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深圳護士的自述:在武漢方艙醫院感受悲喜和力量

2020-12-17 騰訊網

新冠病毒疫情突襲,荊楚大地成為抗擊疫情的「風暴中心」。深圳接通知後迅速組建了首批13人的支援湖北醫療隊,並在隊中成立臨時黨支部。2月9日醫療隊抵達武漢,2月12日正式入駐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奮戰在一線抗疫戰場直至3月8日「休艙大吉」。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ICU主管護師侍蘇州受命擔任首批援鄂醫療隊的臨時黨支部書記。他在抗疫一線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和部分護理管理工作,還重點關注病人的心理狀態。因為在工作中盡職盡責和無微不至,他被評為東西湖方艙醫院「先進標兵」榮譽稱號,也被隊員們親切地稱為「蘇媽」。

在東西湖方艙醫院有過這樣一個插曲。一位老年病人的舊手機充電器故障不能和遠在其它隔離點的家屬報平安時,急得哭了起來。侍蘇州發現後一邊安慰老人,一邊組織其他隊員一起尋找合適的充電器,最後他們詢問了一百多位病人,終於幫這位老人借到合適的充電器。

以下是這位男黨員護士的自述全文,從中可以感受到方艙醫院內的悲喜和力量。

歲末年初,一場傳染性很強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全國擴散開來,這是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寒冬和新春。大年二十九,我放棄休假,主動請戰。之後我被派到深圳市集中收治醫院支援,兩天後,我又隨著廣東醫療隊奔赴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

初到武漢,對於方艙醫院還不太了解。2天後,輪到我們進艙,我和5名深圳隊友在方艙外帳篷裡認真穿好防護,魚貫進入由貨櫃改造的通道裡,在打開和關閉一道又一道的門後,眼前的景象還是著實讓我覺得有點吃驚。

巨大的方艙裡被木板隔成了很多通道,裡面排滿了架子床。病人有的躺在床上,有的坐在床邊,有的在走來走去。我們小心翼翼地走進去,和看著我們的病人點頭示意,一直走到方艙正中間的醫護工作區域,和上一班的護士仔細交接後,開始進行各項護理工作。

方艙內的患者都是輕症患者,在測量生命體徵的時候我都會和他們打招呼,大部分患者都很好,他們都懷著感恩的心態對待外來的醫療隊。但是我發現有少部分患者並不願意和我們多說話,我就暗自記下了他們的床號,找到電腦看看他們的病程記錄,但是方艙醫院的病程記錄較為簡單,沒有發現到什麼異常。時間久了,我每次路過他們的病床都會打聲招呼,期望他們能與我交流一下。

有一天,我們在方艙門口等午飯,這時發現有一位我管的病人在方艙門口外暗自神傷。我輕輕走過去對她說:「阿姨,這邊風大,小心著涼,去裡邊吧。」她看了我一眼,沒有說話,我發現她眼睛紅紅的。我又對她說:「阿姨,我們進來裡面吧,受涼了容易感冒,本來感染了病毒身體抵抗力就會下降的,快進來吧。」

阿姨看著我穿著單薄的防護服站在風中,於是就和我一起回到大門裡。我們就這樣站在大門裡幾分鐘,阿姨淡淡地說了一句:「謝謝你們每天給我們發飯,飯菜到我手裡還是很熱的,很符合我的胃口。」見阿姨主動和我們說話,我趕緊接下去:「阿姨,不用謝,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要是發晚了,飯菜涼了有人吃了就會不舒服。」阿姨說道:「我之前有氣管炎,本來病毒都好了,有一次喝了冷飲,又咳嗽起來了,現在除了有時咳嗽一下,其它症狀都沒有了。」

我又問:「您家裡人都還好嗎?」阿姨的話匣就此被打開。她說:「我是漢口人,我跟女兒一家在廣東住,1月25號是我老伴80歲生日,我1月10號回來跟他商量生日怎麼過。14號他就有點咳嗽,帶去社區醫院看,開了點藥……20號他就變得嚴重了,住進了金銀潭醫院,誰都沒想到,23號就走了,連生日都沒有過上……」說完,阿姨淚水已經忍不住流了下來。

我調整了一下情緒,靠近她說:「阿姨,您的老伴知道的話也是肯定想您好好活著,你現在這麼傷心,過度傷心對情緒不好,你一定要堅強起來……」說完,我抓住她的手,阿姨也緊緊握住我的手,明顯覺得她的手很涼。

之後上班,我都會交代後面班次的護士們注意一下阿姨的情緒,和她多進行心理安撫。就這樣,我看著阿姨的情緒和精神也越來越好了,心裡也很高興。後面下夜班休息,再上班去,發現阿姨的床已經換了病人,一打聽,昨天已經出院,心裡一邊覺得高興又有點小失落,因為沒有來得及和她當面告別。

方艙裡面有輕症患者組成的黨支部,負責協助醫護人員工作。有一位精力旺盛的黨員阿姨,總能看見她在方艙裡面忙來忙去,我們都很佩服她的志願精神。一天大夜接班後,凌晨一點,我躡手躡腳地在方艙裡巡視病人,忽然聽到有個床鋪的被子裡似乎是有人抽泣;仔細聽了一下,又沒有聲音了。我心想,這是那個樂觀的黨員阿姨,她應該不會哭。

我繼續往前走,走到盡頭我回頭看了一下,那個黨員大姐正探出頭來,拿著一張紙巾在擦眼淚和鼻涕。我快步走過去,阿姨也發現了,但是想迴避也來不及了。我輕輕地對阿姨說:「阿姨,發生了什麼事?我也是黨員,有事您可以跟我說。」也許是我的真誠打動了她,阿姨披上棉襖,來到活動區域和我慢慢談了起來。

原來,這個阿姨她在海南定居,妹妹一家在湖南,姐姐一家不知道在哪定居。全家已經8年沒有回武漢過年團聚,今年約著一起陪老父親過年,誰知道突然遇上病毒,醫院無床,只能在家隔離自救,沒想到幾天後父親就去世了。後來三姐妹收到方艙醫院來,姐夫和弟弟病重送到醫院。前兩天姐夫也離開了,她還只能和妹妹一起瞞著姐姐。說著說著她的眼淚又不停地流了下來,她說:「每天白天我都要做很多事,不讓自己閒下來,讓自己沒有時間去想這些事。但是,最害怕晚上,每到夜晚我就忍不住想哭,我實在是沒有人可以去傾訴。」

那一晚,我們聊了一個多小時,把其他的護士都吸引過來了,大家一起聽她把事件從頭到尾講了一遍,一邊安慰鼓勵她,最後還與她一起合影鼓勁。過了兩天,我收到了她的微信,微信中說她們治癒出去隔離了,特別感謝我們與她聊天。收到這個消息,我那一天都很開心。

在方艙醫院上班,很多時候就是要給這樣的病人做心理安撫。但是有些病人的心理由於各種原因可能無法關注到。有一次我接到通知送一位大姐轉去金銀潭醫院,大姐一聽說是去金銀潭就被嚇得哭了起來,我幫她提著行李一路走一路安慰,一直到車上她還在哭。

還有一個15歲的男孩,平時沒看出來異常,在準備轉院的時候,一個記者在採訪他,他說不出話來,一直在流淚。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男孩走了後我從記者那裡得到消息,原來他的爺爺因為病毒去世了,這麼多天他一直強忍著,他爸爸也在住院,媽媽還在隔離,今天面對鏡頭他終於忍不住了。

來到方艙醫院二十幾天了,裡面熙熙攘攘幾百個病人,他們有的樂觀,有的焦慮,有的快好了,有的沒有進展,有的家人平安,有的失去了親人。他們的內心都不一樣,需要我們仔細去發現、耐心去澆灌。音樂、遊戲能讓他們一時參與其中,但如何緩解他們內心深處的痛苦,幫助他們打開心結,建立積極樂觀的情緒去戰勝病毒,值得我們護理人員深思。

【整理】張大川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一名內蒙古援鄂護士自述:讓患者感受來自草原的溫暖和力量
    她說到了在武漢方艙醫院工作40多天點點滴滴,病區、隔離服、患者,焦慮、疲累、溫暖、感動……馬蘭芝偶而會興奮,說到動情處會哽咽。在整個採訪中,她一再說,我只是成千上萬援鄂醫護工作者的一個縮影,只是做了一名醫院工作者應該做的。初到武漢2月4日,內蒙古第二批援鄂抗疫醫療隊抵鄂,修整和培訓後,2月6日醫療隊入駐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開始醫療護理工作。
  • 方艙醫院護士自述:聽到患者說「很抱歉」,我哭花了護目鏡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24日電 (付玉梅)近日來,武漢方艙醫院成了「網紅」,病房裡有聲有色的「小品」「廣場舞」等活動,入住患者積極樂觀的態度,感動了不少人。對護士徐丹來說,方艙醫院不僅充斥著正能量,也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一樣。
  • ICU護士胡怡:方艙醫院工作證是最好的紀念品
    2月12日晚上八點,雅安市中醫醫院ICU護士胡怡,第一次走進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漢陽方艙醫院工作。 儘管前往武漢之前,她就在電視裡見過方艙醫院的景象,儘管前幾天,她和四川省第六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戰友們一道接受了十分正規系統的培訓,儘管她是一名經驗豐富的ICU護士,但第一次進入方艙醫院的她還是被一排排床位震撼了。 「那裡就像是一個超級大的集體宿舍。」胡怡回憶說。
  • 方艙醫院一線護士:為和護士們告別,患者多住了一天
    受訪者供圖「感覺像是大管家」2月4日,內蒙古婦幼保健院兒內科護士徐鴻儒接到通知,她作為內蒙古第二批援鄂醫療隊成員,當天要和另外99名護士一同前往武漢。經過一天的培訓休整,2月6日一早,她們和第一批病人一起進入了江漢(卓爾武展)方艙醫院。
  • 方艙醫院護士的夜班
    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深夜1點,距離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約1公裡的一家賓館門口,貴州省黔西南州人民醫院26歲的護士吳金融和其他15名貴州援助武漢的醫護「戰友」正在排隊上車。他們早早穿好送行同事塞進箱子的成人紙尿褲,目的地是武漢市江漢區國際會展中心的方艙醫院。大約15分鐘車程,醫療隊抵達方艙醫院。
  • 南通「90後」護士方艙醫院教起七步洗手法
    「來,大拇指洗完了下一步就是把手掌翻開,然後另外一隻手立起來……」19日,一段南通護士教病人洗手的視頻在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醫護人員工作群裡熱傳。據了解到,這是18日當天上午,南通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科主管護師賈小輝和感染疾病科護師孫衛在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教患者們學習「七步洗手法」,一名患者現場拍了視頻打算發給自己的家人一起學,同時也發給了視頻裡的「主角」們。
  • 護士也要休息好 方艙醫院「江西排班法」受追捧
    方艙醫院「江西排班法」受追捧 程薇/攝 「剛到方艙醫院的時候,很多工作需要捋順,領隊和護士們都非常忙碌。」日前,江西援助武漢醫療護理隊隊長、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副院長唐浪娟介紹。 江西省援助武漢的101人護理隊,24小時負責C區165個病人的治療工作。量體溫、採血、採集咽拭子、接送出入院病人、床單整理、發藥,還要給病人發放三餐、生活用品等,不僅要當好護士,還要當好管家。 首次「進艙」,接觸這麼多患者,工作量大,事情繁雜,問題也隨之而來。按照最初排班,每班護士工作6小時,加上穿脫防護服、交接班等,差不多有9小時工作時長。
  • 20家「方艙醫院」馳援武漢!「方艙醫院」是什麼?一文了解
    另外,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0家「方艙醫院」正馳援武漢,收治觀察病例和輕症疑似病例的診療檢測工作。(詳情閱讀:國家衛健委:調集20家方艙醫院、3個移動P3實驗室支援武漢)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解放軍的野戰「方艙醫院」第一次投入使用。綿竹礦工賴元平被埋196小時後獲救,他在「方艙醫院」中接受治療↓↓
  • 《湖北日報》柯皓:我如何拍下「方艙醫院」裡的讀書哥
    2月5日,武漢首個「方艙醫院」裡,柯皓拍下了一位安靜閱讀的年輕人。   付先生戴著口罩在「方艙醫院」讀書的照片,拍攝於2月5日。當天是武漢首個「方艙醫院」開始轉入病人,地點在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由於方艙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建設而成,第一天投入使用不可避免地還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我到達拍攝地點時,發現現場還是有一些忙亂,有的醫護人員在幫患者安排床位,有的在幫忙推著行動不便的患者尋找廁所等等。我在「方艙醫院」的幾個病房裡走了幾個來回,拍了一些醫護人員幫助患者的畫面,以及一些患者安頓生活的畫面。
  • 方艙醫院的800塊拼圖
    劉連梅抵達武漢後,才知道自己要支援「方艙醫院」。她只在新聞裡聽過這個詞,不知道它的概念,也沒見過圖片。她想不到,自己將要面對「一整個體育館的病人」。劉連梅接到電話時,千裡之外的武漢洪山體育館,中國一冶的第一批27名突擊隊員已經開始作業,一些工人剛從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趕來。不到48小時後,這座方艙醫院將迎來第一批患者。
  • 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醫生為病友發紀念禮物
    (童新華 攝) 人民網武漢2月27日電 2月27日,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迎來出院人數的小高峰,出院人數達50人。一早上,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的安徽、江蘇醫療隊隊員格外忙碌。他們在細緻做好各項醫療管理工作之外,還在為即將出院的病人精心準備小禮物。護手霜、手寫祝福語、感謝信、優秀志願者證書等。
  • 「我在鬼門關走了一圈」 護士累癱在方艙醫院,只為……
    在武漢疫區一線,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總有這些讓人心疼的身影——劇烈的頭疼,一陣陣的心翻,渾身出虛汗,四肢癱軟……武漢方艙醫院護士站內,如今,沈居麗已經習慣了在方艙醫院的工作節奏,那些懼怕早已拋之腦後。她說,方艙的病人都是輕症患者,醫務人員穿著隔離服,親人又不在旁邊,患者的心理壓力特別大。這個時候,一點點刺激或關懷,都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她在方艙醫院裡還給患者推送勵志的歌曲,用一些話語鼓勵患者。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方艙醫院集中收治工作情況發布會
    方艙醫院和平時醫院是完全不一樣的,以前醫院都是小小單位一個一個病房,在方艙醫院一個艙室裡可能幾百個病人,管理模式和以前是不一樣的,要不斷探索和創新。我們發現病人當中很多黨員、很多幹部,還有很多社會知名人士,他們非常願意參加到我們的醫療管理當中去,我們動員他們加入,一起共同管理。他們的號召力非常強,在方艙內能夠形成一個很好的主流力量,讓其他病人一起向上、一起團結,一起產生戰勝疾病的信心。
  • 武漢方艙醫院全部休艙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魯衝/攝3月10日下午,武昌方艙醫院。病人已經悉數出院,最後一批醫護人員正在清理和收拾物品。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嘉興/攝3月10日下午,武昌方艙醫院。病人已經悉數出院,最後一批醫護人員正在清理和收拾物品。
  • 大慶小護士劉洋:方艙醫院當「翻譯」
    2月15日,大慶支援湖北第二批醫療隊出發前,劉洋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沒有成家,也沒有太多牽掛,我更適合參加醫療隊去支援湖北武漢。報名和出發的事,一直沒有告訴父母,怕他們惦記我。」劉洋,今年31歲,大慶油田五官醫院的一名護士,大慶支援湖北第二批醫療隊隊員。
  • 來自方艙醫院治癒患者的告白:武漢的熱乾麵很高興認識保定的驢肉火燒
    」和「保定驢肉火燒」的動人故事~2月12日,河北支援湖北第五批醫療隊正式進駐武漢江岸方艙醫院開展醫療救治工作,感染了新冠肺炎的婷婷成為第一批住進江岸方艙醫院的患者。親愛的培:望眼欲穿的我終於等到了出院通知,很高興來到方艙醫院認識了來自保定的你,一來就被你撩到了,本來剛來的時候很焦慮,後來看到你們醫護人員這麼大老遠支援我們,還幫我們打氣,加油,鼓勵我們,焦慮的心情緩和了不少,保定的護士小姐姐都這麼人美心善嗎?好吧,武漢的熱乾麵也很高興認識保定的驢肉火燒!哈哈!
  • 武漢戰記47丨武漢14家方艙醫院的35個日夜
    從2月3號起,在中央赴湖北指導組的推動下,武漢及全國各方救援力量連夜行動,29個省區市緊急調集22支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和三隻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馳援武漢,將武漢市的會展中心、體育場館等改造成方艙醫院,集中收治確診輕症病人。武昌主城區的洪山體育館,是武漢市首批建設的三所方艙醫院之一。
  • 姐妹護士長王碩、弭豔旭:在方艙醫院,傳遞唐山人的愛
    這裡面,就包括河北唐山灤州市人民醫院的呼吸科護士長王碩、神經內一科護士長弭豔旭。這一對姐妹護士長自2月7日進入武昌方艙醫院工作以來,無微不至地護理患者,將唐山人的愛傳遞給他們。同時,兩人在方艙醫院都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80後王碩:身為唐山女兒,必為武漢盡力  2020年2月4日凌晨1點,河北唐山灤州市人民醫院呼吸科護士長王碩,做出了馳援武漢一線的決定。
  • 抗疫日記 我們素昧平生,但都在「方艙醫院」並肩作戰
    2月8日 星期六講述者:安徽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安醫大四附院心血管內科護士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昨天(2月7日),是正式進駐方艙醫院上班第一天,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已陸續收治病人。2月8日 星期六講述者:安徽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安醫大四附院腫瘤科護士姚豔豔早上,準備好個人的防護裝備後,七點準時到達方艙醫院。首先是穿防護服,因考慮到我們的連續工作時間長,為節省醫療物資,所以早上不敢喝水,也沒吃早餐。穿好防護服後進入方艙醫院。
  • 勞模風採⑮∣師清蓮:紮根護理行業38年,率隊馳援武漢方艙醫院
    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她帶領東莞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支援武漢方艙醫院,奮戰一個多月,圓滿完成任務。師清蓮今年58歲,現任東莞市護理學會理事長、茶山醫院副院長,從業38年來,她從基層護士做起,通過勞動和奮鬥不斷提升,幹一行愛一行,在工作崗位上盡最大努力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