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用命掙錢,風險卻無人買單!

2021-01-07 騰訊網

最近這兩天,保哥被一篇揭露外賣騎手生存現狀的文章刷屏了:《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文章很長,但描述的事實很簡單:

「在外賣平臺系統的算法驅動下,外賣員的配送時間越來越短,騎手們為了避免差評、維持收入,不得不超速、闖紅燈、逆行,導致外賣員遭遇交通事故的數量急劇上升。」

數百萬名外賣騎手,被冰冷的算法活活逼成了「高危職業群體」

「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數據顯示,在上海,平均每2.5天就有1名外賣騎手傷亡。同年,深圳3個月內外賣騎手傷亡12人。2018年,成都交警7個月間查處騎手違法近萬次,事故196件,傷亡155人次......」

而比這更糟糕的是,大多數騎手都沒有社保保障一旦出了事兒,工傷保險和醫保都不能報銷,只能自己承擔。

僅剩的商業保險,也被很多外賣站點以「高危職業無人敢保」為由而拒絕投保。

外賣騎手缺失的社保保障有多重要?「高危職業」外賣員真的無人敢保嗎?今天保哥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沒有「盔甲」的「騎士」們

在之前的很多媒體報導中,外賣騎手都被稱為「騎士」,守護著整座城市的「胃」,然而,這些「護胃騎士」卻連最基本的「盔甲」都沒有。

大家都知道,社保是國家福利,是我們每一個人最基礎的保障。

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主要分為兩類:城鎮職工社保和城鄉居民社保。

職工社保由公司統一繳納,保障最全面,包含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五種保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險」。

其中,醫保可以幫助我們報銷因疾病或者意外產生的醫療費用,而工傷保險可以讓我們在因公受傷後能獲得一定的賠償。

每個勞動者都應該得到社會保障,風裡來雨裡去的外賣員更不應該成為例外。

然而,大多數外賣騎手並非受僱於外賣平臺,而是與本地的配送公司籤約,雙方往往不會籤訂正式的勞動合同,更不用說為外賣員繳納社保了。

也正因此,發生交通意外後,受傷的外賣騎手沒有辦法報銷醫藥費,也拿不到工傷賠償,只能找肇事者賠償,或者,自食其果。

在這種情況下,商業保險成了外賣騎手能獲得的唯一也是最後一道安全保障。

然而,《人物》雜誌在調查中卻發現,一些配送站點因為怕麻煩並沒有給騎手上保險,一些站長還聲稱「騎手是最高危的職業,每天都有可能是最後一天,我們這兒無人敢保」

「高危職業」外賣騎手真的無人敢保嗎?

首先,外賣騎手是不是高危職業,站長說了不算,具體還得看保險公司的判定。

因為,不同的職業類型,發生風險的概率不同,所以在投保時,保險公司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職業類別進行審核。

一般情況下,保險公司會將職業劃分為1—6類,數字從小到大依次是低危職業高危職業。

雖然各個保險公司對於職業類別風險的劃分略有差異,但1-4類職業一般都可以正常承保,5-6類職業核保比較嚴格,可以投保的產品也不多,會有加費或者拒保的可能。

那麼,外賣騎手屬於幾類職業呢?

不同產品對外賣騎手的分類也不同,有的保險公司列為3類,有的列為4類。

以平安個人意外險這款產品為例:

雖然在它的職業分類中沒有提到外賣騎手,但保哥諮詢了平安的客服,客服給出的答案是三類職業,可以正常承保。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可以正常承保,但很多外賣騎手騎的電動車都不符合新國標,屬於機動車輛。

所以為了避免出現理賠糾紛,騎手們不僅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還需要在當地的交管部門做好備案,根據規定取得相應的駕駛證。

總而言之,外賣騎手並非「高危職業」,也不是無人敢保。

寫在最後

在算法的驅動下,時間成為了騎手們的生命,為此他們不惜和死神賽跑、和交警較勁、和紅燈做朋友。

好在,這些外賣平臺已經開始整改系統,並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比如餓了麼表示將上線「我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功能,美團提出將會為騎手提供8分鐘的彈性時間。

我們期待未來外賣平臺的系統算法變得更加人性化,但保哥個人更希望看到的是,所有的騎手都可以依法享受社保待遇,買到合適的商業保險。

願所有騎手都有「盔甲「,平安回家。

相關焦點

  • 致: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一文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刷屏網絡,大火了一把,作為一個送外賣快四年的老騎手,我也在網上看了這篇文章。如果按這篇文章的分析,那當然是,但如果放在整個社會上來說,就不一定了,外賣騎手只能算是中國千千萬萬普通勞動者中的一員,如果騎手是弱者,那中國那麼多普通老百姓,那麼多普通勞動者都是弱者,又何止騎手這行才是弱者。這篇文章只能說是以一個外行人的身份在看問題,從我們騎手的角度來看,我們沒有弱者這種說法,我們每天接單跑單送單掙錢,跟正常的上班族,勞動者一樣,沒有任何區別。
  •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外賣平臺回應「鬆綁」引熱議 願多等...
    冒風雪趕時間等紅燈□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丁洋濤實習生董芳芳9月8日,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引發網友熱議。事實上,這並不是第一次關於外賣騎手所引發的社會問題的討論,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外賣小哥到底是困在系統裡,還是困在個人的生活中?廣大食客如何看待平臺提出的多等5或8分鐘?跟隨記者走上街頭,聽聽鄭州市民怎麼說。面對「大考」外賣平臺接連「交卷」,鄭州用戶不買帳9月8日,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
  • 誰把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9月8日,揭露外賣平臺算法壓榨騎手的文章《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在外賣平臺系統算法與數據的驅動下,「準時送單」成為外賣騎手們的至高法則。為了準時送單,他們常常不得不違反交規,與時間賽跑。一時間,網民對這種「活在算法陰影裡」的狀態,口誅筆伐。 9月9日,事件進一步發酵,餓了麼、美團先後進行回應,先是「你願意多給我5分鐘嗎?」,再是「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
  • 外賣智堂解說:外賣騎手,被困在平臺裡?
    一個月前,外賣騎手,被困在平臺裡,使大家掌握到外賣騎手這一現如今生活起居必不可少的職位背後的辛酸。在平臺系統的蟻群算法下,外賣騎手為了更好地能夠更好地節省成本出現車輛超速、逆向行駛、闖紅燈違章交通違章等違反道路交通法的行為見怪不怪,騎手遭到路面道路交通事故的數量大幅上升……有騎手寫到,「送外賣就是與死神賽跑,和交警大隊唱反調,和信號燈做朋友」。
  • 誰能拯救困在算法裡的外賣騎手?
    原創 史亞娟 中外管理雜誌技術本身無所謂善惡,讓外賣小哥困在系統裡的,其實是平臺效率評價機制。《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調查報告,刷爆網絡並引起各界的廣泛爭議。後是11月份,一篇《被困在系統裡的,還有點外賣的人》,也引爆輿情。原來,不僅是外賣騎手苦不堪言,矛盾的另一面——消費者也是苦不堪言。早已進入存量競爭的外賣市場,一方面釋放了大量的藍領就業崗位,另一方面,也將合作鏈條上,平臺、騎手、消費者,以及餐飲企業之間的矛盾,暴露得淋漓盡致。何以拯救陷入算法困境的外賣騎手?算法邏輯和人性管理之間如何平衡?
  • 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揭開了共享經濟用工模式的弊病
    日前,《人物》雜誌一篇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在社交網絡刷屏。文章通過多個真實案例指出,在外賣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外賣騎手不顧個人安危與時間和死神賽跑,不僅引發人們對外賣平臺算法的思考,也讓人重新審視外賣等平臺的用工模式。
  • 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背後:美團與餓了麼的隱憂和機遇
    來源:財聯社繼昨日《人物》雜誌發布的文章《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爆社交網絡之後,港股美團點評股價震蕩下行,至午後小幅回調,最終跌幅逾4%。,稱將推出一項新功能,發布新功能,在結算付款後增加一個「我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按鈕,並將對歷史信用好的騎手提供鼓勵機制,其個別訂單超時將不用擔責。但並未提及道歉與保障騎手工作條件的相關措施。而美團則透過媒體表態:暫不回應此事,下周會舉辦小範圍的外賣業務溝通會。
  • 從《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探尋外賣行業運維進化史
    本周一篇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刷屏文章指出外賣騎手是被平臺系統算法與數據支配的「工具人」>在系統的壓迫下騎手們每天都在違反交規、與死神賽跑外賣員成了高危職業激起網上千層浪當天凌晨餓了麼官方發布了一篇《你願意多給我5分鐘嗎?》
  • 外賣平臺賺翻,沒被困在系統裡的紐約騎手咋還不夠錢餬口
    雖然沒被「困在系統裡」,他們的收入卻無法得到保障,也沒有基本福利,還要冒著感染新冠、被攔路搶劫的風險,但是他們別無選擇。最近激增的新冠人數意味著在送餐過程中因為接觸而感染上新冠的風險大大增加。伴隨著失業率而來的犯罪率也節節攀升,導致襲擊外賣騎手和自行車盜竊事件頻頻發生。「送餐是個高風險的職業,我真的很害怕。」 納塔尼爾如是說。還有一些騎手抱怨說出於安全的考慮,很多餐館拒絕讓他們使用廁所,以至於他們不得不隨身攜帶塑料瓶來解決問題。
  •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配送員闖紅燈、逆行成災?美團、餓了...
    近日,一篇題為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的文章刷屏朋友圈 > 交警現場抓騎手看手機的等等 各種交通事故層出不窮 我們也能在各地的新聞裡看到 因外賣配送造成的各種交通事故 其中外賣配送員逆行
  • 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你的訂單可能送不到了,因為我出車禍了!
    畫面中顯示,機動車的前保險槓受損掉落,而騎手,則是倒在地上無法行動,在他旁邊還有灑落了一地的外賣。然而此時,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出車禍後,外賣小哥的第一反應不是躺在原地苦苦呻吟,而是拿起手機,挨個給商家和客戶打電話道歉,告訴他們自己出車禍了,現在無法送餐,讓他們取消訂單。電話那旁的顧客還親切問候騎手:你身體怎麼樣?
  • 寧波48H設計馬拉松回顧|通宵肝出社創落地項目,「解救」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
    我們關注到當下最熱門的「被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的社會議題,讓學員們以社會人文關懷為視角,通過創新產品來「解救」外賣小哥。本次設計馬拉松還評選誕生了2020設計創新學部設計馬拉松項目(寧波)中「最佳攤位」前三甲。
  • 困擾外賣騎手的「系統」 ,無人能置身事外
    它生動地描繪了外賣小哥的生存圖景,同時也討論了算法,抑或者說,技術對人的異化。在這幅圖景及其引發的討論中,外賣騎手與算法、平臺似乎構成了一種對立的關係,而且算法,作為一種技術,仿佛一時間遭眾人唾棄。但是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技術的誕生初衷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為何技術構建的「系統」,卻在此處成為了一種原罪?以及,我們是否因此就要拋棄系統了?
  • 餓了麼率先發聲,美團謀定而後動,困在系統裡的騎手真能解困嗎?
    若論最近一段時間在微信「看一看」頁面,年齡跨度最大的被點「在看」文章,非《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這篇文章莫屬了。據我觀察,從比我小的90、00後同事,到與我同齡的寶媽,再到即將退休的同事老大姐,都不約而同為這篇文章打上了一個「在看」的標籤。
  • 餓了麼推出多等5分鐘「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火熱後的一份溫情
    一位住在松江的上海騎手說,自己幾乎每單都會逆行,他算過,這樣每次能節省5分鐘……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數據顯示,在上海,平均每2.5天就有1名外賣騎手傷亡。同年,深圳3個月內外賣騎手傷亡12人。
  • 外賣騎手被困在系統裡:餓了麼算法,讓他們繼續超速,闖紅燈
    刀,每當導航系統出現逆行部分,一個樣的困難,他將面臨沒有選擇的要麼放棄逆行,行駛距離更長面臨暫停的風險,或按照導航承擔安全風險,但是,無論是什麼樣的選擇,「其實錢是少。「「每個車手來衡量自己的安全性和收益之間。「作為一個臨時的參與」外人「曹導指出車手的困境,」所有傳出的平臺都在追逐利益最大化,最後,他們認為風險誰擁有最沒有議價能力的車手。
  • 百萬外賣騎手為完成訂單奔趕時間!究竟是誰把他們「困在系統裡」?
    近日,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的文章刷屏了,文章中提出數百萬外賣騎手在系統算法的驅使下,為了完成訂單而奔走趕時間,外賣行業成為高危職業等觀點。美團則發布聲明,給騎手留出八分鐘的彈性時間,給騎手等候延遲的電梯,在路口放慢一點速度,惡劣天氣下系統也會延長騎手的配送時間,甚至停止接單。同時升級騎手申訴功能,對於因惡劣天氣意外事件等特殊情況下超時、投訴、美團核實後將不會影響騎手考核及收入。
  • 外賣騎手車禍頻發:背後的真相,暴露出中國絕大多數人的生存狀態
    01 「非著名飛車黨」中國有多少外賣快遞騎手?根據公開數據推算,騎手從業人員約1300萬人,活躍騎手100萬人,已經佔到人口基數的1%。他們無處不在。特別是在城市裡,而問一問老家出來打工的年輕人,他們大多也會選擇這個職業。只要肯吃苦、肯賣力,就能掙到錢。掙錢,是最樸素的需求。
  • 外賣騎手的解困之策-虎嗅網
    背景本月初,一篇針對「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的新聞報導展現了外賣行業中險象環生的現狀,激起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作為致力於大數據,運籌學,以及人工智慧方法在智慧城市領域應用的學者和研究者,我們期望用更加科學的運營流程和算法邏輯,構築健康,溫暖,高效,可持續並且具有社會責任的外賣生態體系。
  • 外賣騎手的解困之策
    來源:虎嗅APP作者|王海、孫昊頭圖|CFP.CN背景本月初,一篇針對「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的新聞報導展現了外賣行業中險象環生的現狀,激起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作為致力於大數據,運籌學,以及人工智慧方法在智慧城市領域應用的學者和研究者,我們期望用更加科學的運營流程和算法邏輯,構築健康,溫暖,高效,可持續並且具有社會責任的外賣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