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不少年輕的家長會覺得,等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自己就能輕鬆很多,可事情真的是這樣嗎?想必經歷過的家長都要說一句,是你們太天真了!
一來,孩子上學需要大人每天按時按點接送,二來,孩子在幼兒園的各項事務也免不了要家長操心,而來自幼兒園各式各樣的調查表,家長們更是不知道填了多少。
幼兒園調查報告引起家長爭議
笑笑的孩子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經過各方面的考察,笑笑和丈夫最後敲定了一家價格中等偏上的幼兒園。
這家幼兒園不管是師資力量還是校園環境都讓笑笑一家非常滿意,但等孩子入學後,笑笑卻發現老師經常給孩子布置一些「奇奇怪怪」的作業,其中就有讓孩子畫戶型圖這一項。而看到這樣的作業,笑笑雖然心裡有點不舒服卻也沒說什麼。
但這次看到孩子帶回來的幼兒園調查表,笑笑徹底被氣到了,因為表格上明確要求家長填寫每個月的工資和流水,這在她看來就是在明目張胆的調查自己的家庭狀況。
這樣一張幼兒園調查表也引起了不少家長的爭議,還有寶媽忍不住在群裡質問老師說:「不光要讓孩子畫戶型圖,現在還得填工資流水,你們學校到底是想幹嘛?」
各種「變了味」的作業、調查表讓家長覺得心累
其實這種煩惱不止笑笑一家碰到過,除了各式各樣的調查表,生活中還有不少幼兒園會借用作業的形式讓孩子畫車標、畫家長的手機型號、在家裡拍攝照片等等。
雖然老師的本意可能是希望孩子提高認知能力,或者觀察能力,但這樣可能帶有特殊寓意的作業卻很難不讓父母們多想,同時也讓家長們覺得牴觸和心累。
為何這種調查表會讓家長們牴觸?
1)擔心學校因「財」施教
其實關於這類作業,很多家長主要還是擔心,孩子們會因為自身的家庭條件的影響,而在學校裡被老師區別對待。
因為無論老師是過分熱情還是過分冷落,對孩子的心理成長都沒有好處。
2)怕孩子產生攀比心理
如果老師對孩子的家庭情況過分重視,慢慢的就會有學生開始模仿,導致孩子之間也形成一種不良的攀比風氣,讓孩子產生攀比心理,從而導致自卑自大等負面性格的出現。
3)有種被人打探隱私的不適感
雖說家裡戶型、收入等信息並不是不可對外人道的什麼秘密,但它畢竟還是屬於一種個人隱私,在非必要的情況下被貿然打聽,任誰都會有些許不適感。
那麼面對這種「變味」作業,家長該如何處理?
我們要知道,家庭情況等信息並不是孩子在上學時,老師所必須要了解的,所以一旦發現學校明裡暗裡往這方面探聽,我們一定要明確自己的態度,第一時間給予拒絕。
並且我們要及時跟老師溝通,表明立場,向老師說出我們的擔憂,相信如果老師通情達理,也會表示理解,並向我們解釋這樣做的原因的。
總之,若是無心為之,老師的解釋也避免了家長們多想,但若是學校有意,家長的反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向幼兒園方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擔憂。
結語:
總的來說,家長在面對那些對孩子的學習生活有幫助的作業、調查問卷時,積極配合確實沒有錯,但面對那些暗藏幼兒園「小心思」,父母們該拒絕的時候也要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