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非典,他們被人全力保護,如今,他們已長大。3月10日,記者連線河南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河南省兒童醫院護士唐曉靜,這位90後主動請戰馳援武漢,忍受護目鏡勒得頭痛,10小時不吃不喝,她忘記了這些疼痛、不適,盡心為病人服務。
支援武漢不敢和家人說
其實早被父親料到
「我還是單身,上班年限也夠3年了,有能力去一線,負擔也少,有需要一定要讓我去!」在疫情爆發初期,唐曉靜主動向護士長請纓援鄂,最後她如願成立醫療隊的一員。
唐曉靜說出發前並沒有給家人說,當她在武漢機場向父親報平安時,父親已經猜到了。唐曉靜說,「當我問爸爸『我的行李箱在哪兒』,他就有預感了,但他沒有阻止我,還送我到醫院門口。」
唐曉靜的父親說,「你長大了,在國家需要你的時候,該去就去,注意好防護,我等你平安回來。」
在武漢時,每天接到父親的視頻電話是唐曉靜最開心的時候,父親每天都不厭其煩地強調一定要戴好口罩,保護好自己,讓我好好工作,不用擔心他。
他還心疼地說,「留了那麼久的頭髮說剪就剪了,這要多久才能長回來啊!」唐曉靜每次都笑著說,這不是很酷嗎?我覺著超酷。
護目鏡勒得頭痛
她玩笑說是孫悟空被念緊箍咒的感受
「還記得第一次上戰場,護目鏡太緊勒到頭痛,為了堅持下去還開玩笑說,懂了被念緊箍咒的孫悟空的感受。下班後額頭被磨出了血泡,食指也被手套勒到麻木,在兩層口罩裡只有深呼吸才能感覺到氧氣,護目鏡上的霧氣已經變成了水珠流下來,支撐到下班的是意志力和患者暖心的話語。」唐曉靜說。
他們10小時不吃不喝
脫的不是防護服而是命
入艙前穿防護服是最重要的一關,經過兩天不停歇地培訓,唐曉靜逐漸熟練了穿脫防護服的步驟,每一層都認真穿,穿完第二層的時候已經滿身大汗,第三層手套戴上後已經沒辦法靈活運動手指了。
「脫防護服是緊張的時刻,我們有句俗話,這脫的不是衣服是命,因為外層充滿了病毒,脫的速度過快就會產生氣溶膠導致感染。」唐曉靜說,「脫掉防護服需要半個小時,至少13次七步洗手,從出發去上班到回駐地至少8小時,再進行消殺和浸泡衣服,足足有10小時無法進食,確實又累又餓,可每奮鬥一天覺得勝利又近了一步,心裡還是高興的。」
武漢患者也在保護河南醫護
他們如同一家人
唐曉靜在青山區方艙醫院負責的A2區患者為平均年齡50左右的阿姨們,她們稱唐曉靜為「乖妞兒」。其中18床的奶奶耳朵聽不清楚,每次說話唐曉靜都要和她靠得很近,19床的阿姨拉住她說,你別挨寶貝兒們這麼近,要保護好她們,我來幫你傳達。
在方艙醫院有一位阿姨對唐曉靜說,「姑娘,我有酒精我去給你拿來擦擦眼鏡。」唐曉靜告訴她水氣在鏡子裡擦不到的,「你們真是太辛苦了」,阿姨心疼的語氣讓唐曉靜記憶猶新。
「還有位耳後被口罩勒破皮的阿姨,讓我消毒時,一直用手捂著口罩,這些瞬間讓我充滿了感動,他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保護我們,我們的心是相通的,大家是一家人。」唐曉靜說。
現在青山方艙已經關倉了,唐曉靜和她的夥伴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她期待著回家後給父親一個擁抱。
(來源:大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