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外賣平臺回應「鬆綁」引熱議 願多等...

2020-12-16 大河網

冒風雪

趕時間

等紅燈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丁洋濤實習生董芳芳

9月8日,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引發網友熱議。文章指在外賣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部分外賣騎手疲於奔命,導致他們以違反交規為代價,與時間賽跑。

對此,9月9日凌晨,餓了麼發文稱,將新增一個「我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按鈕。9日晚,美團官方微信公眾號也發文稱,將優化系統,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

成為焦點的外賣小哥,看似得到了外賣平臺的「鬆綁」。但網友的討論熱情被二次點燃。事實上,這並不是第一次關於外賣騎手所引發的社會問題的討論,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外賣小哥到底是困在系統裡,還是困在個人的生活中?廣大食客如何看待平臺提出的多等5或8分鐘?跟隨記者走上街頭,聽聽鄭州市民怎麼說。

面對「大考」外賣平臺接連「交卷」,鄭州用戶不買帳

9月8日,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該文章指出,在外賣系統的日漸「優化」下,外賣配送時間被一再縮減,導致外賣小哥疲於奔命,甚至不得不靠闖紅燈、逆行、超速行駛等,趕在配送系統規定時間到來的前一刻,將外賣送到顧客手中。與時間賽跑的外賣小哥,也因此承受著更多的風險。

該文讓各大外賣平臺如臨「大考」,餓了麼反應最迅速。9月9日凌晨,餓了麼深夜發文,稱將新增一個「我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按鈕,將選擇權交給用戶。一時間,持支持和反對意見的網友分成兩派,將此話題再次炒熱。支持者認為餓了麼此舉「充滿溫情」,但反對者稱餓了麼不應該讓消費者承擔這一時間成本。

隨後,餓了麼團隊又表示,餓了麼仍希望把選擇權交給用戶,因為平臺沒有辦法去判斷用戶是否著急。用戶增加時間在騎手端是無感的,也就是說,騎手看不到訂單是否增加了時長,只能看到訂單的配送時長。

與匆忙交卷的餓了麼不同,在該話題發酵了一個白天后,9月9日晚,美團官方微信公眾號也發文稱,「沒做好就是沒做好,沒有藉口,系統的問題,終究需要系統背後的人來解決,我們責無旁貸」。並表示,將優化美團外賣系統,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用於留給騎手等候延遲的電梯,在路口放慢一點速度。

其中,美團特別提到了,將對騎手申訴功能升級,對於因惡劣天氣、意外事件等特殊情況下的超時、投訴,核實後,將不會影響騎手考核及收入。

對於餓了麼提出的用戶可以選擇多等5或10分鐘,多數受訪的鄭州用戶表示不能接受。「如果我每次都能提前訂餐,多等幾分鐘也沒關係,但有時候時間比較急,我肯定不會主動點擊多等5分鐘按鈕。」在鄭州工作的王女士認為,如果說因為天氣原因或者迷路找不到等各種原因,並不介意多等一會兒,但也並不會主動選擇多等時間。

多平臺競爭下,系統和消費者要為消失的配送時間背鍋嗎?

在外賣界,美團和餓了麼是當之無愧的兩大巨頭。對於外賣平臺來說,能連結的商家、外賣小哥的配送時效,都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

對於平臺來說,要求外賣員越來越短的配送時間,是為了在競爭中佔得先機,畢竟,效率和成本永遠是商業競逐的本質。業內專家表示,在平臺外賣員的配送能力差別不大的情況下,算法對訂單的匹配度和對配送時效的把控,對於平臺控制成本來說很有必要。

但關於外賣騎手們安全的討論,歸根結底還是在於平臺的機制和算法要作出改變,而不是讓消費者去為此買單。

「3公裡以內的配送訂單,38分鐘內送到即可,但時間也很緊張。因為一次要送好幾單,而且取餐點也不一定在同一個地方。在配送時,有些小區地形複雜,且沒有電梯,配送一單就要很久。」外賣騎手小王稱,今年疫情以來,由於原有行業行情不好,轉型做了騎手,「希望時間能再寬限一些。」

記者走訪過程中了解到,多數受訪者不願意自主選擇多等5或10分鐘,是因為不了解自己多等的時間,是否能給騎手安全帶來正向影響。「如果我願意等待,那麼我出讓的時間,是不是被用來彌補那些不願意等待的用戶,到頭來外賣小哥的生存現狀會不會有改變?」在鄭州會展中心工作的張先生表示,不想僅僅讓自己的善意為平臺和其他消費者做了貢獻。

央視主播白巖松稱,解決配送時效問題,要靠平臺和監管,不能「甩鍋」給消費者。「一旦消費者很溫暖,選擇可以多等5或10分鐘,外賣小哥先送不選這個選項的客戶,然後再送給選了這個選項的客戶,最後再次出現越寬容、越溫暖的人越吃虧的現象,這不合適。」

增加配送時間和騎手提成,鄭州市民提出這些建議

對於外賣騎手來說,每天的工作時間是固定的,單位時間的產出比,決定了他們的收入,也決定了平臺的收入。而且,在讓騎手們越跑越快的推手中,也包括騎手自己,是他們讓系統經過一次次的「完善」,得到了配送時效的極限值。

餓了麼在回應中稱:「系統是死的,人是活的。將心比心,餓了麼希望在保障訂單準時的基礎上,可以做得更好。」美團則表示,「系統的問題,終究需要系統背後的人來解決,我們責無旁貸」。從兩家平臺的回應來看,騎手安全問題,最終還得靠平臺對外賣騎手合理和人性化的考核機制來解決。

「平臺在實現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要兼顧社會公平,照顧騎手安全。」受訪的鄭州王女士認為,平臺應該在增加配送時間和騎手提成方面著手,讓更多騎手可以從容配送。

「如果消費者用提高配送費的方式,來保證加急送達的話,希望平臺能將這部分收入送到外賣小哥手裡。」鄭州張先生認為,平臺應該有統一、合理的配送時效,對於有更高時效要求的訂單,可以增加配送費,由消費者承擔,但要將這部分收入給到騎手。

系統不會停止運轉,但人不是機器,飛奔的騎手需要合理的配送時間來喘口氣。

相關焦點

  •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配送員闖紅燈、逆行成災?美團、餓了...
    近日,一篇題為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的文章刷屏朋友圈 針對媒體、公眾對外賣小哥、平臺系統的關注,9月9日,美團外賣發布聲明,表示將更好優化系統,在為用戶提供準時配送服務的同時,調度系統會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同時改進騎手獎勵模式,讓騎手在保障安全的同時獲得更實際的回報。
  • 誰把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9月8日,揭露外賣平臺算法壓榨騎手的文章《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在外賣平臺系統算法與數據的驅動下,「準時送單」成為外賣騎手們的至高法則。為了準時送單,他們常常不得不違反交規,與時間賽跑。一時間,網民對這種「活在算法陰影裡」的狀態,口誅筆伐。 9月9日,事件進一步發酵,餓了麼、美團先後進行回應,先是「你願意多給我5分鐘嗎?」,再是「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
  • 外賣智堂解說:外賣騎手,被困在平臺裡?
    一個月前,外賣騎手,被困在平臺裡,使大家掌握到外賣騎手這一現如今生活起居必不可少的職位背後的辛酸。在平臺系統的蟻群算法下,外賣騎手為了更好地能夠更好地節省成本出現車輛超速、逆向行駛、闖紅燈違章交通違章等違反道路交通法的行為見怪不怪,騎手遭到路面道路交通事故的數量大幅上升……有騎手寫到,「送外賣就是與死神賽跑,和交警大隊唱反調,和信號燈做朋友」。
  • 致: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一文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刷屏網絡,大火了一把,作為一個送外賣快四年的老騎手,我也在網上看了這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應該也是做了長時間的走訪調研,對外賣騎手這個職業進行了深入細緻的了解,所以文章對外賣騎手的分析也是比較全面客觀的。不過通觀整篇文章,包括文章的標題,整個呈現出來的感覺好像只有一個:外賣騎手是弱者,而平臺則是萬惡之源。外賣騎手是弱者嗎?
  • 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用命掙錢,風險卻無人買單!
    最近這兩天,保哥被一篇揭露外賣騎手生存現狀的文章刷屏了:《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文章很長,但描述的事實很簡單: 「在外賣平臺系統的算法驅動下,外賣員的配送時間越來越短,騎手們為了避免差評、維持收入,不得不超速、闖紅燈、逆行,導致外賣員遭遇交通事故的數量急劇上升。」 數百萬名外賣騎手,被冰冷的算法活活逼成了「高危職業群體」。
  • 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你的訂單可能送不到了,因為我出車禍了!
    此事發生後,立馬就引發了諸多網友熱議。許多網友紛紛表示:辛苦外賣小哥了,生活不易,祝早日康復,多一些寬容等等。當然,除了這方面暖心的答覆,許多網友同樣也存在著疑問:這起事故究竟是誰的過錯呢?是外賣小哥車速過快撞到了機動車,還是機動車違規駕駛撞到了外賣小哥?當中細節視頻並有做過多介紹。
  • 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揭開了共享經濟用工模式的弊病
    日前,《人物》雜誌一篇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在社交網絡刷屏。文章通過多個真實案例指出,在外賣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外賣騎手不顧個人安危與時間和死神賽跑,不僅引發人們對外賣平臺算法的思考,也讓人重新審視外賣等平臺的用工模式。
  • 從《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探尋外賣行業運維進化史
    本周一篇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刷屏文章指出外賣騎手是被平臺系統算法與數據支配的「工具人」>在系統的壓迫下騎手們每天都在違反交規、與死神賽跑外賣員成了高危職業激起網上千層浪當天凌晨餓了麼官方發布了一篇《你願意多給我5分鐘嗎?》
  • 百萬外賣騎手為完成訂單奔趕時間!究竟是誰把他們「困在系統裡」?
    近日,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的文章刷屏了,文章中提出數百萬外賣騎手在系統算法的驅使下,為了完成訂單而奔走趕時間,外賣行業成為高危職業等觀點。對此,9月9日兩大外賣平臺美團、餓了麼迅速回應,相繼發布消息,稱推出「多等五分鐘」或類似設置,希望用戶能夠給送餐員多一些寬容和理解。餓了麼宣布將發布新功能,即增加「多等五分鐘十分鐘」按鈕,供用戶自主選擇,如果不是很著急,可以點一下,多給藍騎士一點點時間。
  • 誰能拯救困在算法裡的外賣騎手?
    原創 史亞娟 中外管理雜誌技術本身無所謂善惡,讓外賣小哥困在系統裡的,其實是平臺效率評價機制。《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調查報告,刷爆網絡並引起各界的廣泛爭議。後是11月份,一篇《被困在系統裡的,還有點外賣的人》,也引爆輿情。原來,不僅是外賣騎手苦不堪言,矛盾的另一面——消費者也是苦不堪言。早已進入存量競爭的外賣市場,一方面釋放了大量的藍領就業崗位,另一方面,也將合作鏈條上,平臺、騎手、消費者,以及餐飲企業之間的矛盾,暴露得淋漓盡致。何以拯救陷入算法困境的外賣騎手?算法邏輯和人性管理之間如何平衡?
  • 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背後:美團與餓了麼的隱憂和機遇
    來源:財聯社繼昨日《人物》雜誌發布的文章《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爆社交網絡之後,港股美團點評股價震蕩下行,至午後小幅回調,最終跌幅逾4%。美團與餓了麼相繼回應9月9日凌晨,餓了麼官方微信號發布回應《你願意多給我5分鐘嗎?》,稱將推出一項新功能,發布新功能,在結算付款後增加一個「我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按鈕,並將對歷史信用好的騎手提供鼓勵機制,其個別訂單超時將不用擔責。但並未提及道歉與保障騎手工作條件的相關措施。
  • 外賣平臺賺翻,沒被困在系統裡的紐約騎手咋還不夠錢餬口
    雖然沒被「困在系統裡」,他們的收入卻無法得到保障,也沒有基本福利,還要冒著感染新冠、被攔路搶劫的風險,但是他們別無選擇。一些送餐平臺聲稱,包括小費在內,騎手每小時的收入可達22美元,然而許多司機表示,他們從來沒有賺到這麼多錢。最近的一個周六,外賣騎手埃德加(Edgar Usac)正在曼哈頓東區的一個公園裡等待訂單。他說,經過四個小時的等待,他才賺到了11美元。另一名35歲的騎手以利亞 (Elias Pacheco) 說: 「到目前為止,我今天賺了32美元。
  •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餓了麼將發布用戶多等5-10分鐘功能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如果用戶不是很著急,可以點一下,多給騎手一點點時間。餓了麼會為用戶一些回饋,可能是一個小紅包或者吃貨豆。同時,餓了麼會對歷史信用好、服務好的優秀藍騎士,提供鼓勵機制,即使個別訂單超時,他/她也不用承擔責任。餓了麼表示,系統是死的,人是活的。將心比心,餓了麼在保障訂單準時的基礎上,希望做得更好一點。每個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 上海消保委回應餓了麼美團也發聲 究竟誰把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上海消保委回應餓了麼,美團剛剛也發聲!究竟誰把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一文把外賣行業推向輿論風口。相關話題頻頻登上熱搜,最新美團也給出了回應,將給騎手留出彈性8分鐘時間。
  • 美團外賣:將更好優化系統,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
    9月8日,有媒體發布文章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網絡,文章指出:在外賣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外賣騎手疲於奔命,導致他們違反交規、與死神賽跑,外賣員成了高危職業。文中一位美團騎手在大雨中堅持送單到凌晨兩點半,卻因為訂單超時收入驟降。
  • 餓了麼推出多等5分鐘「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火熱後的一份溫情
    一位住在松江的上海騎手說,自己幾乎每單都會逆行,他算過,這樣每次能節省5分鐘……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數據顯示,在上海,平均每2.5天就有1名外賣騎手傷亡。同年,深圳3個月內外賣騎手傷亡12人。
  • 騎手肇事逃逸,「餓了麼」遭判賠48萬餘元!法院:加強騎手管理是外賣...
    8日,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刷屏。文章稱,融易資訊網消息,外賣騎手在強大的系統驅動下,為避免差評、維持收入,不得不超速、違章,直接導致外賣員遭遇交通事故的數量急劇上升。  對此,餓了麼和美團9日先後作出回應,再次引發各方熱議。
  • 騎手肇事逃逸,「餓了麼」被判賠48萬餘元!法院:加強騎手管理是外賣...
    8日,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刷屏。文章稱,外賣騎手在強大的系統驅動下,為避免差評、維持收入,不得不超速、違章,直接導致外賣員遭遇交通事故的數量急劇上升。09 / 08文章截圖對此,餓了麼和美團9日先後作出回應,再次引發各方熱議。
  • 剛剛,美團外賣發布聲明:將優化系統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
    9月8日一篇揭露外賣平臺算法壓榨騎手的文章《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在社交軟體上刷屏文章指出在外賣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外賣騎手疲於奔命其稱,外賣騎手的關係,是與企業的關係,外賣騎手相關的這些規則也是企業來定,即平臺定。消費者在平臺下單,商業行為也是針對平臺產生。「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你拿外賣騎手的過錯,他的違規,他的撞人,他的穿紅燈,讓消費者去承擔下來,這顯然是有違基本邏輯的。」
  • 外賣騎手,只在中文網際網路裡存活了72小時
    史無前例的討論度,將國內兩大外賣巨頭推上了風口浪尖。一時間,黃藍外賣雙巨頭的公關部是焦頭爛額,連發聲明不說,甚至還引得央視新聞下場討論。咱們的「名嘴」白巖松同志,更是旗幟鮮明,堅決反對「多等5分鐘」的功能。這篇特稿的威力,堪稱核彈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