的審核流程背後很可能存在一些風險。
  • 直播「送內褲」,外賣騎手涉嫌騷擾女客戶,兩平臺出手了!
    涉事騎手直播戴口罩接受平臺人臉識別核驗 本文圖均為 視頻截圖日前,一段騎手深夜開車送外賣時涉嫌在線直播騷擾女客戶的視頻引發關注。視頻中,一名疑為美團外賣騎手的男子在3月7日凌晨連續為兩名女性客戶送出外賣訂單,並在虎牙直播平臺上全程直播了與女客戶電話溝通及採購、配送的過程,拍攝畫面還洩露了用戶地址等隱私信息。直播期間,該名騎手還數次調侃並展示「純棉內褲」「按摩梳」等訂單內物品,涉嫌對女客戶進行言語騷擾。
  • 外賣平臺被質疑招聘騎手時涉嫌B肝歧視,滴滴配送已修改表述
    今年6月,「億友公益」曾以多種方式向「滴滴配送」「蜂鳥眾包」「美團眾包」呼籲修改涉嫌歧視B肝騎手的協議條款。不過,截至發稿,另外的兩家平臺「蜂鳥眾包」「美團眾包」仍未修改相關招聘條文或描述。病毒性B肝不在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之列今年5月,江西工人黃溪(化名)有意利用空閒時間兼職送外賣,便下載了美團眾包客戶端嘗試註冊。但他注意到「美團眾包平臺服務協議」中明確規定:「病毒性肝炎」患者騎手用戶不具備美團眾包正式註冊的資格。
  • 外賣平臺只與第三方籤協議,誰為"零工"騎手埋單?
    記者了解到,僅有順豐、德邦等直營快遞公司員工擁有齊全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及住房公積金保障;在一些加盟快遞公司裡,有的員工擁有「五險」,無「一金」;以零工形式上崗的員工則多數每天自購3元工傷保險,沒有其他保障,甚至沒有籤訂一份正式的勞動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