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三歲之前,孩子接觸最多的人是自己的父母,而當孩子上學之後,老師跟同學陪在孩子的身邊可能會更久一些,尤其等到孩子去了幼兒園之後,家長都會感到不放心。
孩子在幼兒園待的時間越久,家長這顆懸著的心也會慢慢放下來,孩子在幼兒園裡面也會學習很多知識和生活能力,很多孩子到了幼兒園以後學會了自己穿衣服、吃飯。
當孩子回到家裡時,甚至還會幫助父母做一些事情,這些都會讓父母感到欣慰,但孩子的一寫作業也需要家長幫忙,甚至有的作業似乎直接是為家長準備的。
琳琳已經上幼兒園大班了。偶爾幼兒園老師也會給琳琳留作業,這天琳琳帶著一張「調查表」回到了家裡面。
回到家之後,琳琳就問媽媽:「爸爸回來了嗎,我需要跟車拍個合影。」
寶媽感到非常疑惑,孩子為什麼要跟車拍照,於是就問琳琳是什麼原因,琳琳稱這是自己的作業。
這時寶媽才在家長群裡面看到了老師留的作業,原來是填一張「你家裡面有啥車」的調查表,看到調查表上面,要求寫家裡車的品牌,價錢、車牌號等等,還要孩子跟車合影。
幼兒園老師要求孩子填調查表這件事情肯定有問題,之後寶媽覺得這是不是老師想要知道孩子的家境,自己家不過是普通家庭,車也才十萬,於是寶媽用機智化解了這個尷尬。
寶媽將孩子的玩具車拿了出來,不是說家裡的車,這可是孩子自己的,孩子看到之後也很開心。
對於這樣的作業,家長是可以選擇不填的,老師如果想要教孩子認識車標,可以讓孩子觀察家門口周圍的車,或者在網上找一些資料。
而車牌號、價錢之類的都屬於家長的個人隱私,是不應該出現在調查表上面的,老師這樣做,很容易讓家長去猜疑幼兒園的意圖。
其實家長什麼情況,老師應該都非常清楚,老師讓孩子寫這個調查表可能並沒有其他意圖,但也要注意有些地方是需要改正的。
如果老師沒有別的意思,也容易被家長誤會,所以老師為了避免誤會,也儘量不要出這樣的調查,因為有的家裡如果沒有車就更加尷尬了。
*不要直接質問老師
有的家長性格可能比較急躁,遇到這種事情,可能會直接質問老師,家長首先要找到能解決的問題,有時候可能是家長理解錯誤導致的。
家長一旦跟老師發生衝突,也會影響家長在老師心目中的形象,孩子也會因此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提出自己的疑問
有時候老師的作業比較繁瑣,這個時候家長如果又不懂的地方,應該心平靜和跟老師進行溝通,問清楚老師這個作業究竟要幹什麼。
這樣家長就不用自己想老師究竟是為了什麼,老師留作業一般都是有原因的,一般也不會真的想去調查家長。
家長跟老師之前擁有一個好的橋梁的話,老師才會多關注孩子,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成長。
【貼心寄語】
孩子上學之後,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同時也要多跟老師進行交流,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也能及時知道。
今日話題:你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