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湖水域廣闊,草甸蘆葦繁茂,這裡的沼澤淺灘適合涉禽棲息。冬季來臨,候鳥遷徙,衡水湖就十分熱鬧,灰鶴在湖面上翩翩起舞,紅嘴鷗忙著覓食,赤麻鴨悠閒地遊著。被稱為「溼地殺手」的白尾鷂也來到了衡水湖,在天空中翱翔,觀察地面搜尋獵物。
鷹科鷂屬的白尾鷂,又叫灰鷹,是中型猛禽,因其尾上覆羽呈白色而得名。雄鳥羽毛灰藍色,白色的腰和黑色翅尖形成對比;雌鳥羽毛主要是褐色,腹部棕黃,尾巴上的羽毛白色。飛翔時,兩翅向上舉,常抖動兩翅,姿態矯健。
01猛禽中的「溼地殺手」,常常抓小鳥捕田鼠
白尾鷂經常飛行在平原湖泊沼澤、草地荒野等開闊的地方,在低空鼓動兩翼,一邊飛一邊搜尋獵物,發現目標立即懸停,然後極速降落,一個猛子扎進草叢,轉眼間已經捕到獵物了。
科學家研究白尾鷂食性,它專門獵殺飛行中的鳥類,麻雀、雲雀、水鳥等小型鳥類,還會抓大型水鳥的雛鳥來吃。
鼠類也是白尾鷂最常吃的食物。它在低空中觀察到田鼠蹤跡時,會迅猛地降落到地面,一抓一個準,剛才還活蹦亂跳的田鼠,這會兒已經淪為白尾鷂的食物。
運氣好的時候,白尾鷂還能捕到野兔,和肥美的鴨子吃,改善改善夥食。但有時候就只能抓青蛙、昆蟲類補充食物,能填飽肚子就行了。
「溼地殺手」的名頭不是白叫的,白尾鷂捕食成功率比較高,同區域內小型鳥類、鼠類都怕它。
02偷襲短耳貓頭鷹,搶走它捕到的田鼠
白尾鷂有利爪有鉤嘴,抓小鳥、捕田鼠不在話下了。這貨卻喜歡偷懶,有時候喜歡去偷短耳貓頭鷹的獵物,有時甚至去明搶。
這一天的傍晚,短耳貓頭鷹外出捕食,好不容易捕到了一隻肥美的田鼠。正高高興興往回飛,打算好好地吃一頓,沒想到遇上了「溼地殺手」白尾鷂。
白尾鷂也算個知名的猛禽了,卻有點無賴,看見短耳貓頭鷹抓著一隻田鼠在飛,就直直飛過去,招呼也不打就幹架,爪子對準短耳貓頭鷹。
短耳貓頭鷹嚇了一跳,本能反應用自己的利爪防禦,然而爪子一松,田鼠就掉下去了。白尾鷂計謀得逞,也不想和短耳貓頭鷹繼續打了,轉頭往地上飛去抓肥美的田鼠咯!
短耳貓頭鷹這才反應過來,當然不能就這麼算了,翅膀一扇就過去攔著白尾鷂。白尾鷂不得不接招,用爪子踢,用翅膀扑打,用嘴啄。最終白尾鷂贏了,飛快降落地面,理所當然地吃了短耳貓頭鷹的獵物。
有人覺得奇怪,白尾鷂自己去捉小鳥、捕田鼠,不比從短耳貓頭鷹爪下搶食物來得容易嗎?白尾鷂為什麼還要去偷襲短耳貓頭鷹,打上一架也要搶人家的食物?
03挑戰獵隼,從側面迂迴突襲,打不過就逃
也許是猛禽骨子裡有爭強好勝的個性,有時候會因為領地與食物,產生矛盾,進而鬥個你死我活。
白尾鷂體長約41-53釐米,獵隼體長約45-55釐米,體型上看兩者差不多,不過它們捕食的方式不同,白尾鷂在低空飛行,搜尋獵物;而獵隼會選擇一個制高點,發現獵物猛然出擊。
白尾鷂出去捕獵時,發現自己的「不獵場」範圍內,竟然來了一隻獵隼,很不高興,這是我的地盤,不能讓獵隼來這裡「打劫」獵物。
白尾鷂知道一隻成年獵隼有多厲害,不敢跟它正面打,於是打算保守作戰,從側面迂迴突襲。還沒到近前,獵隼就發現它了,張大翅膀,做了個防禦姿勢。白尾鷂飛過去,用翅膀扇向獵隼,而獵隼同樣還擊,如此兩三回。
白尾鷂還可以用爪子去抓的,但估算了下自己的實力,覺得可能不是獵隼的對手,就趕緊撤了。丟臉不要緊,還是保命要緊!而且,遇到的這隻肯定是獵隼裡的高手,白尾鷂心安理得地溜了。獵隼也沒有去追白尾鷂,還是蹲在剛才的地兒,繼續狩獵。
04狐狸偷吃它的蛋,狗獾捕食它的幼鳥
每年的4-7月是白尾鷂繁殖季,白尾鷂在空中飛行追逐著求偶,但卻營巢在地上的蘆葦叢、草叢或灌叢。每一窩產卵4-6枚,雌鳥負責孵卵。
從產卵到育雛期間,白尾鷂最需要做好防禦工作,因為巢穴建在低處,不僅空中的猛禽會對自己的後代下手,就連地上跑的動物也會來偷襲。
在有的地方,狐狸來偷吃鳥蛋,會先來踩點,然後趁著白尾鷂外出捕食時,大搖大擺來偷吃鳥蛋,然後溜之大吉。
如果鳥蛋能倖免,幼鳥破殼時,最開始幾天雌性白尾鷂也會在巢裡暖雛,由雄鳥外出捕食回來,餵給幼鳥吃。
幼鳥一天天長大,雖然還不會飛行捕食,但白尾鷂夫婦會讓它們在巢邊玩耍。不過,還是要保持警惕,因為狗獾、短耳貓頭鷹都會來捕食幼鳥。狗獾最難防了,藏在洞裡,而且性情兇悍,幼鳥被它盯上就慘了。
05結語
作為「溼地殺手」的白尾鷂,敢去挑戰獵隼,還常偷襲短耳貓頭鷹,不過它也比較滑頭,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但是,還未長大的小白尾鷂,可能會被其他動物捕食。活著,不容易,每一種動物都要經歷自然的考驗!
雪靈谷自然實驗室/出品參考資料:中國動物志、鳥網、自然密碼、探索與發現、新發現、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國家動物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