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丁淑琪)為助力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中南大學防疫宣講暑期線上社會實踐團橫跨福建、廣西、重慶三省,在線上開展防疫知識宣講活動。團隊成員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與個人特長,繪製了一系列風格輕鬆、畫面溫馨的家庭漫畫——「圓圓家的防疫日記」。通過對主人公圓圓、圓圓爸爸與圓圓媽媽生活日常的描寫,漫畫展現了科學的防疫措施與積極的抗疫心態。
(圖為活動宣傳海報,三個小人從左到右依次為圓圓爸爸、圓圓、圓圓媽媽)
線上宣講,躊躇滿志
由於疫情還未完全解除,線下活動仍然存在安全隱患,團隊的宣講活動主要於線上進行。
藉助騰訊會議、騰訊QQ等工具,成員們定期展開討論,包括宣講形式、任務分工、團隊合作等等。 作為團隊的「繪畫擔當」,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1904班的鐘舒婷擅長使用數位板作圖,同時靈活地使用PS等軟體,使畫面更為豐富、精美;1903班的尤欣雨與1902班的潘焱則是資料搜集小能手與「最佳編劇拍檔」,漫畫情節的構想以及防疫知識的融合,常常少不了她們的奇思妙想;而1903班的丁淑琪則負責將漫畫作品於線上發布,並搜集讀者反饋。「做各自最擅長的事,然後盡一切努力去把它做到最好。」隊員們這樣說。
除隊內分工外,定下漫畫的內容目錄也是團隊前期的重要工作。為使漫畫作品更富有使用價值、能夠真正為抗疫防疫發揮效用,隊員們進行反覆的開會討論,最終確定了漫畫的內容目錄,為今後的實踐活動定下方向。
漫畫科普,齊心抗疫
在經過為期5天的準備之後,7月29日,團隊的第一期漫畫作品——新冠肺炎普及篇正式於新浪微博帳號「圓圓家的防疫日記」發布。除了普及新冠肺炎傳染源、傳播途徑、臨床特點等知識,漫畫還通過劇情與人物對話,細緻地介紹了新冠肺炎與普通感冒的差異。之後,團隊以四天為一周期,創作並發布漫畫作品,包括:第二期-口罩使用篇、第三期-居家及外出防護篇、第四期-闢謠篇、第五期-醫護篇,最後一期漫畫(心理健康指引篇)也在按部就班地籌備中。
同時,為使漫畫作品更加貼合讀者心理、發揮知識普及作用,團隊成員定期搜集並整理讀者意見,於團隊例會上提出並進行思考。在第一期漫畫完成之後,有讀者反映「人物對話內容有點多,顯得字體比較擁擠」。於是隊員們馬上展開討論,得出改進方案,並應用於接下來的漫畫創作中。「宣講不僅僅是一個知識輸出的過程,還是與讀者進行雙向互動的過程。」正是在不斷地與讀者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團隊的漫畫作品更加完善、實踐項目擁有更廣闊的成長與發展空間。
(圖為團隊成員就漫畫細節進行討論)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通過團隊成員的精誠合作與不懈努力,漫畫作品已創作並發布四期,取得良好的科普成果。截至目前,新浪微博話題累積閱讀量1.9萬,團隊微博帳號「圓圓家的防疫日記」共獲得226位粉絲的支持。「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雖然在實踐的過程中,隊員們常常遇到各種問題,如防疫知識較為書面,難以轉換為自然流暢的人物對話、受課業安排等不可抗因素的影響,如期發布作品存在困難。但團隊成員們始終堅守著「做好防疫漫畫、助力抗疫取得勝利」的不變初心,以堅強的意志與信念去克服所有的困難、為疫情防控貢獻出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