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們都知道,孩子入學以後家長需要填一些信息表格,這些表格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讓老師了解孩子的家庭信息。以便在有需要的時候,能及時聯繫上孩子的家長。
所以,表格上的信息應該只需要家長填寫家庭地址、電話號碼、以及孩子和家長的個人信息等。但是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幼兒園的家庭調查表上要調查的信息方式,越來越"侵犯"家長的個人隱私!
一、讓孩子在調查表上貼"我家的車"照片
此前,就有家長在網絡上發帖吐槽,說現在的幼兒園調查表真是變著法子調查孩子的家庭背景。既然不能明著讓家長填自己的收入,那就旁敲側擊。這位家長說,孩子放學帶回來一張表格,說要填寫。
家長一看表格上面有一項,是要讓孩子曬出"我家的車"照片。這不就是明擺著要通過車輛的品牌,從而推斷出孩子的家庭經濟條件。那如果家裡沒車的孩子,貼不出照片,在幼兒園裡是不是會被老師歧視呢?
二、調查表要寫我家房子多少錢一平米!
無獨有偶,還有的家長在網上分享了自己孩子幼兒園的調查表。我們可以看到,這家幼兒園差不多就是明著來了。一張調查表,要求孩子描述一下我家的小區,這個描述的內容可不是寫環境和花花草草,而是寫小區面積等情況。
這表格名義上是給孩子填寫的,但實際上確實衝家長來的。表格上面的每一個問題,都直指孩子的家庭經濟條件和財產!比如是租賃房還是自購房?你家的面積和房型?你家每平方米的價格?老師的調查表裡邊貓著什麼心思,相信大家一看都知道了。
三、家長:填工資流水就算了,還要填生育史!
這些其實也不算特別過分,幼兒園調查表有多過分?一張幼兒園調查表讓家長炸鍋!前些日子,又有一位家長在網上吐槽,說現在的幼兒園調查表真是越來越過分了:"要填工資流水就算了,還要填生育史!"。
他們群裡的家長看到調查表之後,都炸開鍋了。根據這位家長分享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到這張表格居然要調查家長的生育史,應該是想要看看家長是二胎家庭還是獨生子女家庭。而且,這位家長表示之前已經調查過家庭的工資流水了。
與其說是調查表,不如說是"調財表"
通過上面三個事例可以看到,現在的幼兒園真是想盡一切辦法套取家長的個人信息。這些調查表,與其說是調查表,不如說是"調財表"。因為它們基本上都奔著一個目的去,那就是摸清楚家長的財產情況和家庭經濟條件。至於摸清楚孩子家長的財產情況和家庭經濟條件的目的,咱們也不知道,也不能胡亂猜測。
但是這種調查表,真的沒有必要存在。孩子在學校上學,老師需要知道的信息,不是只有家庭住址、家長聯繫電話就基本ok了。再多的頂多就是孩子的病歷或者是遺傳病史,讓老師多幫著照顧一下該孩子。又或者是要一下家長的緊急聯繫方式,如單位的地址和號碼等。
至於"我家的車"、"我家的房子"、"生育史"等,哪一個是孩子上幼兒園,老師必須要知道的信息?所以說,這些摸家底的調查表完全就是不合理的,也根本就沒有必要讓家長填寫,除非有什麼見不得光的小心思。
如果家長遇到了這樣的表格,要怎麼處理呢?
1)視而不見
如果平時遇到了這樣的調查表,家長可以選擇地忽略。比如調查表中,有孩子的個人信息,家庭住址信息等選項,就一一如實填寫。因為這些信息,需要錄入教育系統的。而關於家長的個人信息,可以把聯繫方式和工作單位地址、電話寫一下,方便老師在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及時聯繫到家長。
而其他無關緊要的選項就可以選擇性地忽視掉,比如像上面說的"我家的車"、"我家的房子"、還有工資收入流水、在公司裡擔任的職位等等,就可以不寫了。當然了,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寫一下家族的遺傳病史。
2)和老師反映問題
調查表上有一些設計家庭財產或者是個人隱私的選項,家長可以選擇性不填。並且跟老師反應問題,比如問老師為什麼要調查這些,要是老師給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或者是敷衍回答,家長可以明確地跟老師說拒絕填寫。
不過,和老師反映問題的時候,不要怒氣衝衝,一上來就罵老師。而是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並且表示自己拒絕填寫的想法。相信老師也不會繼續厚著臉皮,調查孩子的家庭背景。
3)投訴舉報
但是有的老師就很囂張,覺得孩子進了學校,家長就必須要配合他們的工作。讓你寫家庭的車和房子,你就老實寫。如果不寫,就說耽誤了孩子在校的學習或者是其他事項,就後果自負。甚至是暗示家長不填寫,就區別對待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完全可以去相關的部門投訴舉報。
寫在最後
幾千年前,孔子他老人家說出了因材施教的道理,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因材施教"變成了"因財施教"。老師對家庭背景好、父母身居要職的孩子給予相應的優待,似乎已經成為學校的"潛規則"。
甚至有些沒有師德的老師,還想通過某些方式,在父母身上撈油水。家長們一定要看清楚,如果老師有不符合他們職業道德的行為,直接投訴+舉報雙擊就完事了。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學校有沒有變相調查過家長的家庭經濟條件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