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艙醫院的夜裡,我教大家七步洗手法,幫失眠大爺安然入睡……
時間:2020年2月21日地點:武漢市漢陽方艙醫院人物:綿陽市婦幼保健院護士譚俊琦譚俊琦和患者在心願牆合影譚俊琦教大家洗手來到武漢支援的第一個夜班,是從晚上8晚上7點,隊員們就已經到達了方艙醫院,還是要經過嚴格的體溫檢測、消毒、更換防護設備、院感檢查,才能順利進入病區。交接班過後,我們便立即開始了今日的工作:為患者測量體溫、呼吸、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同醫生一起查房,對特殊病人遵醫囑予以處理並做好記錄,對次日進行核酸檢測和CT檢查的患者進行指導和健康宣教。依舊是忙碌的一個輪班。
-
護士也要休息好 方艙醫院「江西排班法」受追捧
方艙醫院「江西排班法」受追捧 程薇/攝 「剛到方艙醫院的時候,很多工作需要捋順,領隊和護士們都非常忙碌。」日前,江西援助武漢醫療護理隊隊長、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副院長唐浪娟介紹。量體溫、採血、採集咽拭子、接送出入院病人、床單整理、發藥,還要給病人發放三餐、生活用品等,不僅要當好護士,還要當好管家。 首次「進艙」,接觸這麼多患者,工作量大,事情繁雜,問題也隨之而來。按照最初排班,每班護士工作6小時,加上穿脫防護服、交接班等,差不多有9小時工作時長。在此期間,胸悶、噁心嘔吐、低血糖、頭暈等情況時有發生,護士們「出艙」後還經常錯過飯點。
-
方艙醫院護士的夜班
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深夜1點,距離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約1公裡的一家賓館門口,貴州省黔西南州人民醫院26歲的護士吳金融和其他15名貴州援助武漢的醫護「戰友」正在排隊上車。他們早早穿好送行同事塞進箱子的成人紙尿褲,目的地是武漢市江漢區國際會展中心的方艙醫院。大約15分鐘車程,醫療隊抵達方艙醫院。
-
ICU護士胡怡:方艙醫院工作證是最好的紀念品
2月12日晚上八點,雅安市中醫醫院ICU護士胡怡,第一次走進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漢陽方艙醫院工作。 儘管前往武漢之前,她就在電視裡見過方艙醫院的景象,儘管前幾天,她和四川省第六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戰友們一道接受了十分正規系統的培訓,儘管她是一名經驗豐富的ICU護士,但第一次進入方艙醫院的她還是被一排排床位震撼了。 「那裡就像是一個超級大的集體宿舍。」胡怡回憶說。
-
方艙醫院一線護士:為和護士們告別,患者多住了一天
受訪者供圖「感覺像是大管家」2月4日,內蒙古婦幼保健院兒內科護士徐鴻儒接到通知,她作為內蒙古第二批援鄂醫療隊成員,當天要和另外99名護士一同前往武漢。經過一天的培訓休整,2月6日一早,她們和第一批病人一起進入了江漢(卓爾武展)方艙醫院。
-
「我在鬼門關走了一圈」 護士累癱在方艙醫院,只為……
在武漢疫區一線,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總有這些讓人心疼的身影——劇烈的頭疼,一陣陣的心翻,渾身出虛汗,四肢癱軟……武漢方艙醫院護士站內,17年前就奮戰在抗擊「非典」一線的她,這次代表雲南第三人民醫院,擔任第二批支援方艙醫院的副護士長。進入方艙醫院已經11天,每一次去輪班,都像是上戰場一樣。
-
一名深圳護士的自述:在武漢方艙醫院感受悲喜和力量
深圳接通知後迅速組建了首批13人的支援湖北醫療隊,並在隊中成立臨時黨支部。2月9日醫療隊抵達武漢,2月12日正式入駐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奮戰在一線抗疫戰場直至3月8日「休艙大吉」。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ICU主管護師侍蘇州受命擔任首批援鄂醫療隊的臨時黨支部書記。
-
服務臺人員薪水比護士多?倫敦方艙醫院「高薪徵才」引爭議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服務臺人員薪水比護士多?倫敦方艙醫院「高薪徵才」引英民眾爭議【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逸】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英國,已累計造成2萬多人確診、2000多人死亡。為增加收治能力,倫敦國家展覽中心將改建為方艙醫院,目前開始招募大量人力。不過,方艙醫院提供給服務臺人員的年薪,比英國一般醫院的護士高出一萬多英鎊,引起不小爭議。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30日報導,由倫敦國家展覽中心改建的方艙醫院名為「南丁格爾醫院」,4月4日將投入使用,將提供4000多張床位。與此同時,方艙醫院也正啟動醫護及工作人員的招募工作。
-
【援鄂日記】我在方艙醫院工作的第一天
【援鄂日記】我在方艙醫院工作的第一天 2020-02-09 17:49:36 來源:安青網
-
方艙醫院裡的一抹「陽光蘭」
新華社福州3月4日電(記者鄧倩倩)有感而發,並未學過畫畫的洪桂蘭提筆畫出自己的抗「疫」心聲;為博大家一樂,從未學過舞蹈的她跟著視頻跳起「這條街最靚的仔」……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裡,這個陽光的「95後」女孩,是來自福建漳州市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
-
90後護士楊丹丹:與疫情的戰役讓我成長
今年年初,我們多次報導了馳援湖北、抗擊疫情的90後護士楊丹丹,記錄了她在武漢方艙醫院工作的點滴以及心路歷程。如今她已重回工作崗位半年多了,現在的她過的怎麼樣?工作和生活有沒有什麼變化?我們對她進行了回訪。
-
方艙醫院的800塊拼圖
劉連梅抵達武漢後,才知道自己要支援「方艙醫院」。她只在新聞裡聽過這個詞,不知道它的概念,也沒見過圖片。她想不到,自己將要面對「一整個體育館的病人」。劉連梅接到電話時,千裡之外的武漢洪山體育館,中國一冶的第一批27名突擊隊員已經開始作業,一些工人剛從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趕來。不到48小時後,這座方艙醫院將迎來第一批患者。
-
90後護士在義大利上「頭條」,網友留言刷屏!說的最多的就是……
3月12日,義大利《共和國報》在其頭版和臉書帳號的封面發布了一張中國醫護人員的照片引發全球網友的關注照片中在空空蕩蕩的方艙醫院裡>兩名醫護人員身著藍色防護服其中一人將頭輕輕地靠在另一人的肩上「在最後一名病人的病毒檢測呈陰性後,武漢武昌方艙醫院休艙
-
「我在金銀潭醫院上班!」90後ICU護士自豪地說我挺牛的
21歲的梁順是武漢金銀潭醫院最年輕的ICU護士。他曾戲稱自己是「菜鳥都不如的蠢蛋」,卻在大年三十不顧家人反對,回到醫院戰疫。由於在傳染病醫院上班,他原來不樂意和別人介紹自己的工作。但如今,他會毫不猶豫說:「我在金銀潭醫院上班!挺牛的!」網友紛紛為他點讚:你真的很牛!
-
20家「方艙醫院」馳援武漢!「方艙醫院」是什麼?一文了解
另外,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0家「方艙醫院」正馳援武漢,收治觀察病例和輕症疑似病例的診療檢測工作。(詳情閱讀:國家衛健委:調集20家方艙醫院、3個移動P3實驗室支援武漢) 央視新聞帶你一文看懂 「方艙醫院」是什麼 「方艙醫院」是解放軍野戰機動醫療系統的一種,由若干可以移動的模塊建成。 這些模塊可以是真正的房屋,也可以是帳篷等可以臨時搭建的處所,在各種應急救治中廣泛使用。
-
「90後」護士被護目鏡勒得頭痛 她開玩笑說是孫悟空被念緊箍咒
3月10日,記者連線河南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河南省兒童醫院護士唐曉靜,這位90後主動請戰馳援武漢,忍受護目鏡勒得頭痛,10小時不吃不喝,她忘記了這些疼痛、不適,盡心為病人服務。唐曉靜說,「脫掉防護服需要半個小時,至少13次七步洗手,從出發去上班到回駐地至少8小時,再進行消殺和浸泡衣服,足足有10小時無法進食,確實又累又餓,可每奮鬥一天覺得勝利又近了一步,心裡還是高興的。」
-
感染新冠肺炎哺乳期媽媽:我在方艙用吸奶器,護士為我制遮擋
這一動作被前來查房的護士詹芳芳和羅瓊清注意到了。方艙醫院內部是大通鋪,男女患者沒有明顯的分區,給哺乳期母親們帶來尷尬。很快,她們有了決定。次日凌晨,張瑩在睡夢中聽到聲響,她睜眼看到,兩位護士正將一塊移動廣告牌立在床尾,為她製作吸奶的遮擋。為了給張瑩補充營養,詹芳芳還把愛心人士送來的奶粉轉贈給她。
-
護士成患者入住沌口方艙,又成了醫護的好幫手
「您這個核酸監測是兩周前的結果,間隔有點久……」,「您咳嗽厲害,採取俯臥位通氣會舒服點……」在沌口方艙醫院裡,有這樣一名「特殊」的患友,她在自己的病情好轉後,立即化身志願者,協助護士幫助患者。她就是亞心醫院14樓病區的護士王思潔。
-
...後我就成了你|核工業四一六醫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七步洗手法
封面新聞記者寧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核工業四一六醫院的醫護人員放棄休假,堅守工作崗位,踐行著醫者初心,他們奮力抗擊疫情的身影也深深留在了孩子心中。孩子們用畫記錄了自己眼中的父母。作品二:《七步洗手法》作者:楊星月,10歲,急診科劉舒、普外科楊波之女。簡介:我的爸爸媽媽都是核工業四一六醫院的醫生,以前他們教我用「七步洗手法」清洗雙手,但我總是嫌麻煩。這次新冠疫情,讓我有了徹底的轉變,每天回家主動洗手,生怕自己生病了。
-
方艙醫院護士自述:聽到患者說「很抱歉」,我哭花了護目鏡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24日電 (付玉梅)近日來,武漢方艙醫院成了「網紅」,病房裡有聲有色的「小品」「廣場舞」等活動,入住患者積極樂觀的態度,感動了不少人。對護士徐丹來說,方艙醫院不僅充斥著正能量,也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