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解能源危機與環境問題的金鑰匙: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所謂新能源,是指區別於煤、石油、天然氣以及大中型水電等常規能源,尚未大規模利用、正在積極研究開發的能源。比如,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以及氫能等都屬於新能源。而新能源材料就是實現這些新能源轉化和利用以及發展新能源技術過程中所使用的關鍵材料。
-
儲能崛起,3大應用領域,11種儲能方式,25家儲能上市公司業績,你了解...
2、飛輪儲能在一個飛輪儲能系統中,電能用於將一個放在真空外殼內的轉子即一個大質量的由固體材料製成的圓柱體加速(達幾萬轉/分鐘),從而將電能以動能形式儲存起來(利用大轉輪所儲存的慣性能量)。SMES 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取決於超導技術的發展 (特別是材料、低成本、製冷、電力電子等方面技術的發展)。三、電化學類儲能電化學類儲能主要包括各種二次電池,有鉛酸電池、鋰離子電池、鈉硫電池和液流電池等,這些電池多數技術上比較成熟,近年來成為關注的重點,並且還獲得許多實際應用。
-
中國研發出新型高效鈣離子混合儲能器件
(觀察者網訊)據觀察者2月15日從中科院獲悉,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及其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了一種能在室溫下工作的新型高效鈣離子混合儲能器件,其獲得了鈣離子儲能體系的最佳性能。
-
開學季,高校吹起「節能」風,開發新能源成為新趨勢
該系統是南昌大學「新材料技術」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項目之一,集成應用了南昌大學光伏研究院在非晶矽/晶體矽異質結(HAC)高效雙面進光太陽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高容量矽-碳負極材料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應用成果,後續還將採用光伏研究院研製的低成本高效制氫劑與配套連續供氫系統。
-
儲能國際創新論壇2019在南京隆重召開
,詳細介紹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電力電子裝備等4項新一代電力系統的主要技術特徵和高效低成本太陽能風能發電技術、高效低成本長壽命儲能技術等6類關鍵技術,將對未來能源電力系統各環節的發展形態、系統整體效率、運行控制和運營模式帶來全局性影響,雖然近年來儲能技術在能源電力發展需求和國家產業政策推動下得到快速發展。
-
新經濟 新業態 新能源 新材料
新經濟、新業態、新能源、新材料……在追求「綠色」之路上,西寧一直在求新、創新的模式上不懈努力著!不斷創新,在新經濟、新業態、新能源、新材料上下大功夫。 西寧市已提出了十三五時期「12315」總目標,開啟幸福西寧建設新徵程。幸福西寧正在一步步向我們走來。王曉曾多次提出,要堅持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幸福西寧」建設的有力支撐。在推動城市產業轉型升級中詮釋「幸福西寧」的真諦。
-
相變儲能材料產業蓄勢待發
近日,由北京宇田相變儲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相變儲能材料生產基地在河北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工,建成後有望成為國內乃至全球規模最大、產品品種最全及應用領域最廣的相變儲能材料生產基地。「為體現相變材料的重要性,國家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儲能技術和儲能產業被單獨列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相變材料作為一種可以感知溫度的材料,通過在某個溫度段(相變點)儲存能量和釋放能量來實現既定溫度和能量的管理,可廣泛應用於智能調溫穿戴、綠色恆溫建築及智能調溫家居等領域,市場前景廣闊。」
-
山東理工大學聯合主辦第七屆全國儲能科技大會暨淄博先進...
呂傳毅指出,儲能技術是能源革命的重要環節,在新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智能電網、過程工業節能增效等戰略產業中具有良好應用前景,是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本屆會議堪稱國內儲能領域的一次盛會,權威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我國儲能領域的關鍵科學與技術問題,對於進一步推動儲能技術的進步,促進可再生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加快相關產業戰略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
群雄逐鹿,21家頭部企業爭鋒儲能戰場
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出具的《儲能產業白皮書2020》所示,公司在2019年儲能逆變器提供商中排名第五,儲能集成商中排名第二。科陸電子儲能業務主要包括6大應用場景:火電廠聯合儲能調頻、新能源配儲能進行棄風棄光消納、電網側變電站儲能調峰、用戶側儲能削峰填谷套利、偏遠地區微電網供電、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做峰谷套利。
-
多能互補的區域綜合能源系統多種儲能收益分析
2整體研究思路針對多能流系統單獨規劃、運行導致的能源協同性差、利用效率低的問題,論文研究了蓄冷、儲熱、儲電和混合儲能在CCHP機組和電製冷等設備多能互補協同運行情況下的盈利策略,討論了系統配置不同儲能的經濟性和可行性,建立了全壽命周期的冷熱電儲能調度規劃雙層優化模型,並利用確定性迭代算法求解。
-
與電網高效互動 新能源車將成能源網絡「調節器」
加強高循環壽命動力電池技術攻關,推動小功率直流化技術應用;鼓勵地方開展V2G示範應用,統籌新能源汽車充放電、電力調度需求,綜合運用峰谷電價、新能源汽車充電優惠等政策,實現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能量高效互動,降低新能源汽車用電成本,提高電網調峰調頻、安全應急等響應能力。 另一方面,促進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高效協同。
-
環境能源新材料—新材料中的重頭戲
這就使新材料行業中的環境材料和能源材料變得越來越重要,並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領域。我國也把環境材料和能源材料列為「十五」期間新材料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環境材料:環境材料是與環境相協調的材料,如可降解塑料、利用廢棄木材和稻草製備的木製陶瓷、不含揮發性物質、可吸毒和放氧的多功能塗料等。環境材料具有消耗資源和能源少、環境汙染小、易回收再生或可降解等優點。
-
2018SNEC:陽光、中天、雙登、科士達、天合光能等儲能企業攜新品亮相
5月28日,SNEC第十二屆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此次展會上,陽光電源、中天科技、雙登集團、天合光能、天誠同創、科士達等儲能企業攜新品亮相,儲能頭條為大家整理了14家儲能企業以及他們的新品信息,一起來看看吧!
-
張會剛: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原理
能源是關係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和戰略性問題,能源存儲技術在促進能源安全生產消費,推動能源革命和能源新業態發展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以電化學儲能技術為例,在傳統化學化工專業培養計劃中,學生的電化學基礎是在物理化學課程中建立,缺乏對固體和半導體的認識;與材料和固體相關的專業培養計劃中,電池技術所需的溶液化學和界面化學基礎不足。圖片來源:Pixabay南京大學於21世紀初,在材料系的基礎上成立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下設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儲能產業資訊:0.55元/度!10MW/20MWh以上儲能電站可參與新疆發電側...
3.海螺新能源3月30日,浙江建德海螺新能源光儲一體化項目籤約,投資方為安徽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計劃總投資11億元,一期計劃建設18兆瓦光伏電站和4兆瓦時儲能電站,二期計劃建設200兆瓦光伏電站和50兆瓦時儲能電站。
-
三部門聯合印發《儲能技術專業學科發展計劃(2020-2024)》
儲能技術在促進能源生產消費、開放共享、靈活交易、協同發展,推動能源革命和能源新業態發展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儲能技術的創新突破將成為帶動全球能源格局革命性、顛覆性調整的重要引領技術。儲能設施的加快建設將成為國家構建更加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的重要基礎設施。
-
蘇州工業園區綠色發展專項引導資金管理辦法 儲能每千瓦時補貼業主...
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01214/637343.shtml 近日山東省委發布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其中要在新能源新材料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以核電、氫能、智能電網及儲能等為支撐的新能源產業
-
「新能源+儲能」將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
回顧「十二五、十三五」時期,國內政策補貼方向主要為風電/光伏/新能源汽車,風光及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在補貼的幫助下迅速崛起。 對於儲能領域,儘管國內也出臺了較多支持的政策,但補貼及指標性政策仍然不足。 對比海外,多個國家、地區或州政府出臺補貼政策,如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德國等,成效顯著。 2021年開啟「十四五」時代,我國風電/光伏將全面進入平價階段,新能源汽車補貼也將逐漸消失,儲能大概率會是下階段的政策窗口期,「新能源+儲能」將成為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趨勢。
-
譚國強:致力綠色高效新能源,推動清潔低碳新環保
譚國強認為,要想真正實現投身環境保護的理想,學習開發新的綠色發展技術可能是助力環保事業事半功倍的一條捷徑。於是他在畢業階段開始思考新的研究方向,選擇考取北京理工大學化工與環境學院的研究生,雖然讀的還是環境工程,但是所修的具體研究方向轉向了綠色新能源技術,這也是北京理工大學的特色專業研究方向。「中國工業發展最初的模式是先發展後治理,早期國家優先考慮經濟發展,難以兼顧環境保護。」
-
華北電網率先將儲能納入電網調度 實現源網荷儲協同互動
由國網華北分部探索構建的源網荷儲多元協調調度控制系統,在國內率先將電動汽車、儲能等資源納入電網優化調度和實時閉環控制,並作為獨立主體參與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實現調度模式向「源網荷儲協同互動」轉型,推動電網資源高效優化配置,促進新能源消納,助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