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幼兒園,為了豐富其教育資源,加強與家長的溝通,通常會給孩子布置一些作業。
比如與其他孩子分享一個你最喜歡的玩具,一個手工或與爸媽一起閱讀半個小時等等。
不過,有些幼兒園布置的作業,卻讓很多家長苦不堪言。
上海有一家幼兒園,要家長定期看一檔綜藝節目,看完後需提交一萬字的觀後感。
這是考家長語文嗎?
你還不能不做,不然,這面子上可過不去。
據說,有家長熬夜寫到凌晨三點。
園方稱,這樣做可以讓家長學到更多的幼兒知識。
不過,有人稱,幼兒園布置這樣的作業,完全成了家長的一個負擔。
園方這麼做,初心也許是好的,目的是想讓家長能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不過,卻忽略了一件事,家長難道不要上班嗎?哪有那麼多時間來寫這樣的觀後感?
這凡事都不應該強人所難不是?
畢竟,家長又不是作家,個個都能妙筆生花?
教育的目的不是懲罰家長,而是指導孩子去做正確的事。
可對於這種作業,這並不是第一例。
這不,不久前,某地幼兒園要求家長幫助孩子畫自己家的車標,如果沒有車的家庭,就畫孩子認識的車標。
這作業一出,家長群像炸開了鍋,有人覺得,讓孩子畫個認識的車標就行了,為何一定要強調畫自家的?
有人說,老師通過孩子的作品,便可以對孩子家庭經濟情況有個簡單的了解,至少誰有車、誰沒車,誰開的是豪車,誰開的是普通車,都大概有了一個了解,這說不準以後會區別對待。
更有人說,這就是一種變相的攀比。
幼兒園是培養各項能力和興趣的地方,老師應該把精力更多的放在培養孩子觀察能力、控制力和協作精神上。
留作業可以,但別脫離實際,一些奇葩的招式,感覺是在考察家長的智商。
像有家幼兒園,便以「我家的車」為題,要求每個家長把自家車的品牌,載人數量,座位數和照片都要「如實上報」。
有位寶媽呢,就偏偏不按套路出牌,她想了一個辦法,既交了作業,又避免了攀比,真可謂是一箭雙鵰,獲得了網友的一致點讚。
她把孩子的玩具車信息填了進去,看看吧,不僅完成了作業,還滿足了老師的要求,避免了孩子間的攀比,著實是機智。
難怪有人說,這位寶媽的做法,真的堪稱教科書式的做法。
孩子的教育要創新無可厚非,但絕不是為難家長,更不是掏家底。
如何讓孩子能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激發探索這個世界的欲望,這應該是值得老師和家長思考的問題。
當然,從一些作業中,可以反映出老師的水平和素質絕對是參差不齊的。
盲目地要求家長和孩子去完成,卻不考慮他們的感受,機械性地追求任務的完成情況,試問,這怎麼可能會培養出有創造性的孩子呢?
看看國外的幼兒園,他們非常注重孩子戶外的體驗,主張讓孩子多認識世界,增長他們的見識。
比如,可以帶孩子們去自然博物館看看植物,或去看看動物的衍化情況。
教育本應該立足於現實,而不是不切實際,憑空想看。
其實,幼兒園想讓家長參與孩子的成長,只要願意想辦法,是會有很多方式的。
比如可以讓孩子做做科學實驗,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甚至可以培養他們的發散式思維,提高孩子的情商和突發情況的應變能力。
像今天畫個喜歡的車,明天再弄個好玩的車,喜歡的車等等。看起來題目類似,但內容卻是可以變化的。
如果不想讓孩子自尊心受挫,不想讓其產生自卑感,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要注意規避這種攀比之心,改變自身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