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正值上幼兒園年紀的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但是幼兒園卻不一定像孩子那麼純粹無暇。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孩子家長吐槽幼兒園的一些行為,其中就包括了根據孩子的家庭經濟狀況來區別對待孩子。
劉女士的兒子今年到了要上幼兒園的年紀,全家人一致認為寧願多花些錢也要讓孩子去知名度比較高的名牌幼兒園,畢竟名氣越大的幼兒園環境就越好。
但是兒子剛開學沒多久,有一天幼兒園老師就下發了一個特殊的作業。
劉女士從兒子拿回家的作業紙中看到,老師要求孩子在紙上畫出「我家的車」,要求孩子注意細節,特別是車的標誌、大小等等。
這份作業讓劉女士覺得有些氣憤,認為這就是在變相地了解孩子的家庭經濟狀況,於是劉女士靈機一動,很快便指導孩子完成了這份作業。
從劉女士曬出的圖中可以看到,孩子在紙上畫出了自己平時騎的兒童自行車,標誌就畫上了自行車上的卡通圖案。
幼兒園老師要求孩子,填「我家的車」調查表,寶媽的做法獲贊無數。網友們紛紛誇讚劉女士的做法既讓孩子完成了作業,又沒有讓幼兒園「得逞」。
①容易形成攀比的風氣
不可否認的是,家長也是有一定的虛榮心的。幼兒園試圖了解孩子家庭用車會讓部分家長之間互相攀比,希望自己家裡的車能是最好最貴的,這樣孩子也更能得老師的青睞。
但是這樣的行為會在幼兒園裡形成攀比的風氣,對教育孩子沒有好處。
②打擊到部分家長和孩子
在幼兒園裡肯定會有經濟條件優越的家庭也會有經濟條件窘迫的家庭,幼兒園試圖通過了解孩子家裡汽車的情況來了解孩子的家境,這樣的做法無疑會打擊到家裡沒車或者家裡的車比較破舊的家長和孩子。
不管幼兒園是出於怎樣的目的想要了解孩子的家庭情況,這種做法都難免會讓部分父母和孩子感到不適,父母要妥善處理類似的情況。
①默默地反抗
許多父母雖然不認同幼兒園老師想要了解家庭經濟狀況的做法,但是也不想造成父母與老師之間的矛盾。
這時默默反抗是最好的形式,就像劉女士一樣給老師一個「擦邊球」的答案,既不會造成尷尬,也可以讓老師知道父母的態度。
②直接拒絕
說到底,每個孩子的家境如何可以說得上是個人隱私,孩子和父母都有權力直接拒絕幼兒園的了解。
如果父母真不想透露個人情況,可以直接拒絕老師的關於畫車子和畫車標的要求,這樣也能讓老師明確父母的態度。
③單獨找老師溝通
作為孩子的家長,在遇到問題時找老師溝通的很有必要的。
如果父母不認同老師變相了解孩子家庭經濟狀況的行為,父母可以私下單獨找老師溝通,良性的溝通可以讓雙方明確對方的態度,避免了矛盾的激化。
幼兒園試圖通過一些途徑了解孩子的家境確實是略有不妥,這對部分孩子來說可能存在著遭遇不公平對待的隱患。
作為孩子的監護人,父母最好還是能夠在表明自己的態度的同時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導工作,避免孩子因此難過。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被要求過畫家裡的車嗎?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