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石家莊的一所幼兒園,要求入園孩子的家長提供工資明細流水引發爭議。教育局稱,這是為了避免家長使用虛假工作證明佔據縣直機關、企事業機關單位職工子女入園名額。
可網友不買帳,紛紛提出質疑:家長掙多掙少與孩子上學有什麼關係嗎?難道從幼兒園開始就給孩子灌輸三六九等的思想嗎?
家長們對幼兒園的不滿早就存在了,可以說是積怨已深。上了幼兒園的家長們經常為幼兒園留的奇葩作業頭疼不已,白天辛苦一天,晚上回去還要完成複雜的親子作業。關鍵是說是親子作業,其實都是家長自己在做,比當初上學的時候都認真。
然而,比起那些勞心傷肺的親子作業,家長更無法忍受的是幼兒園的家庭調查表,仔細看過來,這調查表裡真是什麼都問,可以說是家庭狀況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這讓家長們不禁懷疑,老師發放表格的初衷是什麼?表格的內容是否會影響老師對孩子的態度?
這一張小小的調查表裡都包括什麼呢?我問過周圍上幼兒園的孩子的父母,雖然表的形式各不相同,但表的內容大同小異。
表格的內容除了孩子和父母的姓名、年齡、家庭住址外,還包括父母、家裡老人的單位跟職務,以及家裡小汽車的型號及車牌號。有的調查表甚至還問了各種方便幼兒園了解家庭經濟狀況的問題,如平時都去哪玩兒?是否出國旅行過?報了哪些特長班?所上的早教是什麼機構等等。
不少家長表示,這些問題是有所圖的,肯定是幼兒園想了解孩子的家庭狀況,然後用有色眼鏡來看待孩子,有區別的對待孩子。
有的說,問啥問題的都有,我也碰到過不少老師,他們異口同聲的問某人,為啥沒上班?搞得好像人家管他們要錢花一樣。不明白了解這些個幹啥呢?人家家裡有錢能多給你老師學費還是怎麼滴?說不定就是想收錢,先看看你們家庭情況,然後打算幹嘛就加錢的。人吶,別把教育孩子的地方搞的亂七八糟,把心思用在教育孩子身上吧。
有的說,有的老師專門打聽孩子父母的職業,然後讓孩子父母各種幫助,就像她家員工一樣,沒事列印個東西什麼的,連老師的親戚、朋友有事也要找學生家長。
有的說,家庭經濟管你幼兒園屁事?教育好孩子就行,別人錢再多也不是你幼兒園的。如果我不想回答的,我會在答案欄裡寫「關你什麼事?」這些和孩子學習有關係嗎?有啥可調查的?就算家庭是最窮的,你還不讓上了?難道是首富老師你就要去給人家家長提鞋嗎?估計幼兒園就是想看人下菜碟,怕得罪個有實力的,自己飯碗不保吧。
還有人諷刺的說,我家車子有小金人哦,車牌六個八,我家有八口人——爸爸、媽媽和我,兩個阿姨,一個做飯一個收拾房間,兩個門衛叔叔,還有一個專門給我種花的大姐姐,老師我這樣說能當班長嗎?
大部分的老師都是很好的,他們了解調查表中的相關內容是有一定必要性的,只是家長們的誤解把這些行為惡化了。
老師們想要更好的幫助孩子成長,就要結合他們的家庭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所以才會出現哪些問卷上被家長所質疑的問題。
你看!填寫家庭調查表,從根本上說還是為了孩子的信息匯總,方便有效管理。
大家都想多了,作為老師,你家有沒有錢和他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只是會涉及到貧困生補助,或者有時候一些班級活動會考慮到經濟方面而已。有經驗的老師,不用看那麼多信息,只是通過接觸你和孩子,隨便聊幾句就能知道你家的生活水平,何必大費周章搞個問捲來給自己添麻煩呢。
老師們需要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背景,以及某些性格和想法的成因,這是無可厚非的,而且非常有必要,本身這也是家校聯繫的重要環節。但是如果利用所了解的情況對孩子分三六九等,態度冷熱不均,利用家長關係辦事,這樣的老師就屬於師德不合格,那就另說了。
幼兒園應該是一片淨土,老師絕不能用家庭情況來區別對待孩子,而家長們也不要總懷疑幼兒園,甚至不信任老師!
一張調查表而已,怎麼就不能理解為老師是想了解孩子的原生家庭?有錢沒錢又怎樣,怎麼就不能跟老師說?是怕別人知道你窮還是富,其實就是家長的虛榮心作祟罷了。
俗話說,你是什麼人,看別人就會是什麼樣!那些誤解家庭調查表的人,還是先自我反思一下吧。
今日話題:你認為學校調查孩子的家庭狀況合理嗎?你覺得老師會因為調查表的內容區別對待孩子嗎?歡迎一起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