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把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2021-01-12 中國財富網

一篇文章引發的蝴蝶效應正在發酵。

9月8日,揭露外賣平臺算法壓榨騎手的文章《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在外賣平臺系統算法與數據的驅動下,「準時送單」成為外賣騎手們的至高法則。為了準時送單,他們常常不得不違反交規,與時間賽跑。一時間,網民對這種「活在算法陰影裡」的狀態,口誅筆伐。

9月9日,事件進一步發酵,餓了麼、美團先後進行回應,先是「你願意多給我5分鐘嗎?」,再是「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9月9日,美團點評下跌2.52%,收於232.00元每股。

(圖片來源:Wind)

餓了麼、美團紛紛回應

在一眾譴責聲中,餓了麼發布題為《你願意多給我5分鐘嗎?》的文章稱,餓了麼會儘快發布新功能:在結算付款的時候增加一個「我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小按鈕。「如果你不是很著急,可以點一下,多給藍騎士一點點時間。」

圖片來源:餓了麼

但是,看似溫情脈脈的行為背後,除了餓了麼自己公眾號下眾口一致的「叫好聲」外,網友卻不買帳,有網友更是言辭尖銳:「你願意少掙五塊錢嗎?」

這樣的評論不在少數,網友直指外賣平臺將算法和系統的不合理,「甩鍋」給消費者,將企業模式的缺陷,故意泛化為一個道德問題和社會問題,轉嫁本應該由平臺負起來的責任。

上海市消保委評「多等5分鐘」稱,外賣平臺需進一步改善管理。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唐健盛分析認為,餓了麼的聲明在邏輯上是有問題的。「消費者在平臺下單,商業行為也是針對平臺產生。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你拿外賣騎手的過錯,他的違規、撞人、闖紅燈,讓消費者去承擔下來,這顯然是有違基本邏輯的。」

9月9日傍晚,"外賣風波」的另一主角——美團外賣也發布聲明,表示將更好優化系統,在為用戶提供準時配送服務的同時,調度系統會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同時改進騎手獎勵模式,讓騎手在保障安全的同時獲得更實際的回報。

美團外賣表示,升級騎手申訴功能,對於因惡劣天氣、意外事件等特殊情況下的超時、投訴,核實後,將不會影響騎手考核及收入。安全保障方面,美團外賣將增強配送安全技術團隊,重點研究技術和算法如何保障安全,並稱正在研發用於保障騎手安全的智能頭盔,將全力加大產能。

外賣行業雙寡頭壟斷

經歷了早年的野蠻生長和資本競爭,現階段外賣市場幾乎成了美團和餓了麼的天下,呈現雙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

來源:招商證券

在招商證券看來,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各有優勢,但美團佔據交易額和用戶規模絕對優勢。在一線城市市場幾乎飽和,難以進一步拉新商家入伍的情況下,未來搶佔三至四線城市客戶將成為外賣APP首要任務,美團外賣成為下沉市場用戶的首選,佔比達73.7%。

方正證券分析師韓筱辰指出,餓了麼目前的問題主要歸因於兩點:

一是阿里本地生活各業務鏈條之間關係邏輯不清晰,需要有人出來牽頭協同。支付寶承接了很多本地生活相關職能,餓了麼就有28%訂單來自於支付寶,但餓了麼口碑、盒馬、大潤發、天貓超市等業務之間關係並不清楚。阿里營銷的銷做得很好,賣流量、賣錢、賣資源位,營做得不好,沒把阿里整體紅利拿出來用。

二是模式太重,外賣行業虹吸效應明顯,易守難攻,作為攻方還需要長期持續投入和不斷優化團隊。

據太平洋證券數據,市佔率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美團在外賣行業市佔率接近70%。

太平洋證券分析師陳天蛟認為,雖然進一步提升的難度會越來越大。但是與競爭對手相比,美團在諸多環節的優勢顯著,長期市佔率逐步提升是大概率事件。

萬億規模行業隱憂仍存

方正證券指出,2019年中國餐飲市場規模已超4萬億,中小企業貢獻餐飲收入的近80%,4.2億人帶來近3000億外賣收入規模,外賣作為餐飲業新基建,擔負著穩就業的使命和擴大飯店服務範圍的功效,推動了餐飲領域的「全城化」,預計2024年外賣市場交易規模將達2萬億。

對於外賣行業而言,他們最重要的成本來自騎手。目前,美團旗下騎手包括美團騎手和美團眾包,餓了麼則全為蜂鳥眾包(騎手分為專送與眾包兩類,眾包是兼職騎手,準入門檻低,絕大部分眾包騎手並沒有與平臺公司籤訂書面的勞動合同)。

來源:安信證券

截至2020年6月,美團騎手月活121.87萬;美團眾包月活269.83萬;蜂鳥眾包141.07萬。

安信證券表示,騎手成本是美團外賣業務最主要的成本,也是最可變的成本,每單自配送的騎手成本為5-10元,隨地域、時段、天氣等波動,過去幾年中,美團的騎手成本隨著美團每日單個騎手配送量的增加及補貼的減少而下行,當前在6.8-8元/單,「外包模式在過去整體控制了單騎手成本,配送效率有進一步改進空間。」

也就是說,美團騎手成本的下降,是因為平臺將派送業務承保給外包公司。

社會學者鄭廣懷認為,外賣平臺這種做法就是甩手掌柜,平臺將派送業務承包給外包公司,解除了(與工人)直接的僱傭關係。保險問題由工人購買意外傷害險,工人發生交通事故,平臺則可以推給保險公司。在這種轉嫁之中,模糊的勞動關係也使工人們維護權益變得更加困難。

有市場人士評論稱,一旦龐大騎手群體的訴求發生變化,這將對外賣平臺的盈利產生影響。

相關焦點

  • 致: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一文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刷屏網絡,大火了一把,作為一個送外賣快四年的老騎手,我也在網上看了這篇文章。但是如果你去送外賣的話,就會發現,送外賣這個東西,只要你願意拚,很容易就能月薪過萬,那些所謂的單王,跑單大神,一個月兩萬都可能拿得到,這個時候,誰不會去拼命跑單?誰都會去拚。很多送外賣的人,拚了幾年,然後回家買車買房,所以這個才是外賣騎手拚命送單的主因。
  • 誰能拯救困在算法裡的外賣騎手?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調查報告,刷爆網絡並引起各界的廣泛爭議。後是11月份,一篇《被困在系統裡的,還有點外賣的人》,也引爆輿情。原來,不僅是外賣騎手苦不堪言,矛盾的另一面——消費者也是苦不堪言。早已進入存量競爭的外賣市場,一方面釋放了大量的藍領就業崗位,另一方面,也將合作鏈條上,平臺、騎手、消費者,以及餐飲企業之間的矛盾,暴露得淋漓盡致。何以拯救陷入算法困境的外賣騎手?算法邏輯和人性管理之間如何平衡?
  • 外賣智堂解說:外賣騎手,被困在平臺裡?
    一個月前,外賣騎手,被困在平臺裡,使大家掌握到外賣騎手這一現如今生活起居必不可少的職位背後的辛酸。在平臺系統的蟻群算法下,外賣騎手為了更好地能夠更好地節省成本出現車輛超速、逆向行駛、闖紅燈違章交通違章等違反道路交通法的行為見怪不怪,騎手遭到路面道路交通事故的數量大幅上升……有騎手寫到,「送外賣就是與死神賽跑,和交警大隊唱反調,和信號燈做朋友」。
  •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外賣平臺回應「鬆綁」引熱議 願多等...
    冒風雪趕時間等紅燈□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丁洋濤實習生董芳芳9月8日,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引發網友熱議。文章指在外賣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部分外賣騎手疲於奔命,導致他們以違反交規為代價,與時間賽跑。對此,9月9日凌晨,餓了麼發文稱,將新增一個「我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按鈕。9日晚,美團官方微信公眾號也發文稱,將優化系統,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成為焦點的外賣小哥,看似得到了外賣平臺的「鬆綁」。
  • 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用命掙錢,風險卻無人買單!
    最近這兩天,保哥被一篇揭露外賣騎手生存現狀的文章刷屏了:《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文章很長,但描述的事實很簡單: 「在外賣平臺系統的算法驅動下,外賣員的配送時間越來越短,騎手們為了避免差評、維持收入,不得不超速、闖紅燈、逆行,導致外賣員遭遇交通事故的數量急劇上升。」 數百萬名外賣騎手,被冰冷的算法活活逼成了「高危職業群體」。
  • 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揭開了共享經濟用工模式的弊病
    日前,《人物》雜誌一篇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在社交網絡刷屏。文章通過多個真實案例指出,在外賣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外賣騎手不顧個人安危與時間和死神賽跑,不僅引發人們對外賣平臺算法的思考,也讓人重新審視外賣等平臺的用工模式。
  • 從《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探尋外賣行業運維進化史
    本周一篇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刷屏文章指出外賣騎手是被平臺系統算法與數據支配的「工具人」>在系統的壓迫下騎手們每天都在違反交規、與死神賽跑外賣員成了高危職業激起網上千層浪當天凌晨餓了麼官方發布了一篇《你願意多給我5分鐘嗎?》
  • 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你的訂單可能送不到了,因為我出車禍了!
    許多網友紛紛表示:辛苦外賣小哥了,生活不易,祝早日康復,多一些寬容等等。當然,除了這方面暖心的答覆,許多網友同樣也存在著疑問:這起事故究竟是誰的過錯呢?是外賣小哥車速過快撞到了機動車,還是機動車違規駕駛撞到了外賣小哥?當中細節視頻並有做過多介紹。不過,從視頻當中,我們可以發現,當時正處於點餐高峰期,同時事故發生在人行橫道附近。
  •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配送員闖紅燈、逆行成災?美團、餓了...
    近日,一篇題為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的文章刷屏朋友圈 > 交警現場抓騎手看手機的等等 各種交通事故層出不窮 我們也能在各地的新聞裡看到 因外賣配送造成的各種交通事故 其中外賣配送員逆行
  • 百萬外賣騎手為完成訂單奔趕時間!究竟是誰把他們「困在系統裡」?
    近日,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的文章刷屏了,文章中提出數百萬外賣騎手在系統算法的驅使下,為了完成訂單而奔走趕時間,外賣行業成為高危職業等觀點。美團則發布聲明,給騎手留出八分鐘的彈性時間,給騎手等候延遲的電梯,在路口放慢一點速度,惡劣天氣下系統也會延長騎手的配送時間,甚至停止接單。同時升級騎手申訴功能,對於因惡劣天氣意外事件等特殊情況下超時、投訴、美團核實後將不會影響騎手考核及收入。
  • 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背後:美團與餓了麼的隱憂和機遇
    來源:財聯社繼昨日《人物》雜誌發布的文章《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爆社交網絡之後,港股美團點評股價震蕩下行,至午後小幅回調,最終跌幅逾4%。,稱將推出一項新功能,發布新功能,在結算付款後增加一個「我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按鈕,並將對歷史信用好的騎手提供鼓勵機制,其個別訂單超時將不用擔責。但並未提及道歉與保障騎手工作條件的相關措施。而美團則透過媒體表態:暫不回應此事,下周會舉辦小範圍的外賣業務溝通會。
  • 寧波48H設計馬拉松回顧|通宵肝出社創落地項目,「解救」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
    我們關注到當下最熱門的「被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的社會議題,讓學員們以社會人文關懷為視角,通過創新產品來「解救」外賣小哥。本次設計馬拉松還評選誕生了2020設計創新學部設計馬拉松項目(寧波)中「最佳攤位」前三甲。
  • 餓了麼推出多等5分鐘「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火熱後的一份溫情
    送外賣就是與死神賽跑,和交警較勁,和紅燈做朋友。一位江蘇騎手把社交帳號暱稱改成了:是狗頭。一位住在松江的上海騎手說,自己幾乎每單都會逆行,他算過,這樣每次能節省5分鐘……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數據顯示,在上海,平均每2.5天就有1名外賣騎手傷亡。同年,深圳3個月內外賣騎手傷亡12人。
  • 外賣平臺賺翻,沒被困在系統裡的紐約騎手咋還不夠錢餬口
    雖然沒被「困在系統裡」,他們的收入卻無法得到保障,也沒有基本福利,還要冒著感染新冠、被攔路搶劫的風險,但是他們別無選擇。外賣騎手激增,各大外賣平臺賺翻疫情期間各大外賣平臺的騎手人數激增。雖然沒有精確的數字,但根據一些相關組織統計,紐約疫情爆發以來增加了大約5萬名外賣騎手,自今年3月以來,僅Uber Eats一家外賣平臺在紐約就增加了3.6萬名外賣騎手。疫情期間全美的外賣需求大增。財富管理公司D.A.
  • 外賣騎手被困在系統裡:餓了麼算法,讓他們繼續超速,闖紅燈
    誰住在上海松江騎車人說,他將幾乎每一個逆行,他計算出,使每個人都可以節省5分鐘。另外上海的餓了,它是騎手做了一個粗略的統計,如果不違法,他一天跑單的數量將減少一半。「乘客可以從不依靠個人的配電系統上打的時候,我們只能用它飛馳節省加班費。
  • 餓了麼率先發聲,美團謀定而後動,困在系統裡的騎手真能解困嗎?
    若論最近一段時間在微信「看一看」頁面,年齡跨度最大的被點「在看」文章,非《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這篇文章莫屬了。據我觀察,從比我小的90、00後同事,到與我同齡的寶媽,再到即將退休的同事老大姐,都不約而同為這篇文章打上了一個「在看」的標籤。
  • 上海消保委回應餓了麼美團也發聲 究竟誰把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究竟誰把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一文把外賣行業推向輿論風口。相關話題頻頻登上熱搜,最新美團也給出了回應,將給騎手留出彈性8分鐘時間。美團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騎手就業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有20.8%的美團外賣騎手每天配送距離超過50公裡。
  • 產品經理,被困在系統裡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產品經理日記,ID:p_m_dia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我們每個產品經理,都被困在系統裡!這是我看完前幾天的刷屏文「外賣騎手,被困在系統裡」的第一感受,騎手被困在系統裡,源自於系(zi)統(ben)極端的逐利性。而我們的被困,則是源自外界對產品經理這個角色的誤解。
  • 美團外賣:將更好優化系統,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
    9月8日,有媒體發布文章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網絡,文章指出:在外賣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外賣騎手疲於奔命,導致他們違反交規、與死神賽跑,外賣員成了高危職業。文中一位美團騎手在大雨中堅持送單到凌晨兩點半,卻因為訂單超時收入驟降。
  • 困擾外賣騎手的「系統」 ,無人能置身事外
    它生動地描繪了外賣小哥的生存圖景,同時也討論了算法,抑或者說,技術對人的異化。在這幅圖景及其引發的討論中,外賣騎手與算法、平臺似乎構成了一種對立的關係,而且算法,作為一種技術,仿佛一時間遭眾人唾棄。但是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技術的誕生初衷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為何技術構建的「系統」,卻在此處成為了一種原罪?以及,我們是否因此就要拋棄系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