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像專家受訪:黑白"梅姨"畫像被熱心人士合成彩色

2021-01-08 網易新聞

「梅姨」的三版圖片

近日,有關人販子「梅姨」的圖片在朋友圈以及網絡平臺熱傳,圖片中附有「梅姨」的頭像圖,以及「尋找梅姨」、「一起尋找梅姨的下落」等文字,並附有二維碼,掃描會連結到「CCSER兒童失蹤預警平臺」(以下簡稱CCSER平臺)。11月18日,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曾發布消息稱,「梅姨」的第二張畫像非官方公布信息,CCSER不是公安機關官方權威平臺。

11月18日,CCSER平臺秘書長回應北京青年報記者稱,發布這張圖片是希望讓大家能夠關注彩色的「梅姨」畫像,有線索及時舉報,放二維碼可以讓大家將線索反饋給平臺。畫像專家林宇輝18日對北青報記者稱,他在今年畫成了黑白的「梅姨」畫像,有熱心人士看到黑白畫像後,用電腦合成了藍底的彩色「梅姨」畫像,發給了被拐兒童家屬。

多張「梅姨」圖片在網絡熱傳

涉及多起兒童拐賣案

近日,有關「梅姨」的消息引發關注,一些自媒體發布了一張「梅姨」的素描畫像,並稱是最新版模擬畫像,隨即引發不少關注。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梅姨」之所以受到如此關注,是因為涉及多起兒童拐賣案。

據廣州市公安局增城分局11月13日消息,2005年1月4日,事主於某1歲的兒子申某在增城沙莊街某出租屋內被兩名男子搶走。案發後,公安局立即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工作。十多年來,專案組輾轉廣東、貴州、四川等多個省深入開展偵查工作,並於2016年3月抓獲張某平等5名犯罪嫌疑人,成功破案。經審查,2003年至2005年期間,張某平等人在廣州、惠州等地先後實施數宗拐賣兒童積案。2018年12月,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張某平、周某平二人死刑,楊某平和劉某洪二人無期徒刑,陳某碧有期徒刑10年。

據廣州當地媒體此前報導,張某平交代,多起拐賣兒童案中,均通過一名人稱「梅姨」的中間人完成交易。另據央視新聞2017年6月消息,廣州市公安局增城分局發布了一張「梅姨」的照片,稱「梅姨」真實姓名不詳,現年約65歲,身高1.5米,說粵語、客家話,曾長期在增城、韶關新豐地區活動,涉嫌多起拐賣案件。

而在近日,多家自媒體再次轉發了一張新版的「梅姨」黑白素描畫像,畫像中「梅姨」稍微胖一些。此外,還有一張彩色的「梅姨」頭像,以及另一張帶有文字的「梅姨」彩圖也被大量轉發。在刷屏的「梅姨」彩圖中,包含了「梅姨」的彩色頭像,頭像旁配有文字稱「尋找梅姨」、「你每一個微笑的動作,都有它的意義」、「共同關注身邊的線索,一起尋找梅姨的下落」,並附有二維碼。北青報記者掃描二維碼,發現會連結到「CCSER兒童失蹤預警平臺」。因為涉及拐賣兒童案件,不少人出於好心,所以在朋友圈以及網絡平臺中轉發,希望大家能幫忙留意「梅姨」的線索。

公安部稱圖片非官方發布

平臺回應希望找到線索

就在帶有文字的彩圖熱傳後,11月18日,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發布消息稱,網絡上流傳的廣東增城9名被拐兒童案件嫌疑人「梅姨」的第二張畫像非官方公布信息,梅姨是否存在、長相如何,暫無其他證據印證。廣東省公安廳未邀請專家對梅姨二次畫像,廣東警方仍在積極尋找其餘7名兒童下落。CCSER不是公安機關官方權威平臺,請大家不信謠、不傳謠。

11月18日,CCSER負責人、中社兒童安全科技基金秘書長張永將對北青報記者回應稱,CCSER是中國兒童失蹤預警平臺(China’s Child Safety Emergency Response)的英文簡稱,確實不是官方平臺,而是民間互助平臺。成立至今的4年時間裡,平臺協助家庭找回了800餘名孩子。張永將說,他曾經做過刑警,平臺成立的初衷是希望能夠在前期削減基層民警的工作量,利用民間互助的方式找回孩子,同時信息也會同步報給警方,配合警方工作。

對於此次引發關注的「梅姨」圖片,張永將說,發布這張圖片是希望讓大家能夠關注彩色的畫像,因為彩色照更加接近真人,如果有發現能及時舉報,沒想過會在朋友圈刷屏。張永將說,「到年底的時候,大家都希望能夠找到梅姨,找到梅姨就有其他的線索,希望讓這些家庭過個團圓年。」

對於圖片上加上了平臺的二維碼信息,張永將說,最初只是在小圈子裡發了這張圖片,加上二維碼是覺得信息由平臺發布,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有線索可以及時聯繫平臺,通過平臺也可以將信息反饋給被拐兒童家屬以及警方。「如果真的想幫助家長和失蹤的孩子,還是要更多關注這個人本身,我們平臺是誰都無所謂。」張永將說。

第二版素描圖由林宇輝畫成

彩圖為他人合成

「梅姨」畫像到底從何而來?北青報記者18日也聯繫了被拐兒童家屬申軍良以及畫像專家。從2005年兒子被拐至今,申軍良從未放棄尋找兒子申聰。據廣州增城警方近日消息,今年以來,公安部、廣東省公安廳刑偵部門組織廣州、增城兩級公安機關應用智慧新警務技術,不斷縮小被拐兒童的查找範圍。專案組先後奔赴全省各地對疑似對象逐一篩選摸排、調查走訪,於近期找回其中兩名被拐兒童,並組織家屬認親。

但這兩名孩子並不包括申聰,申軍良對北青報記者稱,在兩名孩子被找回後,他無疑更加有了希望,但是同時也希望能找到「梅姨」的下落,以便找到包括他孩子在內的其他7名被拐兒童。申軍良說,第二版「梅姨」的黑白像是由模擬畫像專家林宇輝畫出來的。

18日,林宇輝對北青報記者稱,「因接觸過『梅姨』的人認為此前『梅姨』畫像不像,今年3月份的時候廣州市增城區刑警大隊邀請我第二次為『梅姨』進行畫像。」

林宇輝說,在紫金縣派出所,他通過與「梅姨」同居兩年的當地老人及其女兒進行溝通,稱其相貌與面目特徵屬於普通農村婦女的樣態,「個子一米五幾、體態較胖、臉比較大」。據悉,「梅姨」在紫金縣某鄉村與老人同居期間,絕口不提自己的真實姓名,「住個幾天就走,過個幾天又回來了」。同居老人的女兒因村裡的一些議論,向父親提議兩人結婚,稱「你要是跟她長期在一起,就跟她結婚,不然村裡面人會一直風言風語」。林宇輝說,老人正式向「梅姨」提出結婚請求之後,老人的女兒跟「梅姨」索要身份證去民政部門拿結婚登記表,「梅姨」一口答應,稱回家拿身份證,但就此一去不返,手機無法打通。

針對網絡上流傳圖片中的素描圖與彩色圖,林宇輝稱這是熱心人士看到黑白圖後主動提供的幫助,「一個做電腦軟體畫像的人看到黑白畫像,出於熱心想幫助畫像發揮更大的作用,彩色圖做完後通過朋友轉發給我。」當時,林宇輝覺得「梅姨」彩色版很貼近素描圖就轉發給了申軍良,申軍良轉發至國內尋子相關平臺後就此流傳開來。

但畫像畢竟是根據他人描述而畫成,公安部表示彩圖並非官方發布。林宇輝提醒稱,圖片是一種參考,民眾遇到與「梅姨」合成彩色像面貌相似的人不要立刻去報案,要根據體態、語言等信息進一步確認後再做決定。

11月18日,對於目前網絡上流傳的「梅姨」畫像,北青報記者多次聯繫廣州增城警方,工作人員稱如有消息會對外發布。但截至記者發稿時,尚未收到警方回復。

對話

申軍良:梅姨確有其人 後兩張相似度更高

針對這三張「梅姨」的模擬畫像和公安部門發布的闢謠信息,被拐兒童申聰的父親申軍良詳細介紹了尋找「梅姨」和為「梅姨」畫像的經過,並對近日「梅姨」畫像印發的傳言進行了解釋和回應。

同時,他認為,目前網上出現了很多信息,其實就是大家在找「梅姨」的時候只關注了畫像,而沒有關注「梅姨」其他體貌特徵和行動軌跡。

梅姨是否真的存在?

申軍良:「梅姨」肯定存在,我有三點證據支撐。

第一,廣東省增城警方在2017就發布過「梅姨」的通緝令,「梅姨」第一張清瘦的畫像也同時發布。

第二,張維平等犯罪嫌疑人在接受庭審時,我是9個被拐家庭中唯一一個在庭審現場的,我親耳聽到,張維平等人在法庭上供述出了「梅姨」及其作案過程。後來我曾親自去「梅姨」活動的地方進行過了解,張維平等人供述的內容與現場調查內容基本一致。

第三,我在尋找「梅姨」的過程中接觸了很多與她有過交往的人,我還找到了與「梅姨」長期同居的老漢,該老漢也確認了「梅姨」的身份。

「梅姨」的照片各有什麼來歷?

申軍良:現在「梅姨」一共有三張照片。第一張的「梅姨」很消瘦,顴骨高。這張是廣州警方於2017年6月公布的。

第二張「梅姨」畫像圓臉稍胖,是2019年3月底廣州警方請林宇輝畫出來的,畫出來後,廣州警方通過多個官方網絡平臺都有公布。

第三張「梅姨」的彩色照片是11月9日中午12點林宇輝警官發給我的。

林警官發給我的時候說:「小申,梅姨這張電腦畫像是我找人做出來的,識別度更高。」於是,我就把這個彩色的畫像發布到社交平臺上和媒體朋友手上。

所以說,第一張和第二張素描畫像都是官方渠道發布過的,第三張彩色的並非官方渠道發的,是我個人發布的。

如果找「梅姨」以哪張為準?

申軍良:三張照片都是模擬畫像,第一張清瘦的,我在尋找「梅姨」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梅姨」身邊的人都說不像「梅姨」。於是,我找到林宇輝警官,希望得到他的幫助。

他當時還沒有退休,不能以私人名義給我畫,於是我找到廣州警方,通過他們的協調,林宇輝警官去探訪了與「梅姨」同居過的老漢和老漢的女兒,根據描述畫出了第二張圓臉稍胖的「梅姨」畫像。這張畫像「梅姨」身邊的人都說相似度達到了九成以上,甚至說「這就是梅姨」。

第三張其實和第二張差不多,都是林宇輝所做,唯一的區別就是第三張是彩色的,更加逼真。所以我認為,第二張和第三張都更像「梅姨」。

再介紹一下「梅姨」的體貌特徵和行動軌跡?

申軍良:「梅姨」在2003年至2005年間長期居住在增城客運站附近的城豐村雞公山街,平時以做紅娘為生,今年65歲左右,身高一米五幾,講粵語和客家話,曾長期在增城、惠州、紫金、韶關新豐活動(不排除她是新豐人)。感謝網友們的關注,希望大家在根據畫像進行識別之外,也要關注其體貌特徵。

本文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張子淵 王雯雯 郭琳琳 許張超 責任編輯: 俞昌宗_NBJ11145

相關焦點

  • 彩色版「梅姨」畫像到底咋來的?畫像警官這樣說
    「梅姨」彩色畫像來源惹爭議畫像警官:根據此前畫像電腦合成近來,「梅姨」再度引發輿論關注,系另一張「梅姨」的彩色畫像在網上流出並被網友多次轉發。與此前廣東省公安廳發布的「梅姨」畫像對比,此版本並無太大差別,只是由黑白素描變成了如今的彩色。然而,這張在朋友圈廣泛傳播的「梅姨」彩色畫像,其來源的真實性也引發網友關注。
  • 模擬畫像專家​還原梅姨過程首度曝光!網傳彩色梅姨像原來是這麼回事
    今天,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官方微博和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發布消息說,這兩天網上瘋傳的「梅姨」彩色畫像並不是真的。 黑白鉛筆新畫像彩色畫像是10月時,一家軟體公司根據媒體上發布的鉛筆畫像所製作,這個公司把彩色畫像發給已經尋子14年的申聰
  • 捲入「梅姨」彩色畫像風波的兩個男人
    18日,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官方微博發布消息闢謠,稱該畫像非官方信息,廣東省公安廳未邀請專家對「梅姨」二次畫像。  廣東警方19日表示,涉嫌拐賣人口的犯罪嫌疑人「梅姨」,身份與長相暫未查實,歡迎各界人士積極提供相關線索,協助警方儘快破案。  在「梅姨」彩色畫像風波的背後,有兩個男人引起了網友關注。
  • 「梅姨」畫像有了、人臉識別也賊管用,被拐兒童父親卻這樣說……
    「梅姨新畫像出來了!大家快人肉這個可惡的人販子。」11月17日,一張名為「尋找梅姨」的彩色畫像在朋友圈瘋轉。「梅姨」這個代號是怎麼走入公眾視野的?事情還要從14年前說起。原來,發布「梅姨」彩色畫像的「CCSER兒童失蹤預警平臺」,是一個非官方的公安平臺,按圖索驥,這個平臺最終指向一家民營兒童教育機構。照片右下角還附上了該機構的公號二維碼。這讓網友質疑其有借勢營銷之嫌。目前該公號因為涉嫌違規已不支持關注。
  • 對話「梅姨」畫像警察後,想問為何高科技抓不到人販子
    「梅姨新畫像出來了!大家快人肉這個可惡的人販子。」11月17日,一張名為「尋找梅姨」的彩色畫像在朋友圈瘋轉,圖片顯示,這個被喚作「梅姨」的中年婦女涉及9起兒童拐賣案件,至今未落網。誰是「梅姨」?關注過兒童拐賣案件的人多少有點眼熟她。2003年至2005年間,廣東省廣州增城區和惠州博羅縣發生了9起拐賣兒童案件。
  • 「梅姨」畫像反轉後又反轉……多一些愛管閒事的人,就多一些能安全回家的孩子
    文 | 常爸來源 | 常青藤爸爸(ID:ivydad_ivydad)這兩天「梅姨」幾乎刷遍了大家的朋友圈,瘋狂轉發後又被說是造謠,沒想到事情又再次反轉……這麼大規模的關注,是因為「拐賣兒童」讓每個家長都憤怒懼怕,沒有一個家庭能受得了這種打擊。
  • 涉及9起拐賣兒童案件的「梅姨」最新畫像公布!
    那個涉及9起拐賣兒童案件的「梅姨」最新畫像出來了!請記住這個臉!而關於她的消息最近也有警方在抖音公布了!2017年6月,廣州增城警方發布了一則公告,對一名綽號叫「梅姨」的女子徵集線索。公告稱,「梅姨」,真實姓名不詳,現約65歲,身高1.5米,講粵語,會客家話,曾長期在增城、韶關新豐等地區活動,涉嫌多起拐賣案件。
  • 神秘人販子「梅姨」:同居過兩三年,同居對象從沒見過其身份證
    全文4157字,閱讀約需8分鐘 ▲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網絡上流傳的「梅姨」的第二張畫像非官方公布信息,山東畫像專家林宇輝稱畫像是其應廣東增城警方邀請所作,但目前增城警方暫未回應是否曾邀請專家畫像
  • 145秒|尋找「梅姨」:村裡人都說認識她 還說她叫潘冬梅
    齊魯網·閃電新聞廣州11月22日訊人販子「梅姨」畫像風波發酵後,「梅姨」變得越來越神秘。根據新華社報導,據死刑犯張維平交代,第二張素描畫像與「梅姨」相似度不足50%。而據尋子15年的申軍良介紹,第二幅畫像是根據疑似梅姨同居老漢李華(化名)的描述,由畫像專家林宇輝所繪製的,「當時老漢說相似度有百分之八九十」。第三幅畫像則是林宇輝朋友根據第二幅素描畫像電腦合成,並由申軍良個人發布的。到底哪一個才是「梅姨」?
  • 被梅姨拐賣15年的孩子找回來了,被拐時僅1歲,現在已讀初三
    目前警方已邀請心理專家對申某本人及相關人員進行心理疏導。增城警方近日將按照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組織認親工作。回顧人販子梅姨案:警方找回2名兒童 其中1人父親已自殺備受關注的神秘人販「梅姨」案有了新進展,她涉嫌拐賣9名兒童。
  • 用手繪畫像致敬「柯帥」的白髮
    中國農業大學的學生送給校長的禮物——畫像。  「致敬我們的青春,您的白髮!」,這是寫在「柯帥」手繪畫像上的一句話。「他是中國農業經濟學領域的專家,是高等教育的改革者,他還是一位詩人,他更是深受農大學子喜愛的校長啊……」在不久前結束的2015年「學生喜愛的大學校長」頒獎典禮上,中國農業大學電氣工程專業的任成,代表農大學子給柯校長送上了一幅校長本人的手繪畫像。
  • 章瑩穎案中國畫像師​一戰成名!或將加入國際刑警組織
    來源:封面新聞記者:何晞宇訪美女學者章瑩穎被綁架牽動海內外千萬心,美國伊利諾州中部地區聯邦法院將在當地時間
  • 詩歌一首~《自畫像》
    圖片來自網絡自畫像文|柳楊我鑲嵌在每天早起的鏡子裡我活在某一出的劇情裡,獨角戲的默片,但不是黑白,因為我絢爛的世界有詩歌點綴,有來自內心深處的愛。圖片來自網絡我有起伏,有悲傷,有那畫像下你看不到的色彩。
  • 拐賣兒童嫌疑人「梅姨」現身?浙江蘭溪警方闢謠:未接到相關報警
    浙江蘭溪公安消息,近日,多家官方新媒體發布涉及多起兒童拐賣案件的人販子嫌疑人「梅姨」的最新畫像。10月19日晚,有網民在朋友圈轉發「梅姨」在蘭溪出現的相關信息。對此 ,浙江@蘭溪公安10月20日晚發布「關於網傳人販子嫌疑人『梅姨』在蘭溪出現的情況通報」稱,經核實,該局指揮中心未接到有市民孩子被偷或者親眼見到「梅姨」出現的報警及市民求助事件。在巡邏排查過程中,也未發現疑似「梅姨」人員與相關情況。這位「梅姨」究竟是何許人也呢?
  • 張大千自畫像全集!
    喬木芳暉 設色金箋 1968年作(257萬元,2010年5月中國嘉德)題識:戊申潤七月,祖萊七弟自香港訪予八德園,留一來復又將歸去,寫此為念。爰。鈐印:張爰印、大千居士、張季爰印張大千一生所作自畫像的數量,可以和十七世紀荷蘭的林布蘭特媲美。據臺北美術史家、張大千研究專家傅申說:「張大千喜貌己像為鍾馗,由此定為自畫像。」此幅《降福圖》中,細味鍾馗像貌,與張大千十分神似,顯是他借鍾馗之口的夫子自道,系其自畫像也。此幅自畫像也是為自賀三十周歲生日而作。但與前幅不同的是,此幅中作者把自己換成了鍾馗。
  • 現在科技如此發達了,為何「梅姨案」遲遲破不了?
    我們許多人都曾經在網上看到過所謂「梅姨」的畫像,認為如今科技如此發達,憑藉此畫像就可以通過人臉識別技術抓到她。但其實先不論這畫像的真假,既便是警方專業刑偵人員繪製出的畫像,也僅是通過被尋回孩子模糊記憶所繪,而從被抓獲的人販子張某供詞中卻仍不能確定「梅姨」的長相和身份,所以她的形象特徵仍是問題。並且人臉識別技術也需要一定的條件才能準確識別,需要質量與數量同時達到要求。
  • 周志松:什麼是用戶畫像,如何構建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又稱人群畫像,實際是數據和文字,而不是圖片,根據一系列真實目標用戶的數據建立的模型。這些數據主要是指用戶的基本信息,如:性別,年齡,性格,愛好,職業等,另外,還包括一些習慣,比如上網時間,上網行為,操作方式,購物習慣等。
  • 這組羅漢畫像不同凡響
    伏虎羅漢畫像。 均為張戰平攝  本報訊(記者唐群雄實習生王旖斐肖韞)昨日,一組由明代著名畫家尤子求粗絹重彩工筆羅漢畫像驚現長沙。「特別珍貴,對於研究明代粗絹重彩工筆人物畫的藝術成就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省收藏協會專家鑑定委員會委員、湖南紅色收藏委員會副主任廖文偉看著這16幅羅漢圖嘖嘖稱讚。這組羅漢畫像的持有人廖先生打算把其捐給南嶽大廟,讓更多的人來欣賞它。
  • 弗裡達·卡羅的自畫像 她生前身後有多種標籤
    說起倫勃朗(1606-1669),都會知道倫氏是一位極喜歡自畫像的畫家。倫氏一生給自己留下了100幅自畫像。從年輕到年老,不同衣著、不同背景、不同情緒。墨西哥畫家弗裡達·卡羅(1907-1954)也是一個極喜歡自畫像的畫家。
  • 用戶畫像如何讓教育營銷如虎添翼?
    用戶畫像越來越被企業所重視。用戶畫像到底是什麼?品牌如何通過用戶畫像,越來越了解用戶,最終得到用戶的青睞?相比傳統的線下會員管理、問卷調查等各種手段了解用戶,大數據第一次使得企業能夠通過網際網路便利地獲取用戶更為廣泛的反饋信息,為進一步精準、快速地分析用戶行為習慣、消費習慣等重要商業信息,提供了足夠的數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