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鬼門關走了一圈」 護士累癱在方艙醫院,只為……

2020-12-20 環京津網

在武漢疫區一線,

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

總有這些讓人心疼的身影——

劇烈的頭疼,一陣陣的心翻,

渾身出虛汗,四肢癱軟……

武漢方艙醫院護士站內,

結束了輪班的工作後,

沈居麗連說句話、抬下頭都力不從心。

17年前就奮戰在抗擊「非典」一線的她,

這次代表雲南第三人民醫院,

擔任第二批支援方艙醫院的副護士長。

進入方艙醫院已經11天,

每一次去輪班,都像是上戰場一樣。

這一次,她沒想到,

自己會累到虛脫,

得靠同事攙扶著下班……

·感動·

一句感謝讓她噙滿淚水忘記勞累

「一種終於回到人間的感覺。」回想起那一天的驚魂一刻,沈居麗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出的艙。回到帳篷後,其他同伴驚呼「怎麼都溼成這樣了,趕快坐下,趕快披上外衣」,然後一陣忙亂。講起那天的事,沈居麗還有些自責,怪自己沒有分配好體力。

前一晚,沈居麗病房上夜班。一夜的忙碌之後,早上她從一樓領了牛奶、稀飯、饅頭、包子,然後準備到二樓發給309個病人。

因為沒有電梯,沈居麗只能從扶梯將一袋袋早餐運上去。「我就是想給每個病人儘快吃上熱乎乎的早餐。」為了這個看似簡單的目標,她動作放得特別快,穿著又厚又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來回不停地跑,把早點都運上去後已然渾身大汗。即便這樣,她還是馬不停蹄地忙著裝車,順著每個床位去分發。

(脫下防護服的手)

沈居麗是個老護士長,總不自覺地對每個病人設身處地著想。上班穿著厚重的隔離服和護目鏡,她覺得病人內心可能會有種隔離感和恐懼感,會產生焦慮。所以,為了鼓勵病人樹立信心,建立信任感,減輕他們的焦慮,她在分餐的時候,都是雙手遞到每一位病人手中,然後微笑著說:「早上好,您的早餐,祝您早日康復。」

正是這個小小的舉動,贏得了病人們的信任和回饋。原先大部分人在被窩裡躺著,待沈居麗發了幾份早點後,便都坐了起來,雙手接過她送上的牛奶,禮貌性地回應她:「謝謝你們,謝謝你們,太感謝你們了,你們太辛苦啦!」

這些感謝聲,瞬間讓沈居麗淚花直流。也正是因為這種感動,讓她自己有時忘記勞累,忽略了調配自己的體力。

·戰鬥·

昏睡了一個晚上才緩過勁來

一晚上的值班,再加上一早的勞累,在發到270多號患者的房間時,沈居麗感覺呼吸困難,口罩被汗液和講話呼出的溼氣打溼,無論張多大口都難以吸氣,她只好彎著身扶在牛奶車上。

同伴見後趕緊讓沈居麗停下來,並把她扶到護士站坐下休息。等同伴們都幹完活後,再扶著她回住處。

(汗水溼透衣服)

回到住處後,沈居麗吃了顆克感敏,昏睡了一個晚上才緩過勁來。

「感覺自己在鬼門關走了一圈!」她說,回想起來還覺得挺可怕的,但當她想起患者雙手接過牛奶時一臉感激的場景,她就覺得,一切都挺值得的,緩過來後她還會那樣做!

沈居麗說,第一次進方艙時,因為她們不是來自專業的感染科,第一次接觸新冠肺炎,還是非常的緊張。

如今,沈居麗已經習慣了在方艙醫院的工作節奏,那些懼怕早已拋之腦後。她說,方艙的病人都是輕症患者,醫務人員穿著隔離服,親人又不在旁邊,患者的心理壓力特別大。這個時候,一點點刺激或關懷,都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她在方艙醫院裡還給患者推送勵志的歌曲,用一些話語鼓勵患者。

·心願·

期盼霧霾盡散曙光盡現

17年前,沈居麗就曾奮戰在抗擊「非典」一線;今年,她作為雲南省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中的一員,進入方艙醫院,被選為雲南隊的副護士長,協助領隊和總護士長管理100名護士。

(9人出鏡1人拍照的「女漢子」團)

沈居麗和來自省三院的9位護士,都調侃自己是「省三院女漢子」。到了武漢後,她們第一時間進入戰鬥狀態,傾盡全力救治患者,所有活都搶著幹。

這群姑娘們的年齡涵蓋70後、80後、90後。「70後的表示願意充當大家的『知心姐姐』、心理諮詢師,80後的渾身鼓勁地喊『武漢加油,我們必勝』,90後的則說『拍照的時候麻煩幫我開個美顏……』」作為這個出徵小隊的領頭羊,沈居麗說,她們是一個團結的隊伍,一起抱團在方艙並肩作戰。

關於這場抗疫,「女漢子」們都有自己的小心願,簡單而美好。

夜走了,黎明就快到來!讓我們伸開雙臂,迎接美好的明天!

——沈居麗

戰勝疫情,春暖花開。

——角映杉

期待早日戰勝疫情,人人平安幸福!

——袁麗萍

所有陰霾都會散去。

——趙存怡

微笑向暖。

——王國燕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楊丹丹

病毒帶走一切浮華和熱鬧,卻留下了無窮的愛與力量。

——王嘉

待明年春暖花開,重遊武漢,再聚會展中心,小夥伴們漫展見!

——趙閃閃

唯有平安健康,才能迎來更多的團聚!願所有病痛,都會被溫暖的春天治癒!

——徐仙

陰霾盡散,曙光盡現。平安健康,微笑向暖。

——段景莉

「 正能量說 」

奔赴一線,直面生死,

她們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心系患者,透支體力,

她們忘了自己也是凡胎肉身。

當她被攙扶著出方艙醫院的那一刻,

我們既感動又心疼,

然後是深深地敬佩。

她們的無私和奉獻,

烙印在最美的逆行中,

譜寫在奮鬥的崗位上,

讓我們看到醫護人員的大義與情懷。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

決定聯合春城晚報

授予沈居麗及其他9名護士

戰疫英雄獎

為她們頒發20000元正能量金

她們不需要被神話,

但是需要被尊重、被銘記、被善待,

因為她們是真正的英雄,

也是疫情中最需要呵護的人。

向這群」娘子軍「致敬!

也期盼她們保重身體,迎來春暖花開。

來源:天天正能量

相關焦點

  • 方艙醫院護士的夜班
    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深夜1點,距離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約1公裡的一家賓館門口,貴州省黔西南州人民醫院26歲的護士吳金融和其他15名貴州援助武漢的醫護「戰友」正在排隊上車。他們早早穿好送行同事塞進箱子的成人紙尿褲,目的地是武漢市江漢區國際會展中心的方艙醫院。大約15分鐘車程,醫療隊抵達方艙醫院。
  • 方艙醫院一線護士:為和護士們告別,患者多住了一天
    有同樣疑問的還有第一批病人,這些已經在社區居家隔離了一段時間的輕症患者,第一次見識到方艙醫院,有些人都驚呆了。「這裡能輸液嗎?」「只吃口服藥能治好嗎?」「飯菜為什麼是涼的?」徐鴻儒被患者的各種問題包圍著,這讓她有些手忙腳亂。按規定,入住方艙醫院的患者年齡在18歲到65歲 ,血氧飽和度需要大於93%,這些病人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不需要輔助醫療設備。
  • ICU護士胡怡:方艙醫院工作證是最好的紀念品
    2月12日晚上八點,雅安市中醫醫院ICU護士胡怡,第一次走進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漢陽方艙醫院工作。 儘管前往武漢之前,她就在電視裡見過方艙醫院的景象,儘管前幾天,她和四川省第六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戰友們一道接受了十分正規系統的培訓,儘管她是一名經驗豐富的ICU護士,但第一次進入方艙醫院的她還是被一排排床位震撼了。 「那裡就像是一個超級大的集體宿舍。」胡怡回憶說。
  • 浙江省人民醫院副院長何強:我在方艙醫院當院長
    整個白天,他在武漢黃陂方艙醫院的病房查房;當天這裡又新擴建了70多張床位,馬上可以投入使用,他要再復盤一遍流程:院感防護、設備設施…… 在這裡,何強的時間是用分鐘來計算的。雖然任務繁重,但何強非常樂觀,忙了一天,晚上說話依舊中氣十足。 他說,形勢在慢慢好轉,對完成任務非常有信心,「希望到方艙醫院的患者越來越少,最終不需要這裡,我也不用再做這個院長。」
  • 一名深圳護士的自述:在武漢方艙醫院感受悲喜和力量
    以下是這位男黨員護士的自述全文,從中可以感受到方艙醫院內的悲喜和力量。 歲末年初,一場傳染性很強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全國擴散開來,這是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寒冬和新春。大年二十九,我放棄休假,主動請戰。之後我被派到深圳市集中收治醫院支援,兩天後,我又隨著廣東醫療隊奔赴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
  • 感染新冠肺炎哺乳期媽媽:我在方艙用吸奶器,護士為我制遮擋
    這一動作被前來查房的護士詹芳芳和羅瓊清注意到了。方艙醫院內部是大通鋪,男女患者沒有明顯的分區,給哺乳期母親們帶來尷尬。很快,她們有了決定。次日凌晨,張瑩在睡夢中聽到聲響,她睜眼看到,兩位護士正將一塊移動廣告牌立在床尾,為她製作吸奶的遮擋。為了給張瑩補充營養,詹芳芳還把愛心人士送來的奶粉轉贈給她。
  • 【援鄂日記】我在方艙醫院工作的第一天
    【援鄂日記】我在方艙醫院工作的第一天 2020-02-09 17:49:36   來源:安青網
  • 方艙醫院的800塊拼圖
    劉連梅抵達武漢後,才知道自己要支援「方艙醫院」。她只在新聞裡聽過這個詞,不知道它的概念,也沒見過圖片。她想不到,自己將要面對「一整個體育館的病人」。劉連梅接到電話時,千裡之外的武漢洪山體育館,中國一冶的第一批27名突擊隊員已經開始作業,一些工人剛從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趕來。不到48小時後,這座方艙醫院將迎來第一批患者。
  • 看到護士阿姨「累癱」,4歲女孩寫感謝信為她們「打氣」
    3月26日,在隔離點,剛剛出院的小荷欣賞著護士阿姨回贈給她的蓮花繪畫,念起了醫護給她回信中的句子:「生病的蓮花,在大家的精心呵護下,變得堅強、勇敢……」萌萌小兔、愛心彩虹,小女孩都送給護士阿姨3月9日,小荷因患病毒性肝炎、疑似新冠肺炎,到武漢兒童醫院就診。好在之後經過檢查,小荷排除了新冠肺炎。
  • 那位在方艙醫院直播上課的老師,回來了
    2月15日晚上, 她接到社區通知,方艙有床位了, 她馬上裝好課本,收拾了兩件衣服, 連夜住進了青山區方艙醫院。住進方艙的第一天, 杜老師跑到醫院門口, 找到一個凳子, 就在這裡給孩子們上網課。 可是眼尖的孩子一眼就認出來了 「老師,你那裡的地磚好像我家隔壁的武鋼體育中心啊!」
  • 服務臺人員薪水比護士多?倫敦方艙醫院「高薪徵才」引爭議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服務臺人員薪水比護士多?倫敦方艙醫院「高薪徵才」引英民眾爭議【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逸】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英國,已累計造成2萬多人確診、2000多人死亡。為增加收治能力,倫敦國家展覽中心將改建為方艙醫院,目前開始招募大量人力。不過,方艙醫院提供給服務臺人員的年薪,比英國一般醫院的護士高出一萬多英鎊,引起不小爭議。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30日報導,由倫敦國家展覽中心改建的方艙醫院名為「南丁格爾醫院」,4月4日將投入使用,將提供4000多張床位。與此同時,方艙醫院也正啟動醫護及工作人員的招募工作。
  • 抗疫日記 我們素昧平生,但都在「方艙醫院」並肩作戰
    2月8日 星期六講述者:安徽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安醫大四附院心血管內科護士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昨天(2月7日),是正式進駐方艙醫院上班第一天,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已陸續收治病人。當患者知道我們是安徽支援隊時,連聲道謝,「看到你們我的心就定了,謝謝你們來支援我們,救助我們。」相信大家並肩作戰,一定能早日抗擊病魔!2月8日 星期六講述者:安徽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安醫大四附院腫瘤科護士姚豔豔早上,準備好個人的防護裝備後,七點準時到達方艙醫院。
  • 護士也要休息好 方艙醫院「江西排班法」受追捧
    方艙醫院「江西排班法」受追捧 程薇/攝 「剛到方艙醫院的時候,很多工作需要捋順,領隊和護士們都非常忙碌。」日前,江西援助武漢醫療護理隊隊長、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副院長唐浪娟介紹。 「這樣下去不行,病人還沒出院,護士都會病倒。」面對這樣的隱憂,江西隊決定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排班。 多次調研,慢慢摸索,經三次修改,最終確定了每班4小時工作制。「4個小時一班,一天6個班次,每班7人,如要採集咽拭子或採血我們會另加人。」江西醫療護理隊隊員、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護士長程薇介紹。 「這種排班模式讓護士能夠充分休息,能更好滿足病人的護理需求。」
  • 方艙醫院護士自述:聽到患者說「很抱歉」,我哭花了護目鏡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24日電 (付玉梅)近日來,武漢方艙醫院成了「網紅」,病房裡有聲有色的「小品」「廣場舞」等活動,入住患者積極樂觀的態度,感動了不少人。對護士徐丹來說,方艙醫院不僅充斥著正能量,也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一樣。
  • 南通「90後」護士方艙醫院教起七步洗手法
    「來,大拇指洗完了下一步就是把手掌翻開,然後另外一隻手立起來……」19日,一段南通護士教病人洗手的視頻在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醫護人員工作群裡熱傳。據了解到,這是18日當天上午,南通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科主管護師賈小輝和感染疾病科護師孫衛在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教患者們學習「七步洗手法」,一名患者現場拍了視頻打算發給自己的家人一起學,同時也發給了視頻裡的「主角」們。
  • 《湖北日報》柯皓:我如何拍下「方艙醫院」裡的讀書哥
    原標題:我如何拍下「方艙醫院」裡的讀書哥   2月5日,武漢首個「方艙醫院」裡,柯皓拍下了一位安靜閱讀的年輕人。   付先生戴著口罩在「方艙醫院」讀書的照片,拍攝於2月5日。
  • 20家「方艙醫院」馳援武漢!「方艙醫院」是什麼?一文了解
    另外,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0家「方艙醫院」正馳援武漢,收治觀察病例和輕症疑似病例的診療檢測工作。(詳情閱讀:國家衛健委:調集20家方艙醫院、3個移動P3實驗室支援武漢)  央視新聞帶你一文看懂  「方艙醫院」是什麼  「方艙醫院」是解放軍野戰機動醫療系統的一種,由若干可以移動的模塊建成。  這些模塊可以是真正的房屋,也可以是帳篷等可以臨時搭建的處所,在各種應急救治中廣泛使用。
  • 以為自己戰勝了新冠肺炎,嘚瑟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我所在的這個酒店隔離點是由新村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 6 名工作人員來管理的,在此想感謝她們,她們為這個隔離點的患者做了很多很多。沒住幾天,工作人員通知我,核酸確診了的人需要全部轉運到方艙醫院。轉移:進入方艙醫院13 日中午,疾控派車過來接我,車上還有 3 個人,都是一起去塔子湖方艙的。
  • 聽了「方艙醫院真神奇」,我掉了一地雞皮疙瘩
    「方艙醫院真神奇,治病救人教舞技。醫生護士才藝多,各領病人來一曲。」近日,一首名為《方艙醫院真神奇》的兒歌受到關注,其過於歡快的曲風,引發一些爭議。據澎湃新聞報導,這首兒歌系湖南省長沙市瀟湘詩會《湘人湘歌》徵稿。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方艙醫院集中收治工作情況發布會
    我記得很清楚的,有一位梅老先生和他老伴兒一起入住了方艙醫院。2月28日,非常湊巧恰逢是梅老先生75歲生日,那一天他也在方艙醫院裡度過了一個別樣的生日,我們的醫護人員為他點亮了生日蠟燭、為他唱起了生日歌。梅老先生當時非常動情地在說,「這次疫情中得病對我來講是一個非常難忘的人生經歷,也是一個寶貴的財富。我在這裡度過的這個生日是讓我終生難忘的,我和我的老伴感謝各位的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