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醫院副院長何強:我在方艙醫院當院長

2020-12-25 浙江在線

出發去武漢前,何強作為隊長在講話。

2月15日晚上8點,何強還沒有吃飯,他剛剛結束了一個討論病情的會議。整個白天,他在武漢黃陂方艙醫院的病房查房;當天這裡又新擴建了70多張床位,馬上可以投入使用,他要再復盤一遍流程:院感防護、設備設施……

在這裡,何強的時間是用分鐘來計算的。雖然任務繁重,但何強非常樂觀,忙了一天,晚上說話依舊中氣十足。

他說,形勢在慢慢好轉,對完成任務非常有信心,「希望到方艙醫院的患者越來越少,最終不需要這裡,我也不用再做這個院長。」

何強是浙江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長、浙江省人民醫院副院長。2月14日,何強接到武漢市委組織部發文,任命他為黃陂方艙醫院院長,記者獨家連線了他。

一期130多張床位

當天就快收滿

黃陂方艙醫院是在黃陂體育館,和江漢比,這裡要小得多,一期130多張床位,我們入駐當天,就已快收滿。所以14日晚上,我們又連夜建了一個B館,新增加了70張床位。

建方艙醫院,我們最關心的是三件事:一是醫院感染防護方面,什麼樣的流程最合理;二是保證患者住院的舒適性,主要是生活設施,比如洗手間、開水房等;三是要符合醫療要求,能夠應對緊急情況。

我們在江漢方艙醫院待過,所以有一點經驗可以借鑑。比如醫護人員怎麼進出艙,可能要花半個小時。優化後,我們最快能做到10分鐘。

另外,醫護通道也有所改善,在江漢,因為人多,入口會比較擁堵。到這裡後,我們彈性上下班,不要讓人擁擠在入口,也避免感染。


我每次查房時病人都會說:

謝謝你們從浙江來幫忙

黃陂方艙醫院的條件已經好很多了,這裡有暖氣片,而且因為這裡原來是體育館,衛生間多一點。

新擴建的B館還會有洗澡的地方。另外,考慮到每個床位旁邊裝插座不安全,我們還準備了幾百個充電寶。醫院裡還配有液晶電視、WiFi等。病床用的都是席夢思,睡起來也舒服一些。

這裡收治的病人,都是確診的輕症患者,65歲以下。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做到「應收盡收」 ,所以有可能會收到重症患者。這時候,我們就要和相關的醫院對接好,做好轉運。

我們醫生每天很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要篩查出重症患者。我們每天查房,3小時梳理一次。醫護人員在裡面是6小時一班,這是人的生理極限,因為一旦進艙就不吃不喝。

這裡的病人總體來說,情緒還可以。我們隊伍也有心理醫生,會給病人進行心理安撫。我每次查房時,病人都很配合,會說:謝謝你們從浙江來幫忙。

為了節約防護物資

什麼活兒都自己幹

我們在黃陂還做了一件事,就是利用當地醫院的信息系統,把病人的病歷電子化,這樣可以實現信息傳輸。接下來,我們希望醫護人員能分成兩部分,除了進艙的醫生外,高年資醫生可在外面,遠程會診和指揮。減少進艙人數,也可以節約防護物資。

為了節約防護物資,我們的醫護人員是非常辛苦的。15日的上午,我在查房的時候,因為天氣變冷,武漢這裡下大雪,病人需要更多的被褥、床單取暖。這些物資都是我們自己拉進艙內的,因為讓工作人員進來,等於又要使用一套防護設備。所以這些事情,能做的,醫護都自己做掉了。

除此之外,氧氣瓶也要自己拖進來換。氧氣瓶很重,根本扛不動,在江漢時,幾位護士推著,在地上轉著往前走。這裡現在有小推車可以用,已經好了很多。

醫生護士進艙後,就捨不得出去,出去就意味著要再換一套隔離服。很多人累了,就找個地方,靠一下,打個盹。

最大的壓力

病人安全,醫護人員安全

對我來說,最大的壓力是兩個,一是要保證病人的安全,不能有死亡。所以要及時篩選出重症病人,及時轉運。新冠肺炎有一個特點,變化很快,有些病人白天還好好的,到了晚上就會突然發燒,還有的人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肺部已經很嚴重。

我今天就遇到一位患者,原來有腦梗,來的時候,出現心律失常,發熱後,氧飽和度很快下降,比較危險,我們很快把他轉運出去了。所以我們每三個小時就要對病人進行一次摸排,做好預判;二是要確保醫護人員和裡面的工作人員安全,不能出現感染。

(原標題《我在方艙醫院當院長》,記者 吳朝香 通訊員 陳曉華。編輯 王馭時)

相關焦點

  • 浙江救援隊進入方艙醫院的第一天
    2月5日,浙江省人民醫院副院長何強接到支援武漢方艙醫院任務,當天晚上,全部由浙人醫參與的21人救援隊組建完成,分別來自該院的重症醫學科、呼吸內科、感染病科、急診醫學科等科室。除了1輛人員運輸車以外,還有救護車、指揮車、水電油車、檢驗車、物資運輸車5輛大型裝備車。2月6日清晨,救援隊自駕前往武漢支援,經過10個小時的長途跋涉趕到武漢。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方艙醫院的創新和經驗應寫進教科書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在此次疫情當中,方艙醫院成為了決勝戰役的「生命之艙」。5月14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方艙醫院集中收治工作情況。
  • 漢陽國博方艙醫院院長楊星海:已有102人出院,病情沒有反覆
    【生命時報赴武漢特派記者 董長喜 張健】2月22日下午,武漢漢陽國博方艙醫院院長、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楊星海,接受了《生命時報》記者專訪。記者注意到,楊院長說話聲音有些沙啞。他表示,方艙醫院內沒有信息系統,隔離區和非隔離區只能靠對講機交流,每天忙著調度裡裡外外的工作,嗓子不知不覺就啞了。預計幾天後,醫院信息系統將在方艙醫院上線,信息交流的便捷性、信息錄入的準確性會得到改善。通過多日來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臨床觀察,楊院長總結道:中老年人、有基礎病的人、肥胖人群,易感新冠病毒並引發多種併發症。
  • 記者觀察:方艙醫院35天記
    我們把時針撥回到2月3日,2月3日接到改建方艙醫院的緊急通知後,志願者和工作人員開始連夜將體育館、會展中心改建成具有二級醫院收治能力的方艙醫院,從2月5日晚上收治首批新冠肺炎輕症患者開始,江漢、武昌、東西湖方艙醫院的啟動標誌著武漢方艙醫院正式投入使用。
  • 武漢方艙醫院投用3天,定點醫院出現空床
    武漢方艙醫院投用3天後,定點醫院就出現了空床,10天後空床率就達到了16%。12月3日,政協報告廳舉行「弘揚抗疫精神 發展醫學衛生健康事業」報告會,作為最初提出「方艙醫院」這一建議的專家,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介紹了方艙醫院的故事。抵達武漢後,王辰院士就開始投入到危重症患者救治中,很快他就發現,不解決集中隔離問題,疫情難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 安慶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高金華被查
    安徽紀檢監察網剛剛發布消息,安慶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高金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高金華簡歷  高金華,男,1960年2月出生,漢族,安徽安慶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高華:公立醫院為民分憂是使命擔當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高華(中)、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院長肖紅軍(左),武漢大學健康學院教授李十月(右)參加「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院長訪談」。記者柯志剛 攝 訪談嘉賓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 王高華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院長 肖紅軍 武漢大學健康學院教授 李十月 「重大創傷性事件發生後,往往會有5%—10%的人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其中又有三分之二的人能自我修復,另外三分之一的人病情會慢性化,
  • 遂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田志誠被查 曾任市紅十字醫院院長(簡歷)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6日綜合報導 據四川省紀委消息,遂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黨委書記田志誠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田志誠簡歷:  田志誠,男,漢族,四川遂寧人,在職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遂寧市人大代表,現任遂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黨委書記。
  •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柳葉刀刊文:詳解武漢方艙醫院如何運轉
    當地時間4月2日,全球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在線發表了一篇聚焦中國建設和啟用方艙醫院(Fangcang shelter hospitals )的文章。該文章由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院士團隊,以及德國海德堡大學全球公共衛生研究所等團隊共同完成。王辰為該文章的通訊作者,也是武漢建設方艙醫院的主要推動者。
  • 涉嫌嚴重違法,江蘇省人民醫院副院長楊志健被查
    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楊志健涉嫌嚴重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監察調查。楊志健簡歷楊志健,男,漢族,1965年6月出生,江蘇寶應人,博士研究生學歷,1987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
  • 戰疫院長訪談錄 |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王飛:用「河北力度...
    3月8日,武漢江岸方艙醫院正式休艙,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王飛帶領的河北省第5批援鄂醫療隊也即將迎來赴鄂「滿月」的日子。王飛說,「這種小組長帶隊的團隊作戰形式優勢就在於,雖然我不能第一時間熟悉300多名醫護人員的基本情況和能力,但我只要了解我的醫療組長、護理組長,後勤保障組長,再通過他們就可以傳達工作計劃和安排,最後按照金字塔模式,我們的組織架構很快就建立起來。」黨建引領一切。
  • 皖南醫學院副院長吳金月一行來人民醫院調研
    8月19日下午,皖南醫學院副院長吳金月一行來院調研畢業生就業及教學基地合作建設工作。黨委副書記、院長孫良業,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李傳平,部分科室負責人及在人民醫院就職的皖南醫學院優秀校友代表參加調研。座談會上,吳金月副院長詳細了解了該校畢業生近年來在該院的就業情況,對該院一直以來給與支持予以肯定,並就接下來學校與醫院的進一步合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 湖北方艙醫院支援隊整裝待發!
    湖北已組建「方艙醫院支援隊」「內地方艙醫院支援隊」由湖北省武漢市組建選派6名有「方艙醫院」實戰經驗的專家組成,包括醫院院長,院感、護理、建築和設計專家,包括4名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接管武昌方艙醫院的核心成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武昌方艙醫院院長萬軍
  • 方艙醫院護士的夜班
    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深夜1點,距離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約1公裡的一家賓館門口,貴州省黔西南州人民醫院26歲的護士吳金融和其他15名貴州援助武漢的醫護「戰友」正在排隊上車。他們早早穿好送行同事塞進箱子的成人紙尿褲,目的地是武漢市江漢區國際會展中心的方艙醫院。大約15分鐘車程,醫療隊抵達方艙醫院。
  •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李觀明:勇挑重擔的「應急老兵」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應急指揮中心裡,總能看到該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李觀明的身影。上午九點的問題分析會、下午四點的病例討論會,每天兩次的例會,李觀明從未缺席。疫情來勢洶洶,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作為省級定點救治醫院和廣州市一線收治醫院,是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戰場。
  • 「全國市縣院長論壇-曹縣站」在曹縣人民醫院舉行
    中國山東網10月19日訊(記者 馬方勇 閆璐 見習記者 張威)為促進縣級醫院建設,提升整體醫療服務能力,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10月18日上午,由中國縣域院長聯盟及海南博鰲研究中心主辦、曹縣人民醫院承辦、賽諾菲(中國)協辦的「全國市縣院長論壇-曹縣站」在曹縣人民醫院舉行
  • 「挽救生命我們義不容辭」——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戰疫掃描
    你給我保護,我還你祝福。患者呂女士用紙疊了九顆幸運星送給病區的白衣天使:謝謝你們的精心照顧!默默付出,你們太偉大了!希望這九顆星能帶給你們健康長久、幸福永遠。「一個也不能掉隊!因為專業的不可替代,我們是一支永不言退的先鋒隊!凝心聚力,直至抗疫戰爭的全面勝利!」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產科黨支部書記魏敏說。
  • 「後疫情時代的公立醫院管理與發展」院長論壇在嶽陽成功舉辦
    金秋初臨時節,天高雲淡,爍玉流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的重要節點,為有效應對疫情給醫院管理工作帶來的困惑與挑戰,探討新形勢下醫院管理創新與發展舉措,2020年8月8日,由中國縣域醫院院長聯盟、海南博鰲縣域醫療發展研究中心主辦,嶽陽市一人民醫院承辦的「後疫情時代公立醫院管理與發展」院長論壇隆重召開。
  • 武漢戰記47丨武漢14家方艙醫院的35個日夜
    赴武漢調研指導的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說,這就要啟用大空間、多床位的方艙醫院。專業的建議,果斷的拍板,火速轉化為具體實踐。火速啟用方艙醫院 全國94支醫療隊800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3月10日晚間播出的新聞聯播顯示,當時各個方艙醫院院長從接到通知、組建管理團隊到啟用方艙醫院,均不超過1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