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家長吐槽,20年前的孩子上學只要交夠學費,父母基本上不用操心學習以外的問題。可如今,孩子僅僅只是上個幼兒園,但要填寫和上交的家庭資料就五花八門,這點讓父母頗為頭疼!
一、幼兒園調查表,竟要填房產證編號和職位
劉女士的兒子正在讀幼兒園小班,秉持著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教育原則,劉女士和丈夫咬咬牙送孩子上了雙語幼兒園,每年學費在8萬塊左右。雖然說劉女士的家庭年收入有將近30萬,可對於有房貸和車貸的他們而言,幼兒園已經是較高的成本開支。
就在前些天,劉女士在家長群收到幼兒園老師發來的通知,要求每位家長照實際情況填寫問卷調查表,從而方便幼兒園存檔。
本以為不過是簡單的家庭信息填寫,可沒想到拿到問卷後劉女士立馬傻眼,因為問卷內容著實有不少「貓膩」。首先,問卷調查不僅要求家長填寫家庭住址和身份證信息,甚至還必須填寫房屋產權人的姓名和房產編號。
更搞笑的是,如果家長沒有房產權證,還要在上面填寫「為什麼沒有獲得產權證書的原因」!可孩子不過就是讀個書,是否買房和他們又有什麼關係呢?另外,整個問卷調查除了最基礎的家長聯繫信息,還要10多項調查都屬於「超綱問題」。
比如說:「家長在單位的職位」、「孩子報了幾項興趣班」、「家長的出行工具是什麼」……用劉女士的話說:「這就是典型的打探收入,而且套路方式令人防不勝防,真的太奇葩!」
而且在劉女士眼裡,這份家長問卷調查,不僅全程沒有提及孩子,反而所有問題都圍繞著父母展開。試問,家長倘若如實填寫了問卷,對於自身的隱私還能有所保障呢?
所以說,與其這樣絞盡腦汁的套路家長,老師們不如多花點時間和父母面對面交流,這樣不但能降低家長的厭煩感,還能真實幫助孩子更好更優秀的成長。
二、對於家長問卷調查,網友的態度如何
1、有人說:「我家女兒的學校就是這樣,真的讓人很反感!要知道,我送孩子上小學,憑什麼就得曝光自己家庭的年收入和房屋產權?請問我是沒有交學費還是沒有交班費,我和孩子爸爸一年掙多少錢還得跟學校報告啊?您到底是學校還是收集情報的?」
2、也有人說:「我覺得家長太敏感了!其實幼兒園收集家長信息,也是出於保護孩子人身安全的目的。就像我們家小孩,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讓他們把車標畫出來,就是擔心孩子不認識自己家的車,避免出現走失的情況。
而且,就算家長知道了家長的基本信息,他們也不能做什麼,頂多對條件相差大的孩子對待態度不同罷了!」
3、還有人說:「現在孩子上學真的太麻煩了,有這麼多時間做表面功夫,不如放到孩子的學習上。之前我們也填了問卷調查,雖然沒畫房型圖沒要求寫房產編號,但在入學前老師直接上門家訪!並且,在填寫家庭調查表時還要填寫家裡有幾口人,幾間房或幾個停車位,寫得我一肚子!偏偏還得全部填寫完畢,否則就提交不了。」
三、倘若幼兒園想了解經濟狀況,家長能拒絕嗎
如果幼兒園總是旁敲側擊地打探家長的經濟條件,那麼家長可以拒絕也可以如實闡述。但家長要明白的是,如果幼兒園的核心價值觀是歪曲的,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必然好不到哪去。
要知道,每個孩子生來平等,而且父母也繳納了足額學費,因此孩子們都應該被公平對待,不能被形式主義所打擾。所以說,當家長能出面拒絕的時候請大膽發言,但要注意言辭不要過於激烈,否則只會影響反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