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藝術:方寸之間盡現腦洞

2020-12-23 人民政協網

下面的他們可以把一切微縮在方寸之間,藝術家都是魔術師!

想像力豐富的你,有沒有夢想有一天自己變小,開著模型車,在樂高城堡裡穿梭,沉迷於那個想像的「小人國」。當然,大多數這是我們還是個小孩子時候的天真想法。

前一陣子上映的《蟻人2》裡,倒是有不少曾經我們天真的想法,整棟大樓變成拉杆箱大小,蟻人在螞蟻和常人大小間自如切換……

2017年年底的時候,還有一部關於「小人國」的奇幻電影《縮小人生》,講的是一對夫妻為了節省開支,參加縮小人生計劃,結果只有丈夫縮小了,妻子沒有,因此引發的一連串生活事件。

除了電影裡的這些微縮場景,現如今也有不少藝術家都嘗試在極為微小的維度上進行創作,這就是微型藝術(Miniature Art),那麼我們今天來聊聊這些以小見大的「小人國」都各具怎樣的特色。

Tanaka Tatsuya(田中達也)

小人國裡的每一天

日本就有這樣一位微型藝術達人,他的想像力似乎從兒時保留到現在,將生活中一切物件,做出各種形象生動的微觀場景,還原最真實的「縮小人生」。

那麼他微觀世界是怎樣的呢?

「Everyday occurrences seen from a pygmy’s perspective can bring us lots of fun thoughts。 」

「每天在小人國的角度看世界,其實會為我們帶來很多有趣的想法。」——田中達也

日本微型作品攝影師兼藝術家田中達也(Tanaka Tatsuya),從2011年4月開始,一直持續發表這一系列名為《微型日曆(miniature calendar)》的作品。

創作的素材就是把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食物、用品變成他獨創「小人國」裡的山川河水、花草樹木,而「小人國」的主人們則是田中達也個人收藏的微型迷你人偶。

不過,有時他也會改變玩偶的顏色或重新改造,現在田中達也正在準備自己製作原版玩偶 ,從而讓自己的創意有更大的發揮餘地。

「每個人都應該有那麼幾次腦洞大開的時候,這時原本普通的事物在眼中可能會變得不太一樣,比如西蘭花看起來像一片森林、漂浮在水面上的葉子像小船——這種站在微型人的立場重新看世界的角度能給我們帶來很多有趣的想法。」

創作的題材也是十分多樣化的:從地球到太空,從生活、電影到動畫,一切物品到了他的手裡,都被重新打造出新的一面。 每一張拍攝的成品不只只是一張照片,更多的是好像在講述一個超精彩的故事,讓人很有讀下去的欲望。

田中達也表示,《微型日曆》最重要的概念是運用常見的事物創作貼近人心的主題,和不同年紀與國籍的人引發共鳴,在這些奇妙的小小世界裡,找到自己的每一天。

Rosa de Jong

懸浮空中的烏託邦

在宮崎駿的天空之城裡,我們看到了那個我們理想中的烏託邦,那個懸浮在空中的絢爛神奇的世界。現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自由設計師Rosa de Jong創作了一系列的迷你雕塑作品,像極了那個夢幻的天空之城。

像是懸浮的童話風格的尖頂白色民房,架在高處的平凡水塔,夢幻裡又夾雜著真實世界的映射。

層層建築立在一小片懸空的土壤上方,或者是一棟微型的紙制高樓聳立在懸浮的綠色草坪之上。

Rosa de Jong最讓人驚奇的就是試管裡的迷你懸浮島,為觀賞者們的思考和想像提供了一幕幕微小的場景。建築模型雖然微小,卻精細異常,你可以看到樓梯、電線桿還有窗戶。

每棟建築物都是一個沒有喧囂的小小烏託邦,站在世界的邊緣處,被保護著,不滑落到塵世之中,靜靜地等待這它的主人。

Rosa de Jong在這小小的場景裡描繪出超現實主義建築環境和近乎毫無可能的建築結構。要知道,製作微形建築本就不太容易,更何況是放入空間狹窄的試管中,在建築的尺寸和結構上更要留意,甚至要精確到一根頭髮的寬度,否則放到一半就卡住或毀損,費盡心思想完成的作品都將化為泡影。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在一個項目的過程中,每一步都是快樂的。我想讓人們有去看東西的好奇心,但不是讓他們被迫去看。」

Dan Ohlmann

讓人懷舊的小小世界

在Dan Ohlmann的微縮世界裡,淡淡的燈光,精確的復刻,細緻的紋理,這些物件組成的空間,像一部動人的詩歌集,每一首詩都散發著鮮明的懷舊感。

被稱為法國微縮世界第一人的Dan Ohlmann,從小對各種人類行動的空間極為敏感。他擁有過人的記憶力,像一位攝影記者,用眼睛捕捉一切尋常、不尋常的細節,然後用手工將想像的空間變成現實。

從桌椅到天花板,從牆壁上的斑駁印記,到一根電線,從窗戶外的光線,到地板上的灰塵,事無巨細,Dan Ohlmann用針在放大鏡下,細緻地還原每一處真實的場景。

一個不足一平米的微縮場景,從設計、到製作完成,需要整整一年的時間。如此繁瑣的工程,除了對事物敏銳的觀察和感知,更需要細心和耐心。

1985年的法國巴黎,一位從事櫥櫃製作15年的匠人Dan Ohlmann決定追隨自己的興趣,轉行做微縮模型。兩年後,他便以法國著名馬克西姆西餐廳為原型,以1:12的比例縮小尺寸,手工製作完成的第一件微型藝術作品《Chez Maxim’s restaurant》,從此在藝術界一炮走紅。

Dan Ohlmann說,他喜歡「老物件」,因為「舊物」上,有時間帶來的對人的確認和歸屬。在他的微型藝術作品中雖然沒有人物出現,但是選取的都是一些有故事或歷史感的場景,像是堆滿古籍的圖書館、布滿灰塵的廢棄電影院、燈光昏暗的理髮店等等。

2000年的時候,Dan Ohlmann選擇在法國裡昂修建了一座「國際微縮電影藝術博物館」(Musée Miniature & Cinéma),用來展出他的微型藝術作品,並且收藏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微觀藝術家超過1000件微觀藝術作品。

當然在這座博物館裡,除了展出微觀藝術作品之外,還有電影製作的相關介紹,比如說電影道具製作過程,電影特效拍攝,也包括了很多電影中著名場景的微縮景觀。

最喜歡的就是法國電影的《香水》真實的場景還原,包括了主人公格雷諾耶的出生地,香水店、製作香水的地下室等,製作的逼真程度,還是很精緻的。

相關焦點

  • 「意象世界 多彩中國——微型藝術國際展」藝術論壇在京舉行
    參加「微觀意象」藝術論壇的嘉賓們合影留念。攝影:肖默【環球網綜合報導】4月14日下午,由義大利貝納通學術研究基金會、北京漢威國際藝術中心、北京正視文化藝術有限責任公司主辦,漢威國際廣場承辦的「意象世界 多彩中國——微型藝術國際展」主題為「微觀意象」的藝術論壇在北京漢威國際藝術中心舉行。
  • 周恆:方寸之間天地寬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審美角度的變化,篆刻藝術創作和形式也呈現多樣化趨勢,但是無論如何變化,都離不開傳統的根基。青年藝術家周恆在篆刻藝術上,能夠結合當代人們審美個性去尋求突破口,然後大膽地把他對藝術的悟性有機地融入到創作之中,使其作品寓機巧於嫻熟之中,呈現一種自然之美,和諧之美,藝術之美。篆刻藝術貴在氣、勢、情、韻皆備,而最終落實在「和諧」二字上。
  • 小小郵票覽盡近代變遷,方寸之間暢舒愛國情懷
    常言郵票是「方寸之間包羅萬千世界」,對於黃添來說,他愛上這「小小方寸世界」,不只是鍾情一生的興趣,更是他對祖國故鄉的情感寄託。「小小的方寸世界,是我們中國近代史的縮影,它們可以讓我們穿越時空,了解中國過去的歷史,珍惜今天祖國繁榮昌盛的幸福生活。」在黃添看來,收集中國早期郵票,具有重要意義,他們夫婦倆決心要盡力收集並珍藏它們。
  • 煙火氣與禪意,方寸之間盡享珍宴聖品
    現如今,人們將美味留存於方寸廚房餐桌之間。廚房對中國家庭的意義,堪比靈魂一樣的存在。中國家庭與廚房之間好像有一條紐帶,凝聚著整個家庭。在廚房,我們用早餐開啟一天的美好;我們用晚餐犒勞工作一天的疲憊;我們用自己滿滿的愛為家人準備驚喜美味。廚房的方寸之間承載了一個家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
  • VS歐米茄海馬世界時地球圖腕錶,於方寸之間伴您開啟環球之旅
    遼闊世界盡在掌握,於方寸之間伴您開啟環球之旅!VS歐米茄海馬世界時腕錶,腕錶直徑:43MM×13MM,搭載復刻8938自動機械機芯,一款可以戴著環遊世界的世界時腕錶,雷射燒蝕藍色海洋,陸地浮雕勾勒,地球團雕刻精細完美,24小時hesalite水晶環。遼闊世界盡在掌握,於方寸之間伴您開啟環球之旅!
  • 方寸之間表現大千世界——「北京毛猴」意趣天成
    方寸之間表現大千世界——「北京毛猴」意趣天成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2016年06月30日14:02 這裡講的可不是自然界的猴子,而是老北京特有的一種漢族傳統藝術品,將蟬蛻、辛夷、白芨和木通四味中草藥按照人體的肢體特徵,巧妙粘接而成猴子形象的手工技藝,毛猴藝術將猴子的天然情趣和藝術家的創作完美結合,造就了一種絕妙的藝術境界。 「毛猴」周身由中藥製作而成。
  • [讀書者說]方寸之間見精華
    【讀書者說】  原標題:方寸之間見精華  作者:李超傑(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我是懷著既興奮又忐忑的心情,接受了為張先生新作《中西古典哲理名句:張世英書法集》做注的任務。
  • 走出方寸天地 閱盡大千世界(高峰之路)
    核心閱讀儘快步入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新階段,這不僅是讀者和市場對網絡文學的新期待,也是網絡文學自身發展的要求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一再為網絡文學走出類型化困境起到破冰船與開山斧的作用在這個需要史詩而且正在創造史詩的時代,走出方寸天地,閱盡大千世界,
  • 唐山皮影戲:方寸之間演繹人生百態
    新華社石家莊8月5日電 題:唐山皮影戲:方寸之間演繹人生百態新華社記者高博「遠看燈火照,近看像個廟,裡頭人馬喊,外面哈哈笑。」在河北唐山地區,流傳著這樣一條謎語。小小的剪影,經那一雙雙巧手擺弄,在方寸之間演繹出人生百態。70歲的老藝人李建章是唐山灤州市張馬莊村人,他是灤州皮影劇團團長。李建章從小就是個「影膏藥」,只要聽說哪個村演皮影戲,他準追過去,跟在後面串村看。8歲起,李建章開始拿紙學皮影,一有時間找本影卷就學著唱。「那時候,皮影在我們這一帶農村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主要是耳濡目染。」李建章說。
  • 「藝術」龍江非遺:方寸之間盡顯人間百態,妙手神技述說無盡風採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我們過年時似乎已經越來越難以在城市中找到精緻的窗花蹤跡,就算有也不過是一些因循守舊、程式化、工業化的剪紙窗花,所以在今天有很多人都不禁發問,承載著我們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悠久文化的正宗剪紙藝術就要這樣消逝在歷史的塵埃中了嗎?當然不會!
  • 方寸之間的創意美學
    郵票的創作空間可不止於此,各國的設計師都發揮創意,在方寸之間創造出一個個神奇的世界。NO.1小東西也能很精緻?方寸之間大有可為,小小的郵票能包括無限的創意。想當個「平民藝術家」?不妨從小處開始,把創造和發現的眼睛當作你觀察世界的窗口,說不定能找到另一個未知世界的入口呢。
  • 篆刻印章,於方寸之間顯氣象萬千
    篆刻印章簡介:篆刻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指雕刻印章的藝術。因刻印時先在印材上作篆字,再加鍥刻,故稱篆刻。印章,信也,權也。在這個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篆刻藝術出現了兩個高度發展的歷史階段。一個是戰國、秦漢、魏晉六朝時期,這一時期的篆刻用料主要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稱為「古代篆刻藝術時期」,它的篆刻藝術特點主要是以時代來劃分。篆刻發展到了唐、宋、元時期,則處於衰微的時期。
  • 掌上盆三勺土長出玲瓏樹 植物園微型小品盆景養護見"功夫"
    昨天,在上海植物園的盆景園內,遊客們看著博古架上的微型盆景嘖嘖稱奇。茶杯大小的花盆內只有三勺泥土,卻種出能開花結果的玲瓏小樹——「老鳳祥」2014上海花展之「微型小品盆景展」的作品,在方寸之中盡顯盆景藝術的魅力。日前,來自上海市盆景賞石協會的5位名家高手強強聯合,在盆景園山石盆景館的展廳內布置了數十盆不同種類、風格各異的小品盆景,將盆景園的遊園驚喜大幅提升。
  • Simon V8 Nature PRO | 方寸之間的自然力量
    獨特的金黃紋理與灰白斑駁色塊融合,仿佛金黃的脈絡在大地跳躍,為整潔明亮的空間增添藝術活力。 天然巖板內嵌畫框造型內邊框,通過貫穿線條的真連體,呈現出渾然一體的牆面藝術。
  • 古橋,既是方寸之間,也是天涯萬裡
    對我來說,最想在疫情結束後,去尋訪和探望那些存於山水之間,藏盡了人世煙火,但又獨立於塵世之外的古橋。想看看它們,在經歷了千百年的風吹雨打後,如今卻依然能頑強殘存的樣子。從小,便對古橋有情結,年齡越大,情結反而越深。總覺得世間一切事物在經過時光的過濾後,都會充滿美感,越久遠越美,越殘破越美。古橋雖破舊,但充滿了人類生活的熱烈氣息。
  • (教育)(3)華東師大:方寸之間 傳承文化
    新華社照片,上海,2020年12月12日 華東師大:方寸之間 傳承文化 12月12日,
  • 日新月異的變化呈現在方寸之間,《新時代的浦東》特種郵票發行
    日新月異的變化呈現在方寸之間,《新時代的浦東》特種郵票發行 2020-07-20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寸之間 三星W21 5G帶你領略「心繫天下」的磅礴氣勢
    於方寸之間,三星W21 5G便可帶用戶盡覽奢華的設計、精彩的交互體驗,以及更為高效的應用,令用戶在摺疊時感受「勇者無畏,仁者無疆」,在掌間書寫心繫天下。此外,120Hz自適應刷新率,帶來自然流暢的閱讀、觀影體驗,讓用戶深刻體會到未來就在眼前,生活盡在掌握。外部屏幕達到了6.2英寸,內外屏之間可以無縫銜接,開合之間無懼約束。
  • 全國第三家言幾又方寸店在杭州西溪印象城開業
    聯商網消息:7月8日,言幾又·杭州西溪印象城方寸店正式開業,這是全國第43家門店,也是全國第三家方寸店。與其他門店一樣,西溪印象城店同樣設有圖書區、文創區和咖啡區等,致力於打造一個涵蓋書店、咖啡廳、藝術畫廊、文創生活館、創意孵化地的「城市文化空間」圖書區
  • 微砌馬賽克腕錶 方寸之間的手工藝瑰寶
    這些地面裝飾通常都有整齊的排列,形成和諧的視覺風格,成為了馬賽克的雛形,當中包括利用白、黑和紅三色卵石鋪設路面的藝術。  公元前七世紀,馬賽克技術經歷了地域上的擴張,傳遍地中海東部地區、敘利亞北部以至亞細亞地區。同時技術也不斷演進,不再只用以鋪設戶外路面,亦用來裝飾室內牆壁。 馬賽克技術的重大改革出現於公元前約三世紀的希臘化時期,由鑲嵌片的出現所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