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風雪
趕時間
等紅燈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丁洋濤實習生董芳芳
9月8日,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引發網友熱議。文章指在外賣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部分外賣騎手疲於奔命,導致他們以違反交規為代價,與時間賽跑。
對此,9月9日凌晨,餓了麼發文稱,將新增一個「我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按鈕。9日晚,美團官方微信公眾號也發文稱,將優化系統,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
成為焦點的外賣小哥,看似得到了外賣平臺的「鬆綁」。但網友的討論熱情被二次點燃。事實上,這並不是第一次關於外賣騎手所引發的社會問題的討論,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外賣小哥到底是困在系統裡,還是困在個人的生活中?廣大食客如何看待平臺提出的多等5或8分鐘?跟隨記者走上街頭,聽聽鄭州市民怎麼說。
面對「大考」外賣平臺接連「交卷」,鄭州用戶不買帳
9月8日,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該文章指出,在外賣系統的日漸「優化」下,外賣配送時間被一再縮減,導致外賣小哥疲於奔命,甚至不得不靠闖紅燈、逆行、超速行駛等,趕在配送系統規定時間到來的前一刻,將外賣送到顧客手中。與時間賽跑的外賣小哥,也因此承受著更多的風險。
該文讓各大外賣平臺如臨「大考」,餓了麼反應最迅速。9月9日凌晨,餓了麼深夜發文,稱將新增一個「我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按鈕,將選擇權交給用戶。一時間,持支持和反對意見的網友分成兩派,將此話題再次炒熱。支持者認為餓了麼此舉「充滿溫情」,但反對者稱餓了麼不應該讓消費者承擔這一時間成本。
隨後,餓了麼團隊又表示,餓了麼仍希望把選擇權交給用戶,因為平臺沒有辦法去判斷用戶是否著急。用戶增加時間在騎手端是無感的,也就是說,騎手看不到訂單是否增加了時長,只能看到訂單的配送時長。
與匆忙交卷的餓了麼不同,在該話題發酵了一個白天后,9月9日晚,美團官方微信公眾號也發文稱,「沒做好就是沒做好,沒有藉口,系統的問題,終究需要系統背後的人來解決,我們責無旁貸」。並表示,將優化美團外賣系統,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用於留給騎手等候延遲的電梯,在路口放慢一點速度。
其中,美團特別提到了,將對騎手申訴功能升級,對於因惡劣天氣、意外事件等特殊情況下的超時、投訴,核實後,將不會影響騎手考核及收入。
對於餓了麼提出的用戶可以選擇多等5或10分鐘,多數受訪的鄭州用戶表示不能接受。「如果我每次都能提前訂餐,多等幾分鐘也沒關係,但有時候時間比較急,我肯定不會主動點擊多等5分鐘按鈕。」在鄭州工作的王女士認為,如果說因為天氣原因或者迷路找不到等各種原因,並不介意多等一會兒,但也並不會主動選擇多等時間。
多平臺競爭下,系統和消費者要為消失的配送時間背鍋嗎?
在外賣界,美團和餓了麼是當之無愧的兩大巨頭。對於外賣平臺來說,能連結的商家、外賣小哥的配送時效,都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
對於平臺來說,要求外賣員越來越短的配送時間,是為了在競爭中佔得先機,畢竟,效率和成本永遠是商業競逐的本質。業內專家表示,在平臺外賣員的配送能力差別不大的情況下,算法對訂單的匹配度和對配送時效的把控,對於平臺控制成本來說很有必要。
但關於外賣騎手們安全的討論,歸根結底還是在於平臺的機制和算法要作出改變,而不是讓消費者去為此買單。
「3公裡以內的配送訂單,38分鐘內送到即可,但時間也很緊張。因為一次要送好幾單,而且取餐點也不一定在同一個地方。在配送時,有些小區地形複雜,且沒有電梯,配送一單就要很久。」外賣騎手小王稱,今年疫情以來,由於原有行業行情不好,轉型做了騎手,「希望時間能再寬限一些。」
記者走訪過程中了解到,多數受訪者不願意自主選擇多等5或10分鐘,是因為不了解自己多等的時間,是否能給騎手安全帶來正向影響。「如果我願意等待,那麼我出讓的時間,是不是被用來彌補那些不願意等待的用戶,到頭來外賣小哥的生存現狀會不會有改變?」在鄭州會展中心工作的張先生表示,不想僅僅讓自己的善意為平臺和其他消費者做了貢獻。
央視主播白巖松稱,解決配送時效問題,要靠平臺和監管,不能「甩鍋」給消費者。「一旦消費者很溫暖,選擇可以多等5或10分鐘,外賣小哥先送不選這個選項的客戶,然後再送給選了這個選項的客戶,最後再次出現越寬容、越溫暖的人越吃虧的現象,這不合適。」
增加配送時間和騎手提成,鄭州市民提出這些建議
對於外賣騎手來說,每天的工作時間是固定的,單位時間的產出比,決定了他們的收入,也決定了平臺的收入。而且,在讓騎手們越跑越快的推手中,也包括騎手自己,是他們讓系統經過一次次的「完善」,得到了配送時效的極限值。
餓了麼在回應中稱:「系統是死的,人是活的。將心比心,餓了麼希望在保障訂單準時的基礎上,可以做得更好。」美團則表示,「系統的問題,終究需要系統背後的人來解決,我們責無旁貸」。從兩家平臺的回應來看,騎手安全問題,最終還得靠平臺對外賣騎手合理和人性化的考核機制來解決。
「平臺在實現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要兼顧社會公平,照顧騎手安全。」受訪的鄭州王女士認為,平臺應該在增加配送時間和騎手提成方面著手,讓更多騎手可以從容配送。
「如果消費者用提高配送費的方式,來保證加急送達的話,希望平臺能將這部分收入送到外賣小哥手裡。」鄭州張先生認為,平臺應該有統一、合理的配送時效,對於有更高時效要求的訂單,可以增加配送費,由消費者承擔,但要將這部分收入給到騎手。
系統不會停止運轉,但人不是機器,飛奔的騎手需要合理的配送時間來喘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