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眼看孩子都要上小學了,您再不給孩子報興趣班,將來甭想才藝加分了!」
看到輔導老師發來的簡訊,王女士陷入沉思,自家女兒今年七歲,剛上小學,正是人嫌狗不待見的熊孩子年齡,在老家,這個階段的孩子還在街上瘋跑,完全不需要額外的教育。如今到城裡上學後,才知道條條框框那麼多,連興趣班也不止美術鋼琴那麼簡單。
應輔導老師要求,王女士加入了興趣班的寶媽群,這才知道為何女兒七歲會被認為晚了,只因群裡很多寶媽的孩子才三四歲,已經開啟了多姿多彩的興趣班學習。更讓王女士意外的是,哪怕是價格不菲的興趣班之間,也存在鄙視鏈。
「馬術、高爾夫、冰球等歐美上流階層流行的興趣班,名列前茅,位於鄙視鏈的上層;橄欖球網球足球的地位要高於羽毛球,還有花滑,夾在各類球技中間,算是鄙視鏈的中層,至於底層,那就是遊泳跑步之類的了,最末尾就是常見的畫畫鋼琴班,扔大街上都找不見。」
輔導老師的一席話讓王女士傻了眼,好多名詞都沒聽說過也就罷了,她女兒正在學習的美術和鋼琴居然排在興趣班的最末尾,這難道不是高考加分項嗎?
「加分是加分,鄙視鏈是鄙視鏈,這不一樣。」
看到「上層」興趣班動輒萬元起步的價位表,王女士陷入了疑惑,難道是小眾才藝更「拉風」?懷揣著不解,她把問題私信給了我,想知道孩子的興趣班到底該怎麼選?畢竟方向很重要,她家庭條件很一般,若是選錯了,對孩子對家庭都是損失。
了解整件事後,我終於明白了問題的根源所在,今天就來為大家全面解讀有關興趣班的事,一起來看下吧。
▲興趣班鄙視鏈的來源
①鄙視鏈來源於上流社會
「我們老家的興趣班種類很少,要麼是畫畫的,要麼就是唱歌跳舞,沒聽過說興趣班還有鄙視鏈的,這鄙視鏈到底從何而來?」
面對王女士的疑惑,我只能笑著回答,鄙視鏈源於現實生活,自然從現實而來。
早年看熱播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面女主出身書香門第,家中自然也存在古代的「興趣班」,在表現小姐們性格不同時,曾有過這麼一個劇情:身為嫡女的如蘭嘲諷庶女出身的墨蘭只對「插花、茶藝」等名門貴族的愛好感興趣,仿佛用得上似的。
這本是嘲笑墨蘭夠不上的一句話,卻也變相證明了,興趣班的鄙視鏈從古至今一直存在。究其根源,鄙視鏈的排名無非是按照以下規矩進行:物以稀為貴。
②物以稀為貴:越小眾,成本越高
按照王女士的說法,位於鄙視鏈最頂端的馬術和高爾夫,她以前只在電視中看到過,玩耍的人還大多是成年人,甚至中年人。沒想到現在卻要從娃娃抓起,讓小孩子學這些,難不成是因為剛引進的興趣嗎?
王女士的話就是一語中的,已經揭開了興趣班鄙視鏈的面紗。
說白了,無論是馬術還是高爾夫,都屬於西洋人的興趣愛好,正如我國的古箏課程在國外價格高昂一樣,很多興趣班鄙視鏈都是從上流社會流傳出來後,成了小眾興趣。
眾所周知,越小眾,所需要的付出的成本越高昂。
以馬術為例,一匹好馬往往價格不菲,家長想學馬術,首先要認養馬駒,再寄養在俱樂部,這一些列流程走下來,有資本學習的只能是有錢人家的孩子,自然能排在眾興趣班之首。
▲家長該如何為孩子挑選興趣班?
①貴的,未必是好的
這裡要提醒家長們,給孩子報貴的興趣班,未必你就能得到通向上流社會的入場券。中國的社交圈主要看孩子本身的價值,想要孩子將來飛黃騰達,讓興趣發光比報一個發光的興趣班更有效。
②以孩子興趣為主
俗話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興趣對孩子起到一定的輔佐作用,就要尊重孩子本身的喜好,家長不要幹涉孩子選擇的方向。
③在金錢能力範圍內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無論孩子多喜歡,家長都要量力而行,不要逞強,更不要集全家之力供應孩子的興趣愛好,不然整個家的幸福指數都會降低。
對於孩子來說,一個幸福安穩的成長環境,遠比興趣愛好重要得多,家長要自知。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報了哪些興趣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