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脾氣七分害!父母的壞脾氣,是教育孩子最大的致命傷

2020-09-03 卓訓


當孩子犯了錯或是不懂事的時候,家長都會選擇先發一通脾氣,然而這樣教育孩子並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你的壞脾氣是教育孩子最大的剋星!

因為,發脾氣真的有效嗎,孩子會就此改正嗎,會立刻變得懂事嗎?答案往往是否定的。


為什麼不要發脾氣?

01

一分脾氣七分害


教育界的專家指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讓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給她帶上了終生痛苦的枷鎖。很多家長把孩子的任性、不聽話、頑皮搗蛋歸咎在孩子身上,其實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後,必有一個問題父母,這是鐵的規律。

孩子的問題,幾乎都是家長的問題,只是很多父母不願意去看見自己的問題,總是想盡各種辦法修理孩子。再有靈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後,都會走向消極、悲觀的世界,這是不可避免的。

02

壞脾氣會遺傳


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愛發脾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內心脆弱又好鬥。孩子長大後,脾氣也很暴躁、為人苛刻。

當這樣的孩子長大,為人父母時,也會繼承父母的壞脾氣,出現「發洩傷害、複製暴力」的情況。這時,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壞脾氣的犧牲品。正如蒙臺梭利言: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03

壞脾氣是親子關係最強的殺傷武器


脾氣不好,讓孩子不敢親近、不敢跟你敞開心扉、時刻處在擔心受怕中,沒安全感,成長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父母脾氣越大,孩子越頑劣;父母越氣急敗壞,孩子越難管;父母脾氣升級,孩子的壞行為也跟著漸長。

父母的思想教育陷入一種奇怪的慣性——他認為吼孩子沒用,就得罵;罵的「力度」不夠,開始打;後來又奉行「棍棒出孝子」。實際上他不知道自己方向搞反了,力度越大情況越糟。大人應多給孩子耐心、寬容和信任空間,雖然看著孩子犯錯而不馬上糾正,很考驗父母的承受力,但我們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糾錯的能力。

人的成長是一個不斷自我反省、自我糾錯的過程。我們應讓孩子自己去享受這個過程。


改變壞脾氣有哪些方法?

01

把發脾氣換做溝通


隨便發脾氣就像到處扔垃圾,是非常「不文明的行為」。孩子不應該成為我們負面情緒的垃圾桶,與其發火動怒,不如好好溝通。比如看到孩子作業沒寫完,不要一上來就咋呼、火冒三丈:你怎麼還沒寫?!天天就知道玩!等等。孩子會因此而好好做作業嗎?當然不會,孩子只會更加牴觸。

如果你想達到想要的效果,你可以這樣說:你不按時完成作業,我真的很難過。如果你能在半小時內把作業寫完,我會覺得很開心。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和如果孩子這樣做,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讓感情自然順利的流動。這樣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和管教。

教育中的「情理教育」,比大發雷霆效果好的多。讓家中充滿感情和溝通,而不是充滿暴力和訓斥。父母改善自己的脾氣,看上去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實際上最終受益的還是自己。當我們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友好相處時,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就會觸手可及。

02

靜心思考,學會面對自己的情緒


一味的壓抑、克制脾氣不是最好的辦法。情緒是無法壓抑的,壓抑的情緒最終會以更失控的狀態爆發。真正的做法是,學會真誠的面對自己的情緒,認識到:我自己情緒管理不好,和孩子無關。

曾經一位做企業長者分享自己的經驗,當她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在辦公室對著電腦或筆記本,把心裡的想法敲出來。等把所有的怒氣、怨氣、壞脾氣一股腦寫出來後,心中也平息了許多。

這不僅是疼惜自己的一個舉動,也是高效率處理情緒的實用方法,能夠讓我們的思想騰出更多「內存空間」去幹有意義的事,效果非常好。

03

表達情緒,及時疏導情緒


我有個同學是公認的好脾氣,做了媽媽後也從不發火。她說之所以從不發火,實際上是因為她會經常與家人表達情緒。她說不管在外遇到什麼事,被老闆罵也好、被朋友誤解也罷,只要回家跟愛人傾訴一番,心情就會恢復平靜,從不擔心會把負面情緒帶到孩子面前。

當一個人生氣、發怒時,只要給他一個有力的擁抱,並用心傾聽、肯定他的感受,就能夠給對方帶去力量和安慰,對方的情緒一旦釋放出來,表達出來,也就自然會平靜和溫和了。


孩子的童年很重要,他會成長為怎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脾氣,基本在孩子的童年時期就形成了,而直接影響孩子這些特質的就是父母。很多時候,育兒看的不是父母在孩子身上付出的心力多少,而是父母自身的改變和成長。因此解決孩子的問題首先要解決父母的問題。

我們要允許孩子犯錯,教會孩子自我糾錯。而你的壞脾氣就是孩子成長最大的剋星,因此,父母要用愛和耐心來引導他,讓他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讓他對這個世界懷有熱情和希望,成長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來源 | 央廣網教育

相關焦點

  • 父母的壞脾氣,是教育孩子最大的致命傷
    你的壞脾氣是教育孩子最大的剋星!因為,發脾氣真的有效嗎,孩子會就此改正嗎,會立刻變得懂事嗎?答案往往是否定的。為什麼不要發脾氣?01一分脾氣七分害愛發脾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內心脆弱又好鬥。孩子長大後,脾氣也很暴躁、為人苛刻。當這樣的孩子長大,為人父母時,也會繼承父母的壞脾氣,出現「發洩傷害、複製暴力」的情況。這時,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壞脾氣的犧牲品。正如蒙臺梭利言: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 教育的最大死敵,是父母的壞脾氣!
    一分脾氣七分害教育界的專家指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再有靈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後,都會走向消極、悲觀的世界,這是不可避免的。壞脾氣會遺傳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愛發脾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內心脆弱又好鬥。
  • 教育孩子的最大錯誤,就是父母的脾氣
    我們對家人脾氣壞的原因,出於家人處理問題的方式上,如果家人之間沒有正確地處理矛盾,甚至任由或主動激化,長此以往積累下來,就會出現脾氣壞這種情況。一分脾氣七分害!教育界的專家指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很多家長把孩子的任性、不聽話、頑皮搗蛋歸咎在孩子身上,其實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後,必有一個問題父母,這是鐵的規律。再有靈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後,都會走向消極、悲觀的世界,這是不可避免的。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
    她說: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一分脾氣七分害。教育界的專家指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讓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給她帶上了終生痛苦的枷鎖。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
    會上,她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很多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大忌,她呼籲千萬家長和教育界朋友們,一定要克制這個問題,不要將這個問題再一代代的複製給下一代。她說: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 一位青春期媽媽的自白:教育最大的死敵,是父母的無知和壞脾氣
    孩子叛逆的起因,源自於父母的無知和壞脾氣我開始反思女兒的變化,似乎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我們覺得女兒已經是大孩子了,平時生活的壞習慣,比如賴床、拖沓、動畫迷等,每次女兒這種缺點一犯,我們就嚴厲批評直到她改正。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
    1、一分脾氣七分害教育界的專家指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讓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給她帶上了終生痛苦的枷鎖。很多家長把孩子的任性、不聽話、頑皮搗蛋歸咎在孩子身上,其實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後,必有一個問題父母,這是鐵的規律。
  • 父母脾氣的好壞,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1.一分脾氣七分害。教育界的專家指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讓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給她帶上了終生痛苦的枷鎖。很多家長把孩子的任性、不聽話、頑皮搗蛋歸咎在孩子身上,其實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後,必有一個問題父母,這是鐵的規律。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深度好文)
    會上,她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很多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大忌,她呼籲千萬家長和教育界朋友們,一定要克制這個問題,不要將這個問題再一代代的複製給下一代。 她說: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為什麼不要發脾氣? 1. 一分脾氣七分害。 教育界的專家指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
  • 發脾氣是教育的最大死敵,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發脾氣也是教育的最大死敵,教育孩子時脾氣越大效果越差。01.為什麼不要發脾氣一分脾氣七分害父母愛發脾氣,教育出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孩子長大後,脾氣也很暴躁、為人苛刻,心裡脆弱又好鬥,嚴重的可能產生心理問題。當他們為人父母時,也會繼承父母的壞脾氣,他們的孩子又成了壞脾氣的犧牲品。
  • 一生E本分享|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
    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 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我曾經的董事長是一位知名的企業家、教育家。這位已經年過七十的老太太現在已經退休養老,和已成為科學家的兒子定居美國。一分脾氣七分害教育界的專家指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讓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給她帶上了終生痛苦的枷鎖。很多家長把孩子的任性、不聽話、頑皮搗蛋歸咎在孩子身上,其實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後,必有一個問題父母,這是鐵的規律。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父母改善自己的脾氣,看上去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實際上最終受益的還是自己。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 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我曾經的董事長是一位知名的企業家、教育家。這位已經年過七十歲的老太太現在已經退休養老,和已成為科學家的兒子定居美國。
  • 最失敗的家庭教育,不是孩子淘氣,而是父母的脾氣
    發脾氣是中國家庭教育的最大死敵,父母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有一次我帶著孩子參加一個繪畫比賽。在眾多參賽的家庭中看到了這一幕,一位母親因為孩子在這次繪畫過程中表現不是非常理想,就當著眾人的面訓斥孩子,看到孩子那因害怕而低頭哭泣的背景,看著真讓人難受。
  • 【家長殿堂】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
    會上,她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很多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大忌,她呼籲千萬家長和教育界朋友們,一定要克制這個問題,不要將這個問題再一代代的複製給下一代。她說: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發脾氣是教育的最大死敵,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深度好文)
    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愛發脾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內心脆弱又好鬥。孩子長大後,脾氣也很暴躁、為人苛刻,嚴重的很可能發生性變態、神經病傾向。當這樣的孩子長大,為人父母時,也會繼承父母的壞脾氣,出現「發洩傷害、複製暴力」的情況。這時,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壞脾氣的犧牲品。正如蒙臺梭利言: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深度好文)
    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愛發脾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內心脆弱又好鬥。孩子長大後,脾氣也很暴躁、為人苛刻,嚴重的很可能發生神經病傾向。當這樣的孩子長大,為人父母時,也會繼承父母的壞脾氣,出現「發洩傷害、複製暴力」的情況。這時,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壞脾氣的犧牲品。正如蒙臺梭利言: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 教育的最大死敵, 就是父母的脾氣
    發脾氣是教育的最大死敵,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愛發脾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心裡脆弱又好鬥。孩子長大後,脾氣也很暴躁、為人苛刻,嚴重的很可能發生性變態、神經病傾向。當這樣的孩子長大,為人父母時,也會繼承父母的壞脾氣,出現「發洩傷害、複製暴力」的情況。這時,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壞脾氣的犧牲品。正如蒙臺梭利言: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 父母的脾氣,影響孩子的一生
    安徽省宿州市,一個5歲女孩,被親生父母毆打燙傷,差點死掉。半年前,婷婷離開老家的奶奶,與打工為生的父母一起生活。自此,她開始噩夢般的生活。她的父母,自身窩囊無能,沒有大本事,脾氣卻很壞,把外面所受的氣,遷怒給女兒。各種殘忍的手段,例如辱罵、打巴掌、用腳踢、拔指甲、用火機燙等,他們全都用在女兒身上。
  • 為了孩子 改變自己的壞脾氣(1)
    ,是為了教育孩子。事實是,脾氣不但沒有教育功能,卻是反教育的。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壞脾氣不僅像一把亂揮的錘子,破壞當下的一時一事,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人生悲劇;更像彌散的有毒氣體,形成深遠而廣泛的損害。 一、家長發三分脾氣,會對孩子形成七分損害。壞脾氣造成的後果是什麼?
  • 過度寵愛不是愛,反倒是孩子壞脾氣的底氣,6個方法治理壞脾氣
    然而現實生活中的親子矛盾和孩子叛逆的現象告訴我們,父母的認知是錯誤的。過度寵愛孩子,不是真正的愛,反而是一種很沉重的負擔和讓孩子變壞的惡因。父母過度寵愛,不會讓孩子乖巧、懂事,反而會讓他們養成很多不好的習慣,成了他們壞脾氣的底氣。面對已經養成壞脾氣的孩子,父母可以嘗試這六種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