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探尋外賣行業運維進化史

2020-12-11 上海世紀互聯

本周

一篇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刷屏

文章指出

外賣騎手是被平臺系統算法與數據支配的「工具人」

在系統的壓迫下

騎手們每天都在違反交規、與死神賽跑

外賣員成了高危職業

激起網上千層浪

當天凌晨餓了麼官方發布了

一篇《你願意多給我5分鐘嗎?》的聲明

迅速引爆全網討論

資本作惡與科技向善之間的矛盾

其實很難一兩句斷定外賣這種在資本催生下的科技產物的善惡屬性

中國外賣行業從14年開始,百家爭鳴、遍地開花

到現在餓了麼、美團兩家獨大,用戶普惠

外賣行業經歷了業務和伺服器數十倍規模的爆發式增長考驗與挑戰

本文小編將從技術角度

分享中國外賣行業運維基礎設施的進化史

1.0時代

2014年至2015年被稱為外賣1.0時代,業務迎來高速發展,這時是業務需要什麼就趕緊上什麼,而不是長遠的架構等。可想而知,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的由於考慮不周產生的技術債,也就是所謂的「痛」點。

1.網絡的痛

沒有標準化:IP亂掛。外網IP直接掛到伺服器上;有的伺服器可能有2個甚至3個IP;有的有bonding,有的沒有;帶寬收斂比較低。因為流量太大,如緩存高帶寬的情況,交換機上聯埠或者伺服器千兆網卡很快被打滿;攻擊多:業務高速增長的情況下還會有遭遇大量的攻擊,一遇到攻擊就可能宕機;監控缺失:出了問題技術團隊不知道,騎手或用戶說不能下單了之後各種投訴,由客服反饋過來;單點:從業務到整體架構到每個業務甚至機器都存在很多單點;還有鏈路質量不穩定的問題。2.伺服器的痛

伺服器交付不及時:去平均下來每個月都是幾千臺的交付、回收,對效率要求非常高;資產管理缺失:無標準,維護成本高。這時處於野蠻增長時期,需要伺服器就趕緊買,不會考慮有多少伺服器。不知道伺服器都是什麼配置的,沒有標準化,維護起來成本非常高。交付質量無保證:全部都是人肉裝機,2015年底的情況是買進一批機器就臨時組成一個裝機小分隊,一起裝機。慢且交付質量無法保證,排查更困難。3.基礎服務缺失

監控方面最早是用zabbix,配置不一導致有些硬碟沒有監控、IOPS是多少都是缺失的,業務層監控也沒有覆蓋全;負載均衡,每個業務自己隨便搞一兩臺伺服器,掛個Nginx做反向代理;集中式文件存儲。每一臺伺服器會把很多文件存在本地,這為整個基礎設施管理帶來很多問題。發生故障的時候,業務因為監控不成熟無法確認問題,需要看日誌,有時日誌一天就是幾十個G怎麼辦?那就加一塊硬碟,怎麼加?誰來採購和管理?後面的標準化怎麼做?集中式日誌、集中式文件存儲都是為了解決標準化的問題。解決措施

第一是標準化,從硬體到網絡到作業系統到使用的技術棧、軟體的安裝方式、日誌的存放路徑、名稱、代碼部署方式、監控從上到下,要建立一套體系化的標準。有了標準就可以用代碼自動化,有了自動化和標準化之後就可以實現良性循環。但標準化的概念是,讓用戶做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舉個例子,用戶要一臺24核32G 600G硬碟的機器,這時應該提供給用戶選擇:現在有A、B、C、D四種機型,分別是計算型、存儲型、內存型、高I/O型,你要哪種?收集用戶需求,儘量辨別出來用戶的真實需求。同時機型採購、伺服器出廠和上架都要做定製化。第二是流程化,流程化是把很多的需求通過步驟進行規範化和標準化。第三是平臺,構建一個平臺實現標準化和自動化。總體來說,就是兩個生命周期管理

第一是資源的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資源的採購、上架、部署、代碼、故障處理、伺服器回收、報廢等。

第二是應用的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應用開發、測試、上線、變更,應用下線、回收等。

2.0時代

在1.0時代外賣行業做了一些標準化、自動化的工作,讓平臺順暢地跑起來。從2016年開始進入了2.0時代,這個階段也存在一些痛點:SLA是什麼?一天交付1000算效率高嗎?數據怎麼衡量?所有的東西都要用數據說話,一切要可量化,可衡量。因此著手從兩方面解決痛點:

精細化運維

網絡架構的持續升級:在一次又一次的流量突發後重新定義網絡標準,並持續做了大量的網絡升級,包括核心、負載均衡、匯聚到核心的帶寬,以及網絡架構優化。還有IDC間鏈路,最早一些IDC間鏈路是打的VPN,現在同城的用裸纖,跨城的都是用傳輸。網絡優化從北京、上海辦公室及第三方支付平臺訪問IDC拉了裸纖和專線。伺服器性能基線制定及交付質量校驗:在交付的時候會進行測試計算型的機型的計算能力、I/O能力是多少、網卡小包的PPS可以達到多少等達到基線才可以交付。硬體故障報修自動化:數以萬計的伺服器要實現自動化告警功能,同時所有的故障信息都會進入資料庫,自動進行分析,看到哪一個品牌的伺服器不好、哪一個機型或者是哪一個配件壞的比較多,在做供應商和機型選擇的時候就可以有一個參考。網絡流量分析:知道關鍵節點的流量是哪一個業務在跑、跑的怎麼樣,有問題要告警出來。伺服器重啟自動化Bug fix:省電模式bug、bonding數據化運營

資產使用率分析:有多少伺服器,分布在哪些機房,有多少機櫃,伺服器是什麼機型,品牌和型號,哪些是佔用的,哪些是未用的,哪些部門使用率高。網絡流量分析:網絡流量來自於哪些人,如果跨城帶寬傳輸需要擴容,這個時候整體業務會收到怎樣的影響。

小編有話要說

從起初每人一臺的人肉操作

到現在峰值百萬秒級響應

中國外賣行業螺旋上升都歸功於背後一輪又一輪的技術改造和迭代

不生硬對變化say no

是科技的魅力之處

技術的力量可以緩解

人與系統的矛盾

或許不僅僅是增加一個5分鐘按鈕

更可能會顛覆一個行業制度

不管是出於資本倒逼的力量還是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技術本身無罪,且偉大

將引領未來滾滾進入3.0、4.0時代...

本文案例來自第10期魅族開放日餓了麼高級運維經理徐巍的現場分享

相關焦點

  • 誰把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9月8日,揭露外賣平臺算法壓榨騎手的文章《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在外賣平臺系統算法與數據的驅動下,「準時送單」成為外賣騎手們的至高法則。為了準時送單,他們常常不得不違反交規,與時間賽跑。一時間,網民對這種「活在算法陰影裡」的狀態,口誅筆伐。 9月9日,事件進一步發酵,餓了麼、美團先後進行回應,先是「你願意多給我5分鐘嗎?」,再是「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
  • 外賣智堂解說:外賣騎手,被困在平臺裡?
    一個月前,外賣騎手,被困在平臺裡,使大家掌握到外賣騎手這一現如今生活起居必不可少的職位背後的辛酸。在平臺系統的蟻群算法下,外賣騎手為了更好地能夠更好地節省成本出現車輛超速、逆向行駛、闖紅燈違章交通違章等違反道路交通法的行為見怪不怪,騎手遭到路面道路交通事故的數量大幅上升……有騎手寫到,「送外賣就是與死神賽跑,和交警大隊唱反調,和信號燈做朋友」。
  • 致: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一文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刷屏網絡,大火了一把,作為一個送外賣快四年的老騎手,我也在網上看了這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應該也是做了長時間的走訪調研,對外賣騎手這個職業進行了深入細緻的了解,所以文章對外賣騎手的分析也是比較全面客觀的。不過通觀整篇文章,包括文章的標題,整個呈現出來的感覺好像只有一個:外賣騎手是弱者,而平臺則是萬惡之源。外賣騎手是弱者嗎?
  •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外賣平臺回應「鬆綁」引熱議 願多等...
    冒風雪趕時間等紅燈□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丁洋濤實習生董芳芳9月8日,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引發網友熱議。文章指在外賣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部分外賣騎手疲於奔命,導致他們以違反交規為代價,與時間賽跑。對此,9月9日凌晨,餓了麼發文稱,將新增一個「我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按鈕。9日晚,美團官方微信公眾號也發文稱,將優化系統,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成為焦點的外賣小哥,看似得到了外賣平臺的「鬆綁」。
  • 誰能拯救困在算法裡的外賣騎手?
    原創 史亞娟 中外管理雜誌技術本身無所謂善惡,讓外賣小哥困在系統裡的,其實是平臺效率評價機制。《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調查報告,刷爆網絡並引起各界的廣泛爭議。後是11月份,一篇《被困在系統裡的,還有點外賣的人》,也引爆輿情。原來,不僅是外賣騎手苦不堪言,矛盾的另一面——消費者也是苦不堪言。早已進入存量競爭的外賣市場,一方面釋放了大量的藍領就業崗位,另一方面,也將合作鏈條上,平臺、騎手、消費者,以及餐飲企業之間的矛盾,暴露得淋漓盡致。何以拯救陷入算法困境的外賣騎手?算法邏輯和人性管理之間如何平衡?
  • 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揭開了共享經濟用工模式的弊病
    日前,《人物》雜誌一篇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在社交網絡刷屏。文章通過多個真實案例指出,在外賣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外賣騎手不顧個人安危與時間和死神賽跑,不僅引發人們對外賣平臺算法的思考,也讓人重新審視外賣等平臺的用工模式。
  •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配送員闖紅燈、逆行成災?美團、餓了...
    近日,一篇題為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的文章刷屏朋友圈 > 交警現場抓騎手看手機的等等 各種交通事故層出不窮 我們也能在各地的新聞裡看到 因外賣配送造成的各種交通事故 其中外賣配送員逆行
  • 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用命掙錢,風險卻無人買單!
    最近這兩天,保哥被一篇揭露外賣騎手生存現狀的文章刷屏了:《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文章很長,但描述的事實很簡單: 「在外賣平臺系統的算法驅動下,外賣員的配送時間越來越短,騎手們為了避免差評、維持收入,不得不超速、闖紅燈、逆行,導致外賣員遭遇交通事故的數量急劇上升。」 數百萬名外賣騎手,被冰冷的算法活活逼成了「高危職業群體」。
  • 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你的訂單可能送不到了,因為我出車禍了!
    所以,從視頻的案發時間以及案發環境來看,很大概率是外賣小哥超速經過人行橫道,才最終釀成這起事故的。那外賣小哥為什麼會超速行駛呢?簡要概括就是:速度不快,訂單超時,客戶投訴,一天白幹。所以,每天在飯點時間,你經常能看到外賣小哥在各大樓宇之間狂奔。這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近年來,高速發展的外賣行業逐漸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 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背後:美團與餓了麼的隱憂和機遇
    來源:財聯社繼昨日《人物》雜誌發布的文章《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爆社交網絡之後,港股美團點評股價震蕩下行,至午後小幅回調,最終跌幅逾4%。,稱將推出一項新功能,發布新功能,在結算付款後增加一個「我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按鈕,並將對歷史信用好的騎手提供鼓勵機制,其個別訂單超時將不用擔責。但並未提及道歉與保障騎手工作條件的相關措施。而美團則透過媒體表態:暫不回應此事,下周會舉辦小範圍的外賣業務溝通會。
  • 寧波48H設計馬拉松回顧|通宵肝出社創落地項目,「解救」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
    我們關注到當下最熱門的「被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的社會議題,讓學員們以社會人文關懷為視角,通過創新產品來「解救」外賣小哥。本次設計馬拉松還評選誕生了2020設計創新學部設計馬拉松項目(寧波)中「最佳攤位」前三甲。
  • 百萬外賣騎手為完成訂單奔趕時間!究竟是誰把他們「困在系統裡」?
    近日,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的文章刷屏了,文章中提出數百萬外賣騎手在系統算法的驅使下,為了完成訂單而奔走趕時間,外賣行業成為高危職業等觀點。美團則發布聲明,給騎手留出八分鐘的彈性時間,給騎手等候延遲的電梯,在路口放慢一點速度,惡劣天氣下系統也會延長騎手的配送時間,甚至停止接單。同時升級騎手申訴功能,對於因惡劣天氣意外事件等特殊情況下超時、投訴、美團核實後將不會影響騎手考核及收入。
  • 餓了麼推出多等5分鐘「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火熱後的一份溫情
    送外賣就是與死神賽跑,和交警較勁,和紅燈做朋友。一位江蘇騎手把社交帳號暱稱改成了:是狗頭。一位住在松江的上海騎手說,自己幾乎每單都會逆行,他算過,這樣每次能節省5分鐘……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數據顯示,在上海,平均每2.5天就有1名外賣騎手傷亡。同年,深圳3個月內外賣騎手傷亡12人。
  • 外賣平臺賺翻,沒被困在系統裡的紐約騎手咋還不夠錢餬口
    雖然沒被「困在系統裡」,他們的收入卻無法得到保障,也沒有基本福利,還要冒著感染新冠、被攔路搶劫的風險,但是他們別無選擇。外賣騎手激增,各大外賣平臺賺翻疫情期間各大外賣平臺的騎手人數激增。雖然沒有精確的數字,但根據一些相關組織統計,紐約疫情爆發以來增加了大約5萬名外賣騎手,自今年3月以來,僅Uber Eats一家外賣平臺在紐約就增加了3.6萬名外賣騎手。疫情期間全美的外賣需求大增。財富管理公司D.A.
  • 外賣騎手被困在系統裡:餓了麼算法,讓他們繼續超速,闖紅燈
    他說,他不會回來了,最近想裝在現場一個外賣的朋友,也被他勸住壓力「在這個行業給人的壓迫時,數據是你無法想像。「今年夏天雨水南方,而黃金壯壯慶幸自己出去,但也擔心,不知道有多少單爆炸現場,有多少車手必須要瘋掉恢復數據。
  • 外賣騎手的解困之策
    來源:虎嗅APP作者|王海、孫昊頭圖|CFP.CN背景本月初,一篇針對「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的新聞報導展現了外賣行業中險象環生的現狀,激起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面對外賣市場的激烈競爭,平臺持續地追求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採用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慧算法,並在發掘人力極限的過程中,不斷降低送餐時限,使得全行業外賣訂單單均配送時長在2019年比3年前減少了10分鐘[51] ,顯著提升了顧客體驗,推動外賣成為了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模式結合的代表行業。
  • 外賣騎手的解困之策-虎嗅網
    背景本月初,一篇針對「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的新聞報導展現了外賣行業中險象環生的現狀,激起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面對外賣市場的激烈競爭,平臺持續地追求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採用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慧算法,並在發掘人力極限的過程中,不斷降低送餐時限,使得全行業外賣訂單單均配送時長在2019年比3年前減少了10分鐘 ,顯著提升了顧客體驗,推動外賣成為了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模式結合的代表行業。
  • 外賣騎手事件背後,聊聊心理學的囚徒困境與「棉花糖實驗」
    ,困在系統裡》,讓我們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了外賣這個龐大的群體。很多次,和外賣騎手擦肩而過。我總是在想,騎手就這麼在大街小巷到處穿行,再好的車技和運氣也架不住概率。穿行的次數越多,發生意外的概率就會越大。很多次會在社會新聞欄目看到某個不知姓名的外賣騎手出車禍的新聞。稍作停留,很快便被更多新聞頂得消失在網絡裡,什麼痕跡也沒留下。
  • 困擾外賣騎手的「系統」 ,無人能置身事外
    它生動地描繪了外賣小哥的生存圖景,同時也討論了算法,抑或者說,技術對人的異化。在這幅圖景及其引發的討論中,外賣騎手與算法、平臺似乎構成了一種對立的關係,而且算法,作為一種技術,仿佛一時間遭眾人唾棄。但是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技術的誕生初衷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為何技術構建的「系統」,卻在此處成為了一種原罪?以及,我們是否因此就要拋棄系統了?
  • 國外外賣騎手:不要像中國外賣那樣快
    對此,邁克解釋道:工作日曆的設置主要是為了保證各個時段都會有騎手在線,同時也避免了在尖峰時段扎堆現象的產生;而「卓越」評分系統主要是為了公平起見,保證表現好的騎手有更多的機會,另一方面還可以對其他騎手產生一定的激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