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方艙醫院投用3天後,定點醫院就出現了空床,10天後空床率就達到了16%。12月3日,政協報告廳舉行「弘揚抗疫精神 發展醫學衛生健康事業」報告會,作為最初提出「方艙醫院」這一建議的專家,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介紹了方艙醫院的故事。
抵達武漢後,王辰院士就開始投入到危重症患者救治中,很快他就發現,不解決集中隔離問題,疫情難以得到有效的控制。2月3日王辰提出建設方艙醫院,利用會展中心、體育館建設輕症新冠肺炎患者社區,實現隔離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這個提議一經提出就得到有關部門重視,當天就拍板,立即建設。
方艙有三個特點,容量大,比如有著武漢客廳之稱的武漢國際會展中心,一個展廳就有1.7萬平方米;另外兩個特點是建設速度快,成本低。
方艙醫院建成後立即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不到48小時,3個方艙醫院就收滿了,把社區的病人都收進來了,新發病例馬上下降了,醫療體系也得到重塑,武漢方艙醫院投用3天後定點醫院就出現了空床,10天後空床率就達到了16%。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方艙醫院的建設和使用被譽為扭轉防控局勢的關鍵之舉。
王辰說,方艙醫院實現了集中隔離、分診,給予輕症病人及時治療,減少了輕症病人發展成重症病人的概率,減少了重症,也為定點醫院規範重症治療提供了條件。在關鍵時刻起到了控制疫情傳播的作用,讓輕症病人有地兒待,重症病人有地兒治,輕症轉重症有地兒防。
王辰還就疫情防控、醫療改革等問題進行了介紹,在與政協委員交流環節中,有委員建議規範方艙醫院建設和啟用標準,未來應對類似突發事件能夠在第一時間啟動方艙醫院。王辰介紹,已經向有關部門建議完善國家標準,在會展中心、體育場等大型公共場所建設過程中增加預留接口和空間,使之能夠在突發事件中發揮大型公共場所庇護功能。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穎通訊員 張斯偉
編輯:高珊珊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