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正常來說,家長和幼兒園的初心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寶寶更好更健康地成長。所以雙方應該是合作關係。很多家長都非常配合幼兒園,但是一些幼兒園的一些做法卻讓人質疑。
最近一所幼兒園在招生公告中要求家長提供工資明細流水一事引起輿論譁然。很多家長表示看不懂這家幼兒園是什麼意思,不少寶媽都感覺「被冒犯」。要求工資明細流水也太奇葩了。
一般來說,不是向銀行貸款,也就是需要借錢的時候,為了證明自己有償還能力,才會提供這樣的個人資料嗎?為什麼現在連小孩子上幼兒園都要查家長的收入水平?難道是怕家長交不起學費了?
沒想到這件事在網上一爆出來,牽扯出更多幼兒園的「奇葩調查」。
很多網友紛紛留言,痛斥幼兒園在千方百計調查孩子家底。原來有些幼兒園不但調查家長的職業和收入,甚至還調查家長有多少房產,信息細緻到居住的小區和物業的詳細信息,是自購還是租賃,房價,戶型還得圖文並茂……除了房產,還有調查車子的。這種做法幾乎就是調查「家底」,難怪讓家長感覺不舒服。家長難免擔心幼兒園會根據家長的經濟能力不同而區別對待孩子。
查家庭收入就算了,還有網友表示幼兒園給了一份更奇葩的調查表,上面居然要求寫上寶媽的月經史,包括初潮、絕經、月經周期等等,真是比醫院都還要詳細的調查。調查寶媽,這又是鬧哪樣?
難怪網友吐槽:幼兒園是跟哪個大企業在合作,套取家長的個人隱私吧?
對於這些「奇葩調查表」,有些幼兒園也做出了解釋,比如調查家長的職業、工資明細流水的幼兒園就表示,因為該園主要招收企事業機關單位職工子女,因為怕有人弄虛作假搶佔名額,才要求家長出具相關證明。
而調查寶媽月經史的幼兒園則表示「因為推行維護居民健康的公共衛生服務的需要」。
無論怎麼說,也算是事出有因吧。但幼兒園對家長們沒有底線的調查,的確很容易引人反感。
為什麼幼兒園這麼在意孩子家庭信息?
1、因材施教
往好的方面想,幼兒園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家庭情況,方便因材施教。在生活上知道有哪些學生是需要特別關照和注意的,這也不是壞事。不過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類調查更像是幼兒園方面希望把家長的社會關係動用起來,擴大幼兒園的隱形收益。當然,只要幼兒園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幼師能專業認真地照顧和教育好孩子的話,相信家長們也是願意配合的。
2、方便溝通
了解家長的背景,也是方便跟家長溝通。面對不同背景的家長,幼兒園為了提升溝通效率,會採取不同的話術。這一點也是很現實的。對於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家庭,幼兒園可以跟家長說一些比較先進的育兒理念,家長也比較容易接受。而對普通的家長,幼兒園可能還是偏向保守一些。
對此,家長們應該怎麼應對?
1、思考是否合理
對於幼兒園提出的一些要求,家長沒有義務全權接受。如果覺得不舒服,家長們完全可以先思考一下,幼兒園的這種調查是否合理,如果覺得不合理,就應該跟園方進行進一步的溝通,沒有必要委曲求全。因為有時候也可能只是缺乏溝通造成的誤會,說開了反而對雙方都好。
2、加強溝通
很多誤會都是因為迴避溝通產生的。家長有什麼疑問可以都可以跟園方進行溝通。尤其是對於幼兒園一些日常的情況,除了詢問自己的孩子之外,還是得自己實地考察一下。只要注意溝通方式,心平氣和,抱著解決問題的目標進行就好,不要意氣用事,沒有必要被情緒左右。
大家對此是怎麼看的呢?
育兒,有我為您保駕護航。關注我,做更好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