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聽到不止一位家長反映,現在的孩子火氣可真大動不動就亂發脾氣,家中的大人更是打不得罵不得,只要孩子的需求沒有被滿足,他們就開始在家中搞破壞,甚至還會出現打父母的行為。
孩子之所以變成這樣,多半是家長導致的,因為現在大部分的孩子都被家長給寵壞了,所以性格都比較霸道任性,動不動就亂發脾氣,家長如果處理不當的話,那麼就很有可能導致孩子的脾氣越來越暴躁,未來在性格上肯定會吃大虧的,而面對孩子發脾氣,聰明的媽媽用了三步就能夠改掉壞脾氣,家長們不妨學一學。
第一步:讓孩子的情緒表達出來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情緒,而孩子由於年紀比較小他們不會情緒控制的,所以,當孩子內心不被滿足時,只能通過發脾氣來宣洩自己的情緒,如果孩子對你發脾氣的話,那麼肯定是受了什麼委屈,不管出於什麼原因,當孩子亂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們不要批評他,而是正確的引導孩子。
只有讓孩子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情緒,他們才能夠變得更聽話,而我們家長要做的是體諒孩子,並且讓他們認識到人產生情緒是很正常的,但我們要學會控制住它。
第二步:疏解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將自己的情緒全部都表達出來之後,家長要了解其中的原因,並認同和接納孩子的情緒,如果是不滿的情緒,家長要跟孩子一起去解決,以免會出現暴躁的情況,其實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很多的負面情緒,多半是因為自己遇到難題沒有解決。
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從根本上教會孩子夠接納壞脾氣,只有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孩子才不會產生負面情緒。
第三步:和孩子談心
孩子將所有的不良情緒趕走之後,心裡才會平靜下來,而這個時候是家長最需要注意的,那就是和孩子有耐心的交流,並告訴孩子隨便的發脾氣是不好的行為,不僅僅自己會受傷,還會影響到別人,特別是爸爸媽媽很不開心,所以以後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可以尋找家人的幫助,爸爸媽媽永遠是你的堅強後盾。
只有讓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們才能夠產生足夠的安全感,這樣情緒會比較穩定一些,所以說,孩子亂發脾氣並不是他本身就這樣,而是心理作用而導致的,家長們平時要多多關注孩子,並與他交流談心,只有這樣才能夠養出一個性格好,樂觀向上的好孩子。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黃金時期,老人們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所以說,對於孩子6歲前的教育是很重要了,除了父母基本陪伴之外,更要教育孩子的情緒表達和與人交往的能力,這些都是情商的基本素養。
父母要儘早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免得孩子長大之後變得脾氣暴躁,想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繪本是必不可缺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孩子在小時候對故事以及圖片最為敏感,繪本是最適合的。
我家孩子在3歲左右就看了很多的繪本,其中有一套《做最好的自己》孩子是非常喜歡的,全書一共有10冊, 畫面精美、內容孩子色彩鮮豔的插畫,在3歲左右的孩子,可以當作是漫畫書,還們可以用來親子共讀。在3~6歲當作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發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幫助孩子克服情緒障礙,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把那些能做的、不能做的事情深刻地留在孩子的印象中。
10冊不過是59.8元,平均一本不到6塊錢,也就是一頓早餐的錢,卻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養成好習慣、好性格,同時培養閱讀好習慣,一舉多得!怎麼算怎麼划算!