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1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以下是正文
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個國家憲法日。雲南省2020年青年普法志願者法治文化紅河行暨「12.4」憲法宣傳日在我市南湖廣場舉行。
啟動儀式結束後,來自州、市各有關單位、部門的普法志願者圍繞市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領域開展了普法活動。
活動現場各單位根據自身行業特點,通過設立宣傳展板、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諮詢等形式進行宣傳。
城市綜合執法局的執法隊員向市民發放扇子、文明養犬知識等普法產品,公安局的民警宣傳掃黑除惡等相關法律知識,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認真解答群眾關於消費者權益等方面的問題……活動現場氣氛活躍,市民反響熱烈。
什麼是憲法?
國家是在什麼時候設立的「國家憲法日」?
為什麼要設立「國家憲法日」?
來自憲法日直擊靈魂的三大問題,
你們了解嗎?
國家憲法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大法,規定擁有最高法律效力。我國現行憲法為1982年憲法,前後共歷經五次修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
為增強全社會的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加強憲法實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2014年11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作出決定,將現行憲法通過、公布、施行日期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封面
從2014年開始,
每年的國家憲法日,
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會在全國部署開展
以「弘揚憲法精神,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為主題的「憲法宣傳周」活動。
設立國家憲法日,
不僅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誕生,
更重要的是為了增強全社會的憲法意識,
弘揚憲法精神、加強憲法實施,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憲法日」宣傳海報
憲法離我們並不遙遠,
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無微不至地,
呵護著每一個平凡人的一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我國憲法共有4章143條,內容包括了總綱、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和對國旗、國歌、國徽、首都的規定。
從我們出生開始,
憲法就作為我們的守護神,
保護我們的人身安全。
當我們開始背上書包、走進校園,
每周一早晨的升國旗、奏國歌
便成了我們每周的第一堂課。
根據《憲法》第二章第46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當我們到了十八歲,
要開始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
享有權利的同時,
也要履行義務。
當我們走出大學校園,
步入社會、走進職場開始,
我們就要通過勞動賺取酬勞了,
此時憲法依舊是我們合法權利的有力保障。
當我們找到心愛的另一半,
一起組成家庭、步入婚姻的殿堂。
後來孕育了新的生命,
獲得一個新的身份「爸爸、媽媽」。
新身份同時也意味著新的責任。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
我們開始變老。
到了退休年齡的我們,
一樣可以過著有保障的生活。
憲法伴隨我們的一生,
我們在它的保護下茁壯成長。
但也同樣受到它的約束。
正因為它的存在,
才能讓社會更加安定、和諧,
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作為一名合格的公民,
我們應當牢記憲法、遵守憲法,
共同創造祖國美好的未來!
作者:彭雷
來源:人民日報、遼寧共青團
原標題:《國家憲法日|所有知識點,你都必須get到》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