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公社*野果 | 自然導師培訓及臺灣食農遊學進行時

2021-02-07 太陽公社

      太陽公社一直都相信,大自然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我們需要做的只是引導,引導孩子們發現自然的奇妙。

      懷著這樣的初衷,我們總想讓更多的人關注自然教育,總想把一些優秀的模式和課程分享給大家。

      所以當野果這次的環境自然教育導師培訓課程以及臺灣食農遊學計劃一推出,我們就迫不及待的想分享給你們。

     


如下這些是您正在關心思索的問題吧?

▪   成為職業自然教育導師

▪   擁有專業的自然教育導師團隊

▪   自然教育基地、生態園區的建設與運營

▪   鄉村生態人文資源的挖掘整理及體驗活動的開發設計

▪   有機耕作新農人的引入和孵化

▪   創意文教農園的經營

▪   凝聚眾人之力學習型組織的構建

▪   鄉村社區的活化



【環境自然教育導師培訓內容及學分】

 

進度

課程內容 (38學分)

學分



第一階工作坊

環境體驗教育的技巧(一):探索大地之心

2


認識兒童

2


環境引導教育的探討與演練

2


環境解說與環境引導

2


環境資源的探討與演練

2


從種子到餐桌--食農教育與園藝治療

2


園藝治療的探討與演練

2


從樹葉到野果—自然觀察與自然創作

10


第一階實習

環境體驗教育教案撰寫

2


自然創作

2


環境體驗教育帶領

2


回饋與分享

2




進度

課程內容 (38學分)

學分




第二階工作坊

食物裡程與友善耕作(環境教案演練

2


環境教育教案的探討與演練

2


從種子到餐桌--食農教育與園藝治療(二)

2


園藝治療的探討與演練

2


綠色生活地圖(二)

2


綠色生活地圖的探討與演練

2


自然教育場域的規劃

8


場域規劃的探討與演練

2


環境體驗營隊的規劃

2


環境體驗營隊的探討與演練

2


從樹葉到野果—植物玩家的自然創作

10


第二階實習

一日環境體驗營隊的帶領

4


自然創作

2


回饋與分享

2



 

進度

課程內容 (42學分)

學分



   

第三階工作坊

認識溼地(室內)

2


認識溼地(戶外)

2


環境體驗教育的技巧(三):湖濱散記

2


環境教育教案的探討與演練

2


氣候變遷與調適教育

2


環境教育教材開發的探討與演練

2


自然水循環人工溼地(生態池)

2


人工溼地的養護與管理

2


溼地水質監測

2


環境教育教案的探討與演練

2


溼地蟲蟲大作戰—自然觀察與棲地物種調查

10


第三階實習

溼地環境體驗教育教案撰寫

2


溼地一日環境體驗營隊的帶領

4


溼地生態定點調查

4


回饋與分享

2


 


進度

課程內容 (42學分)

學分



   

第四階工作坊

認識土壤與環境

2


農園場景演練

2


教學與社群農園的規劃

2


教學與社群農園的探討與演練

2


環境體驗教育的技巧(四)法布爾的秘密基地

2


法布爾的秘密基地實作

2


認識堆肥

2


堆肥實作

2


社區支持農業(CSA)

2


食農教育的探討與演練

2


食農體驗

10


第四階實習

農園工作體驗

4


農園環境體驗教育教案撰寫

2


一日食農體驗營隊的帶領

4


回饋與分享

2



修業規定:【環境教育引導師結訓標準】

1.  必修課程:除了表定工作坊日期,主辦單位會另擇期安排各階實習日程。四階工作坊與四階實習,合計160學分。

2.  選修課程:廣州花園廣場自然觀察(每次2學分,最多4學分)、溼地自然觀察(每次2學分,最多4學分)、讀書心得600字(2學分)、解說演練資料(2學分)、擔任班級幹部(2學分)、參加野果志工服務(每次2學分,最多8學分) 。

3.  總修習學分須修達180學分以上,並繳交「環境教育引導師」700字以上心得報告。

4.  上列表定課程不得缺席超過10次。缺席課程部分,需補修習選修課程或繳交規定之作業。

5.  學員可通過學分按照規則完成果子計劃,可得到附加的獎勵。

6.  完成上述各項規定後,始可獲頒結業證書。



******************************


第一階段導師計劃及臺灣遊學計劃招生


兩位紮根臺灣,深耕自然教育的資深老師湯譜生、賴建丞,應邀請精心梳理了導師培訓計劃和臺灣10多個非常值得參訪的案例,設計了導師培訓課程和安排了十天自然教育考察行程。

 

導師培訓計劃  (春天一階段)

日期

4月

26日

4月

27日

4月

28日

4月

29 日

8:30-9:00

唱歌、律動、頌詞

9:00-

10:15

環境解說與環境引導

環境體驗教育的技巧(一):探索大地之心

從種子到餐桌--食農教育與園藝治療

認識兒童

10:15-10:45

上午茶歇

10:45-12:00

環境解說的探討與演練

環境引導教育的探討與演練

園藝治療教育的探討與演練

環境教育場景與演練

12:00-14:00

午餐午休

14:00-15:30

從樹葉到野果—植物玩家的自然創作

15:30-16:00

下午茶歇

16:00-17:00

問題與討論

17:00-17:15

一天內容回顧


【參加對象】

1、18歲以上,熱愛自然,守護自然,願意擔任人與自然的橋梁30名

2、有意向成為職業的環境導師;

3、 有時間參加為期一年的訓練課程

4、具有長期持續參與環境教育引導師的熱忱


【課程詳情】

內容:環境自然教育導師培訓課程

時間:2017年4月26日-29日,9:00-17:00

地點:廣州花城匯「野果眾創空間」





宜蘭、花蓮、臺東食農自然教育十日考察


講師及領隊簡介:



湯譜生,

臺灣荒野保護協會宜蘭分會創建人

華語地區第一所華德福學校——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創建人、教師。

透過參與式設計的精神,協助該校近十五年的學校空間規劃、環境營造等工作。曾經擔任荒野保護協會宜蘭分會分會長、宜蘭縣環山步道系統整體規劃案專任研究員;宜蘭小區大學小區推展及研發組秘書、講師(開課名稱:有機蔬菜與生活、與自然做朋友、生機花園、宜蘭縣環山步道踏查班等、小區生態解說員培訓班);永續休閒農業與農村民宿經營管理建構產官學交流平臺項目研究員、休閒農業區輔導師及武荖坑環境教育中心講師、成都華德福園區環境營造工作坊講師、華德福校園農園規劃設計及園藝農耕教學研討工作坊講師、宜蘭BD農耕讀書會講師等職務。


賴明彬                      

 現職:  

荒野保護協會宜蘭分會 副會長

宜蘭縣藝術協會  理事

植物玩家藝術工作坊         

 經歷:

休閒農場 、民俗工藝指導老師

礁溪老爺酒店生態解說老師

宜蘭縣各小區、農會、學校樹枝昆蟲及生態課程講師

荒野保護協會推廣講師

冬山鄉大進小區大型漂流木昆蟲裝置

2007宜蘭在地藝術節〝小區與藝術家的邂逅〞駐村藝術家

2008羅東鎮李科永紀念圖書館〈樹枝昆蟲系列〉展出及作品收藏

2008─2010宜蘭縣文創中心邀請進駐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展



賴建丞

【現任】

北庭環境生態設計工作室負責人

棲蘭國家公園催生聯盟理事
宜蘭小區大學講師
羅東林管處林業文化園區志工隊活動組組長
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教育人員(101環署訓證字第EP309002號)
荒野保護協會宜蘭分會雙連埤環境教育基地顧問
宜蘭縣立羅東國民中學社團講師
人文小學自然生態觀察社講師
【曾任】

荒野保護協會宜蘭分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雙連埤環境教育基地項目人員
宜蘭縣攝影學會理事
宜蘭縣野鳥學會理事、保育組長
慈心華德福國小生態觀察社講師
羅東林管處林業文化園區志工隊隊長



領隊:胡偉和

田園邦耕讀學苑創辦人,多年專注於農耕與教育相結合的學習研究及教學實踐。2004年加入成都華德福學校的創校工作,邊工作邊接受在成都的各種華德福師資培訓,任園藝老師,也兼帶木工、泥塑課。在英國愛默生學院深入學習活力農耕有機農業2年,並考察了英國、德國、瑞士、瑞典許多華德福學校、活力農耕有機農場及社區。也走訪過許多實踐自然農法和樸門永續設計的項目並參加相關的培訓與交流活動,獲得樸門永續設計證書,曾多次策劃組織國內有機農業相關的培訓課程、論壇及研討會。也曾在日本多家自然學校深入研修學習過兩個月。





我們學到的是知識,只是經過沉澱與累積後,終究,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實踐,實踐出真知,那麼,機會來了!



課程表臺灣遊學考察行程表

2017年5月4日--5月13日

日期

  

    

5.4

桃園接機→

蘭陽博物館→宜蘭

參訪蘭陽博物館,該博物館位於宜蘭縣頭城鎮。其建築以頭城鎮北關海岸一帶常見地貌特徵單面山為基礎設計,建築與環境的協調,也是當地文化的一個象徵。設計者是建築師姚仁喜。

5.5

兩百甲夢想新農→雙連埤→夜觀

與倆佰甲夢想新農創辦人暢談新農之甘苦談。

暢遊雙連埤及與承辦人員暢談環境教育基地之運作,並製作手抄紙活動。

5.6

綠色博覽會→冬山河生態綠洲環境教育基地

暢遊綠色博覽會

與冬山河生態綠洲環境教育基地暢談環境教育

5.7

慈心華德福學校→內城社區鐵牛力阿卡、香草菲菲

生態校園的營造。

內城社區營造案例分享、香草菲菲香草農園。

5.8

南澳自然田→花蓮

南澳自然田:一個走向實驗農場以及為農友行銷代耕服務的農業行銷團隊。

5.9

花蓮樸門部落→花蓮夜市

樸門部落:花蓮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學習樸門永續設計,打造心中洄灁夢土。

花蓮夜市自由行

5.10

花蓮青陽蝴蝶農場→往臺東

花蓮縣棲地保育學會,以推動環境教育、提升民眾環境意識為目標,以蝴蝶保育為目的,恢復大地生機為宗旨。

5.11

龍田有鳳梨田→布農部落屋→史前文化博物館

龍田有機鳳梨是行銷主婦聯盟最主要的貨源,農場主人李萬枝同時也是龍田蝴蝶保育協會的理事長

布農部落屋,一個由原住民部落為照顧部落孩童教育及青年就業、老人照顧、布羅文化的傳承而發起的希望工程。1980年,現南迴鐵路臺東新站及調車場進行興建工程時,大規模施工揭開蘊藏豐富史前文物卑南遺址。 

5.12

暢遊臺東

景點:利吉惡地、三仙臺、小野柳、水往上流、陶甕百合春天

5.13

臺北→回家



如果這些考察行程契合您的需求,歡迎您和我們一起同行,兩位臺灣專家賴建丞、湯譜生及本次活動策劃組織者、領隊胡偉和將全程帶領陪同,與大家展開深入交流。




計劃特別適合的人群:

環境教育機構、自然教育導師、有機教育農園、自然教育基地創辦人、經營者、設計師,食農教育實踐者,鄉村建設新農人等。


宜蘭、花蓮、臺東食農自然教育探訪機構簡介





宜蘭縣隸屬臺灣,位於臺灣省東北部。南與花蓮、臺中兩縣為界,東臨太平洋,西連桃園、新竹兩縣。蘭陽溪橫貫東西,將全縣分為南北兩部分。面積為2143.6251平方千米。宜蘭縣主體為蘭陽平原,三面環山,一面朝海,係為蘭陽溪衝積作用所產生之衝積平原,土壤肥沃。

蘭陽博物館(Lanyang Museum)是位於臺灣宜蘭縣頭城鎮,該建築以頭城鎮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地貌特徵單面山為基礎設計。它立在水濱,像石頭一樣長出來。這樣的建築和建築文化你只能在此地欣賞和體會。建築與環境的協調,也是當地文化的一個象徵。該建築獲第七屆「遠東建築獎」臺灣地區傑出獎、「2010臺灣建築獎」首獎等獎項。設計者姚仁喜則以蘭陽博物館主建築獲得「2012國際建築獎」。

倆佰甲,位於宜蘭的草根組織【兩百甲】,在蘭陽平原推廣友善耕種,以志工為基礎,不僅幫新進場農民找地、租地,還提供技術資源與【心靈陪伴】,他們的目標是讓整個蘭陽平原都從事友善耕作,【一年增加5個農民,每人種兩甲,20年後就有2百甲了!】【兩百甲】的成員來自四面八方,有學生、建築師、平面設計師、還有紀錄片導演,透過口耳相傳,自動聚集,共同目標是【很想種田】。他們沒有上下階層,甚至無法稱為組織,只是一個平臺。

5.6  星期

綠色博覽會→冬山河生態綠洲環境教育基地

綠色博覽會,宜蘭綠色博覽會是宜蘭縣政府每年春天舉辦的活動,在臺灣會簡稱為綠色博覽會,固定在冬山鄉與蘇澳鎮交界的武荖坑舉辦。開始於2000年。累計遊客已超過五百萬人。活動主軸是依農業生活、生態保育、永續未來等方向舉辦活動。

冬山河生態綠洲環境教育基地,該基地位於宜蘭冬山河鄉,基地環境由冬山河主流、大員排水及安平坑排水衝積而成;早期為洪泛地,歷經人為改變,曾為田地、堤防及荒地,後續配合冬山河整治進行土地徵收,並配合風景區開發建設規劃,終於在104年起更名為【冬山河生態綠舟】整合周邊場域與冬山河流域帶各式資源,以生活為本、以環境為師、以社區為體、以教育為用,從冬山河出發,致力於實踐幸福宜蘭並擴大影響力。


5.7  星期

慈心華德福學校→內城社區鐵牛力阿卡、香草菲菲

生態校園營造,一個沒有圍牆的學校是個什麼樣的狀況?一個充滿生機的校園是一個什麼樣的可能?綠樹、草地、流水、生態池,將孩子的自由遊戲場域和大自然充分的結合,讓我們一同去體會,一個隱含著教育內涵的生態校園原來也可以如此營造。

內城社區鐵牛力阿卡,1960年以前,臺灣正處於農業時代,家家戶戶都以種田為業,為了耕田、施肥,都有水牛幫忙耕作。1960年後農業機械取代了鐵牛車,鐵牛車逐漸被淘汰,放入倉庫。

朱秋滄在2005年接任內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為了凝聚社區意識,他與前任總幹事簡裕鴻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以新穎的方式帶領其他社區認識內城,因此他與簡裕鴻在2007年聚集社區農家還保留的鐵牛車六輛,修復完善之後,與「力阿卡」組合,並加裝屋頂,改建成「鐵牛力阿卡」。力阿卡是取自日文諧音,其意思為人力手拉車,藉由與鐵牛車的組合,讓其他社區能以新奇的方式參訪。2011年,朱秋滄決定增加鐵牛力阿卡的數量,並開放給民眾搭乘。他邀請當地居民擔任司機,以排班的方式帶領民眾到社區內的景點進行導覽解說,一起為社區盡一份心力。

除鐵牛遊內城之外,社區媽媽也教導手工製作,像是鐵牛力阿卡筆筒,或是手工紅龜粿,讓民眾不僅欣賞內城社區美景,也能帶走屬於自己的紀念品。林坤鎮表示,既然鐵牛力阿卡已經成為社區的產業,希望居民都能從中獲得一些資源,也希望所有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為社區付出。

香草菲菲,座落於宜蘭縣員山鄉橫山頭休閒農業區緊鄰太陽埤,佔地面積4000餘坪,規劃有室內溫室1600坪、戶外花園、景觀及停車空間,提供主題展示、手作體驗、特色餐飲、花草商品、藝文空間等設施服務,是一個融合知性、文化、教育與休閒的多元創意空間。


南澳自然田,走向實驗農場以及為農友行銷代耕服務的農業行銷團隊。南澳自然田推出「找農夫種好米」計畫,成為 代耕運動的發展基地實踐「量產清淨食物,量產清淨土地」使命,邁向有機之島的願景。

自然田的出品不經有機驗證,但能讓消費者放心,原因有二:一是不再有產量壓力,農夫反而不願多花成本買農藥;二是當農業從出售產品變成提供服務,消費者和農夫之間的關係也從單純買賣變成僱主和員工,彼此認識,施化肥的動機也少了。 這就是人性引力, 這樣用自然農法土地也會愈種愈乾淨。

花蓮 樸門部落從2010 年開始,花蓮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們共同學習樸門永續設計,打造心中的理想土地。經過二年共三期的樸門課程,凝聚了許多生活智慧,也展開實際行動,共同實踐「照顧地球、照顧人、分享多餘」的樸門精神。

隨著參與者愈來愈多,所觸及的領域愈來愈廣,到了2012年,花蓮樸門部落也做出了相應的改變,樸門部落應是屬於每一個人的;每位成員都將自主發展、學習有興趣的主題,群策群力,走出靜態的課堂講座,落實到生活、社區的每一角落。

有人是從外地尋來花蓮落腳生根、有人一生專注於某個事物、某些價值,更有滿懷理想的青年回鄉帶動部落發展,在樸門的大家庭裡,他們將無私地分享生命中的轉折與啟發,以及生活中的美好風景,邀請您一起來品味人生的高低起伏、千百樣態。

在花蓮樸門這個組織裡,不僅會定期開展課程,還有達人工作坊,為大家凝聚更多更美好的生活智慧,同時,花蓮樸門部落也開展實際活動,比如小農市集、社區支持農業、社區種子保存及工作假期等。

青陽蝴蝶農場,是蝴蝶、鳥類、兩棲、爬蟲動物、昆蟲等生活的樂園。還有多樣的蝴蝶蜜源、食草植物,及可供人食用的有機菜圃,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樣貌。花蓮縣棲地保育學會,以推動地方環境教育、提升民眾環境意識為目標,以蝴蝶保育為目的,恢復大地生機為宗旨。

5.11  星期

龍田有機鳳梨田→布農部落屋史前文化博物館

龍田有機鳳梨,是行銷主婦聯盟最主要的貨源,農場主人李萬枝同時也是龍田蝴蝶保育協會的理事長,在他的果園中也有在復育蝴蝶喔。

布農部落屋,一個由原住民部落為照顧部落裡的孩童教育及青年就業、老人照顧、布羅文化的傳承而發起的希望工程,從有機農業的生產、產品的銷售、休閒農場的經營到原住民舞蹈的展演等等,是值得我們把經驗給學習的地方。

 史前文化博物館,1980年7月,現今南迴鐵路臺東新站(原稱東線鐵路卑南站)及調車場進行興建工程時,大規模的施工揭開蘊藏豐富史前文物的卑南遺址。

5.12  星期

暢遊臺東各景點利吉惡地、三仙臺、小野柳、水往上流→沿臺11縣回花蓮陶甕百合春天

三仙臺,位於成功鎮市區東北方約三公裡處,由離岸小島、珊瑚礁海岸及碎石海岸所構成,面積約22公頃。因人為幹擾較少,也是研究海岸植物生態的重要據點,並列為自然保護區。

利吉惡地,原是堆積在海底的泥層,因為地殼板塊運動,所以被推擠出地表,但地形的質地軟弱,長期雨水衝刷,草木不生,形成了雨蝕溝滿布的獨特景象,是臺灣少見的美景。

小野柳,位於富岡碼頭北方的海域,海濱羅列各種,以奇形怪狀的巖石著名,有如臺灣北部的野柳,故稱為「小野柳」。巨大的珊瑚礁群曲折迷離,巖上並有海榕生長,景觀十分特殊。

水往上流,這裡是一條農田灌溉溝渠,咋一看,潺潺水流順著水溝由低處蜿蜒往高處流去,令人嘖嘖稱奇。其實是因為這裡兩旁的景物因傾斜度大於路面,故而造成水往上流的錯覺。

因為水往上流,使得一條毫不起眼的灌溉溝渠聲名大噪,經常吸引遊客前來觀看,無論是信或不信,都值得親自到現場眼見為憑 ,親身體驗聞名全臺的奇觀。


陶甕百合春天,一個臺灣少數民族阿美族的廚神陳耀忠,透過其精湛的廚藝將部落傳統的生鮮食材重新詮釋,並將阿美族的美食文化發揚的淋漓盡致。陳耀忠回到部落,帶給部落年輕人新的工作機會,並指導其他阿美族部落青年及婦女廚藝,一同發揚部落傳統的飲食文化。

5.13  星期

收穫滿滿→告別臺北→回

行程特別適合的人群:

有機教育農園、自然教育基地創辦人、經營者、設計師,食農教育實踐者,自然教育行業從業者,鄉村建設新農人等。


臺灣遊學考察費用說明

項目

說明及備註

環境教育講師費

9-10場次:蘭陽博物館、200甲、生態綠洲、內城社區、香草菲菲、南澳自然田、龍田蝴蝶保護協會、花蓮樸門部落、青陽農場、布農部落屋

車資

大巴,含司機小費、過路費、保險、停車費等。

住宿

3~4星級旅館或民宿,二人一房。(包棟民宿人數不定,二~四人一房。)

餐費

每天供應早餐、午餐、晚餐,綠色博覽會午餐及花蓮夜市晚餐自理

門票及

場地費

包含各地點門票及場地茶水費用

保險費

200萬身故險,20萬醫療險(保險費幣種:臺幣)

行政費

含行政事務、地陪、連絡、茶水等費用

【特別提示】

請確認您所在城市為自由行開放城市;

入臺證件辦理,需「兩證一籤」,即大通證、籤注、入臺證,請自行辦理;

個人所需物品請自備(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請自備水杯、餐具及洗漱用品)。

費用包含:活動組織、景點門票、行程所列活動費用、司機及導遊差旅費、全程住宿費(含早餐,飯店按雙人一間,包棟民宿按2~4人一間、若飯店額外要求單人一間需補房差)、旅遊巴士租車費、行程所列午晚餐、旅遊平安保險等;

費用不含:出發地至臺北往返機票(請自行購買)及轉機、候機時用餐等支出,入臺證辦理相關費用及臺灣本地以外行程的參觀、遊覽、娛樂及個人其他消費、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額外支出。





 掃描可進入微信群報名諮詢




環境自然導師計劃


 主辦方:

野果、廣州自然觀察協會、田園邦

 聯合主辦:

太陽公社、奔田網、野媒聯盟




相關焦點

  • 野果環境教育導師計劃︱招募
    進行解說時必須脫離「教育者」的自我設限,好的解說必須克服只講物種名稱的階段,突破淪為解說就是在傳授自然知識的窠臼。在推動食農教育,規劃園藝治療課程的同時,療愈庭園的設置可提供園藝治療個案從事此項工作的環境,由於自然與植物的力量能提供心理層面的聯想。
  • 臺灣鄉村全域遊學考察高研班|【民宿+文創+農創+養老+親子教育】全面覆蓋〖LDC-NO.902〗
    最知名的民宿、農創、文創、養老、親子教育集結地臺灣知名導師+在地化參訪交流相結合讓你更加清晰全面地了解臺灣鄉建臺灣普拉巨爵文創/創辦人卓銘榜.鄭淑美夫婦臺灣卓也小屋/創始人臺灣最大手工植物古法藍染廠/創始人李承翰尚.村計劃-臺灣遊學考察班/帶隊導師臺灣竹山鎮「小鎮文創」/總策略長杭州餘杭餘快生活/項目發起人村尚村宿品牌民宿
  • 食農教育到底是什麼?臺灣立法推動食農教育勢在必行
    海峽彼岸的臺灣,食育推進勢在必行,立委姚文智、陳曼麗分別提出《食農教育法》、《食農教育基本法》兩套草案,行政院農委會版本草案也在研擬階段,但各界對於「食育」這個名詞,仍然存在許多歧義。「難道讓學生種菜就是食農教育嗎?」「食育是單純的營養教育嗎?」「家政課程是否就是食育課?」「食農教育會不會是環境教育的一環?
  • 這個夏天,讓生態專家帶孩子看昆蟲世界 太陽公社稻田夏令營之蟲蟲特工隊
    孩子們每天都有不同的農事勞作,讓他們體驗耕種的艱辛,也感受勞動的樂趣,結合每天早晨的鄉間建行以及戶外觀察昆蟲的活動,一定強度的勞動任務和戶外活動鍛鍊了孩子的體魄、毅力和責任心。太陽公社,一個以有機農場為基地載體的自然體驗中心,擁有多年自然教育活動的組織經驗,而其豐富多彩的夏令營更是國內自然教育類夏令營的風向標。
  • 臺灣創業者在大陸:需要創業公社這樣了解年輕人的地方
    創業公社導師、智投匯創始人兼CEO王宏鵬從最簡單的層面解讀臺灣創業者在大陸面臨的困難。  創業公社導師、臺北亞克管理諮詢公司執行長烏仕明認為,臺灣投資團隊來到大陸還面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對大陸投資人判斷一個項目的關鍵的指標不是很清楚,「對這邊的時事、大家熟悉的梗不熟,對消費結構、地方習慣都需要時間去融入。」
  • 報名倒計時,蘊藏商機的臺灣農業遊學,你值得來一場!
    :①全程住宿一人一間報名費:23800元/位②全程住宿兩人一間報名費:20800元/位興農堂之臺灣休閒農業遊學研修班第三期 深訪臺灣非凡農創、臺灣海峽兩岸農業交流發展協會支持媒體:南方日報、南方都市報、南方農村報、農財寶典(種業、水產、畜牧、農場)、南方網、無界田園等【臺灣休閒農業】臺灣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產業發展領先全國,產業形態豐富多元:休閒漁場、休閒牧場、休閒農場、都市農園、教育農園等,產業化程度較高,善與國際接軌。
  • 讓孩子學會珍惜食物,風靡日本的「食農教育」你還沒有聽說過就out了
    近年從日本開始吹起一股「食農教育」,簡稱「食育」;現代孩子沒有經歷過務農時代與土地的親近、農作的辛勞,自然對於食物的生產感到陌生
  • 中國農旅聯盟——第九季遊學之旅——日本站
    中國農旅聯盟第九季遊學之旅走進日本,精選標杆項目,一線實戰老師為大家分享寶貴經驗。二、去日本學什麼?1、小而精、小而美的農場/莊園如何規劃設計?2、農場、莊園、民宿、田園綜合體、美麗鄉村項目如何定位?3、一、二、三產業鏈如何布局?4、如何圍繞主題進行規劃設計?
  • 不負春光:臺灣食農自然教育深度交流探訪,邀您同行!
    5.5兩百甲夢想新農→雙連埤→夜觀與倆佰甲夢想新農創辦人暢談新農之甘苦談。暢遊雙連埤及與承辦人員暢談環境教育基地之運作,並製作手抄紙活動。5.11龍田有鳳梨田→布農部落屋→史前文化博物館龍田有機鳳梨是行銷主婦聯盟最主要的貨源,農場主人李萬枝同時也是龍田蝴蝶保育協會的理事長布農部落屋,一個由原住民部落為照顧部落孩童教育及青年就業、老人照顧、布羅文化的傳承而發起的希望工程。1980年,現南迴鐵路臺東新站及調車場進行興建工程時,大規模施工揭開蘊藏豐富史前文物卑南遺址。
  • 臺灣遊學新農業又來了!帶你考察14個農場,種養漁全都有
    、南方網、無界田園、新牧網、農財網、新漁網等【臺灣休閒農業】臺灣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產業發展領先全國,產業形態豐富多元:休閒漁場、休閒牧場、休閒農場、都市農園、教育農園等,產業化程度較高,善與國際接軌。特色產業包括:生態旅遊、傳統祭典活動、舞蹈歌謠、工藝、美 食、高山農特產品等,鄒族原住民絕對可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原鄉特色,而協助鄒族原住民,一直都是yuyupas的理想。第四站——屏東縣:屏東是臺灣最南的縣。素有"臺灣的南洋"之稱。
  • 【童語自然2016年寒假】遇見Jenny,遇見臺灣!——臺灣十日自然遊學
    【遇見Jenny】她是童語自然的教學總監,她是臺灣新型兒童教育模式——英語村的聯合創始人;她是臺灣史丹福全美語幼兒園的園長;她是臺灣高階師資培訓師,外國教師入職、進修的培訓官;她是自然教育的實踐者和推廣者,她是Jenny,她來自寶島臺灣。
  • 南湖區喜悅公社青創農場獲評省級示範性青創農場
    活動現場,百名青年博士結對百家青創農場,同時為2020年省級示範性青創農場代表進行了授牌,喜悅公社青創農場成功獲評2020年省級示範性青創農場。   喜悅公社青創農場將「四+」、「五共」、「六產」作為特色農業「雙創」理念,打造了集良種繁育、智慧農業示範、文化創意、新零售、自然教育、鄉村旅遊、健康養生等產業於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性創業創新服務平臺。
  • 營員招募|綠色營-2020海南鸚哥嶺自然導師培訓營
    (報名時預收定金1000元,餘下款項活動成行後收取)費用包括營期內餐費、住宿費、保險費、集合點往返營地的交通費、活動材料費、導師培訓費等;費用不包括學員從各地往返集合點的交通費及營期間的各種個人支出。;了解保護區營地環境;DAY3   動植物主題生態觀察介紹;DAY4   自然觀察和秘密花園;戶外安全及預防;DAY5   自然筆記;自然物語;DAY6   學做孩子的自然導師;DAY7
  • 【遊學】臺灣禮儀&美育知旅
    以遊為學,寓學於遊,是中國古代聖賢的求知模式,也是對當今遊學的最好詮釋。今年寒假,嬌子雅儀學院聯合臺灣襲園,為同學們共同企劃了精彩紛呈的「禮儀&美育遊學之旅「,讓我們和嬌子雅儀學院一起,寒假裡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去臺灣領略不一樣的禮儀和美學之美。
  • 食農教育丨食物與農業的教育
    食農教育=食物與農業教育, 食物與農業的教育培養孩子在將來的一生中了解食物和環境的關係、懂得選擇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並且對食文化與農耕文化的進行傳承。「食農教育」就是整合飲食教育與農事體驗教育,促使人們從食中了解農的珍貴,從農中建立正確的飲食知識所進行的一種教育(張瑋琦,2013)。美國「食農教育」主要分為兩個部分:「飲食健康」與「農業教育」。
  • 尋找遊學臺灣同夥人
    臺灣的普羅旺斯-禮納裡部落這是一個在98年經歷風災之後由瑪家鄉三個村重建的一個排灣族人的新家園。農場以自然生態教育為主,並擁有多樣化設施及各式創意DIY活動!初升的太陽映照著秀麗山水上的蜂箱,這是來自蘭陽平原無汙染高質量蜂產品的標誌。
  • 【眾樂樂】臺灣大學教授張聖琳之「食養農創 造坊有理:社會設計的臺灣新鄉村經驗」講座綜述
    今天周華金同學與大家分享的是其參加臺灣大學教授張聖琳之「食養農創 造坊有理:社會設計的臺灣新鄉村經驗」講座的信息。周華金同學是金堂縣城鄉規劃管理局的鄉村規劃師,聯繫郵箱: 523401843@qq.com。
  • 臺灣遊學丨遊學重點大爆料!!
    多莫斯國際軟裝學院臺灣輕奢高定遊學班臺灣人文美學與軟裝陳設藝術升華之旅火熱報名中踏足臺灣,探索臺灣藝術美學>多莫斯軟裝學院攜手亞洲大學打造高端軟裝遊學課程,本季課程完結後將為每位學員頒發由亞洲大學室內設計系認證的結業證書。
  • 臺灣遊學 2017年春季自然解說員深度體驗活動
    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發起,北京,杭州,上海,廣州,成都同時開展的自然講解員培訓項目,已在五城各自開展了半年,各機構各盡所能,充分利用本地資源,進行著各具特點的培訓和實踐
  • 『山●海●人』臺灣遊學營
    【航線特色】●多家機構協力支持,耆老志工齊上陣兩岸多家合作機構,涵蓋兒童教育、自然保育、社區建設、青少年多元發展、原住民文化研究等多個領域,並特別邀請多名在地導師、耆老及志工擔任航線講解與導覽工作擅長用遊戲、藝術等手法帶領體驗活動。許愛靖(刺蝟)21世紀教育研究院遊學項目官員,《跟媽媽玩童謠》作者,奧爾夫音樂培訓師、國家高級育嬰師、北京親子教育指導師、自然體驗師、美國Leave No Trace Center For Outdoor Ethics(無痕山林)高階講師、「好玩的兒童戲劇營」義工老師、「信劇團」(一人一故事)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