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20個有趣又恐怖的星球,有的甚至違背傳統物理學定律

2020-12-11 圖說攝影

我們都知道太空是神秘的,很多東西人類目前的技術無法探索,甚至超出了我們的傳統物理學定律。網際網路用戶安東尼·哈克特整理了一份清單,列出了太陽系外最神秘,最怪異的系外行星。Gj 1214b-水上世界,它是最有可能成為海洋行星的候選。GJ 1214b沒有陸地,只有海洋延伸到整個表面。如果是水上世界,它可能被認為是木星的伽利略衛星歐羅巴的更大更熱的版本。

J1407b被稱為超級土星,這是因為其龐大的外行星環系統是土星的640倍,它位於半人馬座星座,離地球434光年的系外行星,並且是唯一已知的具有類似於土星環的系外行星。如果這個星球與土星交換位置,它的吸引力統治地球的天空,環形系統中途有一個很大的間隙,類似火星大小的外顯子有可能在該間隙內繞行星運行。如果有任何外星人居住在這個外星人上,那麼他們可以一覽無餘仰望天空。

Gliese 581c-潛在的系外行星,它位於天秤座,距地球20光年,行星繞其恆星運行的距離約1090萬公裡,僅佔地球與太陽之間.5億公裡距離的7%。Gliese 581c處於潮汐鎖定狀態,這意味著行星的一側始終面對恆星,而另一側則永遠不會面對恆星,這樣導致一側有著灼熱的高溫,而另一側會遇到冰凍溫度,但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是一塊狹窄的土地,環境條件比較好,理論上可以支持外星人的生活。

Gliese 436b-違反物理定律的行星,它是一顆系外行星,位於距地球30光年的獅子座,似乎無視物理定律。這顆行星繞著恆星運行,其距離是水星離太陽近15倍,表面溫度439°C。它的引力非常的強,。繞恆星旋轉一周僅需約2天15.5小時。

55 Cancri E-鑽石星球,55 Cancri E在巨蟹星座中,離我們只有40光年。它的大小是地球的兩倍,但質量是地球的8倍,密度是地球的兩倍。母恆星比我們自己的太陽擁有更多的碳,行星的質量被認為主要是碳。由於壓力和平均最高表面溫度為2400°C。它離它的母恆非常此之近,以至於整個行星只需要18個小時就可以完繞一圈。

Hat-P-7b-下紅寶石和藍寶石的地方,HAT-P-7b位於天鵝座,距地球約1000光年。在系外行星的夜晚,大氣中發現了氧化鋁(剛玉)的大量沉澱。該星球還遭受暴風雨襲擊,因此這些紅寶石和藍寶石很可能散布在整個星球上。

Psr J1719–1483 B-繞脈衝星軌道,這顆行星繞著脈衝星或極緊湊且密集的中子星旋轉,大約相當於一個大城市的大小。它的直徑為19公裡,但其質量是太陽質量的1.4倍。脈衝星旋轉很快。因此,該行星的軌道周期為2小時。

高清189733b-下玻璃雨的地方,HD 189773b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比木星略大,並且距地球約62光年。它奇特大氣層實際上是由矽酸鹽原子和粒子組成的,這顆行星具有深沉的天藍色。行星上的風速實際上可以達到每秒約2公裡。行星上的溫度也可能超過1652°F。這顆行星可怕令人恐懼的是,它從表面傾瀉著玻璃,並伴隨著非常快的速風。如果這種風暴以某種方式發生在地球的赤道上,它將在短短五個半摧毀地球上所有的建築

Wasp-12b-吞噬光的行星,WASP-12b是已知最黑暗的系外行星之一,系外行星的體積是木星的兩倍,具有獨特的能力,可以捕獲至少94%的可見星光落入大氣。大氣溫度為8312°C。白天會聚積所有可見光,因為它總是面對著恆星。行星的軌道非常近,以至於它的晝夜側被固定。WASP-12b每天完成一次軌道。

Gj-504b-粉紅星球,這種美麗的粉紅色,或者我應該說洋紅色的系外行星它位於處女座星座。它的名字叫Gliese 504b(但通常被稱為GJ-504b),它的恆星繞木星軌道運行的距離是木星繞太陽運行的距離的近九倍。該行星的一個有趣特徵是-它是一個新形成的行星,並且發光,這使表面看起來像是洋紅色。

克卜勒10c-巨型地球克卜勒10c位於距地球560光年的德拉科(Draco)星座,繞克卜勒10繞行約45天。它是一顆行星,重量是地球的17倍,體積是地球的兩倍以上。行星形成理論家面臨挑戰,以解釋如此龐大是如何形成的。這實際上是非常不尋常的,它開闢了一種新的系外行星,稱為「超地球」。

Ogle-2005-Blg-390lb-冰凍的荒原,經過20000多光年的旅程,我們到達了射手座。一顆紅色的矮星在黑暗微弱地發光。紅矮星是宇宙中最小的行星,它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冷的行星之一,其表面溫度為-220°C。整個星球被厚厚的冰層覆蓋。表面有冰川,峽谷以及平原存在。這顆行星可能有一個發熱的暖核,可能融化大部分內部冰層,形成巨大的地下海洋。

Psr B1620-26 B-幾乎和宇宙一樣古老,這個星球的估計年齡為130億年,是地球45億年的兩倍以上。它大約和行星一樣古老。它是在宇宙誕生於宇宙大爆炸後不到十億年的時候,圍繞一顆年輕的,像太陽一樣的恆星形成的。這座古老的星球擁有非凡的歷史。

Kepler-438b-就半徑和質量而言,是最像地球的行星,克卜勒438b的地球相似度指數(ESI)為0.88,是迄今確認的系外行星已知的最高點,就半徑和質量而言,它目前是最像地球的行星。在該星球液態水可能存在於行星表面。

Tres-4b-浮腫的星球,它位於赫拉克勒斯星座1400光年外,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系外行星之一。它的體積是木星的1.7倍,但密度極低,被歸類為「浮腫」行星。行星的密度大約與軟木相同,天文學家將其歸因於1260°C的極度高溫,因為它靠近恆星。TrES-4b距離太陽只有20萬公裡,能夠在三天的地球時間內完成一個軌道。這使得TrES-4b既是已知的最大行星,又是已知密度最低的行星。

Hd 106906-其形成仍然是個謎,它是一顆系外行星,位於克魯斯星座中距地球300光年的位置。它繞恆星運行的距離約960億公裡,是太陽與海王星距離的20倍。據估計大約是木星質量的11倍,還不知道這顆行星是如何形成的,或者它是如何與恆星形成如此遙遠的軌道的。它的表面溫度高達1500°C,並且仍從其形成過程中殘留的餘熱中發出紅外光譜。

Wasp-17b-向相反方向移動,WASP-17b是發現的最大系外行星之一,至少包含木星質量的一半。關於這顆行星是它繞著軌道逆行駛的,這意味著該行星沿其母恆星的相反方向移動。

Tres-2b-比煤炭更黑,該行星在2011年被確認為已知最黑暗的系外行星,反射不照射它的所有光的1%(比煤還少)。而且反射的光線是暗紅色,使行星具有邪惡的紅色。

克卜勒78b-熔巖星球,克卜勒78b與我們的地球相似。這顆系外行星位於天鵝座。它比水星離太陽更接近恆星,比水星離太陽要近40倍,其溫度估計約為2030°C。據發現的天文學家之一弗朗切斯科·佩佩說,這顆行星可能和地球大小差不多,但「可以想像像是熔巖行星而不是像地球的行星。」

2mass J2126-8140-最大已知太陽系的行星,我們知道它圍繞一個或多個恆星旋轉。我們將其命名為2MASS J2126-8140,該名稱位於Octans星座中。它的宿主恆星是一顆紅矮星,距系外行星約9650億公裡。它具有已知行星質量物體的最長和最大軌道。

相關焦點

  • 物理學最重要的諾特定理,是怎樣導出三大守恆定律的?
    物理學中常見的守恆定律有能量守恆、動量守恆、角動量守恆。什麼是物理量的守恆?舉例來說,守恆量就像體育課上滿操場瘋跑的孩子們的人數,它在一整節體育課上都是不變的,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而這一整節課,正好類似於一個力學系統。
  • 宇宙中的神秘現象,物理學無法解釋,科學家:物理學或根本不存在
    從初中開始,我們就接觸了物理學。所謂的物理學指的是世界萬物運行的規律,這門學問聽起來十分有趣,但有時候又晦澀難懂,導致很多人對物理不感冒。不管你對物理學感不感冒,它在地球上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如果人類所發現和創造的物理學都不成立的話,那麼整個世界可能就會崩盤了。而《三體》這本小說中就提出類似的觀點,物理學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 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定律能解釋星球是如何保持平衡的嗎?
    宇宙中的星球是如何保持平衡的?當有人把這個問題提給牛頓的時候,牛頓知道他必須回答,因為當時他是英國皇家學會的會長,也是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定律的發現者,實際上回答這個問題的困難之處正跟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有關。
  • 三個數理知識的清單,幫助你理解數學物理
    《數學也荒唐》本書用20個數學問題探討了代數、概率學、統計學、平面幾何、圖論、拓撲學等主題,在意想不到的趣題中探討數學難題
  • 物理學定律的謊言——質疑物理定律的普適性
    儘管陳述了以上所有內容,許多物理定律的定義甚至沒有提及它們的普遍性。看看下面的定義:科學定律或科學原理是描述或預測自然中出現的一系列現象的陳述。然而,一些科學家和哲學家也對物理定律說過同樣的話!(參見南希·卡特萊特的《物理學定律的謊言》。因此,如果自然法則在物理學中具有終極重要性(而且這些法則應該是普遍適用的),那麼任何從根本上挑戰這一點的東西,都會在物理學家圈子內外引起一定程度的恐慌。同樣,如果我們沒有定律因為我們沒有普適性,那麼我們有什麼?
  • 物理學教授:哈勃定律是一個強大工具
    1948年,我獲得了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博士學位。現居住於加州雷德蘭茲的一個退休社區裡。應社區邀請,我每兩周會做一次關於天文學的講座。有人問過一個問題:如何確定宇宙的年齡,又如何確定宇宙到遙遠星系的光年(或公裡)距離呢?對此我也有些疑惑。
  • 【物理之謎】那些無法用物理學解釋的現象
    ,而以萬有引力定律為基礎的經典力學理論成為現代物理學的三大支柱之一(另外兩大支柱是經典電磁場理論和經典統計力學),不過牛頓創立的經典力學還有很多缺陷, 比如雖然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但是牛頓始終無法發現引力的源動力在哪裡,因此如果單單使用牛頓的經典力學去認識這個宇宙還遠遠不夠。
  • 《星球大戰》中的物理學:原力有可能真的存在嗎?
    答案,或許就在現代物理學中。在最初的《星球大戰》電影中,歐比旺·克諾比對盧克·天行者說,原力「環繞在我們周圍,滲透我們;有著凝聚整個星系的能量」。現代物理學家已經知道,宇宙中存在4種基本力(又稱基本相互作用):強核力、弱核力、電磁力和重力。從最微小的原子,到龐大的行星,這4種基本力都在連接宇宙物質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星際穿越》的物理知識沒看懂?科普達人嚴伯鈞要「讓物理流行起來」
    圖/主辦方供圖諾蘭導演的電影《星際穿越》最近重返大銀幕,這部充滿了天文物理相關知識的電影,讓部分觀眾感嘆「物理學不好,電影都快看不懂了!」比如說,為什麼電影中的男女主角到黑洞邊的行星考察了3小時,回來後發現飛船上等他們的人居然等了20年?為什麼去到不同的星球,相對地球上的時間又不一樣?科普達人嚴伯鈞最近在上海的一場籤售會上,給現場讀者答疑解惑。嚴伯鈞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取得物理學與數學雙學士及物理學碩士,又前往布朗大學攻讀固體力學博士。
  • 看看國外的物理學與國內的物理學教材有什麼不同,通俗易懂直觀
    例如,17世紀Isaac Newton(1642-1727)發現的運動定律準確地描述了物體在正常速度下的運動,但不適用於以與光速相當的速度運動的物體。相比之下,Albert Einstein(1879-1955)在20世紀初發展的狹義相對論給出了與牛頓定律相同的低速結果,但也正確地描述了接近光速的運動。因此,愛因斯坦是一個更普遍的運動理論。
  • 奇異的時空,崩壞的物理學定律,這就是神奇的黑洞
    它為什麼是個洞?主要是因為什麼東西都被它吸進去了,它只進不出,表現就像一個無底洞一樣,所以它叫黑洞,不叫黑球。說黑洞它是一個天體,這個描述其實是不夠精確的,宇宙當中的各種星球、什麼恆星、行星、衛星、彗星,它都可以被當作天體。黑洞雖然是一個天體,那麼它跟其他普通的這些星球它又有什麼區別呢?
  • 違背牛頓第三定律,外媒:中國已掌握該技術
    自人類誕生以來,各國就出現了很多著名的科學工作者,其中有很多各個領域的權威人士,提出的科學定律一直沿用至今,牛頓作為人類史上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其提出的牛頓三大定律被作為現代物理學的基礎。
  • 冷知識、硬科學,《被點亮的星球》領跑紀錄片行業新勢力
    影片囊括了天文學、人類學、生物學、化學和物理學等多個學科知識,以宇宙視角來關照地球和人類的命運,為觀眾呈現一部集視覺、科普和哲學於一體的神級大片。此次與中方團隊雲集將來的聯手跨界,是對中國紀錄片觀影市場的充分信任,也是對中國紀錄片製作水準的重要肯定。
  • 全是高中甚至大學知識,教育部為何會把這本書推薦給初中生?
    但如果你真的在意觀看後的收穫,那麼購買這本書來學習物理學思想,這是很好的選擇。教育部推薦閱讀先說一下這本書一個有趣的點,它入選了教育部全國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入選分區是初中自然科學類。,涉及到許多高中甚至大學物理的知識。
  • 科普觀瀾第一期| 漫話物理學「四大神獸」
    贛圖錦書特推出科普系列欄目「科普觀瀾」,通過詼諧通俗的科普小品,激發大家對科學的熱愛,營造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第一期,讓錦書與您一起漫話物理學中的「四大神獸」。相傳中國古代有青龍、白虎、玄武、朱雀四大神獸,但實際上它們只是古人宇宙觀的一種象徵,並沒有真正的神力。
  • 6本通俗易懂的科普好書推薦,有趣又不乏專業知識,推薦給大家
    好書推薦第197期:科學是人類精華的體現,但是有時候,太專業的科學知識似乎離我們太遠,不適合普通大眾,因為這些東西太過深奧,不循序漸進的訓練,很難體會其中的奧妙,但是科學發展史中,也有一些有趣的通俗讀本,這些書籍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我們解釋科學中的種種有趣現象和理論
  • 物理學四大神獸,除了「薛丁格的貓」, 你還知道哪幾個?
    分為純物理學和多學科物理學,其中的純物理學又分為:1.經典力學;2.熱力學和統計力學;3.電磁學;4.相對論;5.量子力學。,上面的許多分支都是非常晦澀難懂的知識。,還是平時看一些科普知識文章總會看到,應該有很多人都知道吧。
  • 還是違反熱力學定律?
    博科園:本文為物理學類蘇黎世大學物理學家們發明了一種極其簡單的裝置,它可以讓熱量在沒有外部熱量的情況下從寒冷物體暫時流向溫暖的物體。有趣的是,這個過程最初似乎與物理學的基本定律相矛盾。正是這種日常經驗闡明了物理學的一個基本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一個封閉自然系統的熵必須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或者,更簡單地說:熱本身只能從一個較熱的物體流向一個較冷的物體,而不是反過來。室溫以下冷卻蘇黎世大學物理系安德烈亞斯·席林教授研究小組進行的一項實驗結果乍一看似乎挑戰了熱力學第二定律。
  • 科普「網紅」,讓前沿物理變得有趣可感
    科普「網紅」,讓前沿物理變得有趣可感 2020-07-15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19中信好書·科普新知榜|15本書,讓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從生活起居到求醫問藥,從珠穆朗瑪峰頂到杭州灣的錢塘江潮,知識無處不在:《這裡是中國》星球研究所 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 著《這裡是中國》由人民網、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星球研究所聯合出品,經過3年的打磨,從191位風光攝影師的經典作品中,精選了365張代表性高清攝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