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小孩對於自己的情緒了解其實是很淺的,他們在逐漸感受自己情緒的這個過程中,會出現變化不定的現象,上一秒還在和你有說有笑,下一秒忽然就生氣起來了,這也讓許多的家長無所適從。
在一次逛街的時候,看到一母親帶著她的女兒正在玩具店裡選購布娃娃,她的女兒當時拿著兩個布娃娃在手上,開心的和她的母親說自己兩個都想要,讓母親幫忙買。
這時她的母親就說到:「那可不行只能選一個喲。」可能她的母親覺得孩子一次買兩個有點不好,擔心助長孩子的一個消費欲望。她的女兒剛剛還在笑著,忽然就變了一張臉。滿臉不高興地說自己一定要買兩個,她的母親就是不肯,孩子一生氣就直接把布娃娃扔在了地上,說自己的母親就是一個大壞蛋,還用小手去拍打母親。
小女孩的母親立馬氣勢洶洶地說到:「我告訴你,不準買就是不準買,發脾氣也沒有用。」接著她的母親就硬生生的拖著孩子往外面走了。孩子難受的就一直在哭,當時很多的人都看著她們,弄得女孩的母親也十分的尷尬。
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
1、孩子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千變萬化的,孩子的理解能力卻是有限的,沒有辦法很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緒,往往就會出現沒有辦法控制自己情緒的情況。
孩子不懂得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緒,當出現讓他不開心的事情時,他容易會顯得比較衝動。尤其是在青春期的時候,孩子的前額葉發育還未成熟,前額葉是一個控制人類理性判斷和邏輯推理的地方,這個地方不成熟就意味著孩子還沒有很好的能力控制自己冷靜分析問題。
2、孩子的需求家長沒有及時的疏導
對於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有時候會覺得煩躁,因為孩子每天總是有那麼多的事情,可父母的精力畢竟有限。那麼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孩子找父母,表達自己需求的時候,父母故意不理孩子,不想要滿足孩子,同時也不想花時間和孩子解釋,覺得太累了。
3、父母的溺愛
還有的孩子之所以愛發脾氣,容易因為一點事情就暴跳如雷,是因為父母的過多寵溺,不斷地忍讓,包容孩子的過錯,最後導致孩子的欲望被一再地放大。
面對孩子的愛發脾氣,許多的父母表示沒有辦法,不過如果懂得運用拆屋教育的話,其實是可以幫助父母解決孩子愛發脾氣的這件事。
拆屋教育是什麼?
拆屋教育源於拆屋效應,魯迅曾說過這樣的一段話,如果當眾人都覺得這間房有點暗時,有人建議說開一個天窗,引入陽光時往往會被拒絕,可如果有人說要拆掉整個屋頂,這時大家就都會紛紛採納開天窗的建議。
運用教育上,就是先給孩子提出一個大的要求,然後當孩子提出反駁時,再給出一個較小的要求。
學會「拆屋教育」,讓孩子變成乖寶寶
1、提出較大要求,引導孩子接受小的要求
比如父母和孩子說想要他在這個周末兩天的時間裡好好的惡補一下功課,哪裡都不要出去玩,這時孩子顯得特別的生氣,立馬就發起脾氣來,說憑什麼不讓他出去玩,周末不就是要出去玩的嗎?
這時父母忽然說到,那這樣吧,周六這一天你在家學習一下,周日全天你都可以盡情的玩,父母不會強求你學習,你看這樣可以嗎?
當父母做出了主動的讓步時,孩子就會下意識地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氣,因為父母在和他協商,在談話而不是強迫他。這種情況下,往往孩子就都會選擇周六認真學習一天。
2、父母運用拆屋教育時,要把選擇的權利放到孩子的身上
運用拆屋教育的時候,我們的父母要把選擇的權利交還給孩子,不然的話拆屋教育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只有讓孩子心甘情願的選擇更小的要求時,孩子才不會生父母的氣,覺得是父母在強迫著他做事情。同時在提出小的要求時,我們的父母還可以和孩子協商問他是否願意,他的想法是什麼?
3、解決孩子的問題同時,也要幫助孩子認識情緒
孩子發脾氣,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因為父母沒有為難他了,讓他感到了難受,那麼父母通過拆屋教育引導孩子接受了小的要求後,還應該專門找時間幫助孩子了解情緒,做情緒的主人,可以先從認識情緒開始,然後到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
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大的情況,父母不要和孩子硬碰硬,要尋找更好的方式來與孩子協商,解決他的問題。
育兒問題小熊娃媽媽幫,家庭教育很重要,孩子身心倍兒棒,我是@小熊娃媽媽,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